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專題32 雙星或多星模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微專題32 雙星或多星模型(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 2
L 2
1 1 1
1 2
L 2
2 2 2
1 2
合 r
1 2
1 2
1 2
1 2
1 2
= m
1 2
1 1
2 2
1 2
1 2
5 5
2
1 2
1 1 2 2
微專題 32 雙星或多星模型
1 .“雙星模型”如圖,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間的萬有引力提供,即
Gm m
=m ω 2 r ,
Gm m
=m ω 2r ,其中 r +r =L.2.“雙星問題”的隱含條件是兩者受到的向心力相等,周期
相等,角速度相同;雙星軌道半徑與質(zhì)量成
2、反比.3.多星問題中,每顆星做圓周運動所需的向
v2
心力由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即 F =m ,以此列向心力方程進行求解.
1.(多選)如圖 1 所示,兩顆星球組成的雙星,在相互之間的萬有引力作用下,繞連線上的 O
點做周期相同的勻速圓周運動.現(xiàn)測得兩顆星之間的距離為 L,質(zhì)量之比為 m ∶m =3∶2,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 1
A.m 、m 做圓周運動的線速度之比為 2∶3
B.m 、m 做圓周運動的角速度之比為 3∶2
2
C.m 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 L
1 5
2
D.m 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 L
2 5
3、
答案 AC
解析 設(shè)雙星 m 、m 距轉(zhuǎn)動中心 O 的距離分別為 r 、r ,雙星繞 O 點轉(zhuǎn)動的角速度均為 ω, 據(jù)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得
m m
G
L2
r ω2
=m
r ω2
,又 r +r =L,m ∶m =3∶2
所以可解得 r
1
2 3 = L,r = L
m 、m 運動的線速度分別為 v =r ω,v =r ω,
1 2 1 2
= M(
L 2
T
1
1
2
則 有 =m(
2
L 2
) 2r ,得到恒星的質(zhì)量 M=
4 π2L3
4、
1 2 1 2
1 2
2
1 2
2
1 2
= m
和 G
= m
1 2
1 2
L 2
T L2
T
1 1
2 2
故 v
∶v =r ∶r =2∶3.
綜上所述,選項 A、C 正確.
2.(2020· 吉林長春市二模)2019 年諾貝爾物理學(xué)獎授予了三位天文學(xué)家,以表彰他們對人類 對宇宙演化方面的了解所做的貢獻.其中兩位學(xué)者的貢獻是首次發(fā)現(xiàn)地外行星,其主要原理 是恒星和其行星在引力作用下構(gòu)成一個“雙星系統(tǒng)”,恒星在周期性運動時,可通過觀察其 光譜的周期性變化知道其運動周期,從而證實其附近存在行
5、星.若觀測到的某恒星運動周期 為 T,并測得該恒星與行星的距離為 L,已知引力常量為 G,則由這些物理量可以求得( ) A.行星的質(zhì)量
B.恒星的質(zhì)量
C.恒星與行星的質(zhì)量之和
D.恒星與行星圓周運動的半徑之比
答案 C
解析 恒星與行星組成雙星,設(shè)恒星的質(zhì)量為 M,行星的質(zhì)量為 m.以恒星為研究對象,行星
對它的引力提供了向心力,假設(shè)恒星的軌道半徑為 r
1
GMm 2π
,由 )2
r 得到行星的質(zhì)量 m
=
4π2L2r GT2
,以行星為研究對象,恒星對它的引力提供了向心力,假設(shè)行星的軌道半徑為 r
6、,
GMm 2π 4π2L2r T 2 GT2
,則有 M+m= ,故 A、B、D 錯誤,
GT2
C 正確.
3.(多選)(2020· 湖北隨州市 3 月調(diào)研)2019 年 12 月 20 日,國防科技大學(xué)領(lǐng)銜研制的我國天基
網(wǎng)絡(luò)低軌試驗雙星在太原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搭載 CZ-4B 火箭成功發(fā)射,雙星順利進入預(yù)定軌 道.假設(shè)兩個質(zhì)量分別為 m 和 m (m >m )的星體 A 和 B 組成一雙星系統(tǒng),二者中心之間的距 離為 L,運動的周期為 T,萬有引力常量為 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因為 m >m ,所以星體 A 對星體 B 的萬有引力大于
7、星體 B 對星體 A 的萬有引力
m
B.星體 A 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 L
m +m
2πm L
C.星體 B 的線速度大小為
(m+m )T
4π2L3
D.兩星體的質(zhì)量之和為
GT2
答案 BD
解析 兩者之間的萬有引力提供彼此的向心力,此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m m 2π m m 2π
A 錯誤;對 A、B 兩星體,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G r ( )2 r ( )2
,又
2
1
2
1
2
1 2
1 2
故 B 正確;星體 B 的線速度大小為 v= 2
= ,故
8、C 錯誤;將 G
= m
1
1 2
( m+m )T
和 G
= m
1 2
4 π2L3
GT2
1 2
1 2
= M(
L 2
T
2 π
T
r
地 m
r
2 π
L 2
T ′
T ′
P
Q
2
速 率 v=
2 π v T
P
T
T ′
v
因為 r
1
m m
+r =L,聯(lián)立解得星體 A 和星體 B 的運動半徑分別為 r = L,r = L,
m +m m +m
2πr 2πm L m m 2π
r ( )2
T L2 1 1 T 1 2
9、
m m 2π
r ( )2 L2 2 2 T
簡化后相加,結(jié)合 r +r =L,可得 m +m = ,D 正確.
