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二節(jié)《地球表面形態(tài)》導學案1 湘教版必修1
《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二節(jié)《地球表面形態(tài)》導學案1 湘教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二節(jié)《地球表面形態(tài)》導學案1 湘教版必修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河北省邯鄲四中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節(jié)地球表面形態(tài)》導學案1 湘教版必修1 1、導致地表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力量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__ ____,二是_____ ___。 2、內(nèi)外作用的比較 分類 能量來源 表現(xiàn)形式 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相互關系 內(nèi)力 作用 外力 作用 【探究與思考】:(小組討論,組內(nèi)互相展示成果,課上班內(nèi)展示) 試解釋下列現(xiàn)象:(1)兩千萬年以來,珠穆朗瑪峰地區(qū)抬升了大約兩萬米,什么原因? (2)同時珠穆朗瑪峰正在形成,但實際它的海拔只有8844.43米,你認為是什么原因? 二、內(nèi)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 (一)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閱讀P36-P38相關文字及圖2—10 、2—11、2—12和圖2—13) 【自學探究過程和方法】:(自學為主,課前主動完成) 1、地球表層的______并不是完整一塊,而是被______分割成A______板塊、B______板塊、C______板塊、D______板塊、E______板塊、F______板塊等六大板塊。 2、完成練習冊第33頁,自主預習 【探究與思考】:(小組討論,組內(nèi)互相展示成果,課上班內(nèi)展示) 試用“板塊構造學說”理論解釋為什么在我國四川汶川地區(qū)發(fā)生里氏8級大地震? 【學習后記】(課后整理本章節(jié)的知識網(wǎng)絡或?qū)Ρ菊鹿?jié)的感悟) 【重點解析】 板塊構造學說 板塊構造學說(亦稱全球大地構造學說):該學說是法國科學家勒比遜于1968年提出的學說。這個學說認為地球的巖石圈不是整體一塊,而是被地殼的生長邊界海嶺和轉(zhuǎn)換斷層,以及地殼的消亡邊界海溝和造山帶、地縫合線等一些構造帶,分割成許多構造單元,這些構造單元叫做板塊。全球的巖石圈分為六大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完全是在海洋,其余五大板塊都包括有大塊陸地和大面積海洋。大板塊還可劃分成若干次一級的小板塊。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之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一般說來,板塊內(nèi)部的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地殼不穩(wěn)定。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塊相對移動而發(fā)生的彼此碰撞和張裂而形成的。在板塊張裂的地區(qū),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這樣形成的。在板塊相撞擠壓的地區(qū),常形成山脈。當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相撞時,大洋板塊因密度大、位置較低,便俯沖到大陸板塊之下,這里往往形成海溝,成為海洋最深的地方;大陸板塊受擠上拱,隆起成島弧和海岸山脈。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溝和島弧鏈,就是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相撞形成的。在兩個大陸板塊相碰撞處,常形成巨大的山脈。 喜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塊在向亞歐板塊碰撞過程中產(chǎn)生的。 目前板塊構造理論已被用來解釋火山、地震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礦產(chǎn)的生成和分布等。 【基礎過關】 【基礎過關】完成練習冊第33頁 ~34頁的互動課堂,閱讀練習冊33 ~34頁,完成第35頁隨堂訓練 高考學習網(wǎng)-中國最大高考學習網(wǎng)站Gkxx.com | 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地球表面形態(tài) 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二節(jié)地球表面形態(tài)導學案1 湘教版必修1 地理 第二 地球表面 形態(tài) 導學案 湘教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1151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