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期中測試卷【含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期中測試卷【含答案】(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二學期期中測試卷
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如圖所示,用細線拴一塊橡皮,使橡皮繞手做圓周運動,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
2.如圖,體操運動員在上桿比賽前要在手上涂防滑粉,這樣做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
(第1題) (第2題) (第3題) (第6題)
3.如圖所示,在15 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向右運動的過程中,物體B相對于地面靜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 N,則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N。
4.小明沿水平方向用10 N的力拉著重50
2、N的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拉力增大到15 N,物體將做________(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
5.公安部門要求小型客車的駕駛員和前排乘客必須使用安全帶,這是由于快速行駛的汽車,一旦發(fā)生碰撞,車身停止運動,而乘客身體由于________會繼續(xù)向前運動,在車內(nèi)與車身撞擊,嚴重時可能把擋風玻璃撞碎而飛出車外。
6.如圖,騎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按猴L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當詩人孟郊騎馬看到百花紛紛向后退去,是以______________為參照物。
7.如圖所示,當人曲臂將重物托起時,胳膊可以看成一費力杠桿,若OA=5 cm,AB=25 cm,F(xiàn)1的力臂為2
3、 cm,當水平托住5 kg重物時,肱二頭肌的收縮力為________N。(g取10 N/kg)
(第7題) (第8題) (第10題)
8.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個重為600 N的物體,將物體勻速拉動時,動力F的大小是90 N,則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N(不計繩重、輪與軸間摩擦)。
9.一列火車從甲地使往乙地,途中通過一座長400 m的橋梁時以40 m/s的速度勻速通過,列車全部通過橋梁的時間是25 s,火車的長度是________m。
10.汽車上的手動剎車裝置在使用時把剎車桿拉起后可以防止熄火后車移
4、動。剎車桿相當于一個繞O點轉(zhuǎn)動的杠桿,其簡化示意圖如圖所示,F(xiàn)2是杠桿受到的阻力。請在圖中畫出杠桿平衡時的阻力臂L2、作用在A點的最小動力F1及其動力臂L1。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14分;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
11.關(guān)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牛頓第一定律是憑空想象出來的
B.物體只要運動,就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體,只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
D.如果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12.如圖所示,茶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對力屬于平衡力( )
A.茶杯的重力與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
5、
B.桌子的重力與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與茶杯對桌面的壓力
D.茶杯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
(第12題) (第13題) (第14題)
13.甲、乙兩小車同時同地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經(jīng)過6 s,兩車的位置關(guān)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 m處
B.甲在乙前面1.2 m處
C.乙在甲前面0.6 m處
D.乙在甲前面1.2 m處
14.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上的物體正在向右運動,物體速度逐漸變大,則物體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傳送帶的支持力
B.
6、重力、對傳送帶的壓力
C.重力、傳送帶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
D.重力、傳送帶的支持力、對傳送帶的壓力
15.下列運動項目涉及的物理知識描述正確的是( )
A.三級跳遠——快速助跑是為了增大慣性
B.劃船比賽——船槳和水之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引體向上——人對單杠的拉力與單杠對人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D.百米賽跑——裁判員通過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方法判斷運動快慢
16.如圖所示,杠桿在拉力F的作用下水平平衡?,F(xiàn)將彈簧測力計繞c點從a位置轉(zhuǎn)動到b位置的過程中,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則拉力F的變化情況是( )
A.一直變大 B.一直變小 C.一直不變 D.先變大后變
7、小
(第16題) (第17題)
17.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200 N的重物,動滑輪重為10 N(不計繩重與摩擦),則拉力F的大小為( )
A.70 N B.100 N C.105 N D.110 N
三、實驗探究題(第18題8分,第19題5分,第20題4分,共17分)
18.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實驗前,杠桿左端下沉,接下來你該這樣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圖乙所示,杠桿上的刻度均勻,在
8、A點掛4個鉤碼,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yīng)在B點掛________個相同的鉤碼;當杠桿平衡后,將A、B兩點下方所掛的鉤碼同時朝遠離支點O的方向移動一小格,則杠桿________(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水平平衡”)。
(3)如圖丙所示,若不在B點掛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B點向下拉杠桿,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當彈簧測力計從a位置轉(zhuǎn)動到b位置時,其示數(shù)將________(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19.如圖所示的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小明用到了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個木塊、一個砝碼、一塊長木板和一條毛巾。實驗過程中長木板始終相對桌面靜止。
(1)實
9、驗中,他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塊,根據(jù)____________知識,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小。
(2)在甲圖實驗中,當木塊的運動速度變大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比較________兩圖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guān)。
(4)小明想進一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進行了圖丙的實驗(在長木板上鋪毛巾),當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達到最大值時仍沒拉動木塊。為了使用現(xiàn)有實驗器材順利完成此實驗探究,你建議小明可采取的辦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測出滑動
10、摩擦力的大小,再和________(填“甲”或“乙”)圖實驗進行比較。
2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中,小明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________________狀態(tài)時我們認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實驗時,小明發(fā)現(xiàn)當向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一個相等質(zhì)量的砝碼時,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這兩個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盤中的砝碼換成一個較重的砝碼時,發(fā)現(xiàn)木塊仍然處于靜止狀態(tài),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這種
11、現(xiàn)象產(chǎn)生,請你對該實驗裝置提出改進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第21題6分,第22題6分,第23題7分,共19分;要有必要的公式和過程,只的不得分)
21.“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駕車外出旅游。經(jīng)過某交通標志牌時,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標志,如圖所示。小明想了想,馬上就明白了這兩個數(shù)據(jù)的含義:從交通標志牌到上橋的距離為18 km,通過這段公路時,汽車的行駛速度不能超過40 km/h。若小明爸爸駕車通過這段路程用時30 min,則汽車的速度為多少千米每小時?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試計算從標志牌到上橋最快要用多少分鐘?
