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復習 從“教知識”到“更教習慣”的心路歷程教學反思1
《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復習 從“教知識”到“更教習慣”的心路歷程教學反思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復習 從“教知識”到“更教習慣”的心路歷程教學反思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從“教知識”到“更教習慣”的心路歷程 ——中考說明文閱讀教學反思 在中考三大文體閱讀中,教師往往認為說明文難度最低,而忽視對學生及其學情的研究和把握。在教學中,不少教師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學生做練習,老師講答案”模式,結果是教師講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學生的被動接受、麻木不仁。這種教學方式導致說明文閱讀復習陷入一種“高投入,低產(chǎn)出”的怪圈。那么,如何在此次教學比賽中走出怪圈,突破平淡,追求有效?我在《初中語文復習教學論》的指引下,做出了一些嘗試,經(jīng)歷了從“教知識”到“更教習慣”的心路歷程。 一、“教知識” 實用類文本重在考查信息的提取、概念的辨析、文章的概括、價值的判斷、論說方式的把握等。由于文章邏輯嚴密、表述嚴謹,所以實用類文本的命題常采用客觀題形式考查理性的分析,題目中各選項的表述看似與原文相近,實則有別,需要分析、辨別。在說明文閱讀中,在讀懂文章的基礎上篩選信息非常重要。因此,我把此次執(zhí)教的內容定為中考說明文閱讀之“決勝信息篩選題”。 那么,在這一節(jié)課中,我該如何提高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我從兩方面進行思考和實踐。 一是“教什么”。從考綱上看,2015年中考的考綱里這樣表述這一要求:“閱讀科技、社科、新聞作品,篩選信息,概括要點”。從題型和分值上看,信息篩選題均以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呈現(xiàn),設置2題,分值為6分。在教學中,我著重對說明文信息篩選題的命題思路、解題規(guī)律、解題方法進行點撥,選取中考題、模擬考試題、摸底測試題為范例,分析命題者的設題陷阱,疏理常見干擾項類型,努力引導學生做到“做對一道題掌握一套題,掌握幾個規(guī)律”,“做錯一道題,汲取一個教訓,在正式中考時努力做到題不二錯”。 二是“怎么教”。首先是引導學生進行歸因分析,我引導學生自我分析答對和答錯的原因和方法,再從方法、習慣、能力等多方面進行深層次指導,提高學生元認知學習能力。其次是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問題為主線,以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循序漸進,循循善誘,步步深入,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內容和思考空間。再次是注意反饋和跟蹤檢查,我自編原創(chuàng)題,及時訓練,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檢測教學效果,捕捉存在問題,及時矯正糾錯抓關鍵點。 二、“更教習慣” 我國當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在《新教育評論》中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次備戰(zhàn)中山市初三語文教學比賽的經(jīng)歷,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一)一石激起千層浪——摸底測試的偶然發(fā)現(xiàn) 為了摸清學情,因材施教,我把2015年中山市中考說明文閱讀復習摸底測試題發(fā)給學生訓練,其中第1、2題屬信息篩選題。從測試結果后,各班第1、2題準確人數(shù)統(tǒng)計如下: 三(4) 三(5) 三(6) 三(7) 第1、2題全部正確學生人數(shù) 16 14 12 22 第1、2題全部錯誤學生人數(shù) 9 11 17 5 有圈點勾畫習慣的學生人數(shù) 15 12 11 26 被試4個班186名學生,有64人得到滿分6分,占34.4%;有42人兩題全錯得0分,占22.58%。從摸底測試題的得分發(fā)現(xiàn):學生原來具有的知識、技能、態(tài)度處于一個中等偏下水平。 再細心分析,在此次摸底測試中,不同班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在學生的學習基礎大致相同的情況下,三(7)班正確率遠高于三(6)班。同時,三(7)班有圈點勾畫習慣的學生人數(shù)是三(6)班的2.4倍。學生在回答信息篩選題時,準確率與良好的答題習慣成正比。由此可見,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答題習慣對一個學生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二)緩視微吟細思量——對學情的再分析 在數(shù)據(jù)面前,我再無理由不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我重拾模底測試卷,經(jīng)過細心分析,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說明文閱讀中常見不良答題習慣有: 1. 