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
《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10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1,,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 主講教師:李 卓 教育科學學院,2,,上篇 教育政策 下篇 教育法規(guī),3,專題一 教育政策概述 一、教育政策的涵義 政策、公共政策、教育政策的關系,,,,4,,教育政策是政府在一定時期為實現一定教育目的而制定的關于教育事務的行動準則。 行動準則,實際上就是依據一定標準選擇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即:政府在教育領域選擇做什么或不做什么。,5,,二、為什么要有教育政策 當教育系統內部或教育系統與其外部系統之間由于種種原因而出現不協調狀態(tài)時,就會產生種種教育問題。這些問題迫切需要有一些應對策略,于是就出現了教育政策。,6,,思考:你是否關注了一些我們正
2、在面臨的教育問題?,7,,個人問題 教育問題 公共問題 教育政策針對上述哪一種問題而制定?,,8,,教育政策一般并不針對某個個人而制定,而是針對公共教育問題而制定的。只有當社會上大多數人或相當一部分人遇到了共同的教育問題,且這些問題迫切需要解決時,政府才會制定相應的教育政策。 思考:你知道哪些教育政策?,9,,如: 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的政策; 中央宏現調控和地方自主管理相結合的教育管理政策: 大力推動義務教育的政策;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 課程改革政策; 免費師范生政策、特崗教師政策; 大力促進民辦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政策; 非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適當繳費以分擔教育成本政策。,10,,可見,
3、教育政策又可以理解為:政府有關部門為解決特定教育問題而表明的行動意圖或如何行動的計劃。,11,,三、教育政策是什么樣的? (一)分類 1.按等級分為:元政策、基礎政策、具體政策 2.按教育階段分為:學前教育政策、初等教育政策、中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政策、成人教育政策 3.根據政策的性質分為:鼓勵性政策和限制性政策。,12,,(二)基本形式 教育政策通常有文本和口頭兩種基本形式。前者一般稱為政策文獻,后者則可以說是一種政策意向。 文本形式的教育政策常常冠名為“綱要”、“決議”、“決定”;“規(guī)定”、“辦法”、“通知”、“意見”等等。,1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
4、年) 教育部關于切實做好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及各項資助工作的通知 **大學2012年受災地區(qū)學生“愛心通道”入學實施辦法,14,吉林省政府于2011年9月制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中小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明確各縣(市、區(qū))政府是接送中小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工作及車輛管理的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要求接送中小學生上下學車輛準入審批必須做到“五個統一”:統一審批標準、統一外觀標識、統一專用號段、統一檢驗管理、統一駕駛員教育。 吉林省財政廳和省教育廳聯合制定了全省接送中小學生上下學車輛省級財政“以獎代補”辦法,按照本地中小學生上下學需乘車學生人數,配置符合安全標準車輛情況;各地
5、政府為解決中小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問題本級財政投入情況;各地政府出臺解決中小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問題各項扶持政策落實情況;各地本年度中小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管理情況;各地政府此項工作的努力程度情況等進行綜合考評,分層次進行獎補。省財政安排的2011年度5000萬元專項獎補資金已于去年年底撥付到位。,15,,口頭形式的教育政策通常表現為:在某個較正式的場合,通過某個官方人士之口,表達政府的某種政策意向。當然,這些口頭表達的政策意向表面上看是某個個人的意見,實際上大多情況下是其內部討論或深思熟慮的結果。,16,,劉延東在部署實施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17,,政策意向實際上
