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資料.doc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資料.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資料.doc(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一)哲學及其基本問題 1.本質: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哲學也是世界觀,但世界觀并不都可以稱為哲學,只有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才可稱為哲學。 2.功能: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用這種理論去觀察、分析、思考和解決各種問題,就是方法論。世界觀與方法論是統一的。 (二)哲學的基本問題 1.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與存在的關系 恩格斯的一個問題: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2.哲學的基本內容: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主要包括2個方面。 ①思維與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即精神與物質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亦即誰決定誰的問題。(即何者第一性) ②思維和存在、精神(意識)和物質有無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反映存在或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即有無同一性) 3.四條論據:不能回避 \ 前提基礎 \ 斗爭焦點 \ 實踐問題(問題:為什么說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則學的基本問題?) ①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任何哲學派別都不能回避而必須做出明確回答的問題; ②如何解決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解決其他一切哲學問題的前提和基礎; ③思維和豐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史上各派斗爭的焦點,從而成為劃分哲學基本派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 ④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是人們社會實踐中的基本問題。 (三)哲學的主要派別 1.哲學的基本派別: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⑴唯物主義定義:所謂唯物主義就是主張物質(存在)第一性、意思(思維)第二性,物質決定意思、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的哲學派別。 ⑵唯心主義定義:所謂唯心主義,就是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物質是意識的派生物的哲學派別。 2.形態(tài):首先,唯物主義發(fā)展的歷史形態(tài)。它大體經歷了三個基本階段或歷史形態(tài): 唯物主義發(fā)展的第一個歷史形態(tài)是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 唯物主義發(fā)展的第二個歷史形態(tài)是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唯物主義發(fā)展的第三個歷史形態(tài)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3.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式: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兩種基本形式。 客觀唯心主義認為,在萬事萬物之前,先有一種神秘的"客觀精神".它是萬事萬物的本原,物質世界只不過是這種客觀精神的產物和表現。主觀唯心主義把個人的精神當作世界的本原,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現象,是感覺或意識的產物。 4.辯證法與形而上學 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fā)展的,沒有絕對靜止和永恒不變的東西; 事物的運動和發(fā)展不只是量的變化,而且有質變和飛躍; 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主要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矛盾性。 形而上學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固定不變的; 雖然有時也承認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但否認事物的根本質變和飛躍; 認為事物運動變化的源泉在于外力的作用,否認事物內部的矛盾性是事物自身運動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哲學發(fā)展的趨向必然是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 辯證法的發(fā)展經歷了三種歷史形態(tài): 辯證法的第一個歷史形態(tài)是古代樸素辯證法; 第二歷史形態(tài)是以黑格爾為代表的近代唯心主義辯證法; 第三個歷史形態(tài)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 5.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產生和存在的根源 概括來說主要有 社會歷史根源、認識根源、階級根源。 ①社會歷史根源:主要指社會實踐的性質和發(fā)展狀況,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就存在著產生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深厚根源。 ②認識根源:在人們的認識活動中,也存在著正確認識事物和歪曲認識事物兩種可能性,即唯物正確觀點和唯心主義的錯誤觀點。 ③階級根源:在階級社會里,唯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和斗爭,同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是分不開的。 (四)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基本特征 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根源: 具體說來,它的產生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和階級基礎,有其堅實的自然科學前提和理論來源。 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fā)展普遍規(guī)律的科學,這是從哲學研究的對象上概括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相統一的完備的理論體系,這是從哲學的內容上概括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實踐為基礎的革命性與科學性相統一的無產階級哲學,這是從哲學的階級屬性、根本特征和社會作用上概括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 (五)物質和意識 1. 唯心主義的定義: 唯心主義者從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的觀點出發(fā),認為物質是意識或精神的產物,精神是一切物質形態(tài)的共同本原和基礎。 