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第2課 第4節(jié) 聲情并茂-押韻和平仄課件 新人教版選修《語言文字應用》.ppt
《高中語文 第2課 第4節(jié) 聲情并茂-押韻和平仄課件 新人教版選修《語言文字應用》.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 第2課 第4節(jié) 聲情并茂-押韻和平仄課件 新人教版選修《語言文字應用》.ppt(4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成才之路 · 語文,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 語言文字應用,千言萬語總關“音”,第二課,第四節(jié) 聲情并茂——押韻和平仄,第二課,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 唐·溫庭筠 小山①重疊②金明滅③,鬢云④欲度⑤香腮雪。懶起畫娥眉,弄妝⑥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⑦繡羅襦⑧,雙雙金鷓鴣⑨。 【簡介】 《菩薩蠻》,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調(diào)。又名《花間意》《子夜歌》《重疊金》等。雙調(diào),四十四字,前后闋均兩仄韻轉兩平韻。,溫庭筠(約806-約873),字飛卿,亦名岐,一名庭云,太原人。晚唐詩人。不修邊幅,又喜譏刺權貴,遭忌而屢試不中,只做過城尉、縣尉之類低級小吏。但生性浪漫,才氣過人,精通音律,有“溫八吟”的雅號。其詞《握蘭》《金荃》兩集,為詞人有詞集開始,惜原本今已不傳,今存詞六十多首傳世。文學史評價說:“可以說是文人詞成熟的一個標志?!?【注解】 ①小山:指屏風上雕畫的小山。又一說,指眉妝之名,即“眉山”。 ②重疊:疊,這里相當于蹙眉之義。重疊,謂眉頭重重蹙鎖。 ③金明滅:金光耀眼。,④鬢云:像云朵似的鬢發(fā)。 ⑤度:這里是覆蓋的意思。 ⑥弄妝:即梳妝打扮。 ⑦新帖:新鮮的“花樣子”。剪紙為之,貼于綢帛上,以為刺繡之“藍本”。 ⑧羅襦:絲綢短襖。 ⑨鷓鴣:這里指裝飾的圖案。,【故事】 這首詞,溫庭筠描寫一個美女的梳妝。從她的起床,一直寫到梳妝完后開始刺繡,細寫梳妝前后情態(tài)。不但暗示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也表現(xiàn)了作者的贊美與同情。 小山般眉頭,重重蹙鎖,朝陽照射,明滅閃爍。鬢發(fā)散亂墜下,如同飛動云朵,好像要從面頰上飛過。她懶懶起床,沒精打采地畫著娥眉,慢慢梳妝打扮,遲遲地洗手洗臉。 大銅鏡前,她拿著小銅鏡,前后照著?;ǘ浜兔嫒萁幌噍x映,同樣的美麗嬌艷。梳妝后,她拿起女紅,開始刺繡。那絲綢短襖上新貼的“花樣子”,還有一雙雙金鷓鴣!,(2015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Ⅱ)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殘春旅舍 韓偓① 旅舍殘春宿雨晴,恍然心地憶咸京②。 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禪伏詩魔歸凈域,酒沖愁陣出奇兵。 兩梁③免被塵埃污,拂拭朝簪④待眼明。 [注] ①韓偓(約842~923):字致堯,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這首詩是作者流徙閩地時所作。②咸京:這里借指都城長安。③梁:官帽上的橫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區(qū)分官階。④朝簪:朝廷官員的冠飾。,8.古人認為這首詩的頷聯(lián)“乃晚唐巧句”,請指出這一聯(lián)巧在哪里,并簡要賞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構思巧妙,把“花須落”“柳絮行”這些常見的殘春景象與“蜂抱”“魚吹”聯(lián)系起來,十分新奇;②用詞巧妙,“抱”“吹”的使用雖然出人意料,卻又顯得非常自然。(答出①的,給3分;答出②的,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命題立意】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9.