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正版》PPT課件.ppt
《《社會心理學正版》PPT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社會心理學正版》PPT課件.ppt(1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心理咨詢師林瑞龍簡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福州陽光心理工作室主任,,,,省紅十字會災后心理援助隊成員,福建電視臺/福州廣播電臺等媒體連線心理專家,預約電話:15005085889工作QQ:552402370,個人博客入選新浪網(wǎng)“最值得收藏的心理醫(yī)生博客”,,,,,社會心理學,——慧多豐心理咨詢師培訓班,研究對象和范圍社會心理學簡史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社會心理學主要理論流派,第一節(jié)概述,第一節(jié)概述,,社會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心理學,學科誕生的標志:1908年美國的社會學家羅斯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大綱和參考書》.同年,英國的心理學家麥獨孤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導論》,第一節(jié)概述,第一單元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一.社會心理學的定義1.側重于心理學的定義對個體的社會行為和社會意識的研究(F.H.奧爾波特,1924)研究內容:個體行為如何受他人存在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G.W.奧爾波特,1954)影響的形式:現(xiàn)實存在的影響;想象存在的影響;隱含存在的影響,第一節(jié)概述,第一單元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2.側重于社會學的定義從社會互動的角度界定社會心理學,認為社會心理學是關于社會互動的研究,應以群體心理為基礎。本書的定義是:社會心理學是研究社會情境中的人的心理過程及其行為規(guī)律的科學。,第一節(jié)概述,第一單元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二.社會行為與社會心理1.社會行為由社會因素引起的并對社會產(chǎn)生影響的反應系統(tǒng)。它包括習得行為、親社會行為和反社會行為、人際合作與競爭、群體的決策行為。B=f(P,E)(勒溫,1936)B:行為P:個體E:個體所處的情境f:函數(shù)關系,第一節(jié)概述,第一單元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2.社會心理是社會刺激與社會行為之間的中介過程,即由社會因素引起并對社會行為具有引導作用的心理活動。社會心理活動不僅與個體所處的即時情境相關,還與其過去的經(jīng)驗和個性特征密切相關。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是內外關系,相互影響。,,社會心理學SocialPsychology,社會化Socialization,社會動機和情緒Socialmotiveandemotion,社會認知Socialcognition,態(tài)度Attitudes,人際關系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利他行為Altruism,群體心理Group,應用—愛情、婚姻、家庭,侵犯行為Aggression,,,,個體,,,,社會交往,,,,社會影響Socialinfluence,,,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范圍,群體,第一節(jié)概述,第二單元社會心理學簡史,(美國學者霍蘭德三階段)哲學思辨——經(jīng)驗描述——實證分析啟蒙期形成期確立期,,,,第二單元社會心理學簡史一.哲學思辨階段(啟蒙期)--古希臘~19世紀上半葉知識點:人性的爭論可視為最早的社會心理學研究二.經(jīng)驗描述階段(形成期)--19世紀中葉~20世紀初在觀察的基礎上,對人類的心理活動和行為進行客觀的描述和分析。催生作用的學術思潮:(1)達爾文的進化論(2)德國的民族心理學(3)法國的群眾心理學(4)英國的本能心理學(5)奧地利的精神分析學派三.