《(通用版)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第四章 非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 微專題強化突破6 噴泉實驗的操作原理及拓展應用學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通用版)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第四章 非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 微專題強化突破6 噴泉實驗的操作原理及拓展應用學案 新人教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通用版)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第四章 非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 微專題強化突破6 噴泉實驗的操作原理及拓展應用學案 新人教版
1.噴泉實驗的原理
使燒瓶內(nèi)外在短時間內(nèi)產(chǎn)生較大的壓強差,利用大氣壓將燒杯中的液體壓入燒瓶內(nèi),在尖嘴導管口形成噴泉。
2.形成噴泉的類型
氣體
HCl
NH3
CO2、Cl2、
SO2、H2S
NO2
NO、O2、
(4∶3)
NO2、O2
(4∶1)
吸收劑
水、NaOH溶液
水
NaOH溶液
水
水
水
3.噴泉實驗的發(fā)散裝置及操作方法
以教材中的裝置(發(fā)散源)可設計如圖所示的多種不同的裝置和采用不同的操作(如使氣體溶
2、于水、熱敷或冷敷、生成氣體等)來形成噴泉。
設計說明:
(1)裝置(Ⅰ)改變了膠頭滴管的位置,膠頭滴管擠入少量水于試劑瓶中,即可使少量溶液沿導管進入燒瓶中,導致大量的NH3溶解,燒瓶內(nèi)形成負壓而產(chǎn)生噴泉。
(2)裝置(Ⅱ)省去了膠頭滴管,用手(或熱毛巾等)捂熱燒瓶,氨氣受熱膨脹,趕出玻璃導管內(nèi)的空氣,氨氣與水接觸,即發(fā)生噴泉(或用浸冰水的毛巾“冷敷”燒瓶,使水進入燒瓶中,瓶內(nèi)氨氣溶于水,燒瓶內(nèi)形成負壓而產(chǎn)生噴泉)。
(3)裝置(Ⅲ)在水槽中加入能使水溫升高的物質致使錐形瓶內(nèi)酒精因升溫而揮發(fā),錐形瓶內(nèi)氣體壓強增大而產(chǎn)生噴泉。
(4)裝置(Ⅳ)向導管中通入一定量的H2S和SO2,現(xiàn)象
3、為有淡黃色粉末狀物質生成,瓶內(nèi)壁附有水珠,NaOH溶液上噴形成噴泉。
(5)裝置(Ⅴ)打開①處的止水夾并向燒瓶中緩慢通入等體積的HCl氣體后關閉該止水夾,等充分反應后再打開②處的止水夾,觀察到先有白煙產(chǎn)生,后產(chǎn)生噴泉。
(6)裝置(Ⅵ)中,擠壓膠頭滴管,然后打開導管上部的兩個活塞,則在右面燒瓶出現(xiàn)噴煙現(xiàn)象,再打開導管下部活塞,則可產(chǎn)生雙噴泉。
4.噴泉實驗產(chǎn)物的濃度計算
關鍵是確定所得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和溶液的體積,標準狀況下的氣體進行噴泉實驗后物質的量濃度:
(1)HCl、NH3、NO2氣體或它們與其他不溶于水的氣體混合時,溶質的物質量濃度為 mol·L-1。
(2)當是NO2
4、和O2的混合氣體且體積比為4∶1時,c(HNO3)= mol·L-1。
1.如圖是實驗室進行氨溶于水的噴泉實驗裝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實驗說明氨氣是一種極易溶于水的氣體
B.進入燒瓶中的液體顏色由無色變?yōu)榧t色,說明氨水呈堿性
C.形成噴泉的原因是氨氣溶于水后,燒瓶內(nèi)的氣壓小于大氣壓
D.用氯氣代替氨氣,利用此裝置也可進行噴泉實驗
解析:選D。Cl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不能形成噴泉。
2.如圖所示的裝置中,干燥燒瓶內(nèi)盛有某種氣體,燒杯和滴管內(nèi)盛放某種溶液。擠壓滴管的膠頭,下列與實驗事實不相符的是( )
A.CO2(NaHCO3溶液)/無色噴泉
B.N
