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2020版高考政治一輪復習 第2單元 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第5課 把握思維的奧妙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廣西)2020版高考政治一輪復習 第2單元 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第5課 把握思維的奧妙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3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1-,-2-,-3-,-4-,-5-,1,2,3,4,5,1.(2018北京)“窗含西嶺千秋雪”“玉窗五見櫻桃花”。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窗的設計,巧妙之處在于可以引進陽光、空氣,為居室主人呈現大自然的饋贈,借助窗外的空間美,人的心靈之窗也被打開,“納千頃之汪洋,收四時之爛漫”。下列選項正確的有() “窗”“景”“情”之間是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借窗生景的設計體現了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 窗與景、景與詩、詩與情的交融體現了人的創(chuàng)造性 窗的設計體現了內與外、近與遠、有限與無限的和諧統(tǒng)一 A.B.C.D.,6,答案,解析,-6-,1,2,3,4,5,2.(2018江蘇)在今天這樣一個工業(yè)文明的時代,傳統(tǒng)手
2、工藝仍然有其獨特的價值,它不僅可以通過動手重新喚醒人們手腦心的整合協(xié)調能力,而且可以強化國人內心深處對于自身文化傳統(tǒng)的守護感和參與感。由此可見() A.運動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B.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C.靜止是有條件的、相對的 D.意識具有目的性和自覺選擇性,6,答案,解析,-7-,1,2,3,4,5,3.(2017課標全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fā)展目標,破解發(fā)展難題,厚植發(fā)展優(yōu)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這是因為() 發(fā)展理念反映了發(fā)展實踐的曲折性 發(fā)展理念正確與否關乎發(fā)展實踐的成敗 發(fā)展理念變革往往是發(fā)展實踐變革的先導 發(fā)
3、展理念變革意味著消除以往發(fā)展理念的影響 A.B.C.D.,6,答案,解析,-8-,1,2,3,4,5,4.(2017天津)內蒙古興隆溝遺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體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豐富的紅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專家依據發(fā)現陶人的區(qū)域、供奉的房間以及服飾佩戴,確定這尊陶人的身份是紅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將其稱為“中華祖神”。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A.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chuàng)造性,可以揭示歷史之謎 B.人可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一個理想的事物 C.人的認識受自身立場、觀點、方法等因素的制約 D.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和主體差異性,6,答案,解析,-9-,1,2,3,4,5,5.(2
4、016課標全國)韓非子說林上記載:一年春天,管仲跟隨齊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時迷失了路。管仲說:“老馬之智可用也?!庇谑?他們讓老馬在前面走,軍隊在后面跟著,果然順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老馬的識途功能的客觀實在性取決于人的發(fā)現 正確認識老馬識途的功能是解決迷路問題的關鍵 用老馬找到返回的路體現了人的意識活動的能動性 老馬之“智”與人之“智”歸根到底都源于實踐 A.B. C.D.,6,答案,解析,-10-,1,2,3,4,5,6,6.(2014課標全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介紹了我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風貌的有代表性的飲食文化。該片在電視臺播放后引起了極大關注,產生了廣泛影
5、響。通過舌尖上的中國,人們感受到的,不僅有美食的味道,還有歷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鄉(xiāng)的味道,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們從美食中體味深厚的文化意蘊,表明() 物質的東西與觀念的東西總是融合在一起 物質的東西與觀念的東西統(tǒng)一于人的實踐 物質的東西與觀念的東西沒有固定界限和本質差別 物質的東西與觀念的東西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A.B. C.D.,答案,解析,-11-,考點一,考點二,物質決定意識,考點三,-12-,考點一,考點二,疑點微撥 1.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有了人腦就一定有意識。(試判斷) 點撥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但是離開了客觀存在,人腦不會自行產生意識。只有人腦與客觀
6、存在相結合才能產生意識。離開客觀存在,意識既不能產生,也不能發(fā)展。 2.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也可以理解為意識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正確反映客觀事物。(試判斷) 點撥 (1)任何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但不能理解為意識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2)能夠如實反映客觀事物的意識是正確的意識,歪曲反映客觀事物的意識就是錯誤的意識。,考點三,-13-,考點一,考點二,3.意識來源于人腦。(試判斷) 點撥 意識的產生離不開人腦,但其來源于客觀存在,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考點三,-14-,考點一,考點二,典例剖析 (2016課標全國)中國舊體詩多以中原及其周邊地區(qū)的生活為題材。進
7、入近代,隨著人員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國舊體詩出現了反映西方社會生活的內容,如“地冷宜親火,樓高可摘星”反映倫敦的陰冷氣候和城市風貌;“開函喜動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給遠方親人帶來的喜悅。從中國舊體詩內容的變化可以看出() 意識內容的變化本質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變化 沒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識的內容 有什么樣的意識內容就有什么樣的反映對象 意識內容的變化根源于社會生活實踐的變化 A.B.C.D.,答題規(guī)范,考點三,-15-,考點一,考點二,意識的能動作用,考點三,-16-,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17-,考點一,考點二,疑點微撥 1.意識反作用于物質,是指意識能夠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引
