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江義初級中學九年級語文下冊 23《愚公移山》翻譯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江義初級中學九年級語文下冊 23《愚公移山》翻譯 新人教版(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愚 公 移 山
一、解釋加框的字詞和翻譯劃線的句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 畢力平險,
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士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
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
2、愚
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
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二、文學常識
1、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戰(zhàn)國時鄭國人,著有《列子》2篇。
2、本文選自《列子·湯問》《列子》早已散失現(xiàn)在流傳的本子是東晉張湛輯注的,書中保存了不少先秦時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
3、文體: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節(jié)比較簡單,篇幅
3、短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關于神話:
(神話,關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天真的解釋和美麗的向往。)
三、字詞句積累
1、通假字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反”通“返”,返回。
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聰明。
河曲智叟亡以應 “亡”通“無”,沒有。
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2、一詞多義
焉
且焉置土石(哪里)
有子存焉(呢)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語氣詞)
而
而山不加增(可是,表轉(zhuǎn)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表修飾)
聚室而謀曰 何苦而
4、不平(表承接)
其
其如土石何(加強反問語氣)
其妻獻疑曰(他的,指愚公的)
懼其不已(他,指愚公)
畢
吾與汝畢力平險(畢:竭盡,用盡)
眾妙畢備(畢:全,都)
之
河陽之北 以君之力 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助詞,的)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代詞,這,這樣)
跳往助之 笑而止之曰(之:代詞,代指愚公)
告之于帝(之:代詞,指愚公移山這件事)
懲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汝心之固 甚矣,汝之不惠 雖我之死(之:用于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3、詞類活用:吾與汝畢力平險:險,形容詞做名詞“險峻的大山”
4、特殊句式
5、
甚矣,汝之不惠(倒裝句。實際語序:汝之不惠甚矣。)
且焉置土石(倒裝句。疑問句中,疑問代詞“焉”充當“置”的賓語,前置。)
何苦而不平(倒裝句。疑問代詞“何”充當“苦”的賓語,前置。)
帝感其誠(被動語句。“帝”是被感動者。)
四、文章內(nèi)容
1、愚公移山的原因、目的、方法、信心和結(jié)果:
①原因:懲山北之塞,出入之遷也
②目的: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③方法: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④信心: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⑤結(jié)果: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2、愚公移山的艱巨性
A、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山之高大)
B、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從搬運
6、土石的路途遙遠 )
本文從山之高大,從愚公的年事已高,從移山的工具簡陋,從搬運土石的路途遙遠這幾個方面,充分反映出移山的任務的艱巨。正是因為移山任務如此之艱巨,才更能襯托出愚公那高尚的思想。宏偉的抱負,超人的智慧,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從而更加突出愚公敢于移山的決心和勇氣。
文中寫“其妻獻疑”,用意何在?
(1)突出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堅強的意志。其妻認為開山平險一事太難,不僅挖掉這兩座大山非愚公之力所能及,而且挖出的土石放到何處也是一大難題。其妻的這些顧慮,愚公當然是考慮了的。但是,愚公為了子孫后代出入不受阻礙,他以宏大的心愿、堅強的意志下決心要開山平險。
(2)突出愚公對人和自然
7、的關系問題有正確的認識。他知道僅憑自己“曾不能損魁父之丘”的這點力量是完成不了這件事的。但他相信他的子子孫孫“無窮匱”,“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有征服自然的信念。
寫孀妻之弱子“跳往助之”,其作用是什么?
(1)、表明愚公此舉之得人心,開山勞作之艱辛,愚公一行之堅毅,“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2)、以此之孀妻弱子“助之”與后面河曲智叟“笑止”作鮮明對比,寓托作者褒貶之意。
5、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包含著什么深刻的道理?