這首詩的后兩聯(lián)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國之情。通過參禪使自己平靜,通過飲酒化解“愁陣”,表明他內(nèi)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塵?!保沓谄诖把勖鳌?,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對大唐一片忠心。(答出什么感情的,給3分;進行簡要分析的,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命題立意】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詩歌鑒賞】 這首詩是作者客居閩地時所作,當時唐朝已亡,詩歌旨在抒發(fā)對唐王朝的懷念之情。首聯(lián)描寫了春殘飛紅、夜雨初晴的景象,再加上他鄉(xiāng)為客,于是作者憶起闊別已久的帝京長安。“憶咸京”三字領起下面的三聯(lián)。頷聯(lián),抒寫對帝京美好春光的回憶,因為作者是帶著曾經(jīng)沐浴皇恩的深情在回憶,所以即使是殘春,這長安的晨昏與草木也帶著幾分溫暖與芳菲。頸聯(lián),具體寫作者客居館舍中的寂寞。尾聯(lián),寫作者要保存好珍貴的朝帽,言外之意是決不做異姓之臣,寧肯終生潦倒,也不改變自己的氣節(jié)。全詩感情起伏動蕩,由悲憂到鎮(zhèn)定,表現(xiàn)了作者的氣節(jié)。全詩由“旅舍”“殘春”總起,三、四句承“殘春”,五、六句承“旅舍”,七、八句收束,結構嚴謹,脈絡清晰。,1.了解詩歌的分類。 2.掌握格律詩的特點。 3.掌握律詩中的平仄和對仗。,1.通過引子中的兒歌,我們可以了解哪些基本知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目的是讓同學們借這首兒歌,了解詩歌的押韻是體現(xiàn)在韻腳字上的;同時,告訴我們,押韻在詩文寫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引起大家的學習興趣,提高認識水平。,2.通過“課堂活動”中的幾首詩,我們掌握哪些知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課堂活動”的用意在于引導大家對所給出的幾首古今詩詞,既要注意賞析它們的意蘊之美,又要體會它們的聲韻之妙,從而形成一種認識,那就是“一首好詩、一篇美文要注重立意的內(nèi)容,同時詩文形式上的美,特別是音律美,也是不可或缺的,這樣才能給讀者全方位和多層次的美的享受”。需要注意的是,這里并不是提倡輕內(nèi)容重形式的文風,而是要強調(diào)內(nèi)容和形式兩者的和諧一致,讓形式更好地為內(nèi)容服務。,1.詩歌是怎樣分類的? (1)按表達方式:敘事詩、抒情詩、說理詩。 (2)按有無格律:自由詩、格律詩。 (3)按新舊體裁:舊體詩(古詩)、新體詩。 其中舊體詩又分為古體詩(四言、五言、七言、雜言、樂府),近體詩(絕句、律詩);詞(按字數(shù)分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按段數(shù)分單調(diào)、雙調(diào));曲(散曲、雜劇)。 新體詩又分為:自由詩、民歌、散文詩。 (4)按時代分:古典詩歌、現(xiàn)代詩歌(又分為:格律詩、新體詩)。 (5)按題材分:諷喻詩、田園詩、山水詩、邊塞詩、愛情詩等。,2.什么叫押韻?押韻有什么作用? 所謂押韻,就是韻腳(詩文中把同韻字放在不同句子的相同位置上,一般把韻字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的字必須同韻。這里的韻指韻腳字的韻腹、韻尾和聲調(diào)的平仄都相同,不管聲母和韻頭。 押韻使得詩詞朗朗上口,富有節(jié)奏感和跳躍感,也容易記憶和誦讀,人們喜歡吟唱,也便于相互傳誦;能使作品更富文采,更有音樂感和韻律美。韻母為“a、an、ang、en、eng”等的韻腳字,發(fā)音比較響亮;韻母為“o、ai、ao、ou”等的韻腳字,發(fā)音比較柔和:這兩類韻腳都可傳達歡樂、雄壯或溫和、輕松的感情。而韻母為“i、u、e、ei、ie”等的韻腳字,發(fā)音比較細微,則可以表達低沉、婉轉、哀傷、悲憤的感情。,3.絕句和律詩的押韻是如何規(guī)定的? 絕句的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以押韻居多。第二句和第四句則一定要押韻,而且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第三句的最后一個字限用仄聲字。 