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賞析》網上考試題庫.pdf
《《茶文化賞析》網上考試題庫.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茶文化賞析》網上考試題庫.pdf(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茶文化賞析》網上課程考試題庫 一、單選題 1. 《神農百草》中記載了神農嘗百草中毒,吃了一種植物得以解毒, 這種植物是( C) A. 北沙參 B. 蓮子 C. 茶葉 D. 金銀花 2.“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出自哪部茶學專著 ?( B) A. 《大觀茶論》 B. 《茶經》 C. 《茶錄》 D. 《茶述》 3.文學史上第一篇以茶為題材的散文是?( B) A. 孫楚的《出歌》 B. 西晉杜育的《荈賦》 C. 王微的《雜詩》 D. 晉宋時期的《搜神記》 4.中國茶文化的第一個高峰是在哪個朝代?( A)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明代 5.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以上 文字出自哪首茶詩?( A) A.《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B. 《謝木韞之舍人賜茶》 C.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D. 《一字至七字詩?茶》 6.《大觀茶論》的作者是誰? (A) A. 趙佶 B. 李白 C. 神農氏 D. 陸羽 7.飲茶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變革,由烹煮飲茶法,變成了清飲泡茶法的 時期是?( A) A. 明清時期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2 8.“罷造龍團,唯采茶芽以進”是歷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 A) A. 朱元璋 B. 趙佶 C. 朱棣 D. 乾隆 9. 哪個國家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 ( D ) A. 日本 B. 韓國 C. 英國 D. 中國 10. 茶字萌芽于哪 個朝代? (B) A. 隋朝 B. 漢朝 C. 唐朝 D. 明朝 11. 茶字確定于哪個朝代? (C) A. 隋朝 B. 漢朝 C. 唐朝 D. 明朝 12. 茶字是由哪個漢字演變出來的呢? ( A ) A. 荼 B. 槚 C. 茗 D. 茶 13. 茶葉最初的利用方式是? ( A ) A. 藥用 B. 食用 C. 飲用 D. 藥食同源 14. 煮茶法的形成與是在下列哪個朝代? ( C ) A. 隋朝 B. 漢朝 C. 唐朝 D. 明朝 15. 哪一類茶葉最先產生? ( B ) A. 紅 茶 B. 綠茶 C. 白茶 D. 黑茶 16. 黃茶的最大特點是? ( A ) A. 黃湯黃葉 B. 高香持久 C. 綠葉紅鑲邊 D. 湯色清亮 17. 黑茶的干茶顏色是? ( B ) A. 純黑色 B. 深褐綠色 C. 灰色 D. 紫黑色 18. 白茶最初是怎樣形成的? ( D ) A. 綠茶制作失誤形成的 B. 發(fā)酵過度 3 C. 發(fā)酵過輕 D. 偶然發(fā)現的白葉茶樹采摘而成的茶 19. 我們常說的飲茶方式除了清飲還有哪種? ( A ) A. 調飲 B. 煮茶 C. 煎 茶 D. 吃茶 20. 現今飲茶取水要點中,下列選項說的不正確的是? ( D ) A. 泡茶用水最好要“活” B. 泡茶用水最好要“甘” C. 泡茶用水最好要“清” D. 泡茶用水最好要是南零泉水 21. 在哪一時期的陶瓷茶具明顯取代了過去的金屬、玉制茶具? ( C ) A. 秦朝 B. 魏晉時期 C. 唐宋時期 D. 明清時期 22. 哪一個朝代紫砂茶具開始出現的呢? ( C ) A. 秦朝 B. 魏晉南北朝 C. 唐宋時期 D. 明清時期 23.哪一個朝代紫砂茶具開始出現的呢? ( C ) A. 秦朝 B. 魏晉南北朝 C. 宋朝 D. 唐朝 24. 下列哪項不屬于泡茶三要素? ( D ) A. 茶葉用量 B. 泡茶水溫 C. 沖泡時間 D. 茶壺質地 25. 我們日常飲用綠茶適合用什么器皿? ( D ) A. 塑料杯 B. 金杯 C. 鐵碗 D. 玻璃杯 26. 高檔綠茶,特別是芽葉細嫩的名茶,適用多少度水溫沖泡? ( C ) A. 85-90 B. 沸水 C. 80 度左右 D. 75 度左右 27. 烏龍茶適用多少度水溫沖泡? ( A ) A. 100 度沸水 B. 80 度 左右 C. 75 度左右 D. 85-90 28. 茶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 ?( C ) A. 運送絲綢 B. 運送大米 C. 茶馬互易 D. 運送金銀 4 29. 茶馬古道有幾條主線? ( B ) A. 1 條 B. 2 條 C. 3 條 D. 很多條 30. 古代的茶稅和榷茶最初始于哪個朝代? ( D ) A. 秦朝 B. 南北朝 C. 明朝 D. 唐朝 31. 鴉片戰(zhàn)爭與哪種茶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 A ) A. 紅茶 B. 黃茶 C. 綠茶 D. 黑茶 32. 我國乃至世界現 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是 什么 ?( C ) A. 《大觀茶論》 B. 《神農本草》 C. 《茶經》 D. 《天工開物》 33. 《大觀茶論》的作者是誰? ( A ) A. 宋徽宗 B. 明太祖 C. 陸羽 D. 皎然 34. 