5、H3(H2O中含酚酞)/紅色噴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噴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噴泉
解析:選A。CO2在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不能形成噴泉;NH3極易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發(fā)生電離生成OH-,使酚酞顯紅色;H2S和CuSO4 溶液反應生成CuS黑色沉淀;HCl極易溶于水,且和 AgNO3 發(fā)生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3.中學實驗中,通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噴泉實驗,來驗證氣體的溶解性,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膠頭滴管加入液體后,由于氣體的溶解,使瓶內(nèi)壓強減小,導致瓶內(nèi)壓強小于外界壓強,從而形成噴泉
B.選
6、用合適的溶液,CO2也能用于做噴泉實驗
C.HCl、NH3和SO2均能用該裝置做噴泉實驗
D.用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做噴泉實驗,燒瓶中將充滿稀硝酸
解析:選D。本題綜合考查了噴泉實驗的原理,即由于氣體溶于水或某種溶液,導致燒瓶內(nèi)的壓強迅速減小,與外界產(chǎn)生足夠的壓強差,從而形成噴泉,A正確;CO2能與NaOH等強堿溶液反應,從而被吸收,也能與外界產(chǎn)生很大的壓強差,故能形成噴泉,B正確;NH3和HCl屬于極易溶于水的氣體,SO2可以與NaOH溶液等反應,故均能形成噴泉,C正確;NO2和N2O4與水反應后有NO生成,故液體不能充滿燒瓶,D錯誤。
4.如圖是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的4個
7、噴泉實驗方案。下列有關操作不可能引發(fā)噴泉現(xiàn)象的是( )
A.擠壓裝置①的膠頭滴管使CCl4全部進入燒瓶,片刻后打開止水夾
B.擠壓裝置②的膠頭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進入燒瓶,片刻后打開止水夾
C.用鼓氣裝置從裝置③的a處不斷鼓入空氣并打開止水夾
D.向裝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濃硫酸并打開止水夾
解析:選B。氯氣易溶于有機溶劑四氯化碳,燒瓶中的氣體壓強就會減小,故能形成噴泉;氫氣不溶于水,也不會和氫氧化鈉反應,所以燒瓶中的氣體壓強不會有明顯的變化,故不能形成噴泉;用鼓氣裝置從裝置③的a處不斷鼓入空氣,使錐形瓶中液體進入燒瓶中,氨氣極易溶于水,燒瓶中的氣體壓強就會減小,故能形成噴
8、泉;濃硫酸溶于水時放熱,使得濃氨水受熱分解產(chǎn)生氨氣,和氯化氫氣體反應,燒瓶中的氣體壓強就會減小,故能形成噴泉。
5.如圖為化學教學中所用的噴泉實驗裝置。某同學用燒瓶中盛不同成分的氣體進行噴泉實驗,請幫助分析實驗后燒瓶中所得溶液的濃度。(假設是在標準狀況下完成實驗,且溶質不擴散)
(1)若用HCl氣體,則c(HCl)=________________。
(2)若用NO2氣體,則c(HNO3)=________________。
(3)若用n(NO2)∶n(O2)=4∶1的混合氣體,則 c(HNO3)=________________。
(4)若用n(NO2)∶n(O2)=2∶1的混
9、合氣體,則 c(HNO3)=________________。
解析:設燒瓶的容積為V L,則氣體的物質的量均為 mol。
(1)若是HCl氣體,噴泉后,溶液充滿燒瓶,則溶液的體積為V L,c(HCl)== mol·L-1。
(2)若為NO2,噴泉后,溶質為HNO3,
3NO2+H2O===2HNO3+NO
mol × mol
則噴泉后溶液的體積為V L,
c(HNO3)== mol·L-1。
(3)若為n(NO2)∶n(O2)=4∶1的混合氣體,
n(NO2)=× mol,
4NO2+O2+2H2O===4HNO3
× mol × mol
噴泉后,溶質為H
10、NO3,溶液充滿燒瓶,則c(HNO3)==× mol·L-1= mol·L-1。
