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化網絡環(huán)境構建網絡文明
【2010年黑龍江雞西市中考真題】26.【熱點透視】
材料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學生開始帶手機上學,有些學生利用手機上網,聊QQ,玩游戲,更有甚者利用手機上網瀏覽不良信息,深受其害。
材料二: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全國“掃黃打非”辦、中央外宣辦、公安部等九部門聯合行動,進行整治互聯網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專項行動,效果顯著。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6分)
(1)根據材料一,請你說出手機上網瀏覽不良信息的危害。(2分)
(2)根據材料二,你認為國家開展打擊網絡黃毒有何意義?(2分)
(3)為了讓同學們避免不良信息的侵害,請你就安全上網提幾點忠告。(2分)
答案:(1)①不利于個人的成長和社會的進步;②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③使人不思進取,荒廢學業(yè);④使人無視法律尊嚴,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⑤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⑥不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2分,答出任意2點,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
(2)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②有利于凈化社會風氣;③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④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⑤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分,答出任意2點,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
(3)①必須提高安全防范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資料,不隨意答應網友的要求;②不斷提高自己的辨別覺察能力,提高抗誘惑能力;③遵守法律和道德(2分,答出任意2點,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
【2010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綏化市中考真題】26.【正確使用手機 】 2009 年 11 月 6 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下發(fā)了《關于嚴厲打擊手機網站制作、傳播淫穢色情信息活動的緊意通知》,要求就手機網站制作、傳播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活動進專項治理。
( l )國家開展此項活動有何意義?(3分)
( 2 )作為中學生的你應該如何正確使用手機網絡(3分)
答案:( l)這一行動的開展,可以有效遏制手機網站低俗之風的蔓延,促進手機網站的健康發(fā)展;有利于凈化網絡文化環(huán)境,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有利于構建和諧、健康的社會文化市場。等等。(2)依法自律,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不瀏覽、不傳播手機網站低俗網頁上的內容;發(fā)現網絡上有低俗的內容時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等。
【2010年黑龍江省大興安嶺中考真題】 26【正確使用手機】2009年l1月6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下發(fā)了《關于嚴厲打擊手機網站制作、傳播淫穢色情信息活動的緊急通知》,要求就手機網站制作、傳播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活動進行專項治理。
(1)國家開展此項活動有何意義?(3分)
(2)作為中學生的你應該如何正確使用手機網絡?(4分)
答案:(1)①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②有利于營造積極向上、和諧文明的網絡環(huán)境③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④有利于提高社會成員的道德水平⑤有利于貫徹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⑥有利于進一步凈化網絡文化環(huán)境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⑧有利于遏制網絡低俗之風蔓延⑨有利于引導人們形成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⑩有利于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等。(3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給分)
(2)①善于利用手機網絡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問題②應該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③遵守網絡規(guī)則④不瀏覽、不傳播不健康網頁、信息⑤不沉溺網絡游戲⑥使用手機時注意場合,如上課時不能使用,不能影響他人正常學習⑦學會自我保護,不輕易泄露個人資料、不隨意約見網友等。(4分,答出任意四點即可,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給分)
【2010年山東省日照市中考真題】30.有關教育專家指出,有四類孩子最容易上網成癮。第一類是家庭不睦的孩子。他們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希望在網絡世界得到關心;第二類是成績差的孩子,他們在現實世界會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在網絡里卻容易找到成功的體驗;第三類是性格孤僻的孩子,他們不愿和別人溝通,卻越來越依賴虛擬世界;第四類是自制力差的孩子,他們明白沉迷網絡的危害,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總想多玩會兒。
(1)從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請你為“網癮少年”戒除網癮提兩條合理化建議。(4分)
(2)我們上網時應該該注意哪些問題?(6分)