實證分析階段(確立期)--始于20世紀20年代,第一節(jié)概述,一.社會心理學研究應遵循的原則1.客觀性原則(價值中立原則)2.系統(tǒng)性原則3.倫理原則,第一節(jié)概述,第三單元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二.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觀察法研究者通過感官或借助儀器搜集資料的方法。自然觀察和參與觀察(二)調查法:訪談法問卷法(三)檔案法,第一節(jié)概述,第三單元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第四單元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一.社會學習論(班杜拉)1.社會學習論簡述試圖用行為主義解釋人們社會行為的學說叫社會學習論。行為主義主要的理論假設是,先前的學習對現(xiàn)在的行為有決定作用。2.學習的機制:聯(lián)想、強化、模仿3.觀察學習(替代性學習),第一節(jié)概述,二.社會交換論(霍曼斯)主張從經(jīng)濟學投入與產(chǎn)出關系的視角研究社會行為的理論。重點強調,“人們之間的互動是物質與非物質的一種交換”。1.成功命題2.刺激命題3.價值命題4.剝奪—滿足命題5.侵犯—贊同命題,第一節(jié)概述,第四單元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第一節(jié)概述,第四單元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三.符號互動論1.代表人物:早期代表布魯默、庫恩等;現(xiàn)代代表霍夫曼。2.基本假設:①個體對事物的行動以該事物對個體的意義為基礎;②事物的意義源于個體與他人的互動,而不是事物本身;③個體可通過主觀解釋對事物賦以意義或修改其意義3.主要觀點主張從與他人處于互動關系的個體的日常情境研究人類群體生活,始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四.精神分析論1/早期精神分析論的主要觀點(弗洛伊德)意識與潛意識力必多(性本能);快樂原則,現(xiàn)實原則,道德原則;生本能與死本能人格結構:本我、自我、超我,第一節(jié)概述,第四單元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四.精神分析論2/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瑞士.榮格)集體無意識概念“集體無意識”是人格結構最底層的無意識,包括祖先在內的世世代代的活動方式和經(jīng)驗庫存在人腦中的遺傳痕跡。,第一節(jié)概述,第四單元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四.精神分析論3/新精神分析論的觀學(霍尼、弗洛姆、埃里克森)1)霍妮的“文化因素”論:強調社會因素、文化因素對人格的影響。2)沙利文的人際關系學說:人際關系是人格形成和發(fā)展的源泉。,第一節(jié)概述,第四單元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社會化社會角色及其理論自我、身份與自尊,第二節(jié)社會化和自我,第一單元社會化,一、社會化的概念前提:人是社會性動物,社會先于個體存在。概念:社會化是個體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過程;是個體與社會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是一個逐步內化的過程;是學習掌握社會角色和行為規(guī)范,形成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人格、社會心理、行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過程。兩個層面1、社會視角:社會對個體進行教化的過程;2、個體視角:個體與其他社會成員互動,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第一單元社會化,二、社會化的內容掌握生活與生產(chǎn)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遵守社會規(guī)范樹立生活目標和人生理想社會角色養(yǎng)成,第一單元社會化,三、社會化的基本條件人類有較長的生活依附期,約13~25年。