(4)若為n(NO2)∶n(O2)=2∶1,則反應剩余的氧氣,溶液充至燒瓶的,溶質為HNO3,計算方法同(3),c(HNO3)= mol·L-1。
答案:(1) mol·L-1 (2) mol·L-1
(3) mol·L-1 (4) mol·L-1
一、選擇題
1.四支試管中分別充滿NO、SO2、NO2、Cl2中的一種,把它們分別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放置后的現(xiàn)象如下圖所示。其中原試管充滿NO2的是( )
解析:選B。根據(jù)3NO2+H2O===2HNO3+NO,剩余氣體是反應前的,對應B
11、項;NO難溶于水,對應D項;SO2在水中的溶解度為1體積水溶解40體積SO2,對應A項;Cl2對應C項。
2.如圖所示:燒瓶中充滿了干燥氣體a,將滴管中的液體b擠入燒瓶內(nèi),輕輕振蕩燒瓶,然后打開彈簧夾f,燒杯中的液體c呈噴泉狀噴出,最終幾乎充滿燒瓶,則a和c分別是( )
選項
a(干燥氣體)
c(液體)
A
NO2
水
B
CO2
4 mol·L-1鹽酸
C
Cl2
飽和NaCl溶液
D
NH3
1 mol·L-1鹽酸
解析:選D。A項,3NO2+H2O===2HNO3+NO,能形成噴泉,但水不能充滿燒瓶;B項,CO2不能溶于鹽酸,不能形成噴泉;C項
12、,Cl2不溶于飽和NaCl溶液,不能形成噴泉。
3.如圖所示,錐形瓶內(nèi)盛有氣體X,滴管內(nèi)盛有液體Y,若擠壓滴管膠頭,使液體Y滴入瓶中,振蕩,一會兒可見小氣球a鼓起。氣體X和液體Y不可能是( )
A.X是HCl,Y是飽和食鹽水
B.X是CO2,Y是稀硫酸
C.X是SO2,Y是NaOH溶液
D.X是NH3,Y是NaNO3溶液
解析:選B。當?shù)稳氲囊后wY將錐形瓶中的氣體X溶解或發(fā)生反應后,使錐形瓶中的壓強減小,大氣壓通過導管將空氣壓入小氣球a,使它鼓起來。CO2不溶于稀硫酸也不與其反應,所以不可能是B項,其他選項均可使小氣球a鼓起。
二、非選擇題
4.NH3及銨鹽都是重要的化工
13、原料。
(1)用NH4Cl和Ca(OH)2制備NH3,反應發(fā)生、氣體收集和尾氣處理裝置依次為________。
A B C D E F G H
(2)按如圖裝置進行NH3性質實驗。
①先打開旋塞1,B瓶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穩(wěn)定后,關閉旋塞1。
②再打開旋塞2,B瓶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制備氨氣時,加熱固體的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所以制備裝置應選取裝置A;氨氣
14、的密度比空氣的小,因此應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所以收集裝置應選取裝置C;氨氣極易溶于水,應防止發(fā)生倒吸,因此尾氣處理裝置應選取裝置G。
(2)A瓶的壓強大于B瓶,因此當打開旋塞1時,A瓶中的氯化氫進入B瓶中,與氨氣反應生成氯化銨,可以看到B瓶中有白煙生成。由于氯化氫和氨氣反應導致B瓶中的壓強降低,且B瓶中的氯化氫相對過量,因此當打開旋塞2時,石蕊水溶液會被倒吸入B瓶中,遇氯化氫溶液變紅色。
答案:(1)A、C、G
(2)①有白煙生成 A瓶中的氯化氫移動到B瓶中,與B瓶中的氨氣反應生成氯化銨,能看到白煙?、谑锼芤哼M入B瓶中,溶液的顏色變紅
5.噴泉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其產(chǎn)生的原因是存
15、在壓強差。
(1)制取氨氣并完成噴泉實驗(圖中夾持裝置均已略去)。
①用圖1裝置進行噴泉實驗,上部燒瓶已裝滿干燥氨氣,引發(fā)水上噴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只提供如圖2的裝置,請說明引發(fā)噴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圖3裝置,在錐形瓶中分別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反應后可能產(chǎn)生噴泉的是____。
A.Cu與稀鹽酸
B.NaHCO3與NaOH溶液
C.CaCO3與稀硫酸
D.NH4HCO3與稀鹽酸
(3)在