律詩的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若押韻可押鄰韻;若不押韻,限用仄聲字。詩的偶數(shù)句一定要押韻,而且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除首句外的奇數(shù)句,最后一個字限用仄聲字。用韻的字在詩中不能重復出現(xiàn)。,4.什么是平仄?它有哪些具體要求? 平仄指平聲和仄聲,泛指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diào)。所謂聲調(diào),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平仄是在四聲的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聲、去聲、入聲為仄聲,剩下的是平聲。自元朝音韻學家周德清后,平分陰陽,仄歸上去,逐步形成陰平、陽平歸平,上聲、去聲歸仄,入聲取消的格局。,5.平仄在詩詞中是怎樣交錯的呢? 我們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 這種平仄的規(guī)則在律詩中表現(xiàn)得特別明顯。,6.什么叫“對仗”?詩歌的對仗類型有哪些?,集韻詩 清明inɡ韻 天上星,亮晶晶,無名無姓數(shù)不清。天上月,像明鏡,一頃靈光照滄溟。浮萍漂,菱葉挺,盈盈碧水映畫亭。鐘磬鳴,屏息聽,風興鷹角叮鈴鈴。鶯歌聲,響幽徑,玉釵丫髻行冰瑩。憑井欄,另有情,一柄莕花手中擰。相凝眸,相慶幸,形影相隨長卿卿。迎香鼎,秉香敬,贏得生命定鐘情。,對聯(lián)趣聞 對聯(lián)俗稱對子,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僅對仗工整,音韻和諧,而且內(nèi)容風趣,意義深遠,雅俗共賞,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 相傳古時有一塾師,寓于一寺廟。雪后天晴,出門見被雪厚厚地蓋了一層的石獅子,經(jīng)陽光一曬,比前日小了不少,即興賦一聯(lián):“雪消獅子瘦?!笨稍趺匆矊Σ怀鱿侣?lián),只得作罷。私塾開學后,將此上聯(lián)考學生,一時無人能對。中有一學子,苦思冥想,竟致于病,成日念叨雪消獅子瘦、雪消獅子瘦、雪消獅子瘦。從春到秋,一病不起。到了中秋,家人移其病榻至窗前,讓其賞月。突然一聲歡呼:“我對上了,我對上了!雪消獅子瘦,月盈兔兒肥!”,陜西某地一富豪,晚年得子,不免要慶賀一番。然而,老財主樂極生悲,一命嗚呼。叫一老先生為這等事寫一對聯(lián),怎不叫老先生為難。經(jīng)苦苦斟酌終于寫出:來一個去一個不多不少,哭一聲笑一聲喜怒哀樂。橫批:紅白喜事。 據(jù)傳,有一次蘇東坡與人去九江趕考,因遇發(fā)大水,船行困難耽誤了時間,應考遲到了,門衛(wèi)不讓進。后來,門衛(wèi)就以對聯(lián)來探究其才。上聯(lián)是:“一葉小舟,載著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顛八倒來九江,十分來遲?!碧K東坡聽后,思考了片刻,就對出了下聯(lián):“十年寒窗,讀了九八卷詩書,進了七六五個考場,四返三往到二門,一定要進。”門衛(wèi)聽后,拍手稱奇,就讓他們進了考場。,蘇東坡與黃庭堅在松樹底下下棋。一陣風吹來,松果掉進棋盤。蘇東坡得句曰: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黃庭堅對道: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蘇東坡主政杭州時,某日與友人同游西湖,一歌女提著一把錫壺給東坡斟酒,不慎將壺掉入湖中,席間有人觸景生情,當即撰出下聯(lián):“游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壺。”請東坡對上聯(lián),東坡一時語塞,據(jù)說至今尚無佳對,有意者不妨試試。,明代楊慎幼年被譽為神童。有一次,他在一個堰塘里游泳,縣令路過,他來不及回避??h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掛在一棵古樹上,并告訴楊慎:“本縣令出副對子,如果你能對得出,饒你不敬之罪!”縣令剛念完上聯(lián):“千年古樹為衣架?!睏钌骷磳Τ觯骸叭f里長江做澡盆。”縣令嘆服。 明代才子唐伯虎有一天到郊外散步,看到幾個農(nóng)夫正在車水灌田。