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學必修1課件:第1章 第2節(jié)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4)》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版化學必修1課件:第1章 第2節(jié)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4)(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第二節(jié),1:氣體摩爾體積: 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有的體積。 2:符號 Vm 3:單位:L/mol (或Lmol-1 ) 4:在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約為22.4L/mol 5:影響氣體摩爾體積大小的因素: 粒子間的距離(即與 溫度和壓強有關),6、標準狀況下氣體體積(V)、物質的量(n)、氣體摩爾體積(V m)三者間的關系?,,V,Vm,n=,V=n Vm,在化學實驗中經(jīng)常要用到溶液,我們有時用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來表示溶液的組成,為了操作方便,一般取用溶液時并不是稱量它的質量,而是量取它的體積。所以我們又引進一個新的物理量來表示溶液的濃度------物質的量濃度,
2、三、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nB,,V,,B的物質的量濃度,,B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注意:不是溶劑的體積),變形公式:,V=,nB,,CB,nB=CB V,(1)定義: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稱為B的物質的量濃度。 (2)符號:cB (3)單位:mol/L(或molL-1),【例】配制500mL0.1mol/NaOH溶液需要NaOH的質量是多少?,分析:要求NaOH的質量,可依據(jù)m=nM公式 所以要計算NaOH的物質的量,可依據(jù) n=VcB公式,課堂練習一,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濃度為 mol/L,取5mL該溶液,其濃度為 mol/L。 從
3、1L 1mol/L NaCl溶液中,分別取出100mL、10mL和1mL溶液,它們的物質的量濃度是否相等?所含溶質各是多少克?,10,10,2、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實驗1-5 怎樣配制 0.1mol/L 的NaCl溶液100mL?,(1)實驗所需儀器,燒杯、容量瓶、玻璃棒、膠頭滴管、托盤天平、藥匙(固體溶質使用)、量筒(液體溶質使用),補充:容量瓶,步驟: 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計算需要NaCl固體的質量: 5.85 g,根據(jù)計算結果,用托盤天平稱量對應NaCl固體,將稱好的NaCl固體放入燒杯中,用適量的蒸餾水溶解,將燒杯中的溶液冷卻后注入到100mL的容量瓶中
4、,,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2-3次,洗滌液也注入到容量瓶中,輕輕搖動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勻,將蒸餾水注入容量瓶,液面離容量瓶頸刻度線下1-2cm時,改用 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液面刻度線相切 ,蓋好瓶塞,反復上下 顛倒,搖勻。,將所配好的溶液轉到貼有標簽的試劑瓶中,課堂練習二,下列關于0.1mol/L硝酸鉀溶液配制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0.01molKNO3溶于100mL水配制而成 (B)0.05molKNO3溶于水配制成500mL水溶液 (C)0.2mol/LKNO3100mL稀釋成200mL (D)0.1molKNO3溶于1L水配制而成,A、D,隨堂檢測一,欲配制1 mo
5、l/L的氫氧化鈉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驟: 用天平稱取氫氧化鈉固體 克。 將稱好的氫氧化鈉固體放入 中加 蒸餾水將其溶解,待 后將溶液沿 移入 mL的容量瓶中。,10.0,燒杯,少量,冷卻,玻璃棒,250,用少量蒸餾水沖洗 次,將沖洗液移入 中,在操作過程中不能損失點滴液體,否則會使溶液的濃度偏 (高或低)。 向容量瓶內加水至刻度線 時,改用 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若加水超過刻度線,會造成溶液濃度 ,應該 。 最后蓋好瓶蓋, ,將配好的溶液移入 中并貼好標簽。,隨堂檢測一,23,低,12厘米,膠頭滴管,偏低,重新配制,搖勻,
6、容量瓶,試劑瓶,討論,在配制溶液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濃度的誤差?,?,俯視或仰視刻度線對溶液濃度的影響,俯視刻度線,實際加水量未到刻度線,使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增大; 仰視刻度線,實際加水量超過刻度線,使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小。,(3)誤差分析,減小,減小,減小,減小,不變,不變,不變,增大,減小,增大,增大,增大,減小,減小,減小,減小,減小,減小,減小,減小,增大,小結:容量瓶的使用六忌,一忌用容量瓶進行溶解(體積不準確) 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灑到外面) 三忌加水超過刻度線(濃度偏低) 四忌讀數(shù)仰視或俯視(仰視濃度偏低,俯視濃度偏高) 五忌不洗滌玻璃棒和燒杯(濃度偏低) 六忌標準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三、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nB,,V,(1)定義: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稱為B的物質的量濃度。 (2)符號:cB (3)單位:mol/L(或molL-1),,作 業(yè),1.復習 2.完成課時講練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