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論文-淺談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1]
《小學語文論文-淺談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學語文論文-淺談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給學生一把作文的鑰匙 ——淺談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 浩山中心完?。涸梅? 內(nèi)容摘要:農(nóng)村孩子怕寫作,對寫作是談之色變,無從下手。那么,要怎樣去引導孩子呢?那就要教師引導學生緊緊圍繞教材,走近文本——多閱讀,廣積累;走進文本——觸動心靈,情感共鳴;走出文本——實現(xiàn)超越,寫作創(chuàng)新。把文本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采擷生活中的真情火花,寫出富有自己個性的具有真摯情感的好文章。 關鍵詞:教材文本 閱讀積累 引導遷移 寫作創(chuàng)新 語文散發(fā)著墨香,語文課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在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但一談到寫作文,學生是談之色變,尤其農(nóng)村孩子更怕作文。沒有不想當將軍的士兵,同樣的也沒有不想寫好作文的學生。 究其原因,農(nóng)村孩子相較于城里學生而言,他們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鮮事物稀少;他們眼界狹小,可供閱讀的書籍匱乏,形成了:1 學生大腦里儲存的美詞、美句、美文較少。心有余而力不足。2學生的懶惰思想,寫作文時怕吃苦、怕動腦子。3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積累習慣。長此以往,沒有養(yǎng)成文化積淀。 怎樣扭轉(zhuǎn)學生寫作文時的恐懼、畏縮心里呢?我經(jīng)過這幾年的上下求索,有了很大的進步。具體做法如下: 一、走近文本——多閱讀,廣積累 作文難,緣于學生積累少,不少學生作文空洞無物,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平時積累太少。如何引導他們有意識的去閱讀、去積累呢?那就充分運用語文教學資源——文本。 文本,即組成教科書閱讀部分的最小組成單位的單篇文章,也就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課文。文本即“文質(zhì)兼美,堪為模式”之意(葉圣陶語)。書中一篇篇精美的文章無不是精挑細選的名家名篇。文本就像是孩子們的一位好老師,好向?qū)В屴r(nóng)村孩子足不出戶就游覽了祖國壯麗的萬水千山、眾多的名勝古跡,使孩子們領略了風景如畫的《桂林山水》,了解氣勢非凡的《長城》,欣賞了《火燒云》,晚霞的光輝映紅祖國的山山水水...... 以文本軸線,生發(fā)開去,品相關文章,作家趣事,時代背景,讓每一個孩子愛學樂學,從而多閱讀,廣積累。學校閱覽室、社區(qū)圖書室、農(nóng)村辦公室圖書,都給了孩子們提供了廣闊的天地。詩詞歌賦撥動人的情思,讓人心曠神怡。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名著可以陶冶人得情操,開拓心靈的沃土。一些文學雜志、名著大作、佳篇佳作。以最時尚的信息展示給孩子,激起孩子智慧之花。變“要我讀”為“我要讀”。 以小組比賽的形式開展積累。1、每周開設一節(jié)閱讀課。2、每兩周開展一節(jié)美文背誦擂臺賽,評出優(yōu)秀個人、優(yōu)秀小組,并進行獎勵。3、每上語文課之前,小組以競賽的方式展示兩句古詩,一句名言。 二、走進文本——觸動心靈,情感共鳴 文本是語文教學之本,是語文教學的主要憑借。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時,必須深究教材,緊扣文章,挖掘教材中豐富、深厚的資源,激活學生的情感。語文教學必須引導學生對教材文本品讀,體味和熱愛,對教材文本情感和人文精神感悟、體會和探求 咬文嚼字、體味語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要多味地活讀文本。自由讀、集體讀,默讀、朗讀,理解性閱讀、鑒賞性閱讀,盡可能地采取多種閱讀形式,引領學生感受、品味語言文字。讓學生走進文本,“入境”“識真”,傾聽作者的心音,體驗文本的情感,領悟文本的思想內(nèi)涵,獲得審美體驗,完善認知結(jié)構(gòu),提高語文素養(yǎng)。教師一定要以自己的真情去激發(fā)學生的感情,撥動其心靈之弦,忘我地與學生進入文本共同體驗。學生認真學習,閱讀教材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學生在與文本充分對話的同時,不僅會關注文本的內(nèi)容,還會關注文本的言語形式,關注對話的方法、過程,從而積累、遷移運用到閱讀類似的文章中去。走進文本,觸動學生的心靈,奏響情感共振的樂章。為孩子“想寫”——-我要寫,打下鋪墊。