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皇城鎮(zhèn)第二中學2020年秋七年級歷史上冊《第2課 原始的農耕生活》學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皇城鎮(zhèn)第二中學2020年秋七年級歷史上冊《第2課 原始的農耕生活》學案 新人教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皇城鎮(zhèn)第二中學2020年秋七年級歷史上冊《第2課 原始的農耕生活》學案 新人教版
課題
備課人
案序
2
學習
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加深對早期人類生產、生活狀況的理解,體驗勞動人民勇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
重點
難點
教學重點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難點是大汶口文化時期出現(xiàn)的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這些概念和結論。
學習內容與流程
一.導入新課
用學生最熟悉的詩歌《憫農》引出課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結網捕魚和神農氏教民播種五谷
2、的故事,帶出從考古發(fā)現(xiàn)了解我們的先人如何從食物的“采集”者變?yōu)槭澄锏摹吧a”者的話題。然后學生帶著問題預習課文,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探究過程
(1)教師出示探究問題: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為生有哪些不便之處?推測一下,自然界中的什么現(xiàn)象可能促使原始人類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種植,引導學生聯(lián)系“引言” 中神農氏揀墜落地上的谷粒,種在田里的神話傳說,進行合理的分析推測:多年從事采集的原始人類,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種子落地、發(fā)芽、生長、成熟,從而開始進行人工種植的嘗試,原始農業(yè)于是便開始出現(xiàn)了。
(2)學生閱讀教科書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結論。教師聽取
3、意見、歸納出自然條件、特別是地理環(huán)境對長江流域河姆渡和黃河流域半坡的農耕作物品種的不同影響;展示圖片,讓學生觀察、比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欄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復原圖,并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這兩種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有此不同?這兩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時是怎樣考慮的?
(3)展示歷史圖片:觀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成就中,有哪些農耕經濟現(xiàn)象?(學生回答)
(4)在了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農耕生產的內容后,讓學生閱讀課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討論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為什么有了隨葬品?應怎樣看這一現(xiàn)象?
?三、鞏固小結
1.出示
4、話題:我國的原始居民過著什么樣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個時代嗎?為什么?(根據(jù)老師展示的歷史實物圖片,學生發(fā)揮想象力,任意選擇一種居民設計、表演他們一天的生活)
2、? 小制作: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設計出一個經濟實用的表格,對所學知識進行歸類,明確農耕經濟中的勞動分工。
四、問題探究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了哪些進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他們住著干欄式的房子,過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飲水更加方便。還飼養(yǎng)了家畜,會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2.想象一下,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有怎樣的勞動分工。
婦女主要從事耕作、紡織,男子主要從事捕魚打獵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業(yè)生產,老年人從事家務勞動和照顧、教育小孩。
五、作業(yè)設計
做同步訓練第二課
六、板書設計
參考表格
原始居民
時間
地區(qū)
原始農耕
原始家畜飼養(yǎng)業(yè)
原始手工業(yè)
河姆渡
原始居民
半坡
原始居民
大汶口
原始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