被譽為 "茶葉百科全書 "的著作是哪一部? ( B ) A. 《大觀茶論》 B. 《茶經》 C. 《齊民要術》 D. 《夢溪筆談》 35. 《茶經》的作者是誰? ( C ) A. 宋徽宗 B. 明太祖 C. 陸羽 D. 皎然 36.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大觀 茶論》概括的茶道精神是? ( D ) A. 致靜 B. 致清 C. 導和 D. 修身 37. 我國歷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寫的茶書是哪一部? ( B ) A. 《神農本草》 B. 《大觀茶論》 C. 《周易》 D. 《荈賦》 38. 首次在詩中提出“茶道”一詞的作者是誰? ( C ) A. 陸羽 B. 神農氏 C. 皎然 D. 李白 39. 《七碗茶歌》的作者是誰? ( A ) 5 A. 盧仝 B. 李白 C. 李商隱 D. 皎然 40. .周昉是唐代著名仕女畫家,擅長表現貴族婦女、肖像和佛像,下 列作 品中哪一個是其所畫的與茶有關的畫作? ( A ) A. 《調琴啜茗圖卷》 B. 《簪花仕女圖》 C. 《執(zhí)扇仕女圖》 D. 《仕女圖》 41. .唐伯虎自作題詩 :“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風 滿鬢絲?!钡漠嬍悄囊环?? ( C ) A. 《蘭亭序》 B. 《山窗清供》 C. 《事茗圖》 D. 《調琴啜茗圖卷》 42. 歷史上有名的寶塔茶詩的作者是?(詩中提到“茶,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 ( D ) A. 李白 B. 白居易 C. 盧仝 D. 元稹 43. 茶韻中有音韻、巖韻、雅 韻、冷韻、幽韻與 ?( A ) A. 陳韻 B. 香韻 C. 味韻 D. 形韻 44. 茶韻中的韻味是按照什么而分的 ?( D ) A. 氣味 B. 味道 C. 形狀 D. 茶葉的特質 45. 茶韻中音韻是指什么 ?( C ) A. 茶葉的聲音 B. 泡茶的聲音 C. 鐵觀音的觀音韻 D. 烏龍茶的韻味 46. 蘇軾《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芽》中的 仙山靈草濕行云 ,其中靈 草是指什么 ?( A ) A. 茶芽 B. 靈芝 C. 金銀花 D. 野菊花 47. "東方美人茶 "實際上是下列 哪種茶 ?( A ) 6 A. 白毫烏龍茶 B. 凍頂烏龍茶 C. 安徽鐵觀音 D. 普洱茶 48. “巖韻”是指烏龍茶中的哪一茶種所具有的醇厚的感覺? ( B ) A. 嶺頭單樅 B. 武夷巖茶 C. 羅漢沉香 D. 奇蘭 49. 午子綠茶的茶韻是什么 ?( A ) A. 幽韻 B. 雅韻 C. 冷韻 D. 巖韻 50. 下列哪個選項不屬于佛教認為的茶的三德呢? ( D ) A. 提神 B. 有益靜思 C. 幫助消化 D. 讓人忘記凡塵一切 51. 第一個從中國學習飲茶,把茶種帶到日本的人 是誰? ( B ) A. 玄奘 B. 最澄 C. 鄭和 D. 皎然 52. 第一位把中國禪宗茶理帶到日本的僧人是誰? ( D ) A. 玄奘 B. 最澄 C. 皎然 D. 榮西禪師 53. 茶道一詞是由誰首先提出來的 ?( A ) A. 皎然 B. 陸羽 C. 盧仝 D. 榮西禪師 54. 榮西禪師寫了一本茶學著作,是以下哪一部呢? ( A ) A. 《茶養(yǎng)生記》 B. 《茶錄》 C. 《茶述》 D. 《問茶》 55. 以下與茶相關的養(yǎng)生思想,哪一項不屬于道家提出的呢? ( B ) A. 尊人 B. 虛無 C. 貴生 D. 無己 56. 下列選項中,那一項是道家為了要在茶道達到“至虛極,守靜篤” 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靜法門? ( C ) A. 尊人 B. 虛無 C. 坐忘 D. 無己 57. 茶與茶文化向國外傳播,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時期? () A. 公元三至四世紀 B. 公元四至五世紀 7 C. 公元五至六世紀 D. 公元六至七世紀 58. 十世紀時,蒙古商隊來華從事貿易時,將中國磚茶從中國經西伯 利亞帶至哪一地區(qū)? () A. 美洲 B. 歐洲 C. 西亞 D. 中亞 59. 現在哪 個國家是世界上產茶量最多的國家? ( B ) A. 中國 B. 日本 C. 印度 D. 美國 60. 極富盛名的日本茶道源于哪里? ( C ) A. 煮茶道 B. 點茶道 C. 抹茶道 D. 蒸青茶道 61. 紅茶在哪一時期傳入英國? ( A ) A. 17 世紀 B. 16 世紀 C. 15 世紀 D. 14 世紀 62. 日本正宗茶道是誰創(chuàng)立的呢,并提出“和靜清寂”的茶道精神 ( B ) A. 最澄 B. 千利休 C. 榮西禪師 D. 陸羽 63. 《神農百草》中記載了神農嘗百草中毒,吃了一種 植物得以解毒, 這種植物是( C ) A. 北沙參 B. 蓮子 C. 茶葉 D. 金銀花 64“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出自哪部茶學專著?( B ) A. 《大觀茶論》 B. 《茶經》 C. 《茶錄》 D. 《茶述》 65. 文學史上第一篇以茶為題材的散文是?( B ) A. 孫楚的《出歌》 B. 西晉杜育的《荈賦 》 C. 王微的《雜詩》 D. 晉宋時期的《搜神記》 66. 鐵觀音的故鄉(xiāng)是哪里? ( B ) A. 安徽 B. 安溪 C. 安陽 D. 鞍山 8 67. 以下不屬 于烏龍茶的選項是? ( D ) A. 大紅袍 B. 鐵觀音 C. 大葉烏龍 D. 正山小種 68. 在哪一時期的陶瓷茶具明顯取代了過去的金屬、玉制茶具? ( C ) A. 秦朝 B. 魏晉時期 C. 唐宋時期 D. 明清時期 69.中華民族的“國飲”是指? ( D ) A.水 B. 酒 C 牛奶 D.