6、起到一種“試探”作用,看公眾對此有什么反應,然后再根據公眾的反應,或進或退,及時調整政府的政策行為,直至最后出臺更成熟的政策規(guī)定。 從政策出臺過程看,很多時候政府都是交替運用這兩種方式表達其政策愿望的。,18,四、教育政策有什么特點? 從公共政策的共性來看,教育政策也具有權威性和強制性、充滿價值取向、指向公共利益。 從教育政策的特性來看: 1.教育政策反映的是國家統治者在教育領域的意志、愿望和要求。 2.教育政策保護的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方面的權利和利益。 3.一個國家的教育政策,深深受到其歷史文化傳統的影響。,19,,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有一些特別值得關注的核心問題,它們左右著教育政策的價值取向,
7、其中最基本的是三大焦點:一個國家的教育理想是追求精英主義還是平均主義;對下一代的培養(yǎng)是謀求社會本位還是個人本位;對教育的管理是中央控制還是學校自主。,20,,五、教育政策有什么具體功用? 1.導向作用 2.調整作用 3.協調作用 4.制約作用 5.管理作用 6.分配作用,21,,六、教育政策怎樣去研究? 教育政策學興起,研究方法多樣 比較法、案例研究法、調查法、分析法、敘事研究法等,22,教育政策與教育規(guī)律的關系,區(qū)別:前者是一種價值取向和主觀選擇,后者反映的是教育領域中客觀存在的必然聯系。 聯系:對教育規(guī)律的不斷認識和探索,為制定合理的教育政策提供事實的依據。 要提高政策可行性,就必須加強對
8、教育規(guī)律的認識;越是成熟的教育政策,其背后越有可能反映出人們對教育規(guī)律的深刻理解;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本身就是建立在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之上的,而教育科研的目的之一就是探尋教育規(guī)律。,23,周濟否認義務教育將增至13年:教育政策須符合規(guī)律 整個報道是嚴重失實的。教育部部長周濟今天在接受記者集體采訪時對義務教育增至13年的報道作出回應。他表示,目前還是要把精力放在鞏固九年義務教育上。 周濟說,我們國家雖然已經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奮斗目標,但是義務教育的發(fā)展仍然是低水平的,不均衡的,義務教育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很多。周濟強調,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還是要把精力放在鞏固九年義務教育上,特別是全力加強農村
9、義務教育,切實提高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fā)展。 “有的代表和委員們提出這樣的建議,我覺得他們的愿望是好的,他們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敝軡硎?,但我們必須深切地認識到,我們的教育政策必須符合中國國情,也必須符合教育規(guī)律。 請思考:教育政策中有關義務教育年限的規(guī)定,需符合哪些教育規(guī)律?,24,專題二 教育政策的制定,,在教育政策運行過程中,教育政策的制定是前提。,25,案例分析 超載嚴重、質量堪憂、監(jiān)管不力校車安全備受關注和質疑,為加強校車安全管理,保障學生交通安全,2011年11月以來,按照國務院部署,有關部門在總結借鑒國內外經驗基礎上,組織起草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條例起草過程中,通
10、過到地方調研、召開座談會和上網公布等方式,廣泛征求了社會各界的意見,作了多次修改。 2012年4月10起由國務院公布施行,并責成各地方政府抓緊制訂條例的實施辦法 。 試分析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的出臺及內容設定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響?,26,,一、影響因素 (一)環(huán)境因素(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兩大部分 ) (二)政策制定者因素和制定體制 (三)機構因素,,,,,27,,1.政治因素 任何政策都是階級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和表達,政策的制定是一種政治行為。,28,,如:校車安全條例的政策目標充分反映了國家高度重視農村地區(qū)的教育發(fā)展,對農村薄弱地區(qū)校車資源配置的傾向和支持。,29,,2.經濟因素 經濟實力