答案:開放性試題,學生答案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1)①示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勢在必行;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卻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這就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給予特別的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有待于進一步優(yōu)化;全社會都要關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等。②示例:家庭、學校、社會行動起來,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力度;開展為青少年喜聞樂見的網絡文化活動,豐富未成年人的課余生活;成立網癮研究救治基地,促進青少年人格健康發(fā)展;積極推薦一批適合未成年人的綠色網絡游戲;運用技術手段幫助青少年預防和戒除網癮,消除不良信息對他們的侵害等。
(2) 我們未成年人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愛好;對待網絡要有健康的心態(tài)網絡只是生活的一種補充,只是一種交流工具;要有上網的明確目的.或是為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或是為他人提供幫助,善于利用其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不做網上的游手好閑者,不做網上的虛度光陰者;自覺抵制不良誘惑,不瀏覽、不傳播網絡穢色情信息;充分認識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危害性,積極同各種網絡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為凈化網絡環(huán)境作貢獻等。
【2010年浙江省義烏市中考真題】8.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工業(yè)和信息化部9部門聯合開展整治互聯網和手機媒體低俗信息專項行動,其目的是
①凈化網絡環(huán)境 ②讓人們遠離網絡生活
③ 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④ 培育良好的社會風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201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真題】12.智明經不住網絡不良信息以及網絡游戲的誘惑,導致癡迷網絡,無法自拔。我們怎樣做才不會重蹈他的覆轍
①要做網絡的主人,不做網絡的俘虜 ②不瀏覽、不傳播不健康網絡信息 ③不玩充斥色情、暴力的網絡游戲 ④培養(yǎng)高雅的生活情趣,追求美好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2010年江西省中考真題】8.(3分)互聯網技術與社會文化生活的結合催生出全新的文化形態(tài)——網絡文化,為當代青少年塑造人格、拓寬視野、提高素質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注入了新的活力。青少年在享受網絡交化時,正確的態(tài)度是
①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 ②網絡交往具有虛擬性、間接性和隱蔽性,所以要拒絕網絡 ③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④充分利用網絡優(yōu)勢,做網絡的主人
⑤瀏覽色情、暴力、迷信等網絡信息時,要有所節(jié)制,不可沉迷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答案: A
【2010年黑龍江雞西市中考真題】多項選擇題22.九年級學生小強發(fā)現班級幾個同學經常曠課去學校附近的黑網吧上網,對此他應該( )
A.管,但我是學生沒有權利 B.管,勸阻同學不要再去
C.不管,與我無關 D.管,告訴老師和家長
答案:BD
【2010廣東省中考真題】8現在網絡聊天成為交友的一種新時尚,有的人通過網絡聊天開闊了視野,增進了友誼。也有不少人上當受騙,在人生中留下慘痛的教訓。因此,在網絡交往中,我們應該
A提供個人虛假信息,以免個人隱私被泄露B既要謹慎、真誠、守信,又要區(qū)分是非善惡
C對長期交往的網友要提供個人的真實信息D只在網上交友,絕不私下約會網友
答案:B
【2010廣東省中考真題】10對右邊漫畫中所反映的問題,正確的建議是A家長要依法履行監(jiān)護子女的責任B網絡游戲有利于克服青少年學習焦慮,家長不應該干涉C子女的隱私受法律保護,家長要尊重和保護其隱私權D要誠實做人,文明上網,主動接受父母的教育
答案:D
【2010云南省昭通市中考真題】l0.網絡交往對象的特征是 ( )
①虛擬性 一④神秘性 ⑨隱蔽性 ③間接性 ④欺詐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B
【2010廣西省梧州市中考真題】5、小青在網絡上認識了許多天南地北的網友,有大學生、同學和老師。學習之余,上網聊聊天。遇到問題,在網絡上向同學、老師請教,非常方便、快捷。這說明了
①網絡交往超越了空間 ②網絡交往提高了人們社會活動的質量
③網絡交往有利無弊 ④網絡交往改變了我們的人生價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2010 年湖北省荊州市中考真題】 29 .關于網絡交往,比爾 · 蓋茨曾說: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對方是一條坐在電腦前會敲擊鍵盤的狗。這句話主要說明了
A.網絡交往對象具有虛擬性、間接性和隱蔽性B.網絡交往都是虛假的,毫無真實性可言
C.網絡交往可以暢所欲言,無拘無束D.網絡交往可以實現人和動物的交流
答案:A
【2010年廣西省南寧市中考試題】1、九年級學生小方被網絡世界所吸引,不僅在家時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就連出門在外業(yè)常用手機上網玩游戲。為此,學習成績急劇下降.身心健康也深受影響。這啟示我們
A.抵制網絡誘惑,網絡游戲絕對不能玩B.加強網絡管理.禁止未成年人上網
C.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拒絕并遠離網絡D.網絡有利有弊,要善于發(fā)揮它的積極作用
答案:D
【2010年湖北省荊門市中考真題】19.中學生王某迷上了網絡游戲“偷菜”,以至影響了睡眠和健康,荒廢了學業(yè)。要做網絡的主人,就要
① 遠離網絡,拒絕上網 ② 培養(yǎng)高雅情趣,增強抗誘惑能力
③ 學會“信息節(jié)食”不在無聊信息上浪費時④ 娛樂消遣適度,不沉迷于其中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答案:B
凈化網絡環(huán)境構建網絡文明
【理論分析】
一、黨和政府為什么高度重視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凈化網絡環(huán)境?
