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 2_1_1 元素與物質(zhì)的關系 物質(zhì)的分類課時作業(yè) 魯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學 2_1_1 元素與物質(zhì)的關系 物質(zhì)的分類課時作業(yè) 魯科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化學 2_1_1 元素與物質(zhì)的關系 物質(zhì)的分類課時作業(yè) 魯科版必修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元素與物質(zhì)的關系 物質(zhì)的分類 A組——知能訓練 一、選擇題 1.下列關于物質(zhì)分類的正確組合是( ) 分類 組合 堿 酸 鹽 堿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HCO3 Si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CaF2 Na2O2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解析: A組中Na2CO3不是堿,SiO2不是堿性氧化物;B組中CO不是酸性氧化物;C組中Na2O2不是堿性氧化物。故正確答案為D。 答案: D 2.下列圖示不正確的是( ) 解析: D項應為 答案: D 3.按照物質(zhì)的樹狀分類和交叉分類,HNO3應屬于( ) ①酸?、跉浠铩、垩趸铩、芎跛帷、蓦y揮發(fā)性酸 ⑥強氧化性酸?、咭辉帷、嗷衔铩、峄旌衔?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⑨ D.①④⑤⑥⑦ 解析: 氫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氫;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HNO3為易揮發(fā)、強氧化性的一元強酸。 答案: B 4.能滿足下列變化要求的物質(zhì)X是( ) XYZX A.Mg B.Fe(OH)2 C.CaO D.K2O 解析: 解題關鍵要注意X經(jīng)過一系列反應后最后又得到X這一條件。Y和Na2CO3反應得Z,則Z一定為碳酸鹽,Na2CO3、K2CO3一般加熱難分解。加熱能分解的碳酸鹽,產(chǎn)物一般為金屬氧化物和CO2,而CO2選項中沒有且不與鹽酸反應,可見,X必為金屬氧化物。 答案: C 5.以鐵、氧化銅、氯化銅溶液、鹽酸、氫氧化鉀溶液為反應物,兩兩間發(fā)生的反應有(已知Fe與CuO在高溫下能反應)( ) A.6個 B.5個 C.4個 D.3個 解析: 根據(jù)金屬單質(zhì)、氧化物、酸、堿、鹽之間的性質(zhì)判斷反應是否能進行。下圖中用線連接的兩種間能發(fā)生反應: 答案: B 6.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均有一種物質(zhì)的類別與其他3種不同。 A.CaO,Na2O,CO2,CuO B.Si,C,P,Cu C.O2,F(xiàn)e,Cu,Zn D.HClO4,H2O,H2SO4,HNO3 (1)以上四組物質(zhì)中類別不同的物質(zhì)依次是(填化學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這四種物質(zhì)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種新物質(zhì)堿式碳酸銅,化學式為Cu2(OH)2CO3,該化合物屬于________(物質(zhì)類別),該反應中________元素化合價變化(填“有”或“無”)。 解析: (1)A組中除CO2外,在通常狀況下均為固體或除CO2外均為堿性氧化物;故選CO2;B組中只有銅為金屬單質(zhì),其余三種均為非金屬單質(zhì),故選Cu;C組中只有O2為非金屬單質(zhì)其余三種均為金屬單質(zhì),故選O2;D組只有H2O為氧化物,其余三種均為含氧酸,故選H2O。 答案: (1)CO2 Cu O2 H2O (2)鹽(或堿式鹽) 有 7.無機化合物可根據(jù)其組成和性質(zhì)進行分類: 以Na、K、H、O、C、S、N中任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合適的物質(zhì),分別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 物質(zhì)類別 酸 堿 鹽 氧化物 氫化物 化學式 ①HCl ②______ ③______ ④Ba(OH)2 ⑤Na2CO3 ⑥______ ⑦CO2 ⑧Na2O ⑨NH3 ⑩H2O2 (1)寫出⑦轉(zhuǎn)化為⑤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實驗室由⑩制備O2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制備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應,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CO2轉(zhuǎn)化為Na2CO3,可通過酸性氧化物與堿或堿性氧化物反應實現(xiàn)。 (2)實驗室制O2,在MnO2催化作用下使H2O2分解。 (3)實驗室制備CO2常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檢驗CO2可用澄清石灰水。 答案:?、贖2SO4(或HNO3)?、跱aOH(或KOH) ⑥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等) (1)2NaOH+CO2===Na2CO3+H2O (2)2H2O22H2O+O2↑ (3)稀鹽酸 石灰石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變渾濁,即可證明有CO2生成 B組——拔高訓練 8.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zhì)( ) A.一定是純凈物 B.一定是一種單質(zhì) C.可能是單質(zhì)也可能是化合物 D.可能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解析: 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zhì)不可能是化合物。由于單質(zhì)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因此,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zhì)可能是單質(zhì);但有些元素能同時形成多種單質(zhì),如氧元素能形成氧氣和臭氧、磷元素能形成紅磷和白磷,因此,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zhì)還可能是由一種元素形成的多種單質(zhì)構成的混合物。 答案: D 9.有些食品的包裝袋中有一個小紙袋,上面寫著“干燥劑”,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屬于哪種類別的物質(zhì)? (2)寫出生石灰可做干燥劑的理由。 (3)生石灰還可以與哪類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列舉三例,并寫出化學方程式。 (4)小紙袋中的物質(zhì)能否長期持續(xù)地做干燥劑?為什么? (5)在你所認識的化學物質(zhì)中,還有哪些物質(zhì)可做干燥劑?舉例說明。 答案: (1)生石灰屬于金屬氧化物,又屬于堿性氧化物。 (2)與水反應能吸收水分:CaO+H2O===Ca(OH)2 (3)生石灰還可以與酸、酸性氧化物、鹽反應。CaO+2HCl===CaCl2+H2O,CaO+CO2===CaCO3,CaO+H2O+Na2CO3===CaCO3+2NaOH (4)不能。當CaO與水反應全部生成Ca(OH)2后,Ca(OH)2也有吸水性,Ca(OH)2潮解后表面呈黏稠狀時,即失去干燥物質(zhì)的能力。 (5)常用的干燥劑還有濃硫酸、P2O5、堿石灰等。 10.下表有3組物質(zhì),每組均有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酸、堿、鹽均為溶液) 第Ⅰ組 第Ⅱ組 第Ⅲ組 甲 BaCl2 Fe Cu(NO3)2 乙 Fe2O3 K2SO4 H2SO4 丙 Mg NaOH MgCl2 根據(jù)該表回答下列問題: (1)第Ⅲ組中有一種物質(zhì)能與第________組中的所有物質(zhì)反應,這種物質(zhì)是________。 (2)不能跟第Ⅰ組中任何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的第________組物質(zhì)中的________能與第Ⅲ組中的所有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依據(jù)單質(zhì)、氧化物、酸、堿、鹽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關系可解此題。 答案: (1)Ⅰ H2SO4 (2)Ⅱ NaOH 2NaOH+Cu(NO3)2===Cu(OH)2↓+2NaNO3 2NaOH+H2SO4===Na2SO4+2H2O 2NaOH+MgCl2===Mg(OH)2↓+2NaCl-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中化學 2_1_1 元素與物質(zhì)的關系 物質(zhì)的分類課時作業(yè) 魯科版必修1 _1_1 元素 物質(zhì) 關系 分類 課時 作業(yè) 魯科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11967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