11、是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物質基礎。,30,經過教育部門的測算,全國中小學如果要全部解決校車的問題,按照義務教育1.5億名在校生的規(guī)模計算,全國所有中小學生都配備上校車,則需150萬輛校車,加上維護費用,需要財政4600億元的投入。 條例規(guī)定:國家建立多渠道籌措校車經費的機制,并通過財政資助、稅收優(yōu)惠、鼓勵社會捐贈等多種方式,按照規(guī)定支持使用校車接送學生的服務。支持校車服務所需的財政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擔,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31,,3.文化因素 任何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fā)展進程中都會逐步形成一套特有的民族意識、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并最終積淀成一種民族文化,通過口頭的、書面的或大眾傳
12、媒的方式表達出來,從而對教育政策的制定產生巨大影響。,32,,對校車施加的各種制度性保護,體現了整個社會對孩子的愛護,對弱勢群體生命尊嚴的尊重。校車也使富人家的孩子與普通家庭的孩子處于一個相對平等的交通環(huán)境中,從而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更加平等的成長氛圍。,33,,4.教育現狀 教育政策是對教育現狀的反映,是解決教育現狀中所存在的教育政策問題的廣大意志凝結。,34,,2001年國務院出臺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該文件第十三條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調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撤點并校后居住偏遠的學生上學不便,校車安全事故的頻發(fā),教育現狀迫切需要改變。,35,,5.輿論吁求 社會輿論反映和
13、表達了人民群眾的愿望、要求,它影響著教育政策的制定。,36,,2011年共發(fā)生了起特大校車安全事故。每一次校車安全事故發(fā)生后,新聞媒體都對校車安全事故發(fā)生的原因、進展及處理結果予以及時的報道,產生了強大的社會影響和輿論吁求,最終催生了條例的出臺。,37,,6.外國經驗借鑒 教育政策的制定可以研究借鑒一些有效措施,但不能脫離國情完全照搬。,38,,美國交通法規(guī)定:“在校車停車、學生上下校車時,任何車輛,包括警車、救護車和消防車甚至包括總統車隊,都必須完全停車,且距離校車6米以外的距離。超越正在停靠和上下學生的校車是嚴重的交通違法行為之一,會被處以l000美元的罰款,并被吊銷駕駛執(zhí)照一年?!?39
14、,條例第三十三條:校車在道路上停車上下學生,應當靠道路右側???,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打開停車指示標志。校車在同方向只有一條機動車道的道路上??繒r,后方車輛應當停車等待,不得超越。校車在同方向有兩條以上機動車道的道路上??繒r,校車停靠車道后方和相鄰機動車道上的機動車應當停車等待,其他機動車道上的機動車應當減速通過。校車后方停車等待的機動車不得鳴喇叭或者使用燈光催促校車。,40,,又如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學分制政策、彈性學制政策、高校學生繳費政策、國家獎學金政策等等。,,41,,(二) 教育政策制定者與制定體制 1.“教育政策制定者” 可以包括立法者、行政官員、專家與智囊、司法人員、利益團體的代言人
15、等。 提高決策者的個人素質、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識,是保證合理公正的政策出臺的前提條件。,42,例如:從免費師范生政策出臺的過程來看,免費師范生問題的最初由來源于溫家寶的一次北師大之行。2006年5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北京師范大學親切看望青年學生,與大家共度五四青年節(jié),在此期間有學者提出了師范生教育面臨的種種困難并建議國家考慮繼續(xù)師范生免費的政策。緊接著,在2006年8月22日中南海舉行的基礎教育專家座談會上,溫家寶總理提出“在六所部屬師范大學實行免費教育”的指示。該指示預示著師范生免費政策被列入議程。,43,,2.政策制定的體制和程序 盡管決策體制類型可以有多樣,但歸根結底還是一點,即是
16、采用民主制度還是采用專制制度來制定政策。,,44,,(三)政策制定的組織 參與政策制定的組織主要包括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政黨、利益團體、思想庫(政策咨詢機構)等 。,,45,,二、政策制定的具體步驟 即問題的識別、問題進入議事日程、政策目標的確認、政策方案的設計和選擇、政策的合法化。,46,,1.問題的識別 問題社會問題政策問題 并不是所有問題都是政策問題,只有當其被教育決策部門所考慮時,才有可能上升為教育政策問題。,47,,2.問題進入議事日程 政策研究僅僅關注分析政策問題還不夠,還要分析如何使政策問題進入政府的議事日程。即現階段制定政策的時機、條件是否成熟了?,48,要使問題進入政府的議事