人類的遺傳素質提供了社會化的可能。,第一單元社會化,四、社會化的載體家庭:童年期是社會化的關鍵時期。學校:是早期社會化的重要載體。大眾傳播媒介:在現(xiàn)代社會中發(fā)揮的影響相對擴大。參照群體:為個體的態(tài)度、行為與自我評價等提供比較與參照標準。,第一單元社會化,五、社會化的分類語言社會化:個體社會化從掌握語言開始,全部社會化以語言社會化為前提語言的分類:言語和副語言。語言是人類思維和交流聯(lián)系的工具,個體掌握語言,才能接受相應的社會習俗和文化,并影響人格塑造。語言是個體與社會聯(lián)系的紐帶。,五、社會化的分類性別角色社會化:在社會化過程中,學習按性別角色規(guī)范的過程。性(生物學差異),如遺傳、性腺與外生殖器、內分泌、副性征等。性別(人格差異),兩性在人格方面的差異。如男性氣質與女性氣質。性別角色(社會行為),社會對男女兩性在態(tài)度、角色和行為方式方面的期待。與社會文化相關。家庭對性別角色社會化的影響是通過性別期待、認同、模仿形成。學校與社會等給予進一步強化,第一單元社會化,五、社會化的分類道德社會化:個體將社會道德規(guī)范逐步內化,成為自身道德命令的過程。內容:道德觀念與道德判斷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第一單元社會化,五、社會化的分類政治社會化:個體接受和采用現(xiàn)時的社會政治制度的規(guī)范,并掌握相應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的過程。愛國意識發(fā)展的階段:國家形象:以國歌、國旗、領袖為國家象征抽象國家觀念:以國家、政治組織的抽象觀念;權利、義務,參與政治活動國家組織系統(tǒng):國際舞臺的角色、國際責任,第一單元社會化,第二單元社會角色及其理論,一、社會角色的概念社會角色是個體與其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為方式及相應的心理狀態(tài)。它是對特定地位的個體行為的期待,是社會群體得以形成的基礎。社會是一個舞臺,不同的人承擔的角色不同,自我形象不同,實現(xiàn)各自的目的。角色影響和制約個體行為及其表現(xiàn)規(guī)律,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二單元社會角色及其理論,二、社會角色的分類按照獲得方式:先賦角色和成就角色;按照規(guī)范化程度:規(guī)定型角色和開放型角色;按照功能:功利型角色和表現(xiàn)型角色;按照角色承擔者的心理狀態(tài):自覺角色和不自覺角色。,第二單元社會角色及其理論,二、社會角色的分類按照獲得方式:先賦角色和成就角色;按照規(guī)范化程度:規(guī)定型角色和開放型角色;按照功能:功利型角色和表現(xiàn)型角色;按照角色承擔者的心理狀態(tài):自覺角色和不自覺角色。,第二單元社會角色及其理論,三、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包含三個過程:角色期待:每個人都面臨著社會的角色期待,如偏離將引起社會的異議,甚至反對。角色領悟:個體對社會角色期待的認識,并按照標準塑造自我的過程。角色實踐:將領悟的內容實踐,準確在社會上扮演角色的過程。,第二單元社會角色及其理論,四、角色失調角色失調:在社會中,每個人扮演角色時,可能出現(xiàn)或面臨矛盾、障礙,甚至失敗,就是角色失調。內容:角色沖突:角色間沖突(個體在社會生活中承擔的不同角色之間)角色內沖突(同一角色內的不同要求之間存在矛盾)。角色不清角色中斷角色失敗,第三單元自我、身份與自尊,一.自我1.自我的概念個體對自己的存在狀態(tài)的認知,包括對自己的生理狀況、心理特征、人際關系及社會角色的認知。主我客我鏡我2.自我概念的功能①保持個體內在的一致性②解釋經(jīng)驗③決定期待,第三單元自我、身份與自尊,一.自我3.自我的結構物質的自我社會的自我心理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反思的自我,第三單元自我、身份與自尊,一.自我4.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fā)展三個階段生理自我(0-3歲)社會自我(3-14歲)心理自我(青春期—成年),第三單元自我、身份與自尊,二.身份1.身份的定義身份是由個體的社會地位及處境地位決定的自我認同。包括地位身份與處境身份。2.身份的特點①客觀性②主觀性③多重性④穩(wěn)定性⑤契約性,第三單元自我、身份與自尊,三.自尊1.自尊的概念自尊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2.