審題粗心,匆忙作答。常有學生審題的時候比較毛躁,往往欲速則不達,導致丟分。從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是“一讀而過,提筆就做,一做就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答題習慣。52%學生沒有養(yǎng)成圈點勾畫的習慣,并認為這一習慣并不重要。34%學生知道一些信息篩選的方法但不全面,23%學生因為粗心審錯題而選擇了相反的答案。 2. 懶打草稿,書寫潦草。常有學生出于搶時間的心理,在做說明文簡答題時,不打草稿,也不打腹稿,隨想隨答,語無倫次。學生寫了一段文字后,發(fā)現(xiàn)自己還沒答到點子上,于是又來添改補充,導致卷面不美觀,答案不精練,失分嚴重。此外,學生對書寫普遍不夠重視,字跡潦草,不易辨認,影響閱卷老師的審美情趣,分數(shù)自然會受影響。 3. 答非所問,漫天撒網(wǎng)。有的學生由于心中無數(shù),答題時喜歡漫天撒網(wǎng),答案不規(guī)范、不系統(tǒng)。還有的學生總是擔心遺漏要點,以為答得越多越好,殊不知言多必失,把正確的要點淹沒在答案中,無法得分。 (三)教知識更教習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功夫在詩外,高分在習慣。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良好答題習慣的重要性,我把對學生閱讀、答題習慣的培養(yǎng)貫穿整個課堂,通過“一找”、“二看”、“三理”、“四寫”四個途徑反復強調、不斷鞏固,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 “一找”。從大數(shù)據(jù)中找技巧。我出示摸底測試情況統(tǒng)計。 28 18 有圈點勾畫的同學 1 5 第1、2題全部錯誤 24 19 第1、2題全部正確 三(14) 三(12) 班級 人數(shù) 類別 引導學生總結答題技巧——“圈點勾畫”。 采用來源于學生自身的數(shù)據(jù),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眼球,使教師的引導更具說服力和針對性。 “二看”??瓷磉呁瑢W的答案,找良好答題習慣。出示摸底考試中兩題全對與兩題全錯的文段照片,點評其中的優(yōu)、缺點,讓學生明白:在考場上閱讀說明文時,要注意把與選項對應的原文找出來,圈點勾畫,認真比較,能有效地提高準確率。 “三理”。教師疏理總結,把學生答題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歸類,并提出解決策略和方法,清晰明了。 存在問題 解決策略和方法 粗心審錯題 把題干中的關鍵詞圈起來。 輕敵,輕易作出判斷 在原文中找出與選項相對應的內容,標出ABCD,認真分析比較。要把ABCD四個答案都一一核對。 不能快速準確找出與選項相關的關鍵語句 關注標題,瀏覽文本的同時把段落關鍵句、中心句以及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語句或段落標記出來。 “四寫”。在練習前再次出示常見問題和解決策略,讓學生各自回憶自己的閱讀、答題步驟,查找問題并給自己提醒,進一步鞏固掌握答題技巧。 存在問題 我存在的問題(√) 我給自己提個醒 粗心審錯題 輕敵,輕易作出判斷 不能快速準確找出與選項相關的關鍵語句 三、收獲與思考 通過前測與后測的數(shù)據(jù)對比,可以看出學生的說明文閱讀能力明顯增強,選擇題的準確率提高了。反思整個備戰(zhàn)比賽課的過程,我有三點感悟: 1. 復習指導中的歸因訓練和有效方法指導對提升復習效率有明顯的積極作用。中山市教研室張寶華老師2014年主持開展“中山市中考說明文閱讀復習實驗”,證明引導學生進行歸因分析很重要。我在試教過程中,在初三6個班進行對比實驗。實踐證明,引導學生進行歸因分析,對于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的農(nóng)村中學而言,更具有明顯和積極的作用。 2. 良好的答題習慣的確可顯著提高學習績效。初三復習教學直面中考,意義重大。對初三語文老師而言,引導學生養(yǎng)成規(guī)范答題的良好習慣,最大限度地減少非知識性的失分至關重要。當然,習慣的養(yǎng)成不在一朝一夕,而在積累、堅持。教師應該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根據(jù)學生不同基礎、不同特點、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不斷強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復習課也可以不沉悶。目前大多數(shù)常態(tài)下的說明文復習課,依然是教師言之諄諄、一廂情愿,學生聽之藐藐、無動于衷。我讓學生先做題,學生自己做歸因分析,問題的呈現(xiàn)也采用來源于學生自身的數(shù)據(jù)和案例,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眼球,使教師的引導更具說服力和針對性,有效幫助學生糾正不良閱讀習慣和答題習慣,吸引學生參與課堂。-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復習 從“教知識”到“更教習慣”的心路歷程教學反思1 中考 語文 說明文 閱讀 復習 知識 教習 心路歷程 教學 反思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11897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