《愚公移山》是一則帶有神話色彩的寓言,塑造了愚公的生動形象。通過愚公立志移山,終于搬掉兩座大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
8、力,也說明了我們只要下定決心,不怕困難,持之以恒,任何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練習訓練:
課內(nèi):
1、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其妻獻疑曰( ) 懼其不已也( )
其如土石何( ) 帝感其誠( )
之:河陽之北( ) 以君之力( )
笑而止之曰( ) 毀山之一毛(
9、)
2、“雖我之死,有子存焉……無窮匱也”一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運用這種句式,其目的是表現(xiàn)愚公( )
A、思想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 B、把希望寄托在難以實現(xiàn)的幻想中。
C、要世世代代移山,不達目的不罷休。 D、要造福子孫后代,創(chuàng)建千秋偉業(yè)。
3、下列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A、山之一毛:山上的一根草。 B、固不可徹:固執(zhí)得不夠徹底。
C、孀妻弱子:寡婦孤兒。 D、無窮匱:無窮無盡。
4、下列句意解說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10、——你真是不實惠呀。
B、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塊石頭怎么樣呢?
C、雖我之死,有子存焉——雖然我死了,有兒子存在。
D、河曲智叟亡以應——河曲智叟一邊答應一邊逃走了。
二、課外: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習題。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①,山門圮②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③十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④數(shù)小舟,曳鐵耙,尋十余里無跡。一講學者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⑤,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⑥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⑦聞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
11、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
注:①干:岸邊。②圮(pí):倒塌。③閱:經(jīng)歷。④棹(zhào):船槳,這里作動詞用。⑤柿(fèi):木片。⑥顛:顛倒、荒唐。⑦河兵:治河的士兵。(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1.下列句子中加框的詞語解釋錯誤的兩項是( )( )
A.滄州南一寺臨河干(面對) B.二石獸并沉焉(合并)
C.求二石
12、獸于水中,竟不可得(畢竟) D.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 )
A.二石獸于水中 乃取一葫蘆置于地
B.以為順流下矣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C.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 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
D.如其言,果得之于數(shù)里外 則移其民于河東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①一講學者設帳寺中,聞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③一老河兵聞之 ④果得之于數(shù)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
13、.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②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
5、為什么"學者"的結(jié)論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結(jié)論是正確的?請根據(jù)文意,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
愚公移山:
一、
1、略 2、頂
14、針;C 3、B 4、B
二、
1、BC
2、AC
3、C
4、①你們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這不是木片,怎么會被暴漲的流水帶走呢?
②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個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怎么可拘泥于一般事理主觀推斷呢?
5、因為學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則根據(jù)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屬性,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作出正確的判斷。(意思符合即可)
原文: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
譯文:滄州南面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大門倒塌在河中,兩個石獸一起沉入河底。
原文: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
15、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
譯文:過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個石獸,竟然沒找到,以為它們順流而下了。
原文:棹數(shù)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譯文:搖著幾只小船,拉著鐵耙,尋找了十多里沒有痕跡。
原文: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
譯文:一個講學者在寺廟里教書,聽了嘲笑說:
原文:“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譯文:“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帶走呢?
原文: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
譯文:石頭的性質(zhì)又硬又重,沙的性質(zhì)又松又輕,埋在沙里,越沉越深。
16、
原文: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譯文:沿著河尋找它們,不也荒唐嗎?”大家佩服(它)是正確的道理。
原文: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
譯文:一個老水手聽了這話,又笑說:“凡河中落入石頭,應當從上游尋找它們。
原文: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擊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
譯文:石頭的性質(zhì)又硬又重,沙的性質(zhì)又松又輕,水沖不走石頭,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頭下面迎面沖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原文: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
譯文:越?jīng)_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頭必定掉在坑穴里。
原文: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譯文:像這樣沖擊,石頭再轉(zhuǎn)移。不停地轉(zhuǎn)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原文: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譯文:到下游尋找石頭,固然荒唐;在原地尋找它們,不是更荒唐嗎?”
原文: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
譯文:照他的話,果然在幾里外尋到了(石獸)。
原文: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
譯文: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據(jù)(一個方面的)道理就主觀臆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