17、日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1問題的內容能引起決策者的足夠興趣; 2問題的脈絡比較清楚,決策者相信已看到問題的實質; 3相信能夠找到一個比較理想的解決方案; 4感受到該問題解決的迫切性和嚴重性; 5在客觀條件上有把握,相信解決的時機已經成熟; 6該問題屬于政府的權限范圍之內。 只要上述條件中的任何一項不具備,問題就有可能進入不了政策議程。,49,3.政策目標的確認 確定教育政策目標一般要考慮四個因素: 一是方向正確,符合國家總的方針政策; 二是抓住要害,選準突破口和時機; 三是適度,即不是高不可攀,而是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 四是具體,即有一定可操作性。,50,,校車安全條例的政策目
18、標 條例第一條寫到:“為了加強校車安全管理,保障乘車幼兒、學生的人身安全,制定本條例?!逼淇傮w思路是“保障就近入學,大力發(fā)展公交,重點支持農村校車服務”。,51,,政策目標實際上體現了決策者的政治傾向及價值偏好,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這一問題認識的程度。,52,,4.政策方案的設計和選擇 政策方案的設計是政策目標的現實化和具體化。 最終方案是在權衡后采取相對滿意原則而確定的。,53,思考:經常有媒體報道,有的考生盡管考上了大學,但由于繳不起學費而不得不放棄上大學的機會。如果你是政策制定者,會選擇什么方案?為什么? 1降低學費標準,使得幾乎所有的學生都繳得起學費; 2 對所有貧困生減免學費; 3以
19、發(fā)放助學金的形式給予學費資助 4實施助學貸款制度; 5重新回到不繳學費的時代; 6維持現狀。,54,,般來說教育政策的方案設計主要考慮四大原則:一是科學,二是合理,三是可行,四是政治上可接受。 教育政策最終其實是多種因素綜合和妥協的產物。,55,,5.政策合法化 其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政策內容合法;決策過程合法;政策的法律化。,56,,為什么要有政策合法化這一過程? 1.能使即將出臺的政策更具有權威性,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和接受,從而使政策有效地發(fā)揮規(guī)范和指導人們行為的作用。 2.更能體現政策制定的科學性、民主性和法制性。,57,,“公共政策要具有合法性,必須經過一個合法化的過程,這種使政策具
20、有約束性或合法性的過程可以是一套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也可以是一套習慣性程序,甚至可以是遵照領袖人物的指示。,58,,例:2007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2007年5月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試行)。2007年5月14日,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正式發(fā)布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試行)。政策的合法化標志著公共政策制定的完成。,59,,三、教育政策制定的常見模式 1.理性模式 2.漸進模式 3.團體模式,60,專題三 教育政策執(zhí)行,一、涵義 所謂教育政
21、策執(zhí)行,就是實現教育政策目標,將教育政策內容轉變?yōu)榻逃F實的過程 。,61,,二、意義 第一,它是實現政策目標的基本途徑。 美國政策學者艾利森曾說:“在實現政策目標的過程中,方案確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決于有效的執(zhí)行?!?第二,它是檢驗政策方案是否正確的標準。 第三,它是后續(xù)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據。 在執(zhí)行過程中,往往會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新問題,這就需要制定新的政策或輔助性、補充性的政策措施,以便更好地調整原有政策。,62,高校擴招政策帶來的最直接的變化是校園內開始人滿為患。一些學校的教育資源開始嚴重短缺和透支。國家給高校規(guī)定的指標,如圖書館面積和藏書、體育場館多少、教室多少,現在一
22、些學校能達到50就不錯了。師資也很缺乏,某著名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導師說,他帶了20多個研究生,根本顧不過來,搞批發(fā),研究生本來就是小作坊的,一個人帶一個,師傅帶徒弟,現在一弄幾十個。所以現在教育這種發(fā)展狀況,令人憂慮。 擴招給家長帶來的另一大擔憂就是學生的就業(yè)問題。學生成倍增長,就業(yè)崗位并沒有成倍增長。幾千元學費對學校來說是杯水車薪,但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投資,他們多年省吃儉用,目的是期望孩子畢業(yè)后能謀到理想的職位。如果學生畢業(yè)就失業(yè),長期不能就業(yè),就會給社會留下隱患。,63,2008年起,高招計劃不再有大的增幅,高等教育也再無“擴招”一說,重點轉移到提高高校教育教學質量上來。