茶 70. 世界三大飲料是指? ( A ) A. 咖啡、可可、茶 B. 咖啡、可樂、牛奶 C. 茶、可樂、牛奶 D. 茶、純凈水、牛奶 71. 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 用?( A ) A. 皎然 B. 盧仝 C. 陸羽 D. 趙佶 72. 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學者提出的主要觀點? ( D ) A. 陳文華 B. 林治 C. 周渝 D. 吳振鐸 73. 下列幾種茶中哪種不屬于“世界知名”四大紅茶 ( C ) A. 印度阿薩姆紅茶 B. 祁門紅茶 C. 正山小種 D. 斯里蘭卡高地紅茶 74. 白族特色的調飲飲茶方式是? ( A ) A. 三道茶 B. 奶茶 C. 竹筒茶 D. 鹽茶 75. 藏族同胞特色調飲飲茶方式是? ( C ) A. 三道茶 B. 奶茶 C. 酥油茶 D. 鹽茶 76. 下列哪位歷史人物與酥油茶有著重大關系呢? ( B ) 9 A. 太平公主 B. 文成公主 C. 王昭君 D. 趙飛燕 77. “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fā)新泉”這首詩出自 蘇軾的哪首詩呢? ( D ) A. 《行香子》 B. 《水調歌頭》 C. 《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芽》 D. 《試院煎茶》 78. 下列選項中,描述唐太宗為了得到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寫的書法真 跡,派謀士蕭翼從辯才和尚手中騙取真跡的 故事的著名茶畫是哪一 幅? ( D ) A. 《蕭翼賺蘭亭圖》 B. 《山窗清供》 C. 《事茗圖》 D. 《調琴啜茗圖卷》 79. 詩人朱星諸所題六言詩一首:“洛下備羅案上,松陵兼列徑中,總 待新泉治火,相從栩栩清風。”下列畫中題了此詩的是哪一幅? ( B ) A.《 蕭翼賺蘭亭圖》 B. 《山窗清供》 C. 《事茗圖》 D. 《調琴啜茗圖卷》 80. .黃山毛峰茶所透出的茶韻是什么 ?( C ) A. 巖韻 B. 幽韻 C. 冷韻 D. 雅韻 二、多項選擇題。 1. 飲茶的起 源到目前為止仍然是眾說紛紜,大致說來,有哪幾種觀 點? ( ABCD) A. 三國說 B. 先秦說 C. 西漢說 D. 魏晉說 2. 自茶被飲用之后,也就開啟了茶文化的歷史,兩晉南北朝是茶文化 10 醞釀形成時期,此后,經歷了哪幾個發(fā)展階段呢? (ABCD) A. 隋唐五代 B. 宋代 C. 明清 D.當代 3. 下列文獻哪部提到了茶? ( ABCD) A. 嬌女詩 B. 雜詩 C. 荈賦 D. 出歌 4. 以下選項哪些不屬于我們常說的六大茶類? (BD) A. 黃茶 B. 灰茶 C. 白茶 D. 花茶 5. 下列選項中屬于茶的別稱的是哪些? (ABCD) A. 槚 B. 蔎 C. 茗 D. 荈 6. 茶葉的利用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ABCD) A. 粥茶法 B. 餅茶煮茶法 C. 研膏團茶點茶法 D. 散茶泡茶法 7. 下列幾種茶中哪種屬于“世界知名”四大紅茶? (ABCD) A. 印度阿薩姆紅茶 B. 祁門紅茶 C. 大吉嶺紅茶 D. 斯里蘭卡高地紅茶 8. 下列選項與鴉片戰(zhàn)爭有關的是? (AB) A. 茶葉 B. 鴉片 C. 絲綢 D. 大米 9. 我們常說的飲茶方式 有哪幾種? (AB) A. 清飲 B. 調飲 C. 煮茶 D. 煎茶 10. 現今飲茶取水要點中,下列選項施法正確的是? (ABCD) A. 泡茶用水最好要“活” B. 泡茶用水最好要“甘” C. 泡茶用水最好要“清” D. 泡茶用水最好要“輕” 11. 泡茶三要素有哪些? (ABC) A. 茶葉用量 B. 泡茶水溫 C. 沖泡時間 D. 茶壺質地 11 12. 紫砂茶具泡茶特點是什么? (BCD) A. 有特殊的香味 B. 泡茶無熟湯味 C. 能保真香 D. 傳熱慢不 燙手 13 通過茶馬古道運送的貨物有哪些? (ABCD) A. 茶葉 B. 馬匹 C. 內地土特產 D. 布匹、五金、日用百貨等 14. 下列選項中能夠體現茶馬古道的歷史意義的是? (ABC) A. 茶馬古道帶動了藏區(qū)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B. 茶馬古道促進了藏區(qū)社會的城鎮(zhèn)化發(fā)展 C. 茶馬古道促進了藏族與漢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 D. 茶馬古道擴張了內地的領土面積 15. 《茶經》的特點以下有哪些? (ABC) A. 世界現存最早介紹茶的專著 B. 世界現存最全面介紹茶的專著 C. 世界現存最完整介紹茶的專著 D. 從養(yǎng)生角度介紹茶的專著 16. 下列詩中,哪首寫到了茶? (ABCD) A. 《走筆謝夢諫議寄新茶》 B.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C. 《寒夜》 D. 《試院煎茶》 17.下列藝術作品中,與茶有關的是? (ABCD) A. 《蕭翼賺蘭亭圖》 B. 《山窗清供》 C. 《事茗圖》 D. 仕女圖》 18. 下列選項中屬于茶韻的是? (ACD) A. 陳韻 B. 香韻 C. 音韻 D. 雅韻 19. 西湖龍井的雅韻是指? (ABCD) 12 A. 色綠 B. 香郁 C. 味甘 D. 形美 20. 下列哪個選項屬于佛教所指的茶的三德? (ACD) A. 尊人 B. 虛無 C. 貴生 D. 無己 21 中國茶道強調“道法自然”,包含了哪三個層次 ?(ABD) A. 物質 B. 行為 C. 天地 D. 精神 22. 現在的日本茶道分為兩種,分別是? (CD) A. 煮茶道 B. 點茶道 C. 抹茶道 D. 煎茶道 23. 