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 古詩文賞析《唐之韻》解說詞 第三集 吳中四士》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初中語文 古詩文賞析《唐之韻》解說詞 第三集 吳中四士(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唐之韻》解說詞:第三集-吳中四士
《唐之韻》解說詞:第三集-吳中四士
?。ㄙR之章、張旭、張若虛、包融)
唐詩經(jīng)過近百年的醞釀,終于迎來了它的鼎盛期。盛唐詩于是挽起狂風,掀起巨浪,鼓動著磅礴于天地的雄渾登上了中國詩壇的制高點,中國古代詩壇上這顆最紅最亮最熱最有吸引力的太陽升起來了。在這段跨度最小,才只有四十多年有時間里,多少開宗立派的人物,都從時代的風云中涌現(xiàn)出來。王維、王昌齡、高適、岑參,這些稱雄一時的詩人,都與詩壇上獨絕千古的巨人李白比肩而立,相視而笑,各自以斑讕的色彩裝點著盛唐的百花園。
賀知章、張旭、張若虛和包融,都是江浙一帶人。這一帶古代屬
2、吳郡,也是叫吳中,因此人們稱他們?yōu)閰侵兴氖?。他們在當時也是都光芒四射,只是由于被時代的塵埃遮掩,才暗淡下來了,但除包融外,都有一兩首膾炙人口的詩。在聽盛唐諸大家的英雄交響曲和田園交響樂之前,讀讀這些詩人的詩,就像聽小夜曲,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賀知章字季真,愛飲酒,愛聊天,愛開玩笑。他是宰相級的大官,晚年卻又忽發(fā)奇想,出家當了道士。唐玄宗曾把紹興這里的鑒湖一角賞賜給他補貼家用,他晚年就是在這里度過的。由于狂放不羈,因而自稱四明狂客。他和李白是忘年之交。李白在《對酒憶賀監(jiān)》詩中說:“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人謫仙人。”李白是個狂人,而在李白眼中,賀知章也是個狂的可愛的
3、人物,這就可以想象他的為人了。
“主人不相識,偶坐為林泉。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錢?!保ā额}袁士別業(yè)》)看到人家園子里林泉優(yōu)美,盡管不相識,竟然大模大樣進去玩;還聲言口袋里帶了買酒的錢,請主人不必為如何款待發(fā)愁。從這首詩就可以看出他的狂放。他最為傳誦的詩是: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回鄉(xiāng)偶書二首》)
小孩子敢“笑問客從何處來”,湊到跟前來起哄,說明詩人自己也是樂呵呵的。他“少小離家”,“近來人事半消磨”,只剩下鏡湖水還是老樣子,卻沒
4、有一點哀傷。這既展示了他性格的放達,同時也折射出盛唐時期社會的安定和時代精神的豪邁。
張旭外號張顛,以草書為名。他的草書,和李白的詩,裴日文的舞劍。在當時并稱“三絕”。裴日文的舞劍看不到了,無從說起。拿李白的詩和張旭的草書相比較,實在是獨具只眼,其可比之處就在于都是狂人,都在各自的領(lǐng)域達到了順乎自然而又出神入化的境界。據(jù)說張旭寫草書時,寫要喝得醉醺醺的,狂呼大叫瘋跑一氣,然后才趁著酒勁兒那起筆來一揮而就。
著名詩人李欣在《贈張旭》中說的可以證實這一點:“張公性嗜酒,豁達無所營,浩首窮草隸,時稱太糊精。露頂據(jù)胡床,長叫三五聲,興來灑素壁,揮筆如流星?!睆埿袷翘K州人,戲
5、稱他為太糊精真是恰到好處。不過他留下的幾首詩,卻不像他草書那樣狂放,想《桃花溪》這首詩所描述的那樣,“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青溪何處邊?”在淡淡的煙霧中,影影綽綽望見遠處有一座高聳的橋,可是要找的地方還是找不著。詩人來到一塊突出水中的大石頭上,問劃船從這里經(jīng)過的漁人:從桃花源里流出來的桃花,流得青溪了里到處都是,叫人怎么順著流動的桃花去找到桃花源呢?從表層信息來看,不過是說詩人來游了一趟桃花源,盡管找不著洞口,可也并不著急。這是詩意旅游,是來尋詩??墒俏覀冺樦娙说淖阚E。再來找一遍看。青溪里這隨著水波翻動的桃花,到底是從哪里流出來的呢?“世中遙望空云山”,向哪兒去
6、找桃花源呢?這云風霧罩的桃花源,是一個地方,但更像是人生想要達到的一種境界。因此從深層意蘊看,這又是哲理的旅游。是在進行層層深入的哲理思考?!半[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青溪何處邊?”
張若虛的生平事跡都不可考,只知道是揚州人。他只流傳下兩首詩。但《春江花月夜》卻是古今傳誦的名篇?!洞航ㄔ乱埂吩悄铣幕杈惡笾鲃?chuàng)作的,當時還譜了曲,可以唱。后來,詞和曲都失傳了。張若虛這首《春江花月夜》是借舊題寫新詩,是借舊瓶裝新酒。這首詩,寫農(nóng)歷二月間詩人在長江邊上思念故鄉(xiāng)揚州和種種感慨和想象。唐詩中把長江下游寬闊的江面也叫做海,因此這里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
7、月共潮生”,雖然說的是海,指的卻是浩茫茫的長江。詩就從春天、長江、花林、明月和夜晚這五個方面切入,把由此引出的種種意象穿織組合在一起,反復(fù)詠嘆拂拭不去的鄉(xiāng)愁。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詩人望著一江春水向東流。月亮從寬闊的江面上升起,映著滟滟的江波,展現(xiàn)一片明澈。詩一出手就渲染出一片浩闊,朦朧又透明的夜景,似真似幻,使人面對著無限的時空,仿佛突然進入一種失重狀態(tài),進入一種尋求頓悟的深沉。由隨波一瀉千里的月色,詩人又想到江流長在,月光長在,而人生卻是那么短暫,于是繼續(xù)感慨地嘆道: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p>
8、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照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天上水上,浩白無塵,只有這一輪孤月,在無窮的宇宙中永無終止的漂泊。月亮,最初照見的是什么人?將要照見的又是什么人?人類生命的系列雖然是無盡的,但“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一代一代的人都消逝了,只有滾滾滔滔的長江依然在滾滾滔滔的流淌。這種世路無窮,勞生有限的感慨并沒有一發(fā)不可收拾,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因為詩人畢竟生活在唐代,畢竟有找到發(fā)展機遇的可能性,所以只點到為止。接下來詩的脈絡(luò)轉(zhuǎn)換,轉(zhuǎn)入傳統(tǒng)的游子思婦的相思。
9、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移動的月光一定正照著那女人的梳妝臺。思念之情如同這皎潔的月色一樣籠罩著她,放下簾子也推不走,出去搗衣也拂不去。最后脈絡(luò)再次轉(zhuǎn)換,詩人由想象又回到現(xiàn)實: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竭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江滿樹。
春天已過了一半,快到落花時節(jié)。江水眼看就要把春天送走了,剛才看著升起的月亮又開始西斜。詩人卻就是回不去?;丶业穆肪拖駨氖叩綖t湘一樣遙遠。不知道是否有人乘月歸去,反正自己只能望著江邊的樹蕩起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