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用風險的制度分析
《個人信用風險的制度分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個人信用風險的制度分析(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個人信用風險的制度分析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個人信用風險已成為中國現(xiàn)階段備受關注的社會經濟問題。文章從新制度經濟學的角度出發(fā),對我國個人信用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嘗試性地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來幫助加強個人信用風險的防范。 [關鍵詞]個人信用;風險;制度;防范 [作者簡介]陳茜,廣州工程技術職業(yè)學院管理工程系,初級職稱,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財務財政績效評價,廣東廣州,510900 [中圖分類號] F830.58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23(2010)08-0024-0003 在發(fā)達國家,個人信用制度已經有了150多年的歷史,形成了科學化、規(guī)范化、法制化的個人信用制度,使得不講信用的人寸步難行。而在我國,個人信用制度正處于起步階段,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但還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體系,這已成為我國個人信用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我國的市場經濟發(fā)展到今天,如何防范個人信用風險,規(guī)范個人信用制度已成為無法回避的問題。 一、我國個人信用制度的現(xiàn)狀 (一)我國個人信用制度建設已取得的成果 1.制度的法律、政策環(huán)境初步建立 完善的法律體系是個人信用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目前已經建立了一些個人信用方面的法規(guī)和政策。2000年4月,我國正式頒布實施《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的規(guī)定》,向建立個人基本賬戶邁出了一大步;同年,上海市頒發(fā)了《上海市個人信用聯(lián)合征信試點辦法》,為聯(lián)合征信擬訂了初步的法律框架[1];2001年深圳市以政府規(guī)章的形式出臺了中國第一個個人信用立法《深圳市個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評級管理辦法》;2003年上海市出臺了《上海市個人信用征信管理試行辦法》;2005年8月人民銀行發(fā)布了《中國人民銀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shù)據(jù)庫管理暫行辦法》[2]。這些法律和規(guī)定對維護金融穩(wěn)定,防范和降低商業(yè)銀行的信用風險,促進個人信貸業(yè)務的發(fā)展,保障個人信用的安全和合法使用起到了積極作用。 2.各類型信用中介機構初具規(guī)模 從資本構成的角度來看,一是民營征信機構,如金誠國際信用管理公司、新華信公司、華夏國際信用咨詢公司等;二是外資、合資征信機構,如鄧白氏公司、TRANSUNION公司等;三是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推動建立的有關中介機構,如上海資信有限公司。國際上有兩種征信制度模式:一種是歐洲模式即政府主導;一種是美國模式即市場主導。上海資信有限公司是二者兼而有之,它是由央行上海分行出面,用明確的指令組建征信制度,而公司運行則完全是市場化操作。而廣州則由政府和銀行牽頭,保險、稅務、公安等部門都參加征信工作,其個人信用征信系統(tǒng)的資料更加全面和權威[3]。 3.個人資信評估工作已逐步開展 各地商業(yè)銀行紛紛利用所掌握的個人征信資料開展個人信用評級,把個人信用能力引入到信貸管理中來。例如,中國建設銀行濟南市分行出臺了《個人信用等級評定辦法》,將借款申請人的年齡、學歷、職業(yè)、家庭資產等信息資料匯集起來形成十大指標體系,對不同的指標賦予不同的分值進行量化處理,從而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資信狀況進行綜合評價,最終將個人信用分為 A、B、C、D 四個等級,作為貸款的決策依據(jù)。 (二)我國個人信用制度存在的不足之處 1.信用配套制度不完善 我國許多關于個人信用的配套制度, 如個人儲蓄存款實名制度、個人基本賬戶制度等尚不健全, 個人破產制度、個人財產申報制度還未出臺。 由于這些配套制度的不配套, 導致我國個人征信資料嚴重不全,個人及家庭的收入狀況很不透明, 個人存款欺騙、冒領、多頭開戶現(xiàn)象時常發(fā)生, 不但隱藏著嚴重的法律與道德風險, 同時也無法促進個人資信評估工作的全面推廣,嚴重阻礙了我國的個人信用制度建設。 2.信用法規(guī)體系不健全 完備的個人信用制度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來予以支撐和保障。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雖然在經濟法制建設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在信用立法方面卻嚴重缺位,至今還沒有一部專門關于個人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使我國個人隱私得不到保護,信用中介機構得不到立法支持,失信懲戒機制得不到強化與落實,直接影響和制約了我國的個人信用制度建設。 3.信用網絡技術不發(fā)達 個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和發(fā)展離不開技術這個重要的角色。