1.這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網絡低俗內容違背了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行業(yè)規(guī)范,容易誘發(fā)一系列違法犯罪行為,給社會帶來嚴重危害,應依法予以嚴厲打擊。
2.這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凈化網絡環(huán)境,有利于營造積極向上、和諧文明的網上輿論氛圍,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從而把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和水平。
3.體現了“三個代表”思想的要求。把握先進文化的的前進方向,必須堅持“三個代表”思想的重要指導地位。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符合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這是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需要。網絡低俗內容容易誘發(fā)青少年不良思想行為,干擾青少年正常的學習生活,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快樂地成長。
5.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凈化網絡環(huán)境,有利于人們形成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從而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
二、怎樣正確認識“網絡”?如何才能享受到“健康的網絡交往”?
(1)網絡是把雙刃劍:通過上網,可以了解時事、學習知識、開發(fā)智力、與人溝通、休閑娛樂等;然而過度上網,特別是沉迷于游戲,瀏覽不健康的網絡,則會影響身心健康,荒廢學業(yè),破壞家庭幸福,嚴重時還可能使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發(fā)揮網絡的積極作用:要以健康的心態(tài)把網絡作為生活的補充;要學會“信息節(jié)食”,抵御網絡上的不良誘惑;要利用網絡解決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問題;要幫助別人解決一些困難,實現人生價值。
(3)青少年要文明上網:充分利用網絡優(yōu)勢幫助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正確選擇網上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影響;遵守網絡道德,遵守紀律和法律;等等。
(4)學會自我保護: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辨別覺察能力和自制力。
三、為建設和諧的網絡文化,我們應該怎樣做?
一方面,國家要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大力發(fā)展和傳播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切實把互聯網建設好、利用好、管理好,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另一方面,我們青少年要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yǎng)正當的興趣愛好,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自覺抵制不良誘惑,遵守法律和網絡道德,文明上網,為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環(huán)境、促進和諧文化建設、提高文明程度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跟蹤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國務院新聞辦等七部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在全國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這標志著為期一個月的全國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正式啟動。據此回答1——2題。
1.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 )
①有利于遏制網上低俗之風蔓延,凈化網絡文化環(huán)境,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②有利于改善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③有利于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 ④屬于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開展好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為此( )
①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監(jiān)督檢查,對違法行為予以嚴厲打擊 ②互聯網企業(yè)應增加社會責任感,依法自律 ③家長應禁止未成年人子女上網 ④廣大網民應遵守網絡公德,做到文明上網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放學后,中學生小王拉住了小李。小王對小李說:“我發(fā)現了一個新網站,非常刺激,我剛買了王卡,走,去網吧刺激一下。放心,誰都知不到那個地方。”假如你是小李,你應該( )