自尊的需要包括兩個方面:對成就、優(yōu)勢與自信等的欲望;對名譽、地位支配、贊賞的欲望。詹姆斯:自尊=成功/抱負3.影響自尊的因素①親子關系模式②行為表現(xiàn)(成績)的反饋③選擇性參與和揚長避短④根據(jù)相似性原理進行社會比較,社會知覺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歸因,第三節(jié)社會知覺與歸因,第一單元社會知覺,一、基本概念也稱社會認知,是個體對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行為動機和意向以及社會人際關系作出推測和判斷的過程。包括對個體對他人、群體以及自己的知覺。,二、社會知覺的范圍1.對自我的知覺2.人際知覺(對他人、群體的知覺)3.對行為原因的知覺,第一單元社會知覺,二、影響社會知覺的主觀因素1認知者的經(jīng)驗:圖式: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網(wǎng)絡。如8歲左右形成的愛景圖。影響配偶的選擇。圖式的作用:影響對注意對象的選擇:起聚焦作用。影響記憶:易記住對其有意義或經(jīng)歷的東西。影響自我知覺:根據(jù)已有的自我圖式,加工自我信息。影響個體對他人的知覺:根據(jù)已有圖式,接受與解釋信息。2認知者的動機與興趣:3認知者的情緒狀態(tài):積極與消極,第二單元印象的形成和管理,一、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印象是個體(認知主體)頭腦中有關認知客體的形象。對他人或事物進行歸類,形成有關人或事物概念,使自己的行為獲得明確定向的過程,就是印象形成。二.印象形成的效應首因效應不熟悉或少見的人與近因效應熟悉、親密的人光環(huán)效應(暈輪效應)愛屋及烏刻板印象。,第二單元印象的形成和管理,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權平均模式中心品質模式中心品質模式更接近實際情況。該模式認為,人們往往僅僅根據(jù)幾個對個體意義大、重要的特征來形成總體印象。譬如真誠、熱情是積極的中心品質;虛偽、冷酷是消極的。。,第二單元印象的形成和管理,四.印象管理1.印象管理的概念又稱印象整飾,指個體以一定方式去影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即個體進行自我形象的控制,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2.印象管理的作用是個體適應社會生活的一種方式。個體要為他人、公眾與社會所接受,其行為必須符合社會對他的角色期待。3.印象管理的策略①按社會常模管理自己;②隱藏自己(戴面具)與自我抬高;③按社會期待整飾自己④投人所好:自我暴露、附合、施惠、稱贊等。,第三單元歸因,一.歸因的概念指的是個體根據(jù)有關信息、線索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的性質或原因進行推測和判斷的過程。二.行為原因的分類(歸因的維度)1.內因與外因2.穩(wěn)定性歸因和易變性歸因3.可控性歸因和不可控性歸因,第三單元歸因,三.控制點理論根據(jù)個體對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及其結果的控制源的不同解釋,將人們分為內控者和外控者;內控者與外控者對待事物表現(xiàn)出不同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第三單元歸因,四.歸因原則1.不變性原則:尋找某特定結果與特定原因的恒定聯(lián)系(海德)2.折扣原則:如果還存在其他看起來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結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凱利)3.協(xié)變原則:①特異性信息②共同性信息③一致性信息(凱利的三維理論),案例:瑪麗為什么對小丑的表演發(fā)笑,我上課的時候為什么睡覺?,第三單元歸因,五、影響歸因的因素1.社會視角的影響:當局者迷旁觀者清2.自我價值保護:把他人的成功外歸因,而把他人的失敗內歸因。有保護自我價值的傾向,這種傾向叫動機性歸因偏差。3.觀察位置:人們往往把事情的原因歸于突現(xiàn)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4.時間因素:隨著時間的流逝,歸因會越來越具有情境性。