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節(jié)選)》教案1(滬教版第三冊)
《《秋水(節(jié)選)》教案1(滬教版第三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秋水(節(jié)選)》教案1(滬教版第三冊)(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教學無憂http://jiaoxue5u.taobao.com/專注中小學 教學事業(yè)! w.w.w.g.k.x.x.c.o.m 《秋水》教案 一、 導入: 著名學者南懷瑾這樣說:“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倒,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飯吃,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 千百年來,道家思想對亂世中飽經創(chuàng)傷的心靈給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莊子,魯迅先生曾在《漢文學史綱要》中這樣評價過他:“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苯裉煳覀兙蛠砀惺芷湮恼瞒攘?。 我們中國的成語源遠流長,含義深刻。其中有兩個成語,一個是“ 望洋興嘆” ,一個是“貽笑大方”。大家知道它出自什么作品嗎?(《莊子·秋水》)有誰能說一說這兩個成語的意思?( 望洋興嘆:本義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貽笑大方:讓內行者笑話。) 二、 介紹作者及《莊子》 莊子,名周,宋蒙城(今河南商丘縣附近)人。大約生于公元前四世紀中葉,死于公元前三世紀上半時期,與孟子同時或稍后。他做過蒙城漆園吏;楚威王要拜他為相,他拒絕了。 《莊子》是莊周和他的門人、后學者所著。一般人認定,“內篇”七篇是莊子自著,“外篇”十一篇是門人和后學者所著。它是一部唯心主義哲學著作,但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莊子》一書的思想核心:即清靜無為,順應自然,隨從世俗,反對人為,棄圣絕知,否定現實的進步和斗爭。 《莊子》中所宣揚的社會理想是人類遠古,所謂“其臥徐徐,其覺于于”;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莊子》有一定的批判精神。當時封建制代替了奴隸制,大批的貴族奴隸主轉化為封建地主,他們極盡詭詐殘酷,貪婪無厭,窮奢極欲。莊子反對“知”、“圣”,詛咒黑暗,往往是基于此而發(fā)。在后學中更明確指斥“圣人不死,大盜不止,”“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這種深刻的批判精神,體現了《莊子》文章一定的現實意義,對后代也有積極影響。 三、 整體感知課文 《秋水》是《莊子·外物》中的一篇。課文節(jié)選的是《秋水》篇的開頭一段,以河伯見海神為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 學生思考:全文可分為多少個層次?怎么劃分?每層講什么? 明確:全文分兩層:第一層(“秋水時至……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寫黃河的壯闊和河伯的驕傲自滿。第二層,寫河伯見到大海后自嘆不如。 四、 思想內容分析: 1.分析第一層 提問:本層共兩句話,每句講什么? 明確:第一句寫黃河的壯闊。第二句寫河伯的驕傲自滿。 提問:河伯驕傲自滿的神態(tài)、心理可用什么成語概括? (參考:躊躇滿志、夜郎自大) 板書設計 : 百川灌河——雄壯 黃河 不辯牛馬——開闊 第一層 欣然自喜——躊躇滿志 河伯 天下之美盡在——夜郎自大 2.分析第二層 提問:見到大海,河伯為什么會望洋興嘆? 明確:對于接納眾流、浩瀚無垠的大海來說,黃河與之相較,又實在是太渺小了。當河伯懷著洋洋自得的心情向東而行,到達北海,“東面而視”時,滿眼所觸及的是無邊無際的茫茫海水,這和“不辯牛馬”相差何啻天壤。河伯還有自知之明,頓覺自己的見識局于一隅,自愧弗如,故而會望洋興嘆 提問:河伯是怎樣進行自我批評的? 明確: 首先以“‘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來批評自己“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的狂妄自大。接著以小看仲尼和輕視伯夷的事例,證實了自己的淺薄。最后以一個“殆”字,闡明驕傲自滿的危害性,即勢必遭到“大方之家”的恥笑。批判層層展開,步步深入,一個狂妄自大,又將幡然悔悟的河伯形象躍然坻卜,呼之欲出了,從而揭示了反驕破滿的主旨,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板書設計 秋 水 《莊子》 黃河寬闊 不辨牛馬 北海壯閱 不見水端 ↓于是焉 ↓于是焉 河伯自大 欣然自喜 望洋興嘆 為盡在己——狂妄自大 始吾弗信——盲目崇拜 3.小界。提問:本文對我們有何啟示? 明確:我們可以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那就是說一個人的見識總是有限的,見聞再多,也不能驕傲自滿。(學生說出諸如“人貴有自知之明 ”、“ 知恥近于勇 ”、“謙受益,滿招損” 、“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自大由于無知”、“ 有比較才有鑒別”等,都應予以肯定。) 五、總結本文有關的語法 (一)通假字: 涇流之大。(“涇”通“徑”,直流。) 不辯牛馬。(“辯”通“辨”,分辨,辨別。) (二)一詞多義 望洋向若而嘆曰。(名詞,海神名。) 以為莫己若者。(動詞,如、及、比得上。) (三)詞類活用 順流而東行。(方位名詞作狀語。東:向東面。) 東面而視。(方位名詞作狀語。東:朝東,向東。)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少:認為…;少,小看;輕:認為……輕,輕視。) (四)句式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賓語前置句。賓語“己”置于動詞謂語“若”的前面)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動句。見……于,表示被動,可譯為“……被……”, (五)固定格式 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非……則”,表示假設,譯為:“不是……就、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且夫……”,再說,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層 意思。) 六、小結全文 《秋水》我們學的只是開頭的一段。 《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若對話的形式,討論“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的問題。莊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若的對話來討論玄妙的哲學問題。課文這一段河、海的對比,實際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貴賤之類的看法,然后一層深一層地引到漫無邊際的認識海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外閱讀《秋水》全文。 另外,莊子作為我國古代八大笑星之一,他的很多言行都是很特立獨行的,大家可以多閱讀一些他的故事,這樣可以更深刻地體會他的哲學思想. 七、分析本文寫作特點 本文以寓言的形式說理,因此將客觀的東西主觀化,用擬人的來表現海、河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如河伯的沾沾自喜和對海神若的談話就是如此,另外,在論說時,文章采用了引申譬喻的方法,以小見大地擴展話題。比如文章開始寫的是水之大,而河伯對海神若的談話則提到了仲尼之聞與伯夷之義,就由 水勢的大小拓展到道德學問的方面來,使文章的內涵更豐富,主題更深刻。 八、布置作業(yè) 客服唯一聯(lián)系qq 1119139686 歡迎跟我們聯(lián)系-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秋水節(jié)選 秋水 節(jié)選 教案 滬教版 第三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147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