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至死 讀后感》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娛樂至死 讀后感(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精品文檔】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刪除,僅供學習與交流
娛樂至死 讀后感
.....精品文檔......
窗體頂端
《娛樂至死》讀后感
這本書以人類史上信息傳播媒介的變遷和發(fā)展為主線,重述每一種媒介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對人類認識論的影響。作者的觀點是贊揚15世紀繁榮起來的印刷機文化,抨擊19世紀后期開始萌芽并在隨后迅猛發(fā)展的信息文化,警醒世人不要在這個充滿信息垃圾的世界里迷失,不要成為娛樂的俘虜。
事實上我們這一代人都注定自出生起就與電視機,電腦常伴。我們從來沒有懷疑也從來沒有思考過為什么我們天天坐在電視機前,電腦旁。我們習慣從這里
2、看新聞、上Q、發(fā)微薄、網(wǎng)游、購物,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電腦和電視是我們獲得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發(fā)布信息的最佳媒介,因為整個社會都是這樣的,人們把這稱為社會的進步、文明的進化。
這本書所倡導的觀點和我們的截然相反,認為信息時代很可能是人類文明衰敗的標志。很多人會說:難道不上網(wǎng)不看電視,天天只看報紙和書籍就代表人類文明的進步?其實不然,此書作者所謂的“進步”并不是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而是人類思想的進步。
那到底哪一種進步才最符合人類發(fā)展的利益呢?看這本書前,我理所當然認為是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但看完后,則明白了后者才最符合。很多人會覺得“思想”是很抽象的,沒有根底的東西,而科技則不同,看看
3、現(xiàn)在蘋果的iphone和ipad就知道,科技是可以觸摸的。這種想法其實是忽略了發(fā)展科技的目的和控制科技的力量,而兩者都是思想。而現(xiàn)在的社會,正是人們過分盲目追求科技的日新月異,卻忽略了這些變化給我們帶來的致命傷:思想的退化。赫胥黎說得很有道理:也許摧毀我們的不是我們憎恨的東西,恰恰相反,是我們熱愛的東西摧毀我們。
在印刷機統(tǒng)治下的世界,文字是人們獲取消息和遠程交流的最重要的途徑,所有的信息必須以紙張作為載體,以文字作為工具進行傳播。在那個年代,閱讀文字是每天的必須,也是社會的主流,所有的思想都必須以精煉的語言,準確的邏輯和巧妙的修辭進行文字化,否則根本沒有受眾。當時,也就是15世紀至18世紀
4、中,由于文字這種“闡釋文化”的盛行,社會非常崇尚理性思維和客觀分析。因此,在18世紀才有了以理性主義為主導的歐洲啟蒙運動,從而推動了后來的歐洲資本主義革命。由此可見,印刷機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的媒介,其影響力之巨大。
反觀當代社會,電視和網(wǎng)絡(luò)作為信息的新傳播媒介,其傳播速度之快,影響范圍之廣,導致其對我們精神上的作用更加巨大。當大量圖片和視頻,各種花邊新聞,各色各樣的軼聞怪事刺激我們的眼球時,我們也許未曾想過,娛樂化的世界帶給我們歡樂過后,就是什么都沒有,心靈上的虛無。過去的人們通過分析語言而取得思維的進步,通過大量閱讀來形成理性客觀的思維方式;現(xiàn)在的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基本都不需要自
5、身的再加工或者提煉,信息就好像咀嚼過的食物一樣,送入嬰兒的口中,而我們沉醉于做這樣的嬰兒。我們開始覺得讀書看文字很吃力,寫字就更吃力了。前兩年生日,我收到的其中一份禮物是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當時覺得里面復雜的句子結(jié)構(gòu)和高深莫測的觀點很難理解,現(xiàn)在想來不是古時的人刻意寫得那么復雜,只是現(xiàn)代人的閱讀能力退化得厲害。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習慣了以娛樂的眼光看待事物,已致眾多報紙雜志竭盡全力用光怪陸離的角度去報道事實,為的只是娛樂我們的眼球,為什么我們要娛樂地看世界?因為我們從小“被娛樂”,惡性循環(huán)。
《娛樂至死》這本書還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任何媒介都有其特定的傾向性。古時智人在洞穴壁留下的圖案傾向于解釋他們無法理解的自然現(xiàn)象,印刷機的發(fā)明傾向于以準確客觀的方式傳播文字信息,而電視和網(wǎng)絡(luò)的發(fā)明傾向于快速和多樣化地傳播各種信息。電視和網(wǎng)絡(luò)這種以時效性為核心的傳播媒介,必定導致這樣的結(jié)果:信息發(fā)放的速度代替信息的內(nèi)容成為主導。信息以奇快的速度不斷更新,以至于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去分析和洞察信息的實質(zhì)。
窗體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