辯證唯物主義關于物質的定義: 列寧指出:“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個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 2. 物質與運動的關系(物質與運動不可分): 運動是物質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 ①物質是運動著的物質,世界上沒有脫離運動的物質; ②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③離開物質講運動,否認物質是運動的主體,是唯心主義;離開運動講物質,否認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學。 3.運動與靜止的關系(問題:辯證運動和靜止的關系及相對靜止的 意義) ①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村才方式,包括宇宙間一切變化和過程。 ②靜止是物質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指實物沒有發(fā)生位置移動和質的變化。 ③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 其一,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是辯證的統一; 其二,運動靜止相互信賴,相互滲透; 其三,運動是無條件的、永恒的、絕對的。靜止時有條件的、短暫的、相對的。 ④在對待運動和靜止的關系上,我們既要反對否認絕對運動的形而上學不動論,又要反對否認相對靜止的相對語言和詭辯論。 ⑤承認相對靜止的意義。 其一,相對靜止是事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其二、相對靜止是人們認識、區(qū)別、利用事物的首要條件。 其三,相對靜止是絕對運動的度量尺度。 要真的理解運動,就必須承認相對靜止。 4.時間、空間及物質運動的關系 第一,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 時間是物質運動過程的持續(xù)性、順序性。其特點是一維性,不可逆性。 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伸張性,廣延性。其特點是三維性。 第二,時間空間和物質運動是不可分離的。 一方面,物質運動總是在一定時間,空間中進行。 另一方面,時間,空間都是物質運動的時間,空間。 第三,時間空間和物質運動不可分離,還表現在時空特性是隨著物質運動的性質的變化而變化的。 5. 時間和空間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①時間和空間的絕對性,是指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方式,它的客觀實在性是不變的、無所件的。 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是指時空的具體特征是隨著物質運動的變化而變化的,是可變的、有條件的。 ②時間和空間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也表現為時間和空間的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統一。 6. 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第一,物質決定意識。 從起源上看,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也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產物。 從本質上看,意識是人腦這種特殊物質的機能,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從作用上看,意識能動作用的發(fā)揮必須依賴于一定的物質條件。 第二,意識能動地反作用于物質。能動地反映世界。能動地改造世界。 7.意識能動作用的實現途徑與條件 途經:付諸實踐 意識能動作用的實現途徑與條件 ①要正確發(fā)揮意識的能動性,必須遵循物質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 ②要正確發(fā)揮意識的能動性,就必須把正確的思想付諸實踐。 ③意識能動性的發(fā)揮,還依賴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物質手段。 條件:物質條件,技術手段,利用工具等 8.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guī)律性的關系 客觀規(guī)律性是指規(guī)律是物質運動本書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wěn)定的聯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主觀能動性是指人類所特有的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六)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1.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 ①世界是統一的世界。 ②世界統一于物質。 ③物質世界的統一是無限多樣的統一。 2. 世界物質統一性的論證 ①世界物質統一性的科學證明。 ②世界物質統一性的哲學證明。 3.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是意義: ①一切從實際出 ,實事求是,是辯證唯物主義一元論世界觀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證。 總之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尊重客觀規(guī)律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統一,自由和必然的統一。 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黨的思想路線。 (六)事物的聯系、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 1.聯系的定義 聯系也就是關系,是指一切事物、現象、過程之間及其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信賴、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之一。 ①聯系的客觀性,聯系的客觀性是指聯系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們強加給他的。 ②聯系的普遍性,聯系的普遍性是指倆系不是個別事物的現象,而是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質,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③聯系的多樣性, 2.發(fā)展的定義 ①發(fā)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根本觀點,發(fā)展的實質是唯物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的產生,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之一。 廣義的發(fā)展,泛指運動、轉化、聯系、變化的一切過程,既包括上升的運動,也包括不降的運動; 狹義的發(fā)展,特指事物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復雜、由無序向有序的運動。 哲學意義上的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和前進趨勢,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東西。 哲學意義上的舊事物,是指違背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喪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趨滅亡的事物。 ②新事物戰(zhàn)勝舊事物的必然性。 ③新生事物不可戰(zhàn)勝的規(guī)律,在社會生活中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3.矛盾的定義(矛盾規(guī)律即對立統一規(guī)律) 所謂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間和事物內部穩(wěn)中有降要素之間既相對立又相統一的關系。簡單地說,矛盾就是對立統一關系或對立統一。 4.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guī)律(揭示事物普遍聯系和永恒發(fā)展的最普遍的規(guī)律) 規(guī)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wěn)定的聯系。 規(guī)律是事物的本質聯系; 規(guī)律是事物的必然聯系; 規(guī)律是事物穩(wěn)定的聯系; 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這是規(guī)律最根本的特點。 這些基本規(guī)律是 對立統一規(guī)律,質量互變規(guī)律,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 5.矛盾的統一性和斗爭性 ① 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關系或根本屬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聯系、相互吸引、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 它包含兩方面的基本含義: (1)相互依存,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 (2)相互貫通,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趨勢。 ②斗爭性,矛盾的斗爭性是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相互否定的性質和趨勢。 ③關系,矛盾的同一性的斗爭性是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聯系的 6.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①矛盾的作用 (1)同一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發(fā)展中的作用在于: 發(fā)展的前提(依存):矛盾雙方相互依存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發(fā)展的條件。 發(fā)展的內容(滲透):矛盾雙方相互包含使矛盾雙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互相利用、互相促進中共同得到發(fā)展。 發(fā)展的方向(轉化):矛盾雙方互相貫通規(guī)定著事物向自己的對立面發(fā)生轉化的基本趨勢。 (2)斗爭的作用:矛盾斗爭性的作用貫穿事物的量變和質變兩種狀態(tài)中 積累量變:量變過程中,斗爭性推動矛盾雙方力量對比的變化 ,為質變做準備。 實現質變:質變過程中,斗爭性沖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舊的矛盾統一體的分解和新的矛盾統一體的產生。 同一性和斗爭性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斗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 ②內部矛盾與外部矛盾的作用 (1)內部矛盾(內因)是發(fā)展的根據 (2)外部矛盾(外因)是發(fā)展的條件 內因即事物的內部矛盾,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 事物的發(fā)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內因和外因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精髓) 1. 普遍性 時間上普遍存在:貫穿每一事物發(fā)展過程的始終(矛盾無時不在) 空間上普通存在: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矛盾無所不在)。 2. 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各有其特點。 性質上的特殊性: 基本矛盾是指貫穿于事物發(fā)展過程始終并規(guī)定事物及其過程本質的矛盾。 非基本矛盾是不規(guī)定事物及其過程基本性質,也不一定貫穿事物過程始終的矛盾。 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是相互作用的?;久芤?guī)定和制約著非基本矛盾; 非基本矛盾影響基本矛盾,加速或延緩基本矛盾的解決,在發(fā)展過程中,使其顯出階段性的某些特點。 地位上的特殊性:矛盾和矛盾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平衡性。 所謂矛盾的不平衡性,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區(qū)別。 主要矛盾是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fā)展過程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二者的辯證關系表現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發(fā)展過程中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它們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唯物辯證法的矛盾不平衡性原理,要求人們在認識和實踐中,必須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反對顧此失彼的形而上學"一點論",反對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量齊觀的形而上學"均衡論". 解決上的特殊性:解決矛盾的形式也是多樣的。 ①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 ②矛盾雙方"同歸于盡" ③有些矛盾經過一系列的發(fā)展階段,達到對立面的融合。 3. 兩者之間的關系: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區(qū)別的 ②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滲透、相互聯結 ③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區(qū)別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4. 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原理的意義: ①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道理,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拋棄了辯證法; ②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統一的原理,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各國具體實踐相結合這一原則的哲學基礎,是反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思想武器; ③它是"一般號召與個別指導相結合"、"抓典型"、"解剖麻雀"等科學工作方法的理論基礎; ④堅持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辯證法,對于我們自覺地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以這個理論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有重大的意義。 