23、 同時,教育部實行“支援中西部地區(qū)普通高校招生協作計劃”,由高教資源豐富、辦學條件較好的天津、遼寧、上海、山東等11個省份承擔,面向預計錄取率較低、高教資源缺乏的內蒙古、安徽、河南、貴州、甘肅等5個中西部省份招生,旨在給中西部學生提供更為良好的教育機會,著力縮小區(qū)域差距、促進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公平。,64,,國家的助學政策 國家各級財政每年投入約300億元建立起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體,輔之以獎學金、助學金、勤工助學、特殊困難補助、學費減免和“綠色通道”的高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基本滿足在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需求。,65,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 教高20124號
24、 九、加強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和就業(yè)指導服務。把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貫穿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制訂高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教學基本要求,開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類課程,納入學分管理。大力開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師資培養(yǎng)培訓,聘請企業(yè)家、專業(yè)技術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擔任兼職教師。支持學生開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完善國家、地方、高校三級項目資助體系。依托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工業(yè)園區(qū)和大學科技園等,重點建設一批高校學生科技創(chuàng)業(yè)實習基地。普遍建立地方和高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指導中心和孵化基地。加強就業(yè)指導服務,加快就業(yè)指導服務機構建設,完善職業(yè)發(fā)展和就業(yè)指導課程體系。建立健全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信息服務平臺,加強困難群體畢業(yè)生就業(yè)援助與幫扶。,66,,三、教育政策執(zhí)行
25、的基本步驟 1.政策理解和宣傳 2.資源保證 3.組織落實 4.政策實驗 5. 政策調整 6.政策合法化,67,義務教育階段的就近入學政策 不少的家長提出疑問:就近入學原則怎么理解?與居住地僅一墻之隔的某知名學校為啥就不招我家的孩子? 有關負責人說,“就近入學的就近指的是相對就近,不是指絕對地理位置的遠近,不是指某個學生的家庭住址距離某一所中學最近就能就近入學,也不是指某一所小學距離某一所中學近就是就近入學。招生范圍的確定是以小區(qū)或者街道整體劃分,居住地與學校雖然僅一墻之隔,確實不一定能被劃進家長想要選擇的學校?!?為了遵循 “免試就近”原則,不少想擇校到基礎教育較強區(qū)縣的家長,就選擇合
26、適的時機將孩子的戶口轉入“擇?!彼趨^(qū)縣的“指定區(qū)域”,從而達到按照“就近入學”也能上個“好學?!钡哪康模瑢W區(qū)房大熱也是這一政策影響下的產物。,68,,四、影響教育政策執(zhí)行的因素 1. 教育政策本身的性質 2. 執(zhí)行機關的效能 3. 環(huán)境因素,69,五、教育政策執(zhí)行的手段 1.行政手段 。指依靠行政組織的權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規(guī)章制度等方式來實施教育政策的方法。 2.法律手段。指通過各種法律、法令、法規(guī)司法、仲裁工作,特別是通過行政立法和司法方式來調整政策活動中各種關系的方法 。 3. 經濟手段。指用經濟杠桿的方法來保障政策的實施,通常用的經濟手段有經費撥款、獎勵、罰款、沒收資產等。,70
27、,,六、教育政策執(zhí)行偏差現象 所謂偏差現象,就是指在執(zhí)行過程中偏離了原來的政策目標,從而影響政策執(zhí)行的效果。,71,,(一)教育政策執(zhí)行偏差的主要表現 1.政策表面化 2.政策擴大化 3.政策缺損 4.政策替換,72,教育部承認,在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過程中,有的地方在工作中存在簡單化和“一刀切”情況,脫離當地實際,撤銷了一些交通不便地區(qū)的小學和教學點,造成新的上學難;有的地方盲目追求調整的速度,造成一些學校大班額現象嚴重,教學質量和師生安全難以保證;有的地方寄宿制學校建設滯后,學生食宿條件較差,生活費用超出當地群眾的承受能力,增加了農民負擔;有的地方對布局調整后的學校處置不善,造成原有教育資源