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發(fā)展很快,但產業(yè)規(guī)模依然很小,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仍然相當落后,信息處理技術基本上處于剪貼拼湊的手工階段,90%的信息資源尚未電子化。這種網絡技術開發(fā)與利用的落后,極大地阻礙了信息技術在我國個人信用制度方面的應用,阻礙了我國個人信用制度建設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二、對我國個人信用風險的制度分析 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所提供的一系列規(guī)則是由社會認可的非正式約束、國家規(guī)定的正式約束和實施機制所構成(盧現(xiàn)祥,1996)[4](P11)。從個人信用風險的現(xiàn)狀來看,這三個方面都出了問題。 (一)非正式約束 非正式約束是指社會中既有的意識形態(tài)、價值信念、倫理規(guī)范、道德觀念、風俗習慣等要素。在以意識形態(tài)為核心的非正式約束中,屬于倫理道德、社會規(guī)范范疇的個人信用作為一項基礎性的制度安排無疑會在保障經濟活動連續(xù)與擴大、個人財產安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對于一個民族或國家來說,取得優(yōu)勢地位的意識形態(tài)可以“指導思想”的形式構成正式制度安排的“理論基礎”和最高準則。但是,不能忽視文化傳統(tǒng)對正式約束的巨大影響,因為同一種正式約束在經過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的浸染后往往帶有不同的色彩。故此,分析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傳統(tǒng)對個人信用的影響如下: 第一,意識形態(tài)混亂。在新制度經濟學家看來,意識形態(tài)是能產生極大外部效果的人力資本。合乎義理的意識形態(tài)能降低社會運行的費用,減少“搭便車”的可能性,淡化機會主義行為。目前,我國許多人受到來自西方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一切向錢看”的思想腐蝕著人們的靈魂,意識形態(tài)混亂。所以,在利潤至上的今天,中國許多個人玩弄各種手段以獲取超額利潤也就不足為奇了。要改變目前這種狀況,就必須通過提高政府向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投資來提高個人意識形態(tài)的資本積累,從而樹立個人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 第二,信用文化缺失。信用是一種價值觀,它根源于文化和歷史傳統(tǒng)。中國傳統(tǒng)信用文化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互相接觸而產生的信任,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了解和道德規(guī)范構成傳統(tǒng)信用文化的基礎。然而,這種信用文化只適用于范圍較狹小的社會經濟活動;當人們的活動范圍從一個小社區(qū)擴大到了整個國家、甚至是整個世界,傳統(tǒng)的信用文化就不能滿足需要?,F(xiàn)代信用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信用文化的最主要區(qū)別在于它的社會性、制度性、專業(yè)性和商業(yè)性。因此,政府應充分認識建立現(xiàn)代信用文化的重要性。 (二)正式約束 制度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最先將制度進一步劃分為正式約束和非正式約束。他認為,正式約束包括政治(及司法)約束、經濟約束和合約。政治約束可廣義地定義為政治團體的等級結構,以及它的基本決策結構和支配議事日程的明晰特征;經濟約束用于界定產權,即關于財產使用,從中獲取收入的權利束,以及轉讓一種資產或資源的能力;合約則包含著對一個交換中一個具體決議的特定條款[5](P19)。 新制度經濟學家一般認為,產權制度是制度集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它的一個主要功能是引導人們實現(xiàn)將外部性內在化的激勵,產權界定不清是產生外部性和“搭便車”現(xiàn)象的主要根源。 沒有產權的約束是不可能建立個人信用的。在中國,存在信用風險的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產權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完善。對此,經濟學家張維迎認為,產權的基本功能是給人們提供一個追求長期利益的穩(wěn)定預期和重復博弈的規(guī)則。產權不清晰,人們就無需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自然也無需講個人信用了。他認為,產權是社會的道德基礎,無恒產者無恒心,無恒心者無信用,毀壞了信譽的產權基礎,限制了自由競爭,必然導致市場秩序的混亂,坑蒙拐騙盛行[6](P98~100)。 2001年深圳市以政府規(guī)章的形式出臺了中國第一個個人信用立法《深圳市個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評級管理辦法》;隨后,又頒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規(guī)定來規(guī)范個人信貸業(yè)務的發(fā)展,保障個人信用信息的安全和合法使用。截至2008年年底,央行已為6.4億公民建立信用檔案,其中有信貸記錄的有1.4億人。但是,規(guī)范個人信用風險的正式約束漏洞還很多;因此,中國亟須相關的細則來堵住這些漏洞。 (三)實施機制 判斷一個制度的安排、運行是否有效,不僅要看其正式約束制度和非正式約束制度是否完善,更要看其實施機制是否健全;否則,前述制度安排皆形同虛設。 在新制度經濟學家看來,由于交易的復雜性、人們的有限理性以及合作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性,必須建立制度來為參與交易者提供保障,監(jiān)測對和約的偏離,并通過強制性的措施來保證和約的實施。 