千利休創(chuàng)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了怎樣的茶道精神? (ABCD) A. 清 B. 靜 C. 和 D. 寂 24. 下列選項中《大觀茶論》 概括的茶道精神是? ( ABCD) A. 致靜 B. 致清 C. 導和 D. 韻高 25. 竹筒香茶是哪幾家少數民族習慣的飲茶方式? (AC) A. 傣族 B. 藏族 C. 拉祜族 D. 壯族 26. 中國茶道強調“道法自然”,包含了哪三個層次 ?(ABD) A. 物質 B. 行為 C. 天地 D. 精神 27. 道家提出的與茶相關的養(yǎng)生思想有哪些? (ACD) A. 尊人 B. 虛無 C. 貴生 D. 無己 28. 下列哪個選項屬于佛教所指的茶的三德? (ABC) A. 提神 B. 有益靜思 C. 幫助消化 D. 讓人忘記凡塵一切 29. 明代突出的茶藝思想有哪些? (BC) A. 主張茶禪一味 B. 主張契合自然,茶與山水、天地、宇宙交融 13 C. 茶人友愛、和諧的思想深深影響各階層民眾 D. 茶不是一種大眾化的飲品,而是一種高雅的情懷 30. 白族三道茶中的“三道”分別是指什么? (ABC) A. “苦茶” B. “糖茶” C. “回味茶” D. “得道茶” 三、判斷題 序號 題目內容(必填) 答案 1 1.飲茶的起源到目前為止仍然是眾說紛紜,大致說來,有先秦說、 西漢說、三國說 、魏晉說。 正確 2 2.茶一開始是被人們食用的,飲用在食用的基礎上形成,茶的利用方式也就是飲用和食用。 錯誤 3 3.張載的《登成都白菟樓》是文學史上第一篇以茶為題材的散文。 錯誤 4 4.《七碗茶詩》的作者是唐代詩僧皎然。 錯誤 5 5.《大觀茶論》的作者是宋徽宗趙佶。 正確 6 6.明清時代出現了一個飲茶文化的巨大變革,那就是從唐宋時代的烹煮飲茶法,變成了清飲泡茶法。 正確 7 7.現今流行的六大茶類都是在唐朝基本形成的。 錯誤 8 8.陸羽是中華茶道的開拓者之一,他《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詩中 提出:“一飲滌昏寐”,“再飲清我神”,“三飲便得道”,“此 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徒自欺”,“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 丘得如此”。 錯誤 9 9.唐代裴汶《茶經》指出:“其性精清,其味淡潔,其用滌煩, 其功致和?!鼻濉⒌?、和是茶的品性和功用。 錯誤 10 10.晉宋時期的《搜神記》、《神異記》等志怪小說集、孫楚的 《出歌》、張載的《登成都白菟樓》、左思的《嬌女詩》、王微 的《雜詩》是早期的涉茶詩。 錯誤 11 1.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茶樹最早原 產于中國的云南和中原地區(qū)。其中云南的一株 ,樹齡已達 1700 年左右。 錯誤 12 2. 現在的茶字,萌芽于漢代,確定于唐代。它是由荼字演變兒來的,荼字此前身兼二職,即指一種野菜,又指茶葉。 正確 13 3.茶最初的利用方式主要是藥用和食用。當時人們是生嚼茶葉來 解毒治病。 正確 14 4.煮茶法的形成與流行是在唐代,茶開始走進尋常百姓,飲茶不再是官宦貴族的特權專享。 正確 14 15 5.在唐代,煮茶法逐漸過渡到點茶法。人們逐漸重視茶葉原有的 色香味,調味品逐漸減少。出現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茶類生 產由茶餅為主趨向以散茶為主。 錯誤 16 6. 在 制茶的過程中,人們通過不同的制造工藝,制成各類色、 香、味、形品質特征不同的六大茶類,即綠茶、黃茶、花茶、白 茶、紅茶、青茶。 錯誤 17 7.在明代之前,人們生產制作的茶全部是紅茶,其他的幾類茶均 是在紅茶之后產生的。 錯誤 18 8.我們現在所喝的白茶,是指偶然發(fā)現的白葉茶樹采摘而成的茶。 錯誤 19 9.烏龍茶,又稱為青茶,是半發(fā)酵茶類的總稱。青茶介于綠茶、 紅茶之間,先是紅茶制法,再按綠茶制法,從而形成了青茶制法。 錯誤 20 10.青茶與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有著重要關聯(lián)。 錯誤 21 1. 以飲茶時是 否添加其他佐料來區(qū)分的話,就只有兩種飲用方 式:即”清飲法”和”調飲法”。 正確 22 2. “茶性必發(fā)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 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边@是張大復在《梅花草堂 筆談》提到的。 正確 23 3.明清時期,陶瓷茶具明顯取代過去的金屬、玉制茶具,這與明 清陶瓷工藝生產的發(fā)展直接有關。 錯誤 24 4. 泡茶用水最好選“活”、”甘”、”清”、”輕”之水,就是說水品為活水,水味要甘甜,水質要清凈,水質為軟水。 正確 25 5.紫砂茶具由陶器發(fā)展而成,屬陶器茶具的一種。紫砂茶具起始 于秦,盛于明清,流傳至今。 錯誤 26 6.泡飲時,取茶葉入茶壺、茶杯,開水沖泡,留下茶渣不食,進入完全的”調飲法”。而清代則更加普及和發(fā)展了調飲法。 錯誤 27 7.泡茶三要素:第一是茶葉用量,第二是泡茶水溫,第三是沖泡 時間。 正確 28 8. 白族三道茶的第一道茶為“清甜之茶”,它寓意是客人進門要先嘗茶之“清甜”。 錯誤 29 9.喝酥油茶是藏族同胞一種獨特的風俗。藏族同胞有句俗語說的 好,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 正確 30 10.我國的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飲茶習俗,其中比較 著名的還有客家擂茶。擂茶是中國茶文化中一種較古老的吃茶方 法。 