如: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是一篇感人致深的文章,這位偉大的父親在其他父母悲傷放棄,絕望離開之后,自己始終沒有放棄尋找兒子的念頭,在救火隊長、警察都放棄了營救的念頭之后,在沒有一個人愿意幫助他之后,這位父親最終將兒子救出來,支撐他的就是那句他曾經(jīng)對兒子說過的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边@是心中的堅定信念,這位父親根本不在乎是否會有人幫助他,根本不在乎別人是否笑他傻,不在乎38小時不吃,不喝,不休息……因為他知道,此時,兒子和他一樣心中會默念這樣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課上,孩子們和我都感動在這樣感人的情景里。此時,當我問:阿曼達在廢墟下等了多久?他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孩子們?nèi)挤e極發(fā)言,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具體,這時我就知道要完成課后的練筆孩子們完全可以信手拈來了。 三、走出文本——實現(xiàn)超越,寫作創(chuàng)新 走進文本,是為了走出文本,走出文本,也是為了走進文本。 (一)、走出文本,實現(xiàn)對文本的超越 1、教師要潛心與文本對話。 教師與文本的對話應在備課時就開始了。備課時,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價值意義,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確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通過字里行間感受作者情感跳動的脈搏,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孫雙金老師曾說:沒有情感的教學是平淡乏味的教學,沒有情感的教學是游離文本的教學。在課堂上打動學生的是情,感染學生的是情,震撼學生的依然是情!老師備課時還要重視文本語言本身的特點、表達方式,發(fā)現(xiàn)學生語言發(fā)展的生長點。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是對文本典范性語言的吸收、積累、內(nèi)化、運用。 2、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就是學生以認真的態(tài)度去研讀文本,去感受、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去體會作者是怎樣訴諸語言文字的。學生是對話的主體,對話的主要形式是讀書。讓學生獨立閱讀、獨立體驗、獨立感悟。通過讀書,讓學生在文本中走個來回,完成對文本語言的玩味、賞析、內(nèi)化;方法的歷練和提高;情感的體驗熏陶,充分與文本對話。怎樣引導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呢? (1)、激發(fā)學生的對話期待。就是通過懸念的制造、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起學生體驗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只有產(chǎn)生與文本的對話期待后,學生才會主動走進文本,與作者、與文中人物進行對話,產(chǎn)生心靈碰撞,從而進入真正的“讀書境界”。 這就會促使孩子們?nèi)ニ鸭㈤喿x課外資料,縮短時空差距。觀看情境資料。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的畫面,使學生一開始心靈就受到震撼。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是進入文本的窗口。上課開始讓學生用不同的感情讀課題,讀出不同的語氣,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 (2)、角色體驗,經(jīng)歷對話過程。 學習的過程,是學生由不會到會;由迷惘到頓悟;由“山重水復”到“柳暗花明”的過程,與文本對話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情感的驅(qū)動下,走進文本與作者對話,與作品人物對話,引發(fā)情感共鳴。在對話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角色的換位,經(jīng)歷對話過程: 把自己當別人,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客觀地理解文章本意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把作品人物當自己,假想自己就是文中的某一角色,與文中角色合而為一。把自己當作者,從作者的角度去閱讀,根據(jù)課文的描述,跟隨作者作一次思想的旅行。把自己當自己。閱讀學習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遷移運用,超越文本對話。葉圣陶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學生在走進文本,調(diào)動情感與文本充分對話的同時,不僅要關注文本的內(nèi)容,還要關注文本的言語形式,關注對話的方法、過程,從而積累、遷移運用到閱讀類似的文章中去。在遷移運用的過程中,學生走出了文本,走向了大語文,走向了社會,真正實現(xiàn)了對文本的超越。 