有個農(nóng)夫認得他,指著水車說出一聯(lián):“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碧撇u著手中的扇子笑著說:“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農(nóng)夫聽了,哈哈大笑。,據(jù)說清代北京有個“天然居”酒家。乾隆微服出游,進店喝酒,忽而想到這副回文對,非常得意: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后又將這副對聯(lián)作為上聯(lián),然而他想不出下聯(lián),讓紀曉嵐對,紀曉嵐道: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同年十一月二日,日軍侵占大連。敗訊傳來,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有人憤然書聯(lián)于北京城頭:萬壽無疆,普天同慶;三軍敗績,割地求和。慈禧垂簾聽政二十余年,喪權辱國,死后卻被尊為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對此,有人書聯(lián)嘲之:垂簾廿余年,年年割地;尊號十六字,字字欺天。,郭沫若幼年在私塾讀書。有一次和同學們偷吃了廟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狀,先生追責學生,沒人承認。先生說,我出個對子,誰能對上免罰。先生曰:昨日偷桃鉆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對道: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先生驚其才華,極為高興,全體學生都免予處罰。 蔣介石競選總統(tǒng)時,續(xù)范亭戲作一聯(lián):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廁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硬。此聯(lián)把蔣介石的丑態(tài)勾畫得惟妙惟肖,人們無不拍手稱快。,一九五三年,錢三強率科學考察團出訪,團員有華羅庚、張鈺哲、趙九章、貝時璋、呂叔湘等人。途中閑暇無事,少不得談今論古。這時華羅庚觸景生情,得出上聯(lián)一則:三強韓魏趙。求對下聯(lián)。三強說的是戰(zhàn)國時期韓、魏、趙三個強國,卻又隱喻代表團團長錢三強的名字,這就不僅要解決數(shù)字聯(lián)中難對的困難,而且要在下聯(lián)中嵌入一位科學家的名字。因此,華老上聯(lián)一出,諸人大費躊躇。隔了一陣,只見華羅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聯(lián):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shù)學著作,這本書首次記載了我國數(shù)學家所發(fā)現(xiàn)的勾股定理。同時,九章又是大氣物理學家趙九章的名字。對得如此之妙,使?jié)M座為之傾倒!,我國各大風景區(qū)亦不乏名聯(lián)佳句,比如西湖間花舫楹聯(lián)的上聯(lián):試看它春如醉,秋如醒,合四時間變幻景光,盡消凝晴姿雨態(tài),夕靄朝暉,雪映霞酣,星初月午,安排著詩酒琴歌,話南渡當年,過去漫牽無限感;下聯(lián):恰好這山為迎,水為送,買一篷兒拓開懷抱,遍探尋邃館岑臺,回樓古剎,名泉秀石,寵柳妍花,狎玩些煙波魚鳥,算西湖此日,到來俱是有情人。優(yōu)美的湖光山色在這些對聯(lián)的映襯下更加詩意盎然,旅游的時候要多加賞鑒。,1.下列關于詩歌押韻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古代詩歌對押韻的要求比較嚴格。 B.所謂押韻,就是韻腳的字必須同韻。這里的“韻”,指韻腳字的韻母。 C.押韻可以使詩歌曲調(diào)和諧悅耳,富有韻味。 D.從押韻的要求看,“ao”“iao”是同韻。 【答案】 A(古體詩歌中只有格律詩對押韻有嚴格的要求。),2.下列對詩歌分類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歌是一種文學樣式的總稱。 B.從格律上看可以把詩歌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C.從漢朝開始就把詩歌分為“古詩”“律詩”和“絕句”三大類。 D.與古代詩歌比較,現(xiàn)代詩歌也可算一大類。