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中國教育會中英文實驗學校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次月考 標點符號講學稿(無答案) 語文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廣東省河源中國教育會中英文實驗學校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次月考 標點符號講學稿(無答案) 語文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標點符號
學習目標:
1.標點符號的用法
2.會使用常見的標點符號
模塊一:自主學習
學習內(nèi)容
摘記
一、人物對話的幾種方式
說在前用 : 語文老師說:“王鵬鵬是個好孩子?!?
說在中間用 ,“語文作業(yè)要按時完成,”語文老師說,“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說在結尾用 。 例子“語文作業(yè)一定要按時完成,否則后果不堪設想?!闭Z文老師說。
二、問號及其用法
A、選擇疑問句:選擇問中間用逗號,只在句末用問號
示例:你喜歡吃蘋果,還是香蕉呢?
B連續(xù)問,各句后均用問號
你叫什么名字?你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
C 注意有疑而無問的的句子的句末標點不用問。
有些句子
2、,形似疑問句,但整個句子不是疑問語氣,句末不能用問號。
示例:我不知道她到底姓什么。
d、成分倒裝的疑問句,語氣詞之后不用問號。主謂倒裝句,問號應用在全句的末尾,句中表疑問的語氣詞后應用逗號。
示例:“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們?
三、引號的幾種使用方法
A、凡是把引用的話獨立使用,末尾的標點放在引號的里邊。
示例:陸游詩云:“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這令我想到一則名言:“所謂的‘大人物’,使每個人覺得自己渺小;真正的大人物,使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偉大?!保òN摹ぐK_爾)
B、凡是把引用的話作為作者自己話的一部分,標點放在引號外。
1現(xiàn)代畫家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許多評論家說的
3、那樣,“形神兼?zhèn)洌錆M生機”。
2“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這就是說,做學問必須要勤奮。
4、
模塊二:交流研討
研討內(nèi)容
摘 記
四、頓號與逗號的區(qū)別
1頓號用在句子中,表示并列詞語間的短暫停頓,逗號使句子內(nèi)部的停頓。
例子1這里的山、水、樹、草,都是我從小就非常熟悉的。
2這里的山啊,水啊,樹啊,草啊,都是我從小就非常熟悉的。
(如果句內(nèi)并列的各項都帶有“啊”、“啦”等語氣詞的話,由于這些詞語的使用延長了停頓的時間,使得這些并列成分之間的停頓加長,因此應用逗號表示停頓,而不能用頓號。)
2同一層次的簡單的名詞性詞語的并列,應用頓號。不同層次的用逗號
示例:董文卿 王鵬 小李是一班的學生,尚金波 郭松 花金陽是二班的學生 ,小王 李六 王二是三班的學生。
5、
改正:上海的越劇、滬劇、淮劇、湖北的黃梅戲、河南的豫劇,在這次會演中,都帶來了新劇目。
3表示一個約數(shù)兩數(shù)字之間不用頓號。 示例:那時候,他還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
4表示一個確數(shù)兩數(shù)字之間用頓號 今天三 四組值日。
五)分號的基本用法
分號主要表示復句中并列成分之間的停頓,其中一個已經(jīng)用到逗號,并列分局之間一般用分號。
例子:A 做,要靠想來指導;想,要靠做來證明。
② 自然美有兩種:“駿馬秋風冀北”,這是陽剛美;“杏花春雨江南”,這是陰柔美。
模塊三:鞏固內(nèi)化
學習任務
摘記
分號誤用1.總結語前面誤用分號【例句】證券交易所內(nèi)那些穿紅
6、馬甲的人便是經(jīng)紀人,穿黃馬甲的人則是管理和服務人員;這是全世界都統(tǒng)一的。
在此句中,“這是全世界都統(tǒng)一的”是總結前文,因此,分號應改為冒號。
2.句中無逗號直接用分號【例句】成才的關鍵有三條:一是身體健康;二是作風塌實;三是耐得住寂寞。
分號是在僅用逗號已無法區(qū)分層次的情況下使用,因此,本句中的分號應改為逗號。
3.句中有句號再用分號【例句】學習貴在自覺。要有笨鳥先飛的精神,自我加壓;學習貴在刻苦。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在此句中,句號改為逗號。
課題:第26課 《賣油翁》 第1課時 授課時間 第十四周 班級 姓名
(六)冒號用法:
7、提示語的后面,表示提示下文,冒號起提示作用,一管到底。
總括語的前面,表示總括上文。
北京紫荊城有四座城門:午門 神武門 東華門和西華門。
總括語的前面,表示總括上文。
例如: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北京申奧成功;上海也將召開世博會:我們的國家一天比一天昌盛。
注意
1冒號起提示作用,一管到底。
判斷對錯:畫面上的幾個人:華盛頓、杰斐遜、富蘭克林,都是美國的開國元勛。
2.同一句中不能兩個冒號。
會議剛開始,王校長大聲宣布:今天有兩個好消息告訴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剩里表揚,二是……(冒號一管到底,一句話只能有一個。本句“大家”后用逗號)
六、嘆號的使用
1、倒裝句中,
8、嘆號只能用在句末,嘆詞之后只能用逗號。
示例:歌唱吧,為了祖國的勝利!