28、的浪費和流失等。 2007年,針對“強行撤并”導致的一系列問題,教育部指示:今后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要按照實事求是、穩(wěn)步推進、方便就學的原則實施,農村小學和教學點的調整,要在保證學生就近入學的前提下進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區(qū)仍須保留必要的小學和教學點,防止因過度調整造成學生失學、輟學和上學難問題。,73,,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在談到校長負責制時是這樣講的:“學校逐步實行校長負責制,有條件的學校要設立由校長主持的、人數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務委員會,作為審議機構。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加強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钡谟行┑胤剑iL負責制成了校長個人獨斷專行的代
29、名詞,造成校長與教師之間關系緊張,甚至出現校長違法亂紀現象。表面上看校長負責制得到了貫徹,但實際上己造成政策缺損現象。,74,(二)教育政策偏差的原因 1.政策本身的原因 2.宣傳方向的原因 3.政策配套不夠或受到其他政策的牽制 4.執(zhí)行機構和人員的原因 5.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資源投入不足 6.政策多變,影響了政策的權威性和可信度,75,(三)糾偏對策 1.進一步完善政策制定的過程,力求使政策方案盡可能周詳、嚴密、具體,符合現實情況,具有操作的條件。 2.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使政策得到公眾的充分理解。 3.增強公共政策之間的協調性。 4.政策執(zhí)行人員增強全局意識,局部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5.千方百計
30、增加政策執(zhí)行所需資源。 6.保持政策的穩(wěn)定性。,76,七、教育政策執(zhí)行中的原則性和靈活性 在教育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必須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統一的原則。 所謂原則性,就是執(zhí)行教育政策必須遵循政策的精神實質,保證政策的統一性、嚴肅性和權威性,嚴格按照政策規(guī)定的要求去做,切實地實現政策的目標。,77,,所謂靈活性,是指在不違背教育政策原則精神和保持政策方向的前提下,堅持從實際出發(f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因時因地制宜確保政策目標的實現。 政策執(zhí)行的靈活性其實就是通常所講的“政策變通”,它是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的一種必然現象,一些西方學者把它稱為“行政自由裁量” 。,78,,專題四 教育政策分析 一、教育政策
31、分析的涵義 即對不同政策方案的評價和取舍的過程。,79,二、教育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 以西部地區(qū)教師流動問題為例: 1一般問題分析:我國西部地區(qū)教師流失問題存在嗎?嚴重的話嚴重到什么程度?根據什么衡量標準確認其嚴重性?如果做大面積調查,所反映的教師流失數據可靠嗎?是用什么方法調查得來的?調查方法上有沒有缺陷? 2問題性質轉化為政策問題分析:如果西部地區(qū)教師流失問題嚴重,是否應該為此立即制定相應政策?制定政策的時機是否成熟,如果不出臺相關政策會使情況更糟嗎? 3政策目標分析:如果有必要為此制定教育政策,那么政策目標是什么?是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還是分階段地解決問題?是在所有西部地區(qū)依照同樣的標準解
32、決這一問題,還是根據不同地區(qū)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解決標準?,80,4方案設計分析:該如何設計解決教師流失問題的政策方案?是設計單一的方案還是設計一組方案?方案設計是原則和籠統些好還是具體和操作性強一些好? 5方案預測和取舍分析:已有的解決方案中哪一種更可行?為什么?其他方案為什么不行?能不能將這些方案綜合起來變成一個綜合性的方案?如果就選這一方案的話,執(zhí)行起來會有什么影響?這些影響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通過哪些途徑來貫徹這一方案”為了保證這一方案得到有效執(zhí)行,還需要采取哪些保障或配套措施? 所有上述分析內容綜合起來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問題、目標、方案、實施方法。,81,,三、教育政策分析的意