5.對立統一規(guī)律是唯物辯證法最根本的規(guī)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①對立統一規(guī)律是唯物辯證法最根本的規(guī)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②對立統一規(guī)律是貫穿唯物辯證法其他規(guī)律和范疇的中心線索; ③矛盾分析方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 ④對立統一規(guī)律是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實質。 (七)質量互變規(guī)律 1.質:事物的本質,矛盾特殊性。 質是指一事物成為它自身并區(qū)別于他事物的內在規(guī)定性 2.量:事物的數量,事物的結構。 量和質一樣,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種規(guī)定性,量與事物的存在不直接同一。 3. 度:是事物質和量的統一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量的界限 4.量變與質變的關系是辯證關系 (1)量變和質變是事物變化的兩種形態(tài)或兩種狀態(tài) ①量變是度之內的變化,是事物發(fā)展中的 連續(xù)性和漸進性。 ② 質變是突破度的變化,是區(qū)分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 (2)形式 ① 量變是漸變 ② 質變是突變 5. 質變與量變的關系 (1)相互依存: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2)相互轉化:量變可以轉化為質變 (3)相互滲透:質變鞏固量變的成果,并引起新的量變 6.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 內容:前進行和曲折性統的原理,是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的本質內容。 發(fā)展是前進,上升的運動,這是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和根本方向。 ①從發(fā)展方向上看,事物發(fā)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 ②從發(fā)展道路上看,事物的發(fā)展總是迂回曲折的; ③事物發(fā)展的周期性體現了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④堅持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的觀點,要反對循環(huán)論和直線論兩種片面性。 (八)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 范疇就是指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維對事物或現象普遍、本質的概括和反映。 1. 外部與內部的關系:現象與本質 現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聯系。 本質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質和內部聯系。 2. 要素與結構的關系:內容與形式 內容是指構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總和; 形式是指把內容諸要素統一真情煌結構或表現內容的方式。 3. 引起被引起的關系:原因與結果 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一定現象引起的現象。 4. 確定不確定的關系:必然與偶然 必然性是指事物聯系和發(fā)展過程中合乎規(guī)律的、一定要發(fā)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是由事物內部根本矛盾決定的 偶然性是事物聯系和發(fā)展過程中非必定發(fā)生的不確定的趨勢。 5. 潛在與現實的關系:可能與現實 現實性是指現實存在的事物及其所具備的內在根據和外在條件的綜合。 可能性是指事物依據其內在根據和外在條件有可能轉化為其他事物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 (九)實踐和認識 一、實踐的觀點是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1).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①它把反映論原則貫徹到底,是全面的、徹底的反映論,從面堅持了唯物主義反映論,反對了唯心主義先驗論。 ②它把科學的實踐觀引入認識論,強調社會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從而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可知論,反對了不可知論。 ③它把辯證法貫徹于反映論,科學地說明了認識發(fā)展的辯證過程,揭示了認識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從而堅持了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克服了直觀的被動的反映論。 (2)、實踐及其基本形式 1.定義:實踐是主體能動地發(fā)行和探索現實世界的一切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性活動。 2.實踐具有三個基本特點: ①客觀物質性 ②自學能動性 ③社會歷史性。 3.實踐的基本形式: ①生產實踐 ②處理社會關系實踐 ③科學實驗。 (3)、.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 1、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②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④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 2、認識對實踐的能動反作用 二、認識及其辯證發(fā)展過程 (1)認識及其基本性質 ①認識的主體。 認識的主體是人,是處于一定社會條件和社會關系之中,從事一定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人。 其本質特性是社會性和實踐性 ②認識的客體。 認識客體是進入人的實踐活動領域并與主體相聯系的客觀存在,即主體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對象。 客體具有客觀性,對象性和社會歷史性 ③認識的主體和客體之間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首先,實踐關系是最根本,最基礎的關系。 其次,認識關系 第三,價值關系 第四,審美關系,是主客體關系的最高層次 ④認識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只是論基于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認為認識的本質是以實踐為基礎的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2)認識的辯證運動 1.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人的認識過程首先是從實踐到認識,即在實踐的基礎上從感性認識能動地感性認識能動地發(fā)展 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質變)。 ①感性認識:初級階段 其特點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包括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 ②理性認識:高級階段 其特點是間接性和抽象性,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形式。 ③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 它們有質的區(qū)別。