8、起客觀事物具體形態(tài)的變化。(試判斷) 點撥 意識反作用于物質,是指意識能夠指導人們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作用于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從而引起物質具體形態(tài)的變化,創(chuàng)造出新的物質具體形態(tài)。不能把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理解為它能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意識只有通過人的實踐才能作用于客觀事物,實踐是意識反作用于客觀事物的必經途徑。 2.意識可以促進事物的發(fā)展。(試判斷) 點撥 意識有正確和錯誤之分,具有兩重性,只有正確的意識才可以促進事物的發(fā)展。,考點三,-18-,考點一,考點二,典例剖析 (2015課標全國)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戰(zhàn)爭期間,面對日本侵略者的瘋狂進攻,中國人民克服經濟力、軍力、政治組織力等遠遠
9、弱于日本的困難,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以血肉之軀筑起了捍衛(wèi)祖國的鋼鐵長城,涌現出楊靖宇、趙尚志、左權、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愛國將領,“狼牙山五壯士”“八百壯士”等英雄群體,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愛國主義的壯麗史詩。 在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戰(zhàn)爭中,形成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不畏強暴、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箲?zhàn)精神始終支撐和激勵中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最終打敗了極其殘暴、極其野蠻的日本侵略者,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考點三,-19-,考
10、點一,考點二,結合材料,運用意識能動作用的知識說明抗戰(zhàn)精神對中國人民戰(zhàn)勝日本侵略者的作用。,考點三,-20-,考點一,考點二,答題規(guī)范,考點三,-21-,考點一,考點二,答案 意識是對物質的能動反映,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箲?zhàn)精神是激勵中國人民堅持抗戰(zhàn)、爭取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箲?zhàn)精神極大地激發(fā)了中國人民戰(zhàn)勝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強了戰(zhàn)勝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激勵中國人民克服國力弱、武器裝備落后等困難,堅持持久抗戰(zhàn),最終贏得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考點三,-22-,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23-,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24-,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疑點微撥 堅持從馬克思
11、主義理論出發(fā)就是堅持從實際出發(fā)。 (試判斷) 點撥 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反面是從主觀出發(fā)。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出發(fā)、從經驗出發(fā)、使客觀符合主觀的說法都是錯誤的,是主觀主義的表現,其實質是唯心主義。,-25-,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典例剖析 (2018天津)天津市薊州區(qū)的郭家溝,東臨梨木臺、西鄰九山頂,以前主要靠種莊稼,村民收入不高。后來,隨著鄉(xiāng)村旅游的升溫,當地依托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開展旅游精品村建設,請專家對村子進行規(guī)劃,提升改造農家樂,吸引來大量游客,實現了村民增收致富。郭家溝的成功轉型表明 () A.專家正在成為農村經濟發(fā)展的主體力量 B.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就能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 C
12、.一個地方的自然條件對經濟發(fā)展起決定作用 D.科學發(fā)展要從實際出發(fā),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順應市場需求,答題規(guī)范,-26-,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廣深視角 1.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1)意識的內容來自客觀存在,是客觀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觀的。 (2)意識形成三要素:客觀存在、社會實踐、人腦,三者缺一不可。,-27-,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2.意識的內容與形式 (1)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即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意識依賴于物質。 (2)意識的形成不僅要有人腦,還要有被反映的客觀存在,意識的產生是客觀存在通過生活實踐環(huán)節(jié)進入人腦,并在人腦中加工改造的結果。 (3)不管什么樣的意識(對現象的反映、對本質的反映,正確的意識、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4)意識的內容來源于客觀存在,因而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28-,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3.正確把握意識的反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三者的區(qū)別與聯系,-29-,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30-,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4.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31-,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32-,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5.正確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關系,-33-,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