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專版)2017年中考化學二輪復習 考點11 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學案(無答案)
-
資源ID:124841847
資源大小:239.50KB
全文頁數(shù):6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22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廣東專版)2017年中考化學二輪復習 考點11 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學案(無答案)
考點11 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
【考 綱 解 讀】
考點概況
化學反應模擬圖型;物質(zhì)的微觀構(gòu)成與物質(zhì)的宏觀組成。
命題把握
能力要求:認識微觀結(jié)構(gòu),從微觀角度解釋化學變化,學會閱讀分子的模型示意圖,能根據(jù)提供的原子圖形判斷分子原子構(gòu)成和化學式。
命題角度:結(jié)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推導化學式。(以選擇填空形式考查)
指點迷津
復習時要善于聯(lián)想、建立宏觀與微觀的聯(lián)系。從微觀的角度分析物質(zhì)的變化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guān)鍵。
【知 識 回 顧】
建立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的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一個小球表示一個原子,不同的小球表示不同的原子;相連的兩個或多個小球表示物質(zhì)的分子;相同的多個小球相連表示單質(zhì)分子;不同的多個小球相連表示化合物分子,然后由分子聯(lián)想其所對應的物質(zhì)。
【易 錯 歸 納】
先仔細讀圖,結(jié)合問題從圖示中提煉有效信息,是一個最基本的切入點。
【核 心 題 組 訓 練】
1.(2016·衡陽)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項中對圖示模型理解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反應中共有兩種元素參加
C.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種單質(zhì) D.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zhì)分子個數(shù)之比為2∶3
2.(2016·南昌)如圖是四種物質(zhì)a、b、c、d在化學反應過程中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一定條件
甲原子
乙原子
丙原子
A.生成物中c與d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2 B.反應不符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
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改變 D.物質(zhì)c可能是一氧化碳
3.(2016·昆明)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改變
B.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不變
C.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D.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
4.(2016·達州)甲烷和水反應制水煤氣(混合氣體),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根據(jù)以上微觀示意圖得出的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
一定條件
氫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甲 乙
丙 丁
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該反應中的四種物質(zhì)都由分子構(gòu)成
C.該反應中含兩種有機物
D.該反應中一氧化碳和氫氣的質(zhì)量比為14∶7
5.(2016·樂山)如圖是工業(yè)上將煤轉(zhuǎn)化為清潔能源的微觀示意圖: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
高溫
A.圖中都屬于氧化物
B.該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
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保持不變
D.一個由一個氧原子和一個氫分子構(gòu)成
反應前 反應后
6.(2016·懷化)已知分別表示X、Y、Z三種不同的氣體分子,在一定條件下的變化如圖所示,由圖示獲得的下列信息中錯誤的是( )
A.在化學變化中,分子一定發(fā)生改變
B.分子之間有間隔
C.該反應可表示為4X+Y=2Z
D.一個Z分子由四個原子構(gòu)成
點燃
甲 乙 丙 丁
氫原子
碳原子
氧原子
7.(2016·貴州)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中有四種化合物
B.參加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shù)比為1∶3
C.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參加反應的甲、乙物質(zhì)的質(zhì)量比為28∶32
點燃
硫原子
氧原子
氫原子
8.(2016·萊蕪)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B.反應前后分子、原子種類均不變
C.生成物的分子為SO2和H2O,兩者的個數(shù)比為1∶1
D.參加反應的分子為H2S和O2,兩者的質(zhì)量比為2∶3
CO
反應Ⅰ
反應Ⅱ
鉑 催 化 劑
碳原子
氮原子
氧原子
9.(2016·煙臺)汽車尾氣凈化裝置中裝有鉑催化劑,尾氣在催化劑表面反應的微觀過程可用圖表示。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Ⅰ中的反應物分子有三種
B.反應Ⅱ?qū)儆谥脫Q反應
C.反應Ⅱ中參加反應的二氧化氮與一氧化碳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D.此凈化裝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對空氣的污染
10.(2016·南昌)如圖是四種物質(zhì)a、b、c、d在化學反應過程中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一定條件
a b
c d
甲原子
乙原子
丙原子
A.生成物中c與d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2
B.反應不符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
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改變
D.物質(zhì)c可能是一氧化碳
11.(2016·漳州)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粒子示意圖。
反應物 生成物
(1)根據(jù)化學反應的本質(zhì),反應物的方框內(nèi)還應補充的粒子及數(shù)目是________。
A.一個 B.兩個 C.一個 D.兩個
(2)兩種生成物分子的共同之處是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__________反應。
12.(2016·梅州)工業(yè)上用甲和乙反應制備丙和丁,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氫原子
碳原子
氧原子
甲 乙
丙 丁
(1)該化學變化中沒有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反應中含氫元素的化合物有____種;反應前后化合價發(fā)生可變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
13.(2016·紹興)在一定條件下,甲和乙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丙和丁,其反應的微觀變化如圖所示。
反應前
反應后
一定條件
甲 乙
丙 乙
丁 乙
氫原子
氧原子
氮原子
(1)物質(zhì)甲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___。
(2)甲、乙、丙與丁中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3)該化學反應屬于基本類型中的__________反應。
A B C
14.(2015·茂名)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
(1)從宏觀角度看,物質(zhì)C屬于____________(選填
“混合物”或“純凈物”);
(2)以上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從微觀角度看,物質(zhì)B是由________構(gòu)成的(選填“分子”或“原子”或“離子”);
(4)參加反應的A與B的微粒個數(shù)比為_____________。
15.(2016·哈爾濱)如圖是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的微觀模擬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反應前A
反應后B
點燃
氫原子
氯原子
(1)在B圖中將相關(guān)粒子圖形補充完成;
(2)在此變化前后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微觀角度解釋此反應為化合反應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5·泰安)“微觀與宏觀相聯(lián)系”是化學獨特的思維方式,請結(jié)合圖示完成下列問題:
(1)物質(zhì)性質(zhì)反映其組成和結(jié)構(gòu)。從宏觀進入微觀,探索物質(zhì)變化規(guī)律。
鎂條 生銹鐵釘 BaCl2溶液 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
A B C D
圖1
氯化鋇
溶液
稀硫酸
稀鹽酸 稀硫酸 稀鹽酸 稀硫酸 稀鹽酸 稀硫酸 稀鹽酸 稀硫酸
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但性質(zhì)也存在差異。圖1中能體現(xiàn)酸的通性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序號,下同);稀鹽酸不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而稀硫酸則能與之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據(jù)圖從微粒的
角度分析寫出該反應的實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杯水中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和1個水分子中氫原子與氧原子的質(zhì)量比_______________(填
“相等”或“不相等”);
(2)物質(zhì)組成和結(jié)構(gòu)決定其性質(zhì)。從微觀進入宏觀,探索物質(zhì)變化規(guī)律。
圖2
圖3
①圖2圓圈中表示這杯氯化鈉溶液的構(gòu)成,則該氯化鈉溶液中溶質(zhì)和溶劑的質(zhì)量比是____________。
②通過分析組成和結(jié)構(gòu),可以預測物質(zhì)的某些性質(zhì)。根據(jù)圖3硫酸氫鈉溶液的微觀圖示,分析推測
NaHSO4的性質(zhì),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A.其水溶液能與金屬鉀發(fā)生置換反應,得到金屬鈉
B.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C.其水溶液能與金屬鋅反應生成氫氣
D.其水溶液與硝酸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