而要看一個國家的這種強制性是否有效,主要看違約成本的高低。經濟學家分析表明,當某人從事的違約行為或違法行為的預期效用超過將時間及另外的資源用于從事其他活動所帶來的效用時,此人便會選擇違約。一個國家的制度得到強而有力的實施會使得違約成本極高,從而任何違約行為都變得很不劃算,即違約成本大于違約收益,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明智的主體都會選擇履行和約。 這樣看來,中國個人信用風險存在的主要根源就在于他們的違約成本遠遠小于違約收益,就在于我們的實施機制不強。不僅缺乏對隱私權保護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還缺乏信用行業(yè)服務規(guī)范以及對失信懲戒等方面的法律規(guī)定。要知道,在許多發(fā)達國家或地區(qū),個人如果失信,信用等級就會降低,生產、生活處處受限制,甚至寸步難行。 三、個人信用風險的防范措施 建立健全個人信用制度,就可以證明、查驗自然人資信狀況,并通過制度來規(guī)范個人信用活動中當事人的信用行為,提供守約意識,從而建立良好的市場經濟運行秩序。 (一)加快我國個人信用征信制度建設 在應對信用風險時,一個全面、有效的個人信用數(shù)據(jù)庫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國,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shù)據(jù)庫始建于2004年初,并于同年12月中旬實現(xiàn)在全國7個城市的聯(lián)網試運行。2005年8月底完成與全國所有商業(yè)銀行和部分有條件的農村信用社的聯(lián)網運行,經過1年的試運行,于2006年1月正式運行。個人信用體系的完善可以從源頭上減少惡意投資的可能性,降低信用風險發(fā)生的幾率。 (二)盡快健全信用管理法律體系 健全的信用法律體系是個人征信業(yè)健康發(fā)展的保證。建設個人信用制度,必須立法先行,加以規(guī)范[7]。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規(guī)范個人征信市場行為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征信數(shù)據(jù)的開放和使用都缺乏法律的明確界定,這就嚴重制約了個人征信行業(yè)的發(fā)展。因此,政府應加快建立健全相關信用法律法規(guī)體系。 (三)政府監(jiān)管部門應建立有效的監(jiān)管體系 市場經濟主體是選擇守信還是失信取決于成本收益分析,我國目前的情況就是失信的收益遠大于其成本。因此,要采取的措施就著眼于如何增加失信的成本使其高于失信收益,從而減少甚至杜絕失信行為。監(jiān)管部門應該相互協(xié)調并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對個人信用風險狀況進行適時的、合理的評估,從宏觀的層面對風險進行控制。政府則應該加強對國民的信用和風險教育,加快建立信用社會,提高國民的風險意識。 (四)建立國家個人信用專用網絡 目前我國應針對個人信用網絡技術開發(fā)與利用效率低下,網絡硬件與軟件投入不足,跨系統(tǒng)、跨行業(yè)不能進行互聯(lián)、溝通的現(xiàn)實問題,全面加強電子網絡建設,在信息基礎設施、網絡規(guī)模容量、低成本接入技術的研究和開發(fā)上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建成覆蓋全社會的信用查詢網絡系統(tǒng)和信息交流的雙向流通體系,為我國個人信用制度建設提供強大的技術后盾。 四、結論 當前,我國個人信用制度的建設剛剛開始,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還不夠完善,存在很多問題??傊?個人信用制度的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工程,需要政府有關部門、金融機構、個人信用中介機構和個人加強合作,從宏觀微觀兩個層面盡可能地采取有力措施來降低個人信用風險,加強風險防范。為了提高我國個人信用制度建設的速度,保障建設質量,我國還應該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從實際出發(fā),著重做好以上幾個方面的工作,同時注意做好相關配套工作,以建立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個人信用制度。 [參考文獻] [1]王愛儉,孟昊.建立我國個人信用制度對策研究[J].金融與保險,2001,(6). [2]徐培英,戴根有.征信系統(tǒng)運行需要立法保障[N].經濟參考報,2005-10-29(3). [3]王寅.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問題研究[J].前沿,2003,(9). [4]盧現(xiàn)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M].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96. [5]道格拉斯?諾思.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4. [6]張維迎.產權、政府與信譽[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1. [7]任興洲.加快建立我國社會信用管理體系的政策建議[J].經濟參考研究,2002,(7). [8]陳星彬,王春娟.房地產市場信用危機的制度分析[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9]顏文.我國信用卡業(yè)務風險的宏微觀分析[J].財會研究,2007,(4).-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個人 信用風險 制度 分析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11428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