正確 31 1 文成公主進藏和親不但讓唐、吐蕃兩個王朝保持了一百年的和 平、給吐蕃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方式;還是茶葉歷史上的一次重要 傳播。 正確 32 2.所謂茶馬古道,實際上就是一條地道的馬幫之路,只限于茶馬互易。 錯誤 33 3.茶馬古道的線路有且只有一條,現在我們已經無法看到其往日 的光輝了。 錯誤 15 34 4.對于藏族與漢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茶馬古道功不可沒。 茶馬貿易的興起使大量藏區(qū)商 旅、貢使有機會深入祖國內地;同 時,藏傳佛教也是伴隨著茶馬古道的千年歷程逐漸向內地滲透。 正確 35 5. 古代的茶稅和榷茶(茶葉專賣)始自唐代。公元 780 年,唐 朝為了平息兵變,增加軍餉,開始對茶征稅,這是中國歷史上最 早的茶稅。 正確 36 6.鴉片戰(zhàn)爭與綠茶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淵源。 錯誤 37 1.《茶經》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是唐代陸羽所著,公元 780 年問世。此書奠定了中國茶道文化的基礎,陸羽也因此被后世譽 為茶圣。 正確 38 2.《大觀茶論》是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地總結唐代及唐代以前有關茶事的綜合性 茶業(yè)著作,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一部茶書。 錯誤 39 3.宋徽宗時期,茶文化興盛,宋徽宗本人不僅嗜茶、愛茶,還對 茶學有很深入的研究,并親自他撰寫了《大觀茶論》,這是我國 歷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寫的茶書。 正確 40 4.《茶經》極有見地,他在序中寫道:“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 得而知矣。中澹閑潔,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錯誤 41 5.宋徽宗從文化角度對茶道精神進行了高度概括,并把茶道精神 概括為“致清、導和、韻高、致靜”八個字,較為全面而準確 地 揭示了中國茶道精神的本質,茶道精神也是他在我國歷史上首次 提出的。 錯誤 42 6.歷代茶詩中,最為出名的當屬唐代盧仝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和皎然的《走筆謝夢諫議寄新茶》(又稱《七碗茶詩》)。 錯誤 43 7.盧仝,唐代詩人,號玉川子,濟源(今河南)人。盧仝一生愛 茶成癖,被后人尊為茶中亞圣。 正確 44 8.唐代詩人元稹,與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詩唱和,所以人稱“元白”。元稹有一首寶塔茶詩,題名《一字至七字詩?茶》。 正確 45 9.“我今貧病長苦饑,分無玉碗捧蛾眉。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 石銚行相隨。” 是李白在《試院煎茶》中描繪的詩句。 錯誤 46 10.宋代詩人杜耒的有首名詩《寒夜》,把寒夜飲茶的境界做了精到獨絕的描述。 正確 47 11. 唐代閻立本所繪的《蕭翼賺蘭亭圖》,畫面描述的就是唐太 宗為了得到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寫的《蘭亭序》,派謀士蕭翼從辯 才和尚手中騙取真跡的故事。 正確 48 12.《調琴啜茗圖卷》,為宋代的周昉所畫,周昉是宋代著名仕 女畫家,擅長表現貴族婦女、肖像和佛像。 宋代飲茶之風已相 當普及,從此畫中的仕女聽琴品茗可以反映出宋代茶飲之風的流 行,說明品飲茗茶已成為當時貴族風雅生活的一部 分。 錯誤 49 13.唐伯虎一生愛茶,與茶結下不解之緣。他愛茶,喝茶寫茶畫 茶,《事茗圖》是他茶畫中一幅體現明代茶文化的名作。 正確 16 50 14.明代的茶藝思想,有兩個突出特點 :一是哲學思想加深,主張 契合自然,茶與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間俗飲不斷發(fā)展, 茶人友愛、和諧的思想深深影響各階層民眾。 正確 51 15.清代畫家朱星諸的《山窗清供》圖,這幅畫可以說是別有韻 味,還有一首詩是五代胡嶠的詩句:“沾牙舊姓余甘氏,破睡當 封不夜侯”另有一首詩人薛懷所題的六言詩:“洛下備羅案上, 松陵兼列徑中,總待新泉治 火,相從栩栩清風?!?錯誤 52 1.世人總結,茶韻中有音韻、巖韻、陳韻、雅韻、冷韻、幽韻之分。 正確 53 2.音韻即指大紅袍的觀音韻。 是大紅袍好茶的品質和特性的象 征 錯誤 54 3. “巖韻”是指烏龍茶中的武夷巖茶品種所具有的“巖骨花香”、 俗稱“巖石味”,是一種味感特別醇厚而能長留口中、回味持久 深長的感覺,又稱“茶底硬”。 正確 55 4.普洱茶的陳香顯著濃郁,甘冽純正,“氣感”較強,冷嗅陳香 悠長,是一種獨特的陳韻。 正確 56 5.六安瓜片其外形扁平挺秀,色澤綠翠,內質清香味醇,泡在杯 中 ,芽葉色綠,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素以“色綠、香郁、 味甘、形美”四絕稱著。故而以“雅韻”稱之。 錯誤 57 6.冷韻所指“輕香冷韻狀元茗”,這也就是太平猴魁茶所透出的 茶韻。 錯誤 58 7.我們所說的幽韻則特指午子綠茶的茶韻。 正確 59 8.戲作小詩君莫笑, 從來佳茗似佳人。是蘇軾在《次韻曹輔寄 壑源試焙新芽》詩中所述的詩句。 正確 60 9.東方美人茶即是洞頂貴妃茶。 錯誤 61 10. 楚云散盡,燕山飛雪,江湖歸夢,從此祛機。是黃庭堅寫的 一首與茶有關的詩。 正確 62 1.佛教認為,茶有 三德:一為提神,夜不能寐,有益靜思;二是 幫助消化,整日打座,容易積食,飲茶可以助消化;三是使人不 思淫欲。 正確 63 2.