,社會動機概述主要社會動機社交情緒,第四節(jié)社會動機和社交情緒,第一單元社會動機概述,一、社會動機的定義動機是引起、推動、維持與調節(jié)個體行為,使之趨向一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或內在動力。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動機稱為自然動機;由人的社會屬性、社會需要引起的動機稱為社會動機。人的社會動機是其社會行為的直接原因。二、動機的功能1.激活功能:活動性2.指向功能:選擇性3.維持與調節(jié)功能,三、動機過程需要焦慮狀態(tài)動機行為新的需要需要滿足目標焦慮平息,,,,,,,,,,,,,,,,,,,,,,,,,,,,,,,,,,,第一單元社會動機概述,,,第一單元社會動機概述,四、動機強度與活動效率的關系,第二單元主要的社會動機,一.親合動機1.概念:是個體害怕孤獨,希望與他人在一起,建立協(xié)作和友好聯(lián)系的一種心理傾向,也叫合群動機,是人際吸引最低的層次。2.親合起源于依戀3.親合的作用①滿足個體的某些社會性需要②獲得信息③減輕心理壓力④避免窘境,4.影響親合的因素①情境因素情境壓力越大親合動機越強②情緒因素恐懼情緒越強烈,親合傾向越明顯高焦慮者親合傾向較低③出生順序長子、長女恐懼時的合群傾向要比他們的弟妹們更明顯,而且是按出生順序遞減。,二.成就動機1.成就動機的定義個體追求自認為是重要的有價值的工作,并使之達到完善狀態(tài)的動機。2.抱負水平(略)3.培養(yǎng)兒童成就動機應注意的問題①家庭教養(yǎng)方式家長對兒童的自律訓練的嚴格程度與兒童成就動機呈正相關。關愛、指導、啟發(fā)式的引導有利于成就動機的培養(yǎng);過度管束和限制不利于成就動機的培養(yǎng)。②強調成就、追求成就的社會氛圍,三.權力動機個體希望影響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傾向。引起權力動機的因素有兩個:社會控制的需求和對無能的恐懼。四.侵犯行為1.定義:個體有意傷害他人的行為。2.侵犯的構成:傷害行為、侵犯動機、社會評價,3.侵犯的原因(對攻擊行為的理論解釋)本能論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和洛倫茨挫折—侵犯學說(多拉德)侵犯往往是挫折的一種后果。侵犯的強度同目標受阻程度之間是正相關。抑制侵犯的強度同預期的懲罰強度呈正比例關系。社會學習論(班杜拉)侵犯行為是習得的。(聯(lián)想、強化、模仿),五.利他行為1.概念利他行為:不期望得到報答自覺自愿幫助他人助人行為:需要或接受報酬2.利他行為的原因生物學的觀點:并非人類特有(物種延續(xù)本能)社會規(guī)范論的觀點:交互性規(guī)范(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社會責任規(guī)范(惻隱之心人皆有之)。3.利他行為的影響因素自然情境社會情境時間壓力對象的特征,第三單元社交情緒,一、社交焦慮社交焦慮是一種與人交往的時候,覺得不舒服、不自然,緊張甚至恐懼的情緒體驗。伴隨著生理上的癥狀;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回避導致減少社會交往,選擇孤獨。,二、嫉妒,嫉妒是與他人比較,發(fā)現(xiàn)自己在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別人而產(chǎn)生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復雜情緒狀態(tài)。嫉妒的特點包括針對性、持續(xù)性、對抗性、普遍性。,三、羞恥與內疚,羞恥:是個體因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與行為方面和社會常態(tài)不一致,而產(chǎn)生的一種痛苦的情緒體驗。過少或者過多羞恥感都是不健康的。內疚:是個體認為自己對實際的或者想像的罪行或過失負有責任,而產(chǎn)生的強烈的不安、羞愧和負罪的情緒體驗。健康的內疚感是心靈的“報警器”,是人類“良心”情緒的內核,過多的內疚感是心靈的“毒藥”。,第五節(jié)態(tài)度,態(tài)度的形成態(tài)度的轉變態(tài)度測量,第一單元態(tài)度形成一.態(tài)度的概念1.定義:是個體對特定對象的總的評價和穩(wěn)定性的反應傾向。2.特點:內在性:屬于內在的心理傾向;對象性(針對性):總是指向一定的目標;穩(wěn)定性:一旦形成就會持續(xù)一段時間,不易改變。,,2.態(tài)度的成分①認知成分(C)②情感成分(A)——態(tài)度的核心③行為傾向成分(B)態(tài)度的三種成分是協(xié)調一致的。在它們不協(xié)調時,情感成分占主導地位,往往決定行為傾向。