A.去,并感謝小王給自己提供機會
B.不去,編造一個理由讓小王相信自己沒有時間
C.告訴小王要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健康成長,避免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D.偶爾去一次,它不會影響自己的學習的
4.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發(fā)布了《第2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我國網民數達到2.98億,寬帶網民數達到2.7億,中學生上網人數呈逐年遞增趨勢。對于中學生上網這一現象,正確的態(tài)度是( )
A.拒絕上網,因為網上不良誘惑太多 B.學會健康上網、文明上網
C.上網越多越好,因為可以獲取信息,開闊視野 D.想上便上,想不上就不上
5.由團中央宣傳部、全國少工委辦公室等機構主辦的中國未成年人網脈工程“啟明行動”在北京啟動,旨在探索網絡娛樂行業(yè)管理辦法,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特別是未成年人的文明上網和健康娛樂,進一步推動文明辦網和文明上網。為此( )
①所有網吧都應該關閉 ②要嚴禁未成年人上網 ③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文明科學上網 ④社會各界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加強對未成年人上網的教育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6.2008年8月1日,上海市新聞出版局規(guī)定:網游必須安裝防沉迷系統(tǒng),凡是不安裝防沉迷系統(tǒng)的游戲不得上網運營。此項措施的實施( )
①有利于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②可以有效地幫助青少年戒除網癮 ③有利于營造一個健康文明的網絡環(huán)境 ④將減少網絡游戲企業(yè)的長期發(fā)展
A.①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
7.江西武寧縣人民檢察院對持刀搶劫出租車司機的劉某、葉某提起公訴。2008年11月9日,劉某、葉某、葉某某三人在武寧縣城時代商城網吧玩到晚上23時,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錢,便商量去搶劫出租車司機……劉某、葉某歸案后交代了二人前一天晚上伙同他人持刀搶劫出租車司機雷某365元錢的事實,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那么青少年應當( )
①提高鑒別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②拒絕上網,因為網絡會使人走上違法犯罪道路③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拒絕網絡生活 ④自覺樹立法律意識,依法自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④
8.據《現代快報》報道:一名中學生被勒令不準打游戲后,竟放火燒家,還舉刀欲砍母親,變得六親不認。對此以下看法錯誤的是( )
A.網絡是把雙刃劍 B.每個人都享有人身自由權,父母不應過份限制孩子的自由C.要趨利避害,合理利用網絡 D.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控能力,不沉迷網絡
二、非選擇題
9.據《中國法制新聞網》報道:未成年人武某因涉嫌故意殺人罪在北京市一中院出庭受審。武某在大興區(qū)一網吧內上網時,想從網上下載歌曲,卻遭到網吧老板吳某的阻止,兩人遂發(fā)生口角。武某氣憤不過,就想殺害吳某,他把欲行兇殺人之事,通過網絡告知同來上網并與其鄰座的李某(未成年人)。次日凌晨,武某趁吳某不備,持尖刀猛刺吳某的頸部,致其失血性休克死亡。李某在明知武某殺人后,仍幫助武某從死者衣服內翻找財物,并將找出的500余元及手機一部交給武某,然后兩人共同逃匿。檢方認為,武某已構成故意殺人罪,而李某的行為已觸犯了窩藏罪。
(1)武某、李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為什么?
(2)假如你在庭審現場,作為一個旁聽者,你會有什么感觸呢?
10.被拐賣近三個月的李玉華(化名)被成功解救出來。初三女生李玉華通過QQ聊天認識了自稱是某名牌大學學生的張力東,兩人越聊越投機。于是約定暑假期間互相見面。見面后張力東把李玉華攜帶的500元錢搶劫一空,后把李玉華賣到湖南一偏僻的農村。原來張力東并非名牌大學生,只是一名打工仔。
(1)上述案例給我們哪些啟示?
(2)假如你也遇上了這樣的邀請,你會赴約嗎?為什么?
(3)為了能享受健康網絡交往帶來的樂趣,你將怎樣學會自我保護?
11.材料一:(四川)射洪青年胡安戈以做水產生意為名向父母要了5萬元本錢,可是他卻把這筆錢用于打網絡游戲,由于擔心父母查賬,就兩次用“毒鼠強”將父母毒死。胡安戈被遂寧中院一審判處死刑后,我國首部《網絡成癮診斷標準》正式將玩游戲成癮納入精神病診斷范疇。但是該標準并未成為這名“超級網蟲”的免死金牌。最高人民法院簽發(fā)胡安戈執(zhí)行死刑命令;遂寧中院在射洪縣對胡安戈執(zhí)行死刑。
材料二: “播撒綠色的希望,擁抱網絡的春天--凈化青少年社會文化環(huán)境社區(qū)行”活動在京正式啟動。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深入貫徹實施中辦、國辦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凈化社會文化環(huán)境,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若干意見》精神,積極響應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
(1)沉迷于“網絡游戲”的行為是一種什么情趣?它對青少年會造成怎樣的危害?