雖然現(xiàn)代詩歌在形式上沒有古詩那么嚴格,但也自成一體,別有風韻。 【答案】 C(把詩歌分為“古詩”“律詩”和“絕句”是從唐朝開始的。),3.下列對古體詩和近體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古體詩是按照古代的詩體寫成的,古體詩的寫作沒有一定的標準。 B.凡不受近體詩格律束縛的,都是古體詩。 C.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在用韻、平仄、對仗方面都有許多講究。由于格律很嚴,所以被稱為“格律詩”或“律詩”。 D.古體詩和近體詩,只是一個按時間劃分的概念。 【答案】 D(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從格律上分的。),4.下列對詩歌中平仄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平仄是針對整首詩歌而言的。 B.“平仄”中“平”就是平聲,“仄”就是指上、去、入三聲。普通話中的陰平和陽平都是平聲。 C.古詩中的仄聲都是指現(xiàn)代普通話的上聲和去聲。 D.七律的平仄格式是五律的擴展。 【答案】 C(古代詩歌中的有些仄聲已經(jīng)轉到現(xiàn)代漢語中的陰平和陽平的入聲字了。),5.下列關于詩歌中的對仗,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對仗是指上下句中字數(shù)相等,相對應的字的意義、詞類、平仄相對。 B.對仗句一般出現(xiàn)在詩歌中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位置上。 C.對仗的形式分為“工對”“寬對”“借對”以及“串對”。 D.“獨角獸”與“比目魚”是兩個對仗非常工整的句子。 【答案】 D(“獨角獸”中的“角”和“比目魚”中的“目”都是仄聲。),6.以“草螢有耀終非火”為上句,下列最可能作為下句的一句是( ) A.道是無晴卻有晴 B.荷露成團豈是珠 C.露似珍珠月似弓 D.微霰下庭寒雀喧 【答案】 B,7.下面是高考勵志聯(lián)的上聯(lián)或下聯(lián),請你對出相應的下聯(lián)或上聯(lián)。 (1)上聯(li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聯(lián):燈下學子嘔心瀝血想的是金榜題名 (2)上聯(lián):三載寒窗,處處攻關,高二是關鍵,揮毫潑墨戰(zhàn)書山 下聯(li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家中父母吃苦受累盼的是捷報頻傳 (2)十年磨劍,人人發(fā)奮,勤奮是根本,騰蛟起鳳躍龍門,8.下面是某餐館門上貼的對聯(lián),請你運用《憫農(nóng)》詩的有關詞句,將上聯(lián)補充完整。 上聯(lián):________________,棄之可惜 下聯(lián):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答案】 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9.下面是某高考考點為應考考生張貼的勵志對聯(lián)的上聯(lián),請你對出下聯(lián)。 上聯(lián):披荊斬棘戰(zhàn)高考如歌歲月應無悔 下聯(li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破釜沉舟圖大業(yè)似水流年終有成,10.試仿照下面的示例,在備選人物中選擇一個對象,根據(jù)備選人物的相關特點擬寫一副對聯(lián)。 示例:(蘇武) 漢臣持節(jié)牧北海;鴻雁捎書回故鄉(xiāng)。 備選人物:李白 杜甫 李清照 文天祥 魯迅 朱自清 選擇的人物:( ) 擬出的對聯(lián):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文天祥) 猶存正氣參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語言文字應用 高中語文 第2課 第4節(jié) 聲情并茂-押韻和平仄課件 新人教版選修語言文字應用 聲情并茂 押韻 平仄 課件 新人 選修 語言文字 應用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193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