,二.態(tài)度的功能1.工具性功能2.自我防御功能3.價值表現(xiàn)功能4.認知功能三.態(tài)度的屬性1.方向2.強度3.深度4.向中度四.態(tài)度的形成1.依從2.認同3.內化,第二單元態(tài)度轉變,態(tài)度轉變模型(霍夫蘭德,1959),二.態(tài)度轉變理論(三個)1.海德的平衡理論(P-O-X模型)“費力最小原則”,P,X,O,,,,+,+,+,湯姆,贊成同性戀,老師,P,X,O,,+,P,X,O,,+,P,X,O,,+,,,,,,,-,-,-,-,-,-,P,X,O,,+,,,+,-,P,X,O,,+,,,-,+,P,X,O,,+,,,+,-,P,X,O,,,,-,-,-,平衡狀態(tài),不平衡狀態(tài),2.費斯汀格的認知失調理論認知失調的原因:邏輯的矛盾;文化價值沖突;觀念的矛盾;新舊經(jīng)驗相悖①改變或否定認知因素的一方;②引起或添加新的協(xié)調的認知因素;③降低失調的認知因素雙方的強度3.社會交換論從個體對得失進行權衡與比較后產(chǎn)生的趨向與回避動機的角度解釋態(tài)度的形成與轉變。決定個體采取何種態(tài)度以及轉變態(tài)度的關鍵是誘因的強度。,第三單元態(tài)度測量,常用的態(tài)度量表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為反應測量法。92、常用的態(tài)度測量方法有().(A)量表法(B)投射法(C)行為反應測量法(D)實驗法,第六節(jié)人際溝通,溝通的結構與功能體語溝通人際關系的原則和理論人際吸引人際互動,第一單元溝通的結構與功能一.溝通的概念溝通是信息的傳遞和交流的過程,包括人際溝通和大眾溝通。二.溝通的結構1.信息源5.反饋2.信息6.障礙3.通道7.背景4.信息接受者,三.溝通的功能1.獲取信息的手段2.思想交流與感情分享的工具3.滿足需求、維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4.減少沖突,改善人際關系的過程5.協(xié)調群體內行為,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xiàn)與效率的提高,四.人際溝通的分類1.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2.上行溝通、下行溝通與平行溝通3.單向溝通與雙向溝通4.口頭溝通與書面溝通5.現(xiàn)實溝通和虛擬溝通五.溝通網(wǎng)絡1.正式溝通網(wǎng)絡:鏈式;輪式;圓周式;全通道式;Y式2.非正式溝通網(wǎng)絡:單線式;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第二單元體語溝通體語即身體語言,包括下面幾方面:一.目光與面部表情1.目光接觸是最重要的體語溝通方式2.面部表情二.身體運動與觸摸1.身體運動是個體最常見的一種體語2.觸摸是人際溝通的有力方式,可傳達強烈的情感三.姿勢與裝飾四.人際距離1.公眾距離(12-25呎)4米2.社交距離(4-12呎)1-4米3.個人距離(1.5-4呎)0.5-1米4.親密距離(0-18吋)0-0.5米,第三單元人際關系的原則與理論一.人際關系的概念人際關系是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關系。具有以下特點:1.個體性2.直接性3.情感性,二.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發(fā)展1.人際關系的發(fā)展階段①定向階段:②情感探索階段:③情感交流階段:④穩(wěn)定交往階段:,人際關系發(fā)展模型,三、自我暴露與人際關系的深度,自我暴露的深度與廣度是人際關系深度的一個敏感的“探測器”。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淺入深情趣愛好方面——態(tài)度——自我概念與個人的人際關系狀況——隱私方面。特例:虛擬世界中的自我暴露。,四、良好人際關系的原則,相互性原則:喜歡喜歡我們的人。單相思屬于少數(shù)例外個體。交換性原則:人際交往是一個社會交換過程自我價值保護原則:防止自我價值受到否定和貶值。如兵與賊不能成為朋友。平等原則:心理上的對等,有利于人際關系。,四.人際關系的三維理論(舒茨FIRO)1.三種基本人際需要①包容需要:交往、接納、相容②支配需要:支配與被支配③感情需要:愛與被愛2.人際需要決定個體與其社會情境的聯(lián)系3.三種基本人際需要在個體身上有主動表現(xiàn)和被動表現(xiàn)兩種形式4.六種人際關系取向①主動包容式④被動支配式②被動包容式⑤主動感情式③主動支配式⑥被動感情式5.