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整合各負其責共建教育生態(tài)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三教整合各負其責共建教育生態(tài)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三教整合,各負其責,共建教育生態(tài)圈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致力創(chuàng)建優(yōu)良教育生態(tài)圈
施永忠
走進浙大附中,你可以發(fā)現,校園里是一片蓬勃向上、井然有序的繁榮景象, 學生勤奮學習、努力上進;老師兢兢業(yè)業(yè)、無私奉獻;家長熱情關心、積極配合; 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共育新人。呈現一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育” 協(xié)調共育新人的大好局面。這主要得益于學校領導大抓“三教”整合、共建教育 生態(tài)圈的決心和行動。
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同樣,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也離不 開學校教育這個主體和核心?!叭獭闭希涂梢詾閷W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 優(yōu)化教育資源,協(xié)調教育行為,形成教育合力,使學生健康
2、成長,構建起良好的 教育生態(tài)圈。其實,整合,也就是配合,也就是協(xié)調,也就是優(yōu)化。浙大附中在 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努力打好扎實有效的整合工作基礎,而在節(jié)假日則進一 步布置組織“三教整合”的社會實踐活動,以強化和促進共建教育生態(tài)圈的工作。
那么,在平日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學校是如何抓三教整合呢?
學校自身教育,努力實行“三放”。
第一,是建立起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在班主任的引導下,放于讓學生組織 班委會,放于讓學生開展班委、團支部活動,由學生自己獨立管理班級的課堂秩 序、衛(wèi)生整潔、公共財物、中午就餐、宣傳娛樂、體育鍛煉、社會實踐活動,等 等;
第二,根據高中學生天性喜歡求知,愛好文體活動,
3、學校放于讓學生組建健 康有益的社團,如“湖畔”文學社、小記者團、漫畫社、“流火”話劇社、校演 講辯論隊、足球隊、排球隊、籃球隊、合唱團,以及一些學科性研究團體,允許 他們出校比賽、外出交流或參加活動;
第三,學生之間或學生自己,都有一些生活私事、個人隱私,班主任、老師、 學校有關職能部門都放心地讓學生自己處理,即使出點“亂子”也不大驚小怪, 古人云:“吃一塹,長一智”。當然,對有意搞不正當的事,危害他人、集體和社 會的則另當別論。
通過“家長學?!?、家長委員會、家訪、網絡等途徑,引導家庭教育,努力
做到“三不”。
首先,是希望并要求家長學會關心孩子,特別是高中生,區(qū)別“溺愛”和“智 愛
4、”,不要包辦孩子的生活起居;
第二,對于孩子的應酬辦事,家長不要替代,比如禮節(jié)性的拜訪親友、課余 有問題請教教師和同學、家庭急需采購物品、需要馬上處理的個人事物,等等;
第三,對孩子健康的娛樂活動,家長不予干涉,諸如學習疲倦了唱唱歌、看 看電影、打打籃球、踢踢足球、玩玩棋類、看看小說雜志,等等。作為家長,重 在引導,而不是粗暴地干涉。
而社會教育,則通過各種途徑,努力實現“三寬”。
第一,就是爭取社會各方面在配合學校、家長教育孩子的同時,對那些適合 孩子增知識、長才干的社會實踐場地的限制盡可能的放寬,不輕易做出不讓學生 進入、不讓學生看到、不讓學生評論等規(guī)定;
第二,對社會為學生提供
5、參觀學習的場地,爭取有關部門收費都相應放寬, 比如學生看健康的影視、參觀自然文化展覽、欣賞人文景觀等;
第三,爭取社會生產部門對學生在寒暑假中帶有社會實踐性質的“打工”的 限制,也適當放寬,不輕易拒絕學生的要求,更不刁難甚至傷害學生的心靈。
為了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打好上述基礎的前提下,依據《未成年人保 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關法律,在實施“三教”整合中,學校還 和家庭、社會共同做好“三導”,實行“三嚴”。“三導”就是對思想認識問題積 極“疏導”,對不正當行為正面“引導”,對不規(guī)范或違法行為及時“指導”?!叭?嚴”就是“嚴禁”學生酗酒,以防損害他們的健康、影響他們的學習;“
6、嚴禁” 吸煙,甚至吸毒,共同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嚴禁”進入中學生不宜進入的場 所,比如網吧、舞廳、卡拉OK廳、電子游戲廳等。
另外,學校還結合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利用節(jié)假日,大力抓好學生社會實踐 活動,通過豐富多采的活動來加強和促進三教整合工作。
一方面,組織各類學生參與國家、省的各級學科、文體競賽活動,如物理、 化學、生物夏令營,特別是無線電定向測向等體育競賽項目,引導學生培養(yǎng)興 趣、發(fā)展特長,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暑假中,學生們在國家級競賽中獲 得的優(yōu)異成績,就是一個例證。同時,學校組織廣大同學開展學科的研究性課題 的研究、探索,每個學科都布置了相應的任務,引導學生們利用假期,深入
7、研究 學科知識,拓寬知識面,進行自主性地研究,并寫成論文,做成CAI,回校后進 行交流,向老師和同學們展示自己的研究性學習成果。
一方面,組織了人人參與、涉及廣泛的社會責任感教育活動。近二千名師生, 走上社會、走進社區(qū)、奔赴杭城四面八方,進行了具體細致地公民道德宣傳、調 查活動,而且積極參與各自所在社區(qū)的公民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形成了一種良好 的互動關系,既從社會上廣大民眾的優(yōu)良道德品行那里得到教誨和熏陶,也發(fā)現 了許多有關公民道德教育的不足之處、亟待改進之處。為此,同學們紛紛寫了心 得體會、調查報告,甚至是論文,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過文章、多媒體課件展 示出來。特別是原高一(1)班同學利用假
8、期做出來的調查報告,還獲得了杭州 市2002年度“人民好建議獎”,推動了杭州市的“清潔杭城”工作,受到了市領 導及社會各界的好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一方面,是給教職工分發(fā)公交月卡、電話卡,布置教職工特別是班主任老師, 利用假期,走訪學生,拜訪家長,進行大規(guī)模地家庭教育調查,以及學校和家 校教育的交流和指導。既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也調查學生家庭的教育狀況, 與家長們交流子女教育的問題,爭取家長對學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正是平日的整合和假期的強化,特別是廣大家長和社會有關部門的理解和支 持,使浙大附中形成了一個以學校教育為主體和核心,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為輔 的優(yōu)良的教育生態(tài)圈,日益顯現其育人的效益。在這個教育生態(tài)圈中,各自逐步 明確了自己的職責及相應的教育行為,形成了一種良好的育人態(tài)勢?!叭獭闭?合,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建立起一個優(yōu)良的教育生態(tài)圈,使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切實提高學生素質的工作,真 正落到了實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使學校上下左右呈現一種蓬勃向上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