(2)假如你所在的社區(qū),決定以此案例為背景材料,開展一次宣傳教育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①請說出本次宣傳活動的主題、意義及形式。
②請你以開展“凈化青少年社會文化環(huán)境社區(qū)行活動”為主題向你所在的光明社區(qū)發(fā)出倡議,并擬寫一份倡議書。
③本次宣傳活動對培養(yǎng)青少年高雅的生活情趣有什么啟示?
【參考答案】
1.A 2.C 3.C 4.B 5.B 6.D 7.C 8.B
9.(1)是。因為他們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受到刑事處罰。
(2)要預防違法犯罪,就必須從杜絕不良行為做起。我們青少年一定要從小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知道法律規(guī)定的禁止行為,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防患于未然,自覺糾正不良行為;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事多考慮可能引起的后果。
10.(1)網絡交往猶如帶著面具的舞會,在虛擬的世界里,當我們的思想縱橫馳騁之時,更應該遵守網絡道德,共同擔負起建設文明、健康的網絡環(huán)境的責任。
(2)不會。因為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個別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實施犯罪活動。作為網絡游客,只有不斷提高辨別察覺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誘惑能力,才能保護自己。
(3)正確認識互聯網,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正確使用互聯網,從中汲取有益的信息,結交良朋好友,抵制不良誘惑,避免互聯網帶來的負面影響;做網絡交往的主人,學會過健康、自主的網絡生活等。
11.(1)是一種庸俗的生活情趣。這些不良誘惑猶如“電子海洛因”侵蝕著人的肌體,毒害著人的精神,導致青少年荒廢學業(yè),紀律渙散,道德敗壞,思想墮落,影響身體健康,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①主題:培養(yǎng)高雅情趣,抵制不良誘惑;凈化網絡環(huán)境,構建和諧社區(qū);等等。
意義:有利于青少年培養(yǎng)高雅情趣,抵制庸俗的生活情趣,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益于身心健康;幫助青少年抵制不良誘惑,樹立守法意識,預防違法犯罪。
形式:宣傳欄、文藝匯演、觀看錄像資料;等等。
②倡議書: 春天,讓我們播撒希望的種子
——凈化青少年社會文化環(huán)境社區(qū)行活動倡議書
各位家長、老師、文化工作者、網絡工作者和青少年朋友們:
值此“播撒綠色的希望、擁抱網絡的春天--凈化青少年社會文化環(huán)境社區(qū)行活動”啟動之際,我們鄭重提出以下倡議:
一、建設綠色網絡,播撒文明的種子。所有的網絡工作者,都應該成為青少年健康生活新空間、學習創(chuàng)造新平臺和文化交流新領域的優(yōu)秀締造者。讓我們在網絡中反映世界、奉獻新知、陶冶真情,為青少年奠定未來發(fā)展的無限可能。
二、打造健康熒屏,播撒向上的種子。所有的文化工作者,都應該為青少年的思想養(yǎng)成、習慣培育和行為塑造奉獻最好的精神食糧。讓我們在文藝創(chuàng)作中砥礪信念、弘揚傳統(tǒng)、樹立新風、崇尚科學,構筑青少年一代創(chuàng)造美好明天的精神支柱。
三、凝系關愛紐帶,播撒溫暖的種子。所有的家長、老師和鄰居,都應該把真情大愛凝注在家庭里、課堂上和社區(qū)中,讓青少年在搖籃邊、黑板前、鄰里間感受到溫暖和關懷,營造青少年一代感恩社會和奉獻他人的高尚品格。
一切希望和美好來自春天,一切未來和希望離不開青少年。讓我們攜起手來,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
光明社區(qū)
2010年3月
③要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愛好,追求高雅情趣;要避免盲目從眾心理,杜絕不良誘惑;豐富文化生活,提高審美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