33、義 1.有助于更深刻地認識和理解教育問題。 2.有助于促進教育政策的改善,減少決策的失誤。 3.為不同的政策主張?zhí)峁┮罁?4.提高教育行政機關的工作效率。 5.提供一種新的教育研究的理論思考方式。,,,82,科爾曼報告,社會學家詹姆斯s科爾曼和他的同事所寫的關于美國教育的現狀的經典報告自從出版以來引起了對教育政策的激烈爭論。科爾登報告以教育機會的平等為標題出版,它表明諸如每個老師帶幾個學生、學校設備與設施的投資、教師的工資、課程的質量等因素對學生的學習和成績沒多大影響。相反,學生及其同齡人的家庭背景和學習能力得分、對教育的態(tài)度與學習成績卻密切相關。另外,這一報告表明,黑人學校在硬件設備上并不
34、比白人學校差,黑人教師受過幾乎和白人教師相同的教育,擁有相同的經驗和工資:美國民權委員會引用了科爾曼報告的很多結論來支持為了通過校車政策(把黑人學生用公共汽車送到白人學校放讀)在學校實現種族平等而提出的政策建議。自科爾曼報告出版及政府隨后努力實施校車政策以來,一些政策參與者包括職業(yè)教育家、社會學家、黑人領袖和白人的地區(qū)性團體一直強烈反對這一報告及其對教育政策的暗示。,,83,四、教育政策分析的特征 1.所涉及和分析的內容往往是一個特定的教育問題。 2.內容主體以描述性語言為主。 3.教育政策分析為“特定的顧客“而“定做”。 4.多元的研究方法。 5.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結合。,84,,五、教育
35、政策分析人員及作用 1.大學特別是綜合性大學的教育學院或師范大學有關院系中的研究者。 2.政府特別設立的有關組織中的專業(yè)人士。如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研究辦公室、教育科學研究所等。 3.民間教育研究機構中的研究者。,85,,政策分析人員的最主要工作是界定問題的性質,提出看法和建議,并為此提供證據和論據,當然,也對政府的政策方案提出批評和評估。這些工作就性質而言是一種參謀助理性的工作,而不是直接的決策工作。 政策決策者掌握著決定權,是政策方案的最后拍板者,他們可以來納分析者的建議,但也可能將他們的意見棄之不顧。,86,作為教育政策分析人員,如何提高自己的政策分析質量,從而提高意見被政策制定者
36、所采納的幾率?對此,政策學者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議: 第一,學會迅速找到問題的核心和選擇標準。善于從一堆模糊而寬泛的閱讀材料中盡快地找到問題的核心,并決定抉擇的標準是什么。 第二,考慮能采取的政策行動的類型。如是用貨幣形式,還是用非貨幣形式解決問題,是直接提供某種物品(如直接撥給教育設備)或服務還是出臺限制性或倡導性的規(guī)定、制度等等。,87,第三,避免用自己偏好的方法去攻擊每一種評估方案。一定要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選用各種分析的方法。 第四,讓數字說話。許多政策問題都有相關的數據庫,要充分利用這些數據資料,增加政策分析的說服力。 第五,讓分析簡單而明晰,避免復雜、費解,以便使“顧客”明白和理
37、解所分析的內容。 第六,仔細核查現有的資料。了解這些資料的來源,它們是如何產生的,所用的標準可靠嗎,等等,最好是不依賴于單一的資料來源。 第七,善于吸取別人的研究成果。 第八,給你客戶的是分析而不是決定。要讓一些假設、價值意義和不確定性問題在分析報告中得到體現,以便決策者能權衡利弊,做出判斷。此外,還要將有關的因素以及這些因素一旦發(fā)生變化會產生什么結果也一并呈現出來,供決策者參考。 第九,分析的思路要盡可能拓展一些,揭示一般人未能想到的、隱含在現象后面的一些實質性問題。,88,,六、進行政策分析的便捷方法 甄別和搜集資料;訪談調查;抽樣調查;資料和信息的分析與評估;形成分析報告 分析報告一般
38、包括這幾個部分:提綱與摘要、問題的提出、評估標準、性質界定、幾種選擇方案、分析與比較、結論、建議等。,89,專題五 教育政策評估,一、教育政策評估的涵義 依據一定的標準和程序,對政策的執(zhí)行過程以及執(zhí)行后的效益、效果等所做的事實和價值判斷,以便為政策的改進和今后制定新政策提供依據。,90,,特征: 1.它是一種對政策執(zhí)行情況的評估。 2.它也是對政策實施效果的評價。 3.一般在政策過程的后期進行。 4.政策評估和政策分析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兩者實際上是一個連續(xù)體 。,91,,二、教育政策評估的功用 1.提供現行教育政策運行情況及今后政策如何制定的有用信息。 2.是檢驗教育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徑。
39、3.為決定教育政策持續(xù)、修正、調整或中止提供可靠依據。,92,三、教育政策評估者 1.政策實施者。 例如,由負責基礎教育的司、處、科或有關辦公室檢查和評估基礎教育政策落實情況,評估的公正性和客觀性問題 。 2.專業(yè)評估人員。 即在高等院?;蚪逃蒲袡C構從事教育政策研究的人。一般著重于政策效果、影響的分析,對于政策執(zhí)行過程的評估則略顯單薄些。,93,,四、教育政策評估的標準 (一)政策執(zhí)行情況評估 1.是否按原定的教育政策方案實施; 2.執(zhí)行機構是否健全; 3.所需教育資源是否充足; 4.是否照顧了大多數人的利益; 5.是否因地制宜,適應了本地的教育情況,94,“由于經費不足、相當多的農村地區(qū)
