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學實驗匯總復習 探究“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藥品、裝置”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中考化學實驗匯總復習 探究“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藥品、裝置”教學設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中考化學實驗匯總復習 探究“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藥品、裝置”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認識化學實驗室各種常用儀器,如:廣口瓶、圓底燒瓶、燃燒匙、燒杯、坩堝鉗、鑷子、玻璃導管、乳膠管、橡皮塞、酒精燈等。
2.掌握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如:藥品的取用、連接儀器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物質(zhì)的加熱、洗滌儀器等。
3.動手進行簡單的化學實驗和實驗探究活動,認識化學實驗在學習和研究化學中的重要性,了解學習化學需要進行科學探究。
4.總結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藥品所需滿足的條件。
5.了解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其它裝置,分析“噴泉”裝置的優(yōu)缺點。
2、二、實驗內(nèi)容
1.實驗名稱:探究“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藥品、裝置”。
2.實驗用品:
鐵絲、蠟燭、木炭、鎂條、白磷、細沙、蒸餾水。
鐵架臺、圓底燒瓶、燒杯、量筒、廣口瓶、燃燒匙、坩堝鉗、鑷子、玻璃導管、乳膠管、橡皮塞、酒精燈、火柴、砂紙、石棉網(wǎng)、注射器、記號筆。
3.實驗裝置:
4.實驗材料的準備:
學生分組實驗用品:鐵絲、蠟燭、木炭、鎂條、蒸餾水;廣口瓶、燒杯、燃燒匙、坩堝鉗、鑷子、玻璃導管、乳膠管、橡皮塞、酒精燈、火柴、砂紙。
教師演示實驗用品:白磷、細沙、蒸餾水;鐵架臺、圓底燒瓶
3、、燒杯、量筒、鑷子、玻璃導管、乳膠管、橡皮塞、、石棉網(wǎng)、酒精燈、火柴、注射器、記號筆。
三、實驗教學設計思路
1.教學重點:總結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藥品所需滿足的條件,了解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其它裝置。
2.教學難點:“噴泉”實驗的要點;與課本實驗裝置比較,該裝置的優(yōu)缺點。
3.實驗教學類型:學生分組實驗結合教師演示實驗。
4.教學策略:采用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探究、得出結論。
5.教學設計基本框架:
交流討論:交流實驗結果,分別討論水不倒吸的原因。
實驗探究:分別用鐵絲、鎂條、木炭、蠟燭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
4、積分數(shù)。
提問猜想:除了紅磷,能否用鐵絲、鎂條、木炭、蠟燭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得出結論: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藥品所需要滿足的條件:第一,具有可燃性;第二,能與空氣中氧氣反應,且不與其他成分反應;第三,生成物最好是液體或固體,若是氣體,必須要用其它物質(zhì)完全吸收。
拓展視野:了解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其它裝置;掌握“噴泉”實驗的要點,分析該裝置的優(yōu)缺點。
6.實驗作用:
學生進入實驗室,認識化學實驗室各種常用儀器;親自動手實驗,掌握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在科學探究中,借助于化學實驗,能夠更好地揭示物質(zhì)變化的規(guī)律。
5、
通過本次實驗,了解科學研究的一般規(guī)律: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實驗探究、得出結論。
四、 實驗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實驗裝置照片或圖片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
入
新
課
【引入】: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知道,在空氣中,氧氣約占總體積的多少?我們是怎樣得出這個結論的?
回憶:通過“紅磷燃燒集氣瓶內(nèi)氧氣、燒杯內(nèi)水倒吸”這個演示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引導學生回憶舊知識,檢查學生掌握已學知識的情況,并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提
問
猜
想
【提問】:除了紅磷,還有哪些物質(zhì)可以在氧氣中燃燒?
6、能否用木炭、蠟燭、鐵絲、鎂條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回憶:能和氧氣反應的物質(zhì)除了紅磷,還有木炭、蠟燭、鐵絲、鎂條。
猜想:既然能夠消耗氧氣,應該能夠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引起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實
驗
探
究
【布置任務】: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全班分成四個小組,每一組選擇鐵絲、鎂條、木炭、蠟燭中的一種,設計實驗方案,完成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并與自己的猜想作比較,檢驗猜想是否正確。
【指導】: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對學生實驗過程的錯誤操作及時糾
7、正,鼓勵學生完成探究實驗。
完成探究任務:
1.認識化學實驗室各種常用儀器,如:廣口瓶、燃燒匙、燒杯、坩堝鉗、鑷子、玻璃導管、乳膠管、橡皮塞、酒精燈等。
2.掌握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如:藥品的取用、連接儀器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物質(zhì)的加熱、洗滌儀器等。
3.每一小組選擇一種藥品,完成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
給定實驗目的,請同學們自主設計實驗。開放式的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實驗能力。
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在活動中體驗,在嘗試中感悟,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對探究的熱情。
分組合作,進一步加深同學們的合作精神,培養(yǎng)了大家的默契,為以后的探究學習打下基礎。
交
流
8、討
論
【指導】:請小組成員交流實驗方案、實驗結果,并選派代表上臺發(fā)言。
【提問】:與你的猜想相比較,猜想成立嗎?分析原因。
【引導】:能否在裝置中增加某種藥品,把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吸收掉?