自從唐代茶圣陸羽首開中國茶道之先河,茶道一直是中國茶文 化的核心內容。 正確 64 3.茶道一詞是陸羽提出的,他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一詩中首次提出的。 錯誤 65 4.第一個從中國學習飲茶,把茶種帶到日本的是日本留學僧人千 利休。他于公元 805 年將茶種帶回日本。 錯誤 66 5.第一位把中國禪宗茶理帶到日本的僧人,是宋代從中國學成歸去的最澄( 1141~ 1215)。 錯誤 67 6.最澄的茶學著作《茶養(yǎng)生記》,從養(yǎng)生角度出發(fā),介紹茶乃養(yǎng) 生妙藥,延齡仙術并傳授我國宋代制茶方法及泡茶技術,并自此 有了“茶禪一味”的說法。 錯誤 68 7.道家學說為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 ”的哲學思想,樹立了茶 道的靈魂。同時,還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尊人和貴生、 坐忘和無己的養(yǎng)生思想。 正確 17 69 8. 正因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 中國茶人心里充滿著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 正確 70 9.。茶人們習慣于把有托盤的蓋杯稱為“三才杯”。杯托 為“地”, 杯蓋為“天”,杯子為“人”。意思 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 果連杯子、托盤、杯蓋一同端起來品茗,這種拿杯手法稱為“天 人合一”。 錯誤 71 10.很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當作忘卻紅塵煩惱,逍遙享樂的一大 樂事。對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陳楠(泥丸),在《水調歌頭 ?詠茶》一詞中描述得很妙。 錯誤 72 11.受老子思想的影響,中國茶道把“靜”視為“四諦”之一。 正確 73 12.“天人合一”是中國茶道對心境的最高追求。 錯誤 74 13.中國茶道強調“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質、行為、精神三個層次。 正確 75 14.茶即是一種中正平和之物, 通過煮茶品茶能平和人的心情, 茶能消除人的煩惱。唐人裴汶對茶性的體驗為“其性精清,其味 淡潔,其用滌煩,其功致和”。 正確 76 15.早在南北朝以前更早的時期,茶就被用在祭禮之上。陸羽甚至認為,在進行茶道時,“二十四器缺一,則茶廢矣。 正確 77 1.茶與茶文化向國外的傳播,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四至五世紀, 即南北朝時期 正確 78 2.十世紀時,蒙古商隊來華從事貿易時,將中國磚茶從中國經西伯利亞帶至中亞地區(qū)。 正確 79 3.榮西帶回了中國的飲茶文化和茶籽,后來又有最澄禪師來到宋 朝時的中國學禪。 錯誤 80 4.十六世紀末,最澄繼承、汲取日本歷代的茶道精神,創(chuàng)立了日 本正宗茶道。他提出“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并一直傳承至今, 被視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 錯誤 81 5.現在的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但茶道一詞所指的 是較早發(fā)展出來的煎茶道。 錯誤 82 6.目前,全世界綠茶的消費量占到茶葉消費總量的 75%,是世界上飲茶的絕對主流。 錯誤 83 7.英式紅茶的品飲有兩種:一是加入牛奶和糖的調飲法,一是不 加佐料的清飲法。 正確 84 8.馬黛茶是韓國的一大特產。 錯誤 85 9.韓國的茶禮也源 于中國古代的茶文化。公元 7 世紀時,飲茶之 風已遍及韓國,并流行于廣大民間,因而茶文化也成為韓國傳統(tǒng) 文化的一部分。 正確 86 10.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茶文化才得以逐步的恢復與發(fā)展。 正確 18 四、簡答題 第一章 1. 簡述茶的起源與發(fā)展 . 答 :茶的 飲用是在食用、藥用的基礎上形成的,可上溯到神農時 期,但飲茶的歷史相對要晚一些。關于飲茶的起源大致說來,有先秦 說、西漢說、三國說、魏晉說 。 2.簡述茶文化的起源與發(fā)展 答 :自茶被飲用之后,也就開啟了茶文化的歷史,兩晉南北朝是 茶 文化的醞釀形成時期。此后,經歷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發(fā)展 階段,以至當代五個時期。 3.我國歷史上茶文化的三個高峰期及其特征 . 答 :我國歷史上茶文化的三個高峰期分別出現在唐代、宋代及明 清時期三個時期。其特征為,唐代文化發(fā)達,宗教興盛,特別是陸羽 《茶經》的問世,終于使得茶文化在唐代成立,并在中晚唐形成了中 國茶文化的第一個高峰。 宋代時期,宋太祖設立茶事機關,茶儀已成禮制,茶文化更是生 機活潑。點茶法即是在宋代這一時期成熟完善并得以流行開來。 明清時代,由于茶的“改團茶為散茶”及清飲泡茶法的形成與流 行,從唐宋時代 的烹煮飲茶法到明朝的清飲泡茶法,乃是飲茶歷史上 劃時代的大變革,到了清代,中國的茶文化發(fā)展更加深入。飲茶更為 平民化、更為普及,形成了中國茶文化的第三個高峰。 第二章 4.簡述煮茶法的意義。 答:煮茶法的形成與流行是在 唐代 , 茶走向 尋常百姓,飲茶不再 是官宦貴族的特權專享 。由唐前之 “ 吃茗粥 ” 到唐時人視茶為 “ 越眾 而獨高 ” ,是我國茶葉文化的一大飛躍。此時,對茶和水的選擇、烹 19 煮方式以及飲茶環(huán)境和茶的質量也越來越講究,逐漸形成了茶道。 