但二者又有相互聯系的,辯證統一的。 首先,二者是相互聯系的。 一方面, 理性認識----唯物論。 另一方面,感性認識----辯證法。 其次,二者是相互滲透的。 一方面,感性認識包含理性因素。 另一方面,理性認識滲透感性因素。 ④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統一的基礎是實踐。 達到了理性認識認識運動并沒有結果,還必須從理性認識回到實踐,實現認識過程中的第二次飛躍。 (3)認識運動的總規(guī)律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無窮循環(huán) 特性:①認識運動的不斷反復 ②認識運動的無限發(fā)展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黨的群眾路線是一致的。 三、真理及其檢驗標準 1.真理及其客觀性 (1)真理的客觀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2)堅持真理的客觀性和一元性,就是真理觀上堅持了唯物主義一元論。 (3)真理的客觀性表明,真理本身沒有階級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在階級社會中,不同程度的受到階級利益的制約和影響。 2.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1)客觀真理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 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4.真理的發(fā)展規(guī)律 (1)外部矛盾:真理與謬論 謬論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歪曲反映。 對立:真理和謬誤的相互關系。真理和謬誤是對立的統一。 統一:真理和謬誤又是統一的。 (十)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基本結構 一、唯物史觀的創(chuàng)立及其意義 1.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社會歷史觀:就是作為主體的人以自身為客體而形成的系統化,理論化的總觀點,總看法。 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社會歷史觀面對的問題很多,而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則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由于社會存在具有復雜性,從而決定了社會意識具有多樣性。 社會存在于社會意識的關系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的根據: (1)它是一切社會歷史觀無法避免而且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 (2)它是哲學基本問題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延伸。 (3)它是劃分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這兩種對立的歷史觀的根本標準。 (4)它是人們社會實踐中的基本問題,也是人們對社會現象認識中的基本問題。 2.唯心史觀的根本根源 (1)社會根源。 (2)階級根源。 (3)認識論根源。 3.唯物史觀創(chuàng)立的偉大意義 唯物史觀創(chuàng)立條件:(1)社會歷史條件 (2)思想理論來源 唯物史觀創(chuàng)立意義: (1)唯物史觀的創(chuàng)立,在哲學史上第一次唯物地、辯證地解決了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使唯物主義世界觀發(fā)展成為完備的徹底的科學理論體系,宣告了唯心主義的徹底破產。 (2)唯物史觀的創(chuàng)立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yōu)榭茖W。 (3)唯物史觀的創(chuàng)立,人們認識和研究社會歷史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使社會科學第一次有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科學。 (4)唯物史觀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是我們確立共產主義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人生觀,走向歷史必由之路,從事社會主義實踐的理論指南。 二、人類社會生活的本質 (1)社會是個有機體 1.社會有機體的內涵:指人類是以生產方式為基礎的各種社會關系同時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構成的整體。 (其中包括經濟關系,政治關系,思想關系,血緣關系,倫理關系。) 2.社會有機體的基本特征 ①社會有機體形成于人的實踐和交往活動中。 ②社會有機體是一種以人為主體的具有自我意識的有機體 ③社會有機體再生和更新的內在機制是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人自身生產的統一。 (2)馬克思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1.實踐是人類社會生成的基礎 2.實踐將人類社會從自然界中提升出來 3.時間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存在形式 4.實踐使社會歷史的發(fā)展實現了合目的性與合規(guī)律性的統一 (3)列寧指出“只有把社會關系歸結于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歸結于生產力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據把社會形態(tài)的發(fā)展看作自然歷史過程” 三、人類社會的基本結構 (1)生產力:是指人們改造自然以獲得物質生活資料的實際能力,體現著物質資料生產中人與自然的關系。 生產力的三要素: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勞動者。 (十一)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歷史主體的作用 一、社會基本矛盾 (1)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 (2)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及其規(guī)律 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2.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 3.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生產方式及其矛盾運動。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 1.它揭示了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客觀必然性。 2.它是我們黨制定方針、路線、政策的客觀依據。 二、社會發(fā)展的動力 (1)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2)階級斗爭史階級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 (3)科學技術史第一生產力。 三、歷史是人們自覺活動的結果 (1)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客觀性與人的活動的能動性是同一的。 (2)人們群眾在歷史發(fā)展中的決定作用。 (3)個人及其在歷史上的作用。-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馬克思主義哲學 原理 復習資料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1607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