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探究題 (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幾何探究題 (2)(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幾何探究題
(1)如圖1,圖2,圖3,在中,分別以為邊,向外作正三角形,正四邊形,正五邊形,相交于點.
①如圖1,求證:;
②探究:如圖1, ;
如圖2, ;
如圖3, .
(2)如圖4,已知:是以為邊向外所作正邊形的一組鄰邊;是以為邊向外所作正邊形的一組鄰邊.的延長相交于點.
①猜想:如圖4, (用含的式子表示);
②根據(jù)圖4證明你的猜想.
(1)①證法一:與均為等邊三角形,
, 2分
且 3分
,
即 4分
. 5分
證法二:與均為等邊三角形,
, 2分
2、
且 3分
可由繞著點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得到 4分
. 5分
②,,. 8分(每空1分)
(2)① 10分
②證法一:依題意,知和都是正邊形的內(nèi)角,,,
,即. 11分
. 12分
,, 13分
,
14分
證法二:同上可證 . 12分
,如圖,延長交于,
,
13分
14分
證法三:同上可證 . 12分
.
,
13分
即 14分
證法四:同上可證 . 12分
.如圖,連接,
. 13分
即 14分
注意:此題還有其它證法,可相應評分
請閱讀下列材料:
問題:如圖1,在菱形和菱形中,點在同一條直線上,是線段的中點,
3、連結.若,探究與的位置關系及的值.
小聰同學的思路是:延長交于點,構造全等三角形,經(jīng)過推理使問題得到解決.
D
C
G
P
A
B
E
F
圖2
D
A
B
E
F
C
P
G
圖1
請你參考小聰同學的思路,探究并解決下列問題:
(1)寫出上面問題中線段與的位置關系及的值;
(2)將圖1中的菱形繞點順時針旋轉,使菱形的對角線恰好與菱形的邊在同一條直線上,原問題中的其他條件不變(如圖2).你在(1)中得到的兩個結論是否發(fā)生變化?寫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證明.
(3)若圖1中,將菱形繞點順時針旋轉任意角度,原問題中的其他條件不
4、變,請你直接寫出的值(用含的式子表示).
【解析】 ⑴ 線段與的位置關系是;
. 2分
⑵ 猜想:(1)中的結論沒有發(fā)生變化.
證明:如圖,延長交于點,連結.
是線段的中點,
.
D
C
G
P
A
B
E
F
H
由題意可知.
.
,
.
,.
四邊形是菱形,
,.
由,且菱形的對角線恰好與菱形的邊在同一條直線上,
可得.
.
四邊形是菱形,
.
.
.
,.
.
即.
,,
,.
. 6分
⑶ . 8分
如圖,等腰梯形ABCD中,AB=4,CD=9,∠C=60°,
5、動點P從點C出發(fā)沿CD方向向點D運動,動點Q同時以相同速度從點D出發(fā)沿DA方向向終點A運動,其中一個動點到達端點時,另一個動點也隨之停止運動.
(1)求AD的長;
(2)設CP=x,問當x為何值時△PDQ的面積達到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3)探究:在BC邊上是否存在點M使得四邊形PDQM是菱形?若存在,請找出點M,并求出BM的長;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第25題圖)
)
(備用圖)
(1)解法一:如圖25-1
過A作AE⊥CD,垂足為E .
依題意,DE=. …………………………2分
6、 在Rt△ADE中,AD=. ………5分
圖25-1
解法二:如圖25-2
過點A作AE∥BC交CD于點E,則CE=AB=4 . …2分
∠AED=∠C=60°.
又∵∠D=∠C=60°,
∴△AED是等邊三角形 .
∴AD=DE=9-4=5 . …………………………………5分
(2)解:如圖25-1
圖25-2
∵CP=x,h為PD邊上的高,依題意,△PDQ的面積S可表示為:
S=PD·h ………………………………………6分
=(9-x)·x·s
7、in60°
=(9x-x2)
=-(x-)2+. ………………………………………………… 8分
由題意,知0≤x≤5 . ……………………………………………………… 9分
當x=時(滿足0≤x≤5),S最大值=. …………………………… 10分
(3)證法一:如圖25-3
假設存在滿足條件的點M,則PD必須等于DQ . ………………………… 11分
于是9-x=x,x=.
此時,點P、Q的位置如圖25-3所示,連QP .
△PDQ恰為等邊三角形 .
過點Q作QM∥DC,交BC于M,點M即為所
8、求.