2、主語后帶有語氣詞之后不用嘆號,用逗號。因為主語之后的語氣詞,只用來強調(diào)主語,使主語和謂語之間的停頓延長而已,并沒有強烈的感嘆語氣。
祖國壯麗的大自然啊,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游子的心。
3、語氣很弱的祈使句中,語氣詞后用句號。
示例:你躺著吧!現(xiàn)在時間還早,你休息一會兒。
七、區(qū)別句內(nèi)括號與句外括號。
括號里的內(nèi)容如果是解釋句中某一部分的,叫句內(nèi)括號,應緊貼被注釋的內(nèi)容之后,正文此處如有標點應置于括號之后。如果括號里的內(nèi)容是對全句的注釋,叫句外括號,要放在句末
模塊四:當堂訓練
1.(2020·云南
9、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5,2分)下列句子中依次應填入方框內(nèi)的標點符號,正確的一項是( )
①“聽著,朋友,”他說□“你丑得可愛,連我都禁不住喜歡你了。”
②我不知道為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稱為最嚴厲的書塾。
③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④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獨拱石橋□名叫“長虹大橋”,石拱長達112.5米。
A.①, ②,③—— ④, B. ①: ②?③! ④: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答案】A
2.(2020·
10、浙江省杭州市,5,3分)下列句子的標點符號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古語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濕而后生苔”。幾處滲漏,可使巨輪傾覆,一處管涌,能讓長堤崩潰。 B、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好似細浪微波,線條柔和,蜿蜒起伏,連接著高高的遠山。 C、畫面上的幾個人:華盛頓、杰斐遜、富蘭克林,都是美國的開國元勛。
11、 D、人生在世,最高價值的欣賞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麗?還是出于自己直覺的驅使?
【答案】B
3.(2020·山東省東營市,4,2分)下列句子中各有一處標點使用不當,請改正過來。
①書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淺嘗,即淺嘗輒止;有的可以吞咽,即囫圇吞棗。只有少數(shù)需仔細咀嚼,慢慢品味。
②這令我想到一則名言,“所謂的‘大人物’,使每個人覺得自己渺??;真正的大人物,使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偉大?!保òN摹ぐK_爾)
【答案】①將第一個句號改為分號。 ②將“名言”后的逗號改為冒號,或將句號放在“(埃文·埃薩爾)”的后邊。 評分:改對一句得1分,共2分。其它改法正確即可。
4.(20
12、20·浙江省寧波市,4,2分)讀下面這段話,按要求完成題目。(2分)
讀書,是智慧的行為。愚昧的人,一輩子像游走在黑暗之中,隨波逐流,渾渾噩噩,最后一事無成□智慧的人,一輩子像行進在光明之中,時時清醒,步步睿智,最終怎么會不譜寫出人生的美樂章?
①“□”內(nèi)應加的標點是
②將劃線句改成陳述句。
【答案】①“;”或“分號”。②改成陳述句:最終會譜寫出人生的華美樂章。
4.(2020浙江省湖州市,3,2分)閱讀下面語段,按要求答題。(2 分)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jīng)濟”成為全球熱點。于是,歐美發(fā)達國家對產(chǎn)業(yè)、能源、技術、貿(mào)易……等政策進行重大調(diào)整,以搶占
13、先機和產(chǎn)業(yè)制高點。 此舉對于發(fā)展中的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① 劃線句有一處標點錯誤,請寫出修改意見。
② 詞語的順序不同,句子的表達效果也不同。請參照示例,根據(jù)要求,改變句子。(不增減詞語,可適當改動標點)
示例 原句:這種力量是他給我的。
改為突出“他”的句子:是他,給我這種力量的。
原句:此舉對于發(fā)展中的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改為突出“發(fā)展中的中國”的句子:
【答案】①.去掉省略號;②對于發(fā)展中的中國,此舉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5.(2020浙江省湖州市,3,2分)閱讀下面語段,按要求答題。(2 分)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jīng)濟”成為全球熱點。于是,歐美發(fā)達國家對產(chǎn)業(yè)、能源、技術、貿(mào)易……等政策進行重大調(diào)整,以搶占先機和產(chǎn)業(yè)制高點。 此舉對于發(fā)展中的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① 劃線句有一處標點錯誤,請寫出修改意見。
② 詞語的順序不同,句子的表達效果也不同。請參照示例,根據(jù)要求,改變句子。(不增減詞語,可適當改動標點)
示例 原句:這種力量是他給我的。
改為突出“他”的句子:是他,給我這種力量的。
原句:此舉對于發(fā)展中的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改為突出“發(fā)展中的中國”的句子:
【答案】①.去掉省略號;②對于發(fā)展中的中國,此舉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