童年期的人際需要是否得到滿足及由此形成的行為方式,對成年后的人際關系有決定性影響,第四單元人際吸引一.人際吸引的概念人際吸引是個體與他人之間情感上的相互親密狀態(tài),是人際關系中的一種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可分為親合、喜歡和愛情三個層次。二.影響喜歡的因素1.相似性:信念、吸引力、市氣、社會地位等2.互補:需要的互補、社會角色的互補、人格互補3.外貌吸引力4.人格品質:真誠、誠實、理解、忠誠、真實、可信5.熟悉性和鄰近性,第五單元人際互動一.人際互動的概念人際互動即人際相互作用。指人們在心理、行為方面的交流、交往。二.人際互動的形式:合作與競爭1.合作及其基本條件①目標一致②共識與規(guī)范③相互信賴的合作氣氛,2.競爭及其基本條件①雙方爭奪同一目標②目標稀有或難得③競爭可能導致沖突,也可能雙贏④競爭是理性的3.目標手段相互依賴理論(多伊奇)不同個體的目標手段之間呈積極肯定關系時,產(chǎn)生合作;不同個體的目標手段之間呈消極否定關系時,產(chǎn)生競爭;不同個體的目標手段之間無依存關系時,不產(chǎn)生相互作用。,第七節(jié)社會影響,從眾社會促進與社會惰化模仿、暗示和社會感染,第一單元從眾一.從眾的概念在群體的壓力下,個體在認知、判斷、信念和行為等方面自愿與群體中多數(shù)人保持一致的現(xiàn)象。1.引起從眾的群體壓力可以是真實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2.群體壓力可以在個體意識到的情況下發(fā)生作用,也可以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發(fā)生作用;3.從眾行為是個體自愿而非強制性的。,二.從眾的功能1.社會的需要促進社會形成共同規(guī)范、共同價值觀的功能。2.個體適應的需要當然,從眾畢竟是一種被動地接受群體影響的方式。40.從眾是一種()接受群體影響的方式(A)被動的(B)主動的(C)積極的(D)有效的,三、從眾的類型,真從眾權宜從眾反從眾,三.從眾的原因1.尋求行為參照;2.避免對偏離的恐懼;3.群體凝聚力,,四.影響從眾的因素1.群體一致性2.群體凝聚力3.群體規(guī)模的影響4.從眾者的人格特征與性別特征5.情境的明確性,五、關于從眾的實驗研究1.阿希實驗(1951)材料:18套卡片,每套2張,其中一張卡片上有一條線段(標準線段),另一張卡片上有三條線段(比較線段)。被試:7名被試,其中6名為實驗者的助手(假被試),僅一名真被試。任務:比較a.b.c三條線段中哪一條與標準線段一樣長。程序:7名被試圍桌而坐,真被試被安排在倒數(shù)第二的位置上。18套卡片依次呈現(xiàn),頭幾次假被試回答正確。從第7套卡片起,假被試故意作出錯誤選擇。結果:在其他人作出錯誤選擇的情況下a.僅1/4~1/3的被試保持了獨立性,從未發(fā)生從眾行為;b.15%的被試平均發(fā)生75%的從眾行為(12次中有9次從眾);c.所有被試平均有1/3的反應表現(xiàn)出從眾行為,實驗后的調查:為何從眾?a.知覺的歪曲:被試確實發(fā)生了錯誤的觀察;b.判斷的歪曲:被試意識到自己看到的與他人不同,但認為多數(shù)人比自己正確些,從而認為自己錯了;c.行為的歪曲:承認自己看到的是對的,他人錯了,但行為上表現(xiàn)與別人一致。這不是真正的從眾。2.阿希實驗在中國被試中的重復(華東師大,1982)材料、程序與阿希實驗一致,被試為30名大學生。結果:a.56%人次未發(fā)生從眾行為,44%人次發(fā)生從眾行為;b.有2名被試始終獨立;有2名被試從頭到尾從眾;c.實驗開始時,從眾行為較少;隨實驗進展,從眾行為增多。,,第二單元社會促進與社會惰化一、社會促進的概念有他人在場(非競賽的情況下),可以提高個人的活動效率。1.結伴效應:如一起干活;晨跑;騎自行車;做作業(yè)等。2.觀眾效應:有他人在場觀看,會對活動者產(chǎn)生刺激作業(yè)。如觀眾之于演員,啦啦隊之于運動員。,二、理論解釋:優(yōu)勢反應強化扎榮克(1965)實驗:投藍實驗高水平選手:無旁觀者,命中率71%有4名旁觀者,命中率80%低水平選手:無旁觀者,命中率36%有4名旁觀者,命中率25%,提高動機水平,他人在場,促進簡單熟練工作,干擾非熟練的復雜工作,,,,三、社會惰化,社會惰化的概念:也稱社會惰化作用或社會逍遙,指群體一起完成一件事時,個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單獨完成時偏少的現(xiàn)象。在一定范圍內,群體的規(guī)模增大,個人努力水平會持續(xù)下降。社會惰化的原因:個人的被評價焦慮減弱,使個人在群體中的行為責任意識下降,行為動力也相應降低。解決社會惰化現(xiàn)象的主要方法是對各人的貢獻單獨進行測量,采用責任制。