連結MP,以下證明四邊形PDQM是菱形 .
圖25-3
易證△MCP≌△QDP,∴∠D=∠3 . MP=PD
∴MP∥QD , ∴四邊形PDQM是平行四邊形 .
又MP=PD , ∴四邊形PDQM是菱形 . ………………………………… 13分
所以存在滿足條件的點M,且BM=BC-MC=5-=. ………………… 14分
[注] 本題僅回答存在,給1分.
證法二:如圖25-4
假設存在滿足條件的點M,則PD必須等于DQ . …………………………
9、11分
于是9-x=x,x=.
此時,點P、Q的位置如圖25-4所示,△PDQ恰為等邊三角形 .
過點D作DO⊥PQ于點O,延長DO交BC于點M,連結PM、QM,則DM垂直平分PQ,∴ MP=MQ .
易知∠1=∠C .
∴PQ∥BC .
又∵DO⊥PQ, ∴MC⊥MD
圖25-4
∴MP= CD=PD
即MP=PD=DQ=QM
∴四邊形PDQM是菱形 ……………………………………………………… 13分
所以
10、存在滿足條件的點M,且BM=BC-MC=5-= ……………… 14分
已知矩形ABCD和點P,當點P在BC上任一位置(如圖(1)所示)時,易證得結論:,請你探究:當點P分別在圖(2)、圖(3)中的位置時,又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請你寫出對上述兩種情況的探究結論,并利用圖(2)證明你的結論.
答:對圖(2)的探究結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圖(3)的探究結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證明:如圖(2)
結論均是PA2+P
11、C2=PB2+PD2(圖2 2分,圖3 1分)
證明:如圖2過點P作MN⊥AD于點M,交BC于點N,
因為AD∥BC,MN⊥AD,所以MN⊥BC
在Rt△AMP中,PA2=PM2+MA2
在Rt△BNP中,PB2=PN2+BN2
在Rt△DMP中,PD2=DM2+PM2
在Rt△CNP中,PC2=PN2+NC2
所以PA2+PC2=PM2+MA2+PN2+NC2
PB2+PD2=PM2+DM2+BN2+PN2
因為MN⊥AD,MN⊥NC,DC⊥BC,所以四邊形MNCD是矩形
所以MD=NC,同理AM = BN,
所以PM2+MA2+PN2+NC2=PM2+
12、DM2+BN2+PN2
即PA2+PC2=PB2+PD2
如圖,以矩形OABC的頂點O為原點,OA所在的直線為x軸,OC所在的直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已知OA=3,OC=2,點E是AB的中點,在OA上取一點D,將△BDA沿BD翻折,使點A落在BC邊上的點F處.
(第22題)
(1)直接寫出點E、F的坐標;
(2)設頂點為F的拋物線交y軸正半軸于點P,且以點E、F、P為頂點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該拋物線的解析式;
(3)在x軸、y軸上是否分別存在點M、N,使得四邊形MNFE的周長最???如果存在,求出周長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1);.
13、
(2)在中,,
.
設點的坐標為,其中,
頂點,
設拋物線解析式為.
①如圖①,當時,,
.
解得(舍去);.
.
.
解得.
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②如圖②,當時,,
.
解得(舍去).
③當時,,這種情況不存在.
綜上所述,符合條件的拋物線解析式是.
(3)存在點,使得四邊形的周長最?。?
如圖③,作點關于軸的對稱點,作點關于軸的對稱點,連接,分別與軸、軸交于點,則點就是所求點.
,.
.
.
又,
,此時四邊形的周長最小值是.
如圖1,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G是CD邊上的一個動點(點G與C、D不重合),以CG為一邊在正方形ABCD外作正
14、方形CEFG,連結BG,DE.我們探究下列圖中線段BG、線段DE的長度關系及所在直線的位置關系:
(1)①猜想如圖1中線段BG、線段DE的長度關系及所在直線的位置關系;
②將圖1中的正方形CEFG繞著點C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任意角度,得到如圖2、如圖3情形.請你通過觀察、測量等方法判斷①中得到的結論是否仍然成立,并選取圖2證明你的判斷.
(2)將原題中正方形改為矩形(如圖4—6),且AB=a,BC=b,CE=ka, CG=kb (ab,k0),第(1)題①中得到的結論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若成立,以圖5為例簡要說明理由.
(3)
15、在第(2)題圖5中,連結、,且a=3,b=2,k=,求的值.