40、不具備義務教育的基本辦學條件。在中西部農村地區(qū),學校危房比例仍很高,有的達到1015以上。據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對中西部地區(qū)農村學校的抽樣調查,樣本學校按教學大綱開出所有課程的占872,課桌椅殘缺不全的占378,實驗教學儀器不全的占595,教室或辦公室有危房的占3,購教具、墨水、紙本、粉筆等資金不足的占325。,95,,(二)政策執(zhí)行后的結果評估 1.政策效果。 2.政策效率。 3.政策效益。 4.公平度。 5.社會反應度 。,96,,五、教育政策評估的方法 1.將教育政策實施后與政策實施前進行比較。 這是運用最廣的評估方法。將該政策實施后的情況與實施的的情況進行比較,看看哪些方面發(fā)
41、生了變化,哪些依然如故,從中發(fā)現問題,判斷政策的效果,提出改進政策的建議。,97,,2.從有無這項教育政策角度進行比較。 主要考慮假如沒有該項教育政策會有什么結果,然后看現在實施了這項政策又怎么樣,比較兩者的異同,從中體會該政策的實際價值和意義。,98,3.將教育政策實施情況與原來的教育政策規(guī)劃進行比較。 這是將政策實施與政策方案進行比較,主要檢驗原先方案所設定的目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如發(fā)現與原來的目標有差異,要對差異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看看是原方案本身的問題,還是執(zhí)行中的問題。如是前者,就需要考慮是否要修改、調整甚至中止政策方案;如是后者,就要看在執(zhí)行中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差錯。,99,,4.將
42、本國或本地區(qū)實施教育政策的情況與條件類似并實施同等教育政策的國家或地區(qū)的情況進行比較。 不同國家或地區(qū)雖然教育的發(fā)展情況有所不同、但它們之間也有共性的一面。通過這樣的橫向比較,可以看看其他地區(qū)或國家的經驗是什么,從中對比自己的教育政策執(zhí)行情況,這樣就有了一個對政策效果的大致判斷。,100,六、教育政策評估中的價值判斷問題 1.以誰的價值判斷作為下結論的依據。 如果該項教育政策面對的是全體公眾,則在評估時看其執(zhí)行過程和實施效果是否符合全體公眾或大多數人的利益;如普及義務教育政策、終身教育政策等。如果該政策針對的是部分人群,在決定項目如何執(zhí)行的問題上,受項目直接影響的公眾(如是兒童則由其家長作
43、為代表)應有一定發(fā)言權。如流動人口子女就學政策、殘疾兒童就學政策等。,101,,2.評估者的價值中立問題。 評估者不可能站在絕對中立的立場看問題,所以他們所下的一切政策評估結論都是可以討論的,而不是絕對無可非議的。,102,3.政治評估與管理評估之間的關系。 以高校招生政策為例,我們可以單純從管理的效率角度出發(fā),以事實為依據,將全國不管什么地區(qū)的考生統統按分數排隊,從高分到低分錄取。這樣的政策可以確保每年錄取的都是全國成績最好的學生。但從政治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做顯然不可取,我們不得不考慮各地區(qū)的平衡及發(fā)展問題,所以只能按地區(qū)劃分錄取分數。這樣做雖然被一部分人批評為“招生政策中的不平等”,
44、但對這樣的政策可能更多的要從政治價值的角度進行評估,而不是單純從事實角度予以判斷 。,103,,4.從法律角度進行的價值判斷與政治角度進行的價值判斷也有所不同。 如:加大學生上學繳費分擔教育成本政策,政治上的評估也許是有利于減輕國家的教育開支負擔,同時也能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但法律上的評估就會想到,這樣做對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是適當和公平的嗎?是否會因此損害了這部分學生的受教育權利?,104,,七、教育政策評估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其對策 1.評估者自身的素質條件不高。 評估者自身的素質條件包括:評估者的經驗、知識結構、理解和掌握政策的水平、運用評價技術的熟練程度、個人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對問題的敏銳力和分析力等 。,105,,2.遇到評估阻力。 最常見的阻力可能來自于行政部門。 3.評估對象不愿接受評估結論。 評估者的責任就是幫助評估對象找到問題癥結所在。用這樣一種態(tài)度與被評估對象溝通,就比較容易得到后者的認同,從而大大減少評估的阻力。,106,,4.時間不夠。對于時間有限的評估,評估者最好的辦法是善于抓住重點,用最具說服力的材料說明問題,并用最簡練和準確的語言歸納出評估建議 。 5.政策方案本身的缺陷。,107,,,108,,,109,,,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