16、圖3錐形瓶中加入酒精,瓶外放一水槽,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結果也產(chǎn)生了噴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質可以是________。
A.濃硫酸 B.食鹽
C.硝酸鉀 D.硫酸銅
(4)從產(chǎn)生噴泉的原理分析,圖 1、2是________上部燒瓶內(nèi)的壓強,圖3是________下部錐形瓶內(nèi)氣體的壓強(均填“增大”或“減小”)。人造噴泉及火山噴發(fā)的原理與上述裝置圖________原理相似。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噴泉形成的基本原理,即圓底燒瓶內(nèi)與燒杯(或錐形瓶)液面外產(chǎn)生壓強差。(1)圖1引發(fā)噴泉,只需打開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即可。圖2則需先打開止水夾,用熱毛巾捂住圓底燒瓶,發(fā)現(xiàn)有氣泡
17、冒出后,移去熱毛巾即可。(2)能在錐形瓶內(nèi)反應產(chǎn)生氣體,使壓強大于圓底燒瓶內(nèi)壓強方可,故應選NH4HCO3和鹽酸,其他要么不反應,要么反應不生成氣體或產(chǎn)生氣體很少,故不能形成噴泉。(3)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熱,使瓶內(nèi)酒精汽化也會形成噴泉。(4)圖1、2導致上部壓強減小,圖3導致下部壓強增大,人造噴泉及火山噴發(fā)均與圖3原理相似。
答案:(1)①打開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使少量水進入燒瓶 部分NH3溶于少量水中,使圓底燒瓶內(nèi)壓強減小,燒杯內(nèi)水噴入圓底燒瓶
②打開止水夾,用熱毛巾捂住圓底燒瓶至有氣泡從水中冒出,移去熱毛巾
(2)D (3)A (4)減小 增大 3
6.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可以
18、驗證NH3和HCl的有關性質。實驗前a、b、c活塞均關閉。
(1)若要在燒瓶Ⅱ中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燒瓶Ⅰ中不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其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打開a、c活塞,再擠壓膠頭滴管,在燒瓶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過擠壓膠頭滴管和控制活塞的開關,在燒瓶Ⅰ中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燒瓶Ⅱ中不產(chǎn)生“噴
19、泉”現(xiàn)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在該裝置中產(chǎn)生雙噴泉現(xiàn)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打開a、b活塞,再將膠頭滴管中的水擠入燒瓶Ⅱ中,由于NH3極易溶于水,使燒瓶內(nèi)氣體壓強迅速減小,燒杯中的水迅速進入燒瓶Ⅱ中,形成噴泉。(2)先打開a、c活塞,再將膠頭滴管中的水擠入燒瓶Ⅱ中,燒瓶Ⅱ中的氣壓迅速減小,燒瓶Ⅰ中的HCl氣體會流向燒瓶Ⅱ中,且與NH3化合生成NH4Cl而產(chǎn)生白煙。(3)在(2)基礎上,若關閉a活塞,打開b活塞,燒杯中的水會迅速進入燒瓶Ⅰ中,形成噴泉;若打開b活塞,不關閉a活塞,燒瓶中的水便會同時進入燒瓶Ⅰ和Ⅱ中,形成雙噴泉。
答案:(1)先打開a、b活塞,再擠壓膠頭滴管(或先擠壓膠頭滴管,再打開a、b活塞)
(2)燒瓶Ⅱ中導管口處產(chǎn)生白煙
(3)先打開a、c活塞,再擠壓膠頭滴管(或先打開a活塞,擠壓膠頭滴管,再打開c活塞),片刻后,關閉a活塞,然后打開b活塞 先打開a、c活塞,再擠壓膠頭滴管(或先打開a活塞,擠壓膠頭滴管,再打開c活塞),片刻后,打開b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