12、
22.如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AB長1 m,支點在中間,左端A處掛一重為10 N的物體甲。
(1)若在杠桿上離O點0.4 m處掛一物體乙使杠桿水平平衡,則物體乙重力為多少?
(2)若換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杠桿,拉力F的大小為25 N,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那么拉力F離O點的距離為多少?
23.如圖所示,利用滑輪組將200 N的重物勻速向上提升到2 m高的平臺上,求:
(1)畫出滑輪組的繞線方式。
(2)繩子自由端向下移動的距離。
(3)若實際拉力為110 N,不計繩重及摩擦,則動滑輪重是多少?
答案
一、1.運動狀態(tài)
2.增大摩擦力
13、 點撥:體操運動員在上桿比賽前要在手上涂防滑粉,這樣做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
3.12
4.變速 點撥:當給物體一個水平方向10 N的拉力時它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平衡,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等于10 N,方向與拉力方向相反;當拉力增大到15 N時,由于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摩擦力大小不變,此時拉力大于摩擦力,物體將做加速運動。
5.慣性 點撥:當快速行駛的汽車突然剎車或發(fā)生碰撞時,由于阻力作用,車身停止運動,而乘客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向前運動,在車內(nèi)與車身撞擊,嚴重時可能把擋風玻璃撞碎而向前飛出車
14、外,所以駕駛員和前排乘客必須使用安全帶。
6.馬(或自己)
7.750 點撥:由題意可知,5 kg物體的重力等于阻力,即F2=G物=mg=5 kg×10 N/kg=50 N,阻力臂L2=OB=OA+AB=5 cm+25 cm=30 cm=0.3 m,動力臂L1=2 cm=0.02 m,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得F1L1=F2L2,即F1×0.02 m=50 N×0.3 m,解得F1=750 N。
8.180 9.600
10.解:如圖所示。
二、11.D
12.A 點撥:判斷平衡力時,兩個力必須同時滿足四個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13.A
15、 點撥:根據(jù)s-t圖像可知,經(jīng)過6 s,甲車行駛1.2 m,乙車行駛0.6 m,因為甲、乙兩小車同時同地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6 s時甲在乙前面0.6 m處。
14.C 點撥:物體受重力、傳送帶的支持力,由于物體向右的速度逐漸變大,說明水平方向上受力不平衡,傳送帶對物體施加向右的摩擦力。
15.B
16.A 點撥:將彈簧測力計繞c點從a位置轉(zhuǎn)動到b位置的過程中,鉤碼的重力不變,其力臂不變,即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不變;將彈簧測力計繞c點從a位置轉(zhuǎn)動到b位置的過程中,拉力F的力臂逐漸變小,由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拉力F逐漸變大。
17.C
三、18.(1)向右調(diào)節(jié)平衡螺
16、母,直到杠桿水平平衡
(2)6;右端下沉 (3)變大
點撥:(1)如圖甲所示,實驗前,杠桿左端下沉,接下來的做法是向右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直到杠桿水平平衡。(2)設(shè)杠桿每個格的長度為L,每個鉤碼的重力為G,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得FALA=FBLB,即4G×3L=FB×2L,解得FB=6G,需在B點掛6個鉤碼,使杠桿平衡;若A、B兩點的鉤碼同時向遠離支點的方向移動一個小格,則左側(cè):4G×4L=16GL,右側(cè):6G×3L=18GL,因為16GL<18GL,杠桿不能平衡,右端下沉。(3)保持B點不變,若拉力F向右傾斜時,此時F的力臂變短,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知力變大。
19.(1)二力平衡 (2)不變
17、(3)甲、乙
(4)去掉丙圖實驗中的砝碼,再勻速拉動木塊;甲
點撥:(1)根據(jù)二力平衡,只有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大小才等于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根據(jù)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不變,在甲圖實驗中,當木塊的運動速度變大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不變。(3)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guān)系,要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只改變壓力大小,故比較甲、乙兩圖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guān)。(4)為了探究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需使壓力大小相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由于摩擦力較大,彈簧測力計量程不夠,根據(jù)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
18、減小壓力大小,故使丙圖中的壓力與甲圖中相同進行探究,所以可以將丙圖實驗中木塊上的砝碼取下,測出滑動摩擦力,再和甲圖實驗進行比較。
20.(1)勻速直線運動
(2)桌面給木塊施加了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平衡;將木塊換成小車,減小與桌面之間的摩擦
四、21.解:汽車通過這段路程用時30 min,即0.5 h,
故汽車的速度v1===36 km/h;
當汽車的速度達到最大限制速度40 km/h時,用時最短,
即t2===0.45 h=27 min。
22.解:(1)由題意可知,F(xiàn)甲=G 甲=10 N,L甲=0.5 m,L 乙=0.4 m,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
F甲L甲=F乙L乙,解得 F乙===12.5 N。G2=F乙=12.5 N。
(2)用彈簧測力計沿豎直向上的方向拉杠桿,要保持杠桿保持平衡狀態(tài),則彈簧測力計要作用在杠桿的左側(cè),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F甲 L 甲=FLF。解得:LF===0.2 m。即拉力F離O點的距離s=LF=0.2 m。
23.解:(1)由圖可以看出,人站在地面拉動繩子,因此繩子的拉動方向應(yīng)向下,因此確定自由端的繩子,然后依次向內(nèi)繞。如圖所示。
(2)由圖可知,n=2,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s=2h=2×2 m=4 m。
(3)不計繩重及摩擦,根據(jù)F=(G物+G動)得,
G動=2F-G物=2×110 N-200 N=2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