(1)① ………………………………………………………………2分
②仍然成立 ……………………………………………………1分
在圖(2)中證明如下
∵四邊形、四邊形都是正方形
∴ ,,
∴…………………………………………………………………1分
∴ (SAS)………………………………………………………1分
∴
又∵
∴ ∴
∴ …………………………………………………………………………1分
(2)成立,不成立 ……………………
16、……………………………2分
簡要說明如下
∵四邊形、四邊形都是矩形,
且,,,(,)
∴ ,
∴
∴………………………………………………………………………1分
∴
又∵
∴ ∴
∴ ……………………………………………………………………………1分
(3)∵ ∴
又∵,,
∴ ………………………………………………1分
∴ ………………………………………………………………………1分
正方形ABCD中,點O是對角線AC的中點,P是對角線AC上一動點,過點P作PF⊥CD
17、于點F。如圖1,當點P與點O重合時,顯然有DF=CF.
⑴如圖2,若點P在線段AO上(不與點A、O重合),PE⊥PB且PE交CD于點E。
①求證:DF=EF;
②寫出線段PC、PA、CE之間的一個等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O
D
C
B
A
圖3
P
⑵若點P在線段OC上(不與點O、C重合),PE⊥PB且PE交直線CD于點E。請完成圖3并判斷⑴中的結論①、②是否分別成立?若不成立,寫出相應的結論(所寫結論均不必證明)
圖2
O
D
C
B
A
E
F
P
F
P(O)
D
C
B
A
圖1
⑴ ①略;②PC-
18、PA=CE;⑵結論①仍成立;結論②不成立,此時②中三條線段的數(shù)量關系是PA-PC=CE;
將一矩形紙片放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動點從點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的速度沿向終點運動,運動秒時,動點從點出發(fā)以相等的速度沿向終點運動.當其中一點到達終點時,另一點也停止運動.設點的運動時間為(秒).
(1)用含的代數(shù)式表示;
(2)當時,如圖1,將沿翻折,點恰好落在邊上的點處,求點的坐標;
(3)連結,將沿翻折,得到,如圖2.問:與能否平行?與能否垂直?若能,求出相應的值;若不能,說明理由.
圖1
O
P
A
x
B
D
C
Q
y
(第24題圖)
圖2
O
P
A
19、
x
B
C
Q
y
E
解:(1),.
圖1
O
P
A
x
B
D
C
Q
y
圖2
O
P
A
x
B
C
Q
y
圖3
O
F
A
x
B
C
y
E
Q
P
(2)當時,過點作,交于,如圖1,
則,,
,.
(3)①能與平行.
若,如圖2,則,
即,,而,
.
②不能與垂直.
若,延長交于,如圖3,
則.
.
.
又,,
,
,而,
不存在.
A
B
D
C
圖 1
(1)探究新知:
如圖1,已知△ABC
20、與△ABD的面積相等,
試判斷AB與CD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2)結論應用:
x
O
y
N
M
圖 2
E
F
x
N
① 如圖2,點M,N在反比例函數(shù)(k>0)的圖象上,過點M作ME⊥y軸,過點N作NF⊥x軸,垂足分別為E,F(xiàn).
試證明:MN∥EF.
x
O
y
D
M
圖 3
N
② 若①中的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點M,N
的位置如圖3所示,請判斷 MN與EF是否平行.
(1)證明:分別過點C,D,作CG⊥AB,DH⊥AB,
垂足為G,H,則∠CGA=∠DH
21、B=90°.……1分
∴ CG∥DH.
∵ △ABC與△ABD的面積相等,
∴ CG=DH. …………………………2分
x
O
y
N
M
圖 2
E
F
∴ 四邊形CGHD為平行四邊形.
∴ AB∥CD. ……………………………3分
(2)①證明:連結MF,NE. …………………4分
設點M的坐標為(x1,y1),點N的坐標為(x2,y2).
∵ 點M,N在反比例函數(shù)(k>0)的圖象上,
∴ ,.
∵ ME⊥y軸,NF⊥x軸,
x
O
y
D
N
M
圖 3
E
F
∴ OE=y(tǒng)1,OF=x2.
∴ S△EFM=, ………………5分
S△EFN=. ………………6分
∴S△EFM =S△EFN. ……………… 7分
由(1)中的結論可知:MN∥EF. ………8分
② MN∥EF. …………………10分
(若學生使用其他方法,只要解法正確,皆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