【圖片展示】:在集瓶內(nèi)事先裝入澄清石灰水,燒杯內(nèi)水換成石灰水,再完成實驗。
【視頻播放】:鎂條與氮氣、二氧化碳反應。
自愿上臺交流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實驗結果大致如下:蠟燭、木炭、鐵絲基本不倒吸,鎂條倒吸遠遠超過五分之一。
交流與討論:鐵絲在空氣中不燃燒,壓強不變;木炭、蠟燭雖燃燒消耗氧氣,但生成二氧化碳,壓強也不變。
聯(lián)想與記憶:二氧化碳能
9、與澄清石灰水反應,所以可以用石灰水吸收。
觀察與思考:石灰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瓶內(nèi)壓強減小,水倒吸約占容積的五分之一。
觀察與思考:鎂條在空氣中與多種物質(zhì)反應,瓶內(nèi)空氣幾乎完全消耗,水倒吸遠遠超過五分之一。
通過交流、討論,把學生的認知引向深入,引導學生在質(zhì)疑、爭論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加深對實驗原理的認識,發(fā)展和提高學生分析、思辨等多種能力。
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學習,使學生學會分享、學會合作,感受合作帶來的成功與喜悅。
得
出
結
論
【提問】: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的藥品要滿足哪些條件?
歸納與總結: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藥品所需要滿足
10、的條件:第一,具有可燃性;第二,只與空氣中氧氣反應,不與其它成分反應;第三,生成物最好是液體或固體,若是氣體,必須要用其他物質(zhì)完全吸收。
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表達和歸納總結的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拓
展
視
野
【提問】:還有哪些實驗裝置可以代替課本上的實驗裝置?
【圖片展示】: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各種裝置。
【提問】:這些裝置都能達到實驗目的嗎?與課本實驗裝置相比較,有哪些不同?(教師作適當補充、完善)
【演示實驗】:加熱圓底燒瓶中的白磷,形成“噴泉”,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指導】對于老師做的“噴泉”實驗,同學們有哪些疑惑?對
11、于這些疑惑,同學們能通過自主思考、互助學習,找到答案嗎?(對于學生提問、解惑,教師可以做適當及時的補充、點撥和評價)
【提問】:老師的“噴泉”實驗裝置,跟課本上實驗裝置相比較,有哪些優(yōu)缺點?
【視頻展示】: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課本裝置)。
觀察與思考:都能達到實驗目的;裝置的藥品、反應容器、反應條件、熱傳遞方式不同。
觀察思考,互助解惑:為什么形成“噴泉”?裝置中注射器起什么作用?燒瓶底部細沙的作用?怎樣計算空氣內(nèi)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與理論值有偏差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偏差?
比較與分析:
優(yōu)點:形象直觀;不需“先在空氣中點燃后伸入”這個步驟,直
12、接在密閉容器中反應,可以減少因操作時間帶來的實驗誤差;并且減少煙塵對空氣的污染。
缺點:操作步驟繁瑣,后續(xù)數(shù)據(jù)處理麻煩。
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完成知識的升華并激發(fā)學生生疑。
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從“要我學”為“我要學”,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鍛煉學生從多種途徑獲取知識的能力,變知識為技能,會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課堂小結
【小結】: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惑有待解決?
小結、交流。
知識脈絡化(不要求每個學生回答完整,但要
13、求一定要參與)。
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啟發(fā),相互激勵,發(fā)展和完善自我。
鞏固提高
【布置任務】:請大家把學案拿出來,完成練習1。
練習與鞏固:與本節(jié)相關的練習。
鞏固提高、深化理解。
五、說明
所選實驗和實驗教學的特色及創(chuàng)新之處:“噴泉”實驗形象直觀;不需“先在空氣中點燃后伸入”這個步驟,直接在密閉容器中反應,可以減少因操作時間帶來的實驗誤差;并且減少煙塵對空氣的污染。
對學生學習所起的積極意義:學生親歷探究過程,這是探究學習的核心要素,是實現(xiàn)新課程的核心目標——過程與方法、體驗性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保證。在課堂上形成一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探究氛圍,大家都積極參與、躍躍欲試,把探究活動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