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教材知識梳理 模塊三 中國現代史 第六單元 科技、教育與文化.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教材知識梳理 模塊三 中國現代史 第六單元 科技、教育與文化.ppt(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含義: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wèi)星。(“兩 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后來演變?yōu)樵訌椇蜌? 彈的合稱,合稱核彈;另一彈指導彈;一星則是 指人造地球衛(wèi)星。) 原子彈:1964年10月16日,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原子 彈成功爆炸。 人造地球衛(wèi)星:(1)1970年4月,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 衛(wèi)星“東方紅1號”發(fā)射成功; (2)1975年,我國成功發(fā)射第一顆返回式衛(wèi)星, 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wèi)星回收技術的國家;,面對面“過”考點,(3)1984年,我國第一顆通信衛(wèi)星被成功地送入地球同步軌道。 導彈:1960年11月,我國成功發(fā)射了自制的第一枚近程導彈“東風1號”。 意義:大大增強了我國的
2、國防力量,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對維護世界和平有重要意義。,1973年,袁隆平在國際上首先育成“秈型雜交水稻” (外國媒體稱為“東方魔稻”),每畝能增產20%30%。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地方特色】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育成“秈型雜交水稻”,被譽為繼四大發(fā)明后的中國“第五大發(fā)明”。,【歸納總結】 1. 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黨中央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 (2)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 (3)廣大科研工作者的辛苦鉆研;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機遇; (5)相對穩(wěn)定的國際環(huán)境; (6)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為科
3、技發(fā)展奠定了物質基礎。,拓展提升,2. 新中國科技的發(fā)展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有什么重大作用? (1)“兩彈一星”打破了美蘇的核壟斷和對中國的核威脅,展示了自己的實力,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營造了安定環(huán)境; (2)雜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不僅解決了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也為解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提供了戰(zhàn)略思路; (3)載人航天工程成為推動高新技術及相關領域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將為中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衡陽6年真題面對面(20122017),A,2. (2017衡陽一模)中國有13億多人口,人均耕地較少,維護糧食安全,一要堅守耕地數量,二要提高糧食產量。有人這樣稱贊中國的一位農業(yè)科學家:“是他引導我們走向一個營養(yǎng)充足的世界?!彼牵?) A. 袁隆平 B. 鄧稼先 C. 焦裕祿 D. 錢學森,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