5.請問飲茶方式經歷了哪些轉變? 答:茶最初的利用方式主要是藥用和食用,茶的飲用則是在 藥用 和食用的基礎上產生的。煮茶法的形成與流行是在 唐代 。 在宋代 煮茶 法逐漸過渡到點茶法。 到了明代,蒸青散茶大為盛行 , 烹茶方法 也 由 原來的煎煮為主逐漸向沖泡為主發(fā)展 ,即用沸水直接沖泡茶葉飲用, 這種清飲的方式一直流傳至今,是茶葉飲用的最主要方式。 6.簡述六大茶類 答:在制茶的過程中,人們通過不同的制造工藝,制成各類色、 香、味、形品質特征不同的六大茶類,即綠茶、黃茶、黑茶、白茶、 紅茶、青茶 . 7.簡述黑茶是怎樣產生的 . 答 : 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葉。綠茶在制作過程中葉量過多、火 溫低,就使葉色變?yōu)榻坪谏纳詈志G色,或 者是以綠毛茶堆積后發(fā) 酵,渥成黑色,這就產生了黑茶。 第三章 8.簡述清飲法和調飲法。 答:清飲就是直接用沸水沖泡茶,在茶中不加其他任何調味品, 追求茶的真香實味,品嘗茶的原汁原味。 調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的飲茶方式,即在茶中添加生姜、芝麻、 鹽、香料等佐料,煎煮后飲用。粥茶法、煮茶法均屬于調飲法。 9.簡述泡茶三要素 . 答 : 第一是茶葉用量,第二是泡茶水溫,第三是沖泡時間 . 茶葉 用量就是每杯或每壺中放適當分量的茶葉;泡茶水溫就是用適當溫度 的開水沖泡茶葉;沖泡時間包含有兩層意思,一是將茶葉泡到適當的 濃度后倒出開 始飲用,二是指有些茶葉要沖泡數次,每次需要泡多少 20 時間。 10.請問茶具大概有哪些分類? 答:概括地來說,自古以來,茶具大致可分為早期的金、銀、玉 制茶具,陶瓷茶具及紫砂茶具、竹木茶具和漆器茶具幾類。 第四章 11.簡要說下茶馬古道的重要歷史意義。 答: 1 茶馬古道是個漢、藏民族關系和民族團結的象征和紐帶 2.茶馬古道帶動了藏區(qū)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3.茶馬古道促進了藏區(qū)社會的城鎮(zhèn)化發(fā)展。 4.茶馬古道促進了藏族與漢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 . 12.請簡單講講文成公主與茶的故事 答:文成公主進藏時攜帶了大量工匠和物 資,她十分喜歡喝茶, 隨行帶了許多各色名茶來到西藏。公主不習慣藏族飲食習慣,就把牛 羊奶與奶茶融在一起飲用,在喝茶時加上一些奶和糖,這就是最初的 奶茶。人們很快的效仿起文成公主的這種做法來,逐漸形成了現在的 藏族奶茶。 文成公主進藏不但讓唐、吐蕃兩個王朝保持了一百年的和平、給吐蕃 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方式;還是我們茶葉歷史上一次重要傳播。 第五章 13. 茶經的重要意義。 答:《茶經》是唐代陸羽所著,公元 780 年問世,它是我國乃至 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 百科全書”,此書奠定了中國茶道文 化的基礎,陸羽也因此被后世譽 為茶圣。 《茶經》是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地總結唐代及唐代以前有關茶事的綜合性 茶業(yè)著作,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一部茶書,《茶經》首開中國茶道之 21 先河,被盛贊為茶業(yè)的開創(chuàng)之功,大大推動了唐代飲茶之風的普及, 并促進了后世茶文化的發(fā)展與繁榮。 14.大觀茶論的重要意義。 答:《大觀茶論》從側面反映了北宋以來我國茶業(yè)的發(fā)達程度和 制茶技術的發(fā)展狀況,為我們認識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貴的文獻資料。 自問世以來,《大觀茶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非常巨大,不僅積極促 進了中國茶業(yè)的發(fā)展,同時極大地推進了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使 得宋 代成為中國茶文化的重要時期。 15.列舉四個茶詩名稱及其作者。 晉代 杜育的《荈賦》 唐代 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 盧仝的《走筆謝夢諫議寄新茶》 , 唐代 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 唐代 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詩?茶》 北宋 蘇東坡的《試院煎茶》 南宋 杜耒的《寒夜》 第六 、 七章 16.茶韻的分類 答:茶韻中有一、音韻, 即指鐵觀音的觀音韻。二、巖韻,指 烏龍茶中的武夷巖茶品種所具有的“巖骨花香”、俗稱“巖石味”。三、 陳韻,是指經過陳化處理的普洱茶所產生出來的獨特韻味。四、雅韻, 是西湖 龍井的獨特韻味。五、冷韻,指的是“輕香冷韻狀元茗”,也 就是黃山毛峰茶所透出的茶韻。六、幽韻,特指午子綠茶的茶韻。 17.簡述巖韻 答:巖韻”是指烏龍茶中的武夷巖茶品種所具有的“巖骨花香”、 俗稱“巖石味”,是一種味感特別醇厚而能長留口中、回味持久深長 22 的感覺,又稱“茶底硬”。“巖韻”是生長在礫質沙壤中的武夷巖茶獨 有的特征,其滋味有特別的醇厚感,飲后回甘快、余味長;喉韻明顯; 香氣不論高低都持久濃厚、冷聞還幽香明顯。 18.如何理解 ”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 ” 這句話 ? 