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最大的書》評》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最大的書》評(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最大的“書”》評課稿
縱觀一節(jié)課,構(gòu)思非常的完整、巧妙,課堂處理的無可挑剔,亮點多多,顯示出教師對教材、課堂與學生的良好把握。下面,我就簡要地談一談本課的幾處亮點:
一、落實低段教學目標,教出了二年級語文課的特點。
低段的語文教學,其主要目標是字詞的教學。本節(jié)課的教學,牢牢抓住了低段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緊扣字、詞,扎扎實實地進行基礎知識的訓練。
例如:在檢查生字詞時,生字詞分組出現(xiàn),先是三個比較容易讀的詞語,再是一組前鼻音,接著是一個專有名詞和一個難讀成語,再接著是一組多音字,最后是難讀的句段,再到指導難寫的生字。這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刨根問底”這
2、個詞語李老師分三次教學。第一次重在讀準音。第二次李老師引導學生了解在川川與地質(zhì)勘探隊員的對話中,川川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一定把問題問清楚,教師指出課文里有一個詞是“刨根問底”。這樣,學生對“刨根問底”理解就水到渠成。第三次李老師創(chuàng)設了一個語言形式,讓學生一一提問,體驗“刨根問底”的過程,對詞語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二年級的學生以直觀形象的意識為主,因此在幫助學生了解“雨痕”、“波痕”的時候,借助了大量的圖片,學生一看就能辨析什么是“雨痕”,什么是“波痕”,并利用圖片理解了什么是“化石”。
二.立足語文的本體,注重言語形式的教學。
語文教學應該聚焦“言語形式”,本課的教學也做到了這一點
3、。在品讀“有,你看,這兒有樹葉,有貝殼,那兒還有一條小魚哩!”這句話的時候,老師出示相應的圖片,并提問:“書上的圖畫豈止是這些化石嗎?還有什么?”引導學生口頭填空:“有,你看,這兒有 ,有 ,那兒還有 哩!”然后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這三句話是怎么連起來的?!坝小小€有……”這三個連接詞。這就是在潛移默化當中,對學生進行了構(gòu)句方法的指導寫作方法的指導。
三、充分利用課文的資源
《最大的書》這篇課文有一幅插圖。李老師在教學時能充分利用這份資源,如:在導入課題就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課題中的“書”帶有引號,并以此為主線,在理解巖石像書的時候,李老師也是叫小朋友觀察巖石的形狀,巖石一層一層,就像一頁一頁的書本,非常直觀、形象。這樣課文的插圖很好的地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的內(nèi)容。把巖石書和我們學習的書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巖石書也有文字,即雨痕、波痕、礦石等,巖石書同樣也有圖畫,即樹葉、備課、小魚等的化石,有字有圖,怪不得勘探隊員叔叔說巖石就是書。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不滿足于此。
這節(jié)課李老師領著學生一頁一頁細細翻看著這本厚厚 的“書”,看到了書上的奇妙的字呀、畫呀……孩子們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真正感受到大自然魅力無窮,學生的情感也深深地融入到朗讀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