,第三單元模仿、暗示和社會感染一.模仿1.模仿的概念在沒有外界控制的情況下,個體仿效他人的行為,使自己的行為與之相同或相似。2.模仿的意義①模仿是學習的基礎②適應作用③促進群體形成3.模仿的發(fā)展4.塔爾德的模仿律,二.暗示1.暗示的概念在無對抗的條件下,通過言語、行為、表情、符號等對人們的行為產(chǎn)生影響,從而使人們按一定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觀點。暗示有別于勸說:暗示只要求接受現(xiàn)成的信息,不需講道理;而勸說需要邏輯推理或事實論證。暗示有別于指示:暗示以無批判的接受為基礎,不訴諸壓力,不要求非接受不可。2.暗示的分類他人暗示與自我暗示有意暗示與無意暗示直接暗示與間接暗示暗示與反暗示,3.影響暗示的主客觀條件①暗示者本人條件:年齡、性別、知識、權威、地位等②受暗示者的特征:年齡、性別、性格等。批判性強的人不易受暗示,依賴性強的人較易受暗示,兒童、女性常更易受暗示。③被暗示者所處的情境:困窘,缺乏支持者易受暗示,三.社會感染1.感染的概念感染是指情緒的傳遞或漫延。即一種情緒從一個體傳遞到另一個體,或在一個大的群體中漫延開來。2.感染的特點雙向性爆發(fā)性接受的迅速性3.感染的分類①個體間的感染:兩個人之間或直接接觸的小群體成員之間;②大眾傳媒的感染;③大型開放群體中的感染:循環(huán)反應、循環(huán)刺激,使整個群體情緒趨于一致和高漲。,第八節(jié)愛情、婚姻與家庭,愛情婚姻離婚家庭,第一單元愛情一.愛情的概念1.定義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異性個體間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級情感,是人際吸引的最強烈的形式。2.特點①相異性:異性之間(狹義的愛情);②成熟性:心理發(fā)展相對成熟時出現(xiàn);③高級性:高級情感;④生理性:有其生理基礎;⑤利他性:以奉獻為基本傾向。,二、愛情與喜歡,區(qū)別:依戀利他親密,二.愛情發(fā)展的階段(社會交換論的觀點)1.取樣與評估2.互惠:交換收益,并力求降低成本;3.承諾:關系相對固定,開始一對一交往;4.制度化:契約化、訂婚、結婚等。三.愛情的形式1.浪漫式2.好朋友式3.游戲式4.占有式5.實用式6.利他式,,,,承諾(空洞的愛),激情(迷戀),親密(喜歡),伙伴愛(親密+承諾),浪漫愛(親密+激情),糊涂的愛(激情+承諾),完美的愛(親密+承諾+激情),五、斯坦伯格愛情三角形理論,第二單元婚姻一.婚姻的概念1.定義婚姻是異性個體結成夫妻關系的行為,是家庭成立的標志和基礎。2.婚姻的動機①經(jīng)濟②繁衍③愛情二.夫妻關系的類型1.愛情型5.惰性型2.功利型6.失望型3.平等合作與分工型7.一體型4.建設型,第三單元離婚一.夫妻之間的心理沖突1.需求不滿:自尊、性、情感、經(jīng)濟、休閑娛樂等方面2.價值觀不一致3.遠離的“自我”:隔膜、疏遠、不能進入“角色”4.性差異二.離婚1.離婚的概念2.離婚的原因(與離婚有關的因素),第四單元家庭一.家庭的概念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即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及收養(yǎng)關系構成的。家庭的特點:1.以婚姻、血緣關系為紐帶;2.是一種初級社會群體;3.是一種最密切、最深刻的社會關系。,三.家庭的結構與功能家庭結構1.結構要素:①家庭成員數(shù)量②代際層次③夫妻數(shù)量2.結構模式:①核心家庭②主干家庭③聯(lián)合家庭④其他家庭家庭的功能1.經(jīng)濟功能5.教育功能2.性的功能6.感情交流功能3.生育功能7.休閑娛樂功能4.撫養(yǎng)與贍養(yǎng)功能影響家庭功能的因素1.社會環(huán)境因素;2.家庭成員的素質;3.家庭人際距離,三.家庭生命周期(以核心家庭為例)1.形成期:結婚—第一個孩子出生2.擴展期:第一個孩子出生—最后一個孩子出生3.穩(wěn)定期:最后一個孩子出生—第一個孩子離開父母4.收縮期:第一個孩子離開父母—最后一個孩子離開父母5.空巢期:最后一個孩子離開父母—配偶一方死亡6.解體期:配偶一方死亡—配偶另一方死亡,謝謝!,-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社會心理學正版 社會心理學 正版 PPT 課件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11510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