4.(2020· 河北保定市調(diào)研)把地球和月球看作繞同一圓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雙星系統(tǒng),質(zhì)量分 別為 M、m,相距為 L,周期為 T,若有間距也為 L 的雙星 P、Q,P、Q 的質(zhì)量分別為 2M、 2m,則( )
M
A.地、月運動的軌道半徑之比為
m
M
B.地、月運動的加速度之比為
m
C.P 運動的速率與地球的相等
2
D.P、Q 運動的周期均為
T
2
答案 D
Mm 2π
解析 對地、月有 G
10、 )2r
=m( )2r 地
月
,故軌道半徑與質(zhì)量成反比,即 = ,A
M
月
錯誤;加速度 a=( )2
T
r,正比于軌道半徑,反比于質(zhì)量,B 錯誤;設(shè) P、Q 的周期為 T′,
2M×2m 2π 2π
則有 G =2M( )2r =2m( )2r ,軌道半徑與質(zhì)量成反比且地、月間距跟 P、Q 間
距均等于 L,故地球與 P 的軌道半徑 r 相等,于是 2T′
2
=T
2,解得 T′=
2
T,D 正確;由
r 得 = = 2,C 錯誤.
地
5.由三個星體構(gòu)成的系
11、統(tǒng),叫作三星系統(tǒng).有這樣一種簡單的三星系統(tǒng),質(zhì)量剛好都相同的 三個星體甲、乙、丙在三者相互之間的萬有引力作用下,分別位于等邊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上, 繞某一共同的圓心 O 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內(nèi)做相同周期的圓周運動.若三個星體的質(zhì)量均為 m,三角形的邊長為 a,萬有引力常量為 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個星體做圓周運動的半徑均為 a
B.三個星體做圓周運動的周期均為 2πa
C.三個星體做圓周運動的線速度大小均為
a
3Gm
3Gm
a
Gm2 3Gm2 4π2
a 2πr
Gm
F 3Gm
mm′ Gm
m 2 m2 Gm2
12、 1
L 2
L 2
2
n
3Gm
D.三個星體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均為
a2
答案 B
解析 質(zhì)量相等的三星系統(tǒng)的位置關(guān)系構(gòu)成一等邊三角形,其中心 O 即為它們的共同圓心,
由幾何關(guān)系可知三個星體做圓周運動的半徑 r=
3
3
a,故選項 A 錯誤;每個星體受到的另外
兩星體的萬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其大小
F = 3· ,則 = m a2 a2 T2
r,得 T=
2πa
,故選項 B 正確;由線速度公式 v= 得 v= 3Gm T
a
,故選項 C 錯誤;向
13、心加速
度 a= = ,故選項 D 錯誤. m a2
6.(多選)宇宙中存在一些離其他恒星較遠的四顆星組成的四星系統(tǒng).若某個四星系統(tǒng)中每個
星體的質(zhì)量均為 m,半徑均為 R,忽略其他星體對它們的引力作用,忽略星體自轉(zhuǎn),則可能 存在如下運動形式:四顆星分別位于邊長為 L 的正方形的四個頂點上(L 遠大于 R),在相互之 間的萬有引力作用下,繞某一共同的圓心做角速度相同的圓周運動.已知引力常量為 G,則 關(guān)于此四星系統(tǒn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L
A.四顆星做圓周運動的軌道半徑均為
2
m
B.四顆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為 G
R2
Gm2
C.
14、四顆星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大小為 (2 2+1)
L2
D.四顆星做圓周運動的角速度均為
(4+ 2)Gm 2L3
答案 BD
解析 任一顆星體在其他三顆星體的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合力方向指向?qū)蔷€的交點,圍繞
正方形對角線的交點做勻速圓周運動,軌道半徑均為 r=
2
2
L,故 A 錯誤;星體表面的物體
受到的萬有引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即 G =m′g,解得 g= ,故 B 正確;由萬有引
R2 R2
力定律可得四顆星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大小為 F =G +2G cos 45°= (
( 2L)2
+ 2),選
+ 2)=mω
L 2
2 2
n
項 C 錯誤;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 正確.
Gm2 1 2
= ( 2( L),解得 ω=
(4+ 2)Gm
,故 D
2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