教師適當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就是根據(jù)學生和課堂發(fā)生的變化靈活進行指導,要善于從學生的質(zhì)疑問難和獨特體驗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知識、情感、心理上不斷生成的需要,從而進行適當?shù)狞c撥、巧妙的幫助,做好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引導學生學得主動、扎實、靈活,引導學生與文本產(chǎn)生豐富的對話,從而不斷鍛煉孩子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能力。 (二)以文本為依托,架起寫作與生活的橋梁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誰來架起生活與寫作之間的橋梁呢?那就是文本。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教材內(nèi)容越來越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實際。這些文章不僅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起到了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學以文本為范例,可謂就地取材,兩全其美。 如小學五年級六單元的幾篇課文都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來展現(xiàn)父母的愛,這些都是孩子們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所以學習起來,容易引起孩子共鳴,觸發(fā)聯(lián)想,誘發(fā)寫作欲望。因此,教學時我十分注意情感的渲染,寫作技巧(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風貌)的歸納總結(jié),巧妙的運用遷移思維,將孩子們引領到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寫作。如孩子們寫地《黎明的曙光》、《勝利就在前方》 生動的再現(xiàn)了12歲的巴迪把新寫好的一篇短篇小說拿給父親看時的情景,忐忑不安(鼓起勇氣)——絕望(不怎么樣)——希望(還不是毫無希望)的心靈路程在孩子們的筆下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真棒和真笨》也再現(xiàn)了孩子在考試時得到了99.5的高分后回到家里,父母之間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愛。尤其是該作的外貌描寫: 媽媽的眼睛一下子亮了,黃黃的卷發(fā)一抖,表揚聲雨點般蹦進我的耳朵:“孩子,你真棒!” 寫到父親則是這樣的:臉一下子黑了,拉得老長,把我的試卷一擲:“這么簡單,還算錯了,真笨!”慈母嚴父的形象一下子就躍然紙上了。從而也實現(xiàn)了對文本的遷移,內(nèi)化為孩子們自己的東西。 (三)在生活中“采擷真情花朵”,不斷創(chuàng)新 “真者精誠之至,不精不誠,不能動人。強笑者不歡,強合者不親。夫惟真人而后有真言?!保ɡ姿荐稙t碧堂集序》)有了真實的情意,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有獨到之處。⑥ “說透人情便是書?!逼鋵崳钪械教幱谢钌膶懽鞑牧??!皩懽髦笇б⒆阌谏?,使學生真正認識到,作文同生活、做人一樣。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善于掌握學生思想感情發(fā)展的脈搏,一發(fā)現(xiàn)學生的是非觀念和愛憎感情有了非表達出來不可的契機時,就適時地進行寫作指導。 “平平淡淡總是真?!闭鎸嵉臇|西總以其樸實本分的情感,打動人心。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說過:“獲得全世界聞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實?!蔽恼碌母腥肆α縼碜哉鎸嵖尚诺拿鑼?。虛假失真的描寫,既不能使人感發(fā),也不能令人信服。說到底,只有以真摯的感情、真誠的思想去描寫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生活現(xiàn)象,才能進而去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質(zhì)、規(guī)律,揭示生活的真義、真諦、真理。 總之,作為一名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師,就是要想方設法給學生一把作文的鑰匙,以文本軸線,使學生多閱讀,廣積累,以寫作為經(jīng)線,遨游知識的殿堂,采擷真情的火花,編織金色的夢想,打開作文殿堂的大門。 6-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小學 語文論文 淺談 農(nóng)村 作文 教學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1103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