答 : 中國茶文化自產生以來,即與儒釋道三種文 化密切相連,它 吸收了儒釋道三種文化之精華,以茶道為核心的茶文化既有佛教圓通 空靈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曠達之美及儒家的文雅含蓄之美,與中國傳 統(tǒng)文化精神一脈相通。 ” 第八章 19.茶與茶文化向國外傳播過程 答 :1.十世紀時,蒙古商隊來華從事貿易時,將中國磚茶從中國 經西伯利亞帶至中亞地區(qū)。 2.十五世紀初,葡萄牙商船來中國進行通商貿易,茶葉對西方 的貿易開始出現。 3.公元 1610 年左右,荷蘭的商船將茶葉由我國帶到歐洲。十 八世紀初,品飲紅茶逐漸在英國流行,并成為一種高雅的生活方式, 茶葉成了英國 上層人士用于相互饋贈的一種高級禮品。之后,飲茶之 風迅速風靡歐洲。 4.1780 年,英屬東印度公司將我國茶籽帶入印度種植并研制 開發(fā)了茶葉制作技術。至 19 世紀后葉,“印度茶之名,充噪于世”。 今日的印度是世界上產茶量最多的國家。 5.從 17 世紀開始,斯里蘭卡從我國傳入茶籽試種, 1824 年以 后又多次引入中國、印度茶種擴種和聘請技術人員。雖然斯里蘭卡的 面積大小僅和我國的臺灣差不多,但由于其所產紅茶質量優(yōu)異,目前 是世界上茶葉出口最多的國家。 6.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我國的茶葉種植又 相繼直接或間接 23 地傳入俄國、土耳其、肯尼亞、阿根延、巴基斯坦、阿富汗、玻利維 亞、秘魯等國家和地區(qū),遍及全世界各地。 目前,我國茶葉已行銷世界五大洲上百個國家和地區(qū),茶葉的 年產量位居世界第二。 20.簡單敘述下日本茶道 . 答 :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它將日 常生活行為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熔為一爐,成為一門綜合性的 文化藝術活動。它不僅僅是物質享受,而且通過茶會,學習茶禮,陶 冶性情,培養(yǎng)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 最澄帶回了中國的飲茶文化和茶籽,后來又有榮西禪師來到宋朝 時的中國學禪, 日本茶道深受中國禪宗的影響,十六世紀末,千利休 繼承、汲取日本歷代的茶道精神,創(chuàng)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和 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并一直傳承至今,被視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 現在的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但茶道一詞所指的是較早 發(fā)展出來的抹茶道。 21.學習茶文化的對現代人的意義 答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會名流和知名人士樂意參加。茶文化 也是大眾文化,民眾廣為參與。茶文化復蓋全民,影響到整個社會。 每個愛茶的人,都能夠用心靈去熱愛茶文化,在推進中華民族茶文化 的同時,促進國際茶文化的頻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國界, 廣交天下, 成為人類文明的共同精神財富。日漸復蘇的中國茶文化必將伴隨著國 運的繁榮和昌盛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世界的舞臺上展示其獨特的 魅力和作用。 22.茶對現代生活的意義(無固定答案) 答 :茶,秉承天地至清之氣,亦苦亦甘,或濃或淡。這茶的滋味, 也與人生的歷程有太多的相似。人生或者濃釅或者清淡,炎涼榮辱沉 沉浮浮,功名利祿來來往往,都是人生的滋味。多一分淡泊,便得一 24 分寧靜。放下執(zhí)著,還生命一些平和與淡泊,以一種東方人自己的方 式,深入細致地品茶,苦中尋甘,一如品味漫漫人生。以此來享受閑 情與浪漫,活得更加坦然和從容, 而這正是茶文化所能帶給我們的意 趣和快樂。 23、中國十大名茶按照官方評定包含哪些? 答: 西湖龍井 , 洞庭碧螺春 , 黃山毛峰 , 廬山云霧茶 , 六安瓜片 , 君山銀針 , 信陽毛尖 , 武夷巖茶 , 安溪鐵 觀音 , 祁門紅茶 24、中國茶道的“七義一心”指的是什么? 答:七義:茶德、茶藝、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氣功(導 引) 一心:即核心是和。 25、論述綠茶的三種投法及舉例說明適用茶葉。 答:上投法:水到七分滿,投茶,回旋潤茶。 中投法:水入三分滿,投茶,回旋潤茶,再倒水至七分滿。 下投法:投茶,水入三分滿,回旋潤茶,再倒水至七分滿。 五、 填空題 1、茶按照發(fā)酵程度分為 不發(fā)酵茶 、 發(fā)酵茶 兩類, 其中發(fā)酵茶又可細分為 微發(fā)酵 、 半發(fā)酵 、 全發(fā)酵 三 類;按照色澤和加工工藝科分為 綠 茶 、 白茶 、 黃茶 、 青茶 、 紅茶 、 黑茶 六類。 2、中國歷史上五大名泉分別是 中泠泉 、 惠泉 、 觀 音泉 、 虎跑泉 、趵突泉 3、茶道六君子包含 茶筒、 茶漏 、 茶則 、 茶針 、 茶匙 、 茶夾(箸) 。 4、茶是中國的國飲,它發(fā)乎 神農 、聞于魯周公 ,興于 唐 ,盛在 宋 。 5、世界四大紅茶分別是來自于 中國 的 祁門紅茶 ; 印 度 的 大吉嶺紅茶 ; 斯里蘭卡的 烏沃紅茶 ; 印度 的 阿薩姆紅茶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茶文化賞析 茶文化 賞析 網上 考試 題庫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12746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