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用)2020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計算題押題練(三)》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專用)2020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計算題押題練(三)(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計算題押題練(三)
1.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固定平行光滑導軌ce、df的上端連一阻值R0=3 Ω的電阻,導體棒ab水平放置在一水平支架MN上并與豎直導軌始終保持垂直且接觸良好,在導軌之間有圖示方向磁場,磁感應強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式為B=2t(T),abdc為一正方形,導軌寬L=1 m,導體棒ab的質(zhì)量m=0.2 kg,電阻R=1 Ω,導軌電阻不計。(g取10 m/s2)求:
(1)t=1 s時導體棒ab對水平支架MN壓力的大??;
(2)t=1 s以后磁場保持恒定,某時刻撤去支架MN使ab從靜止開始下落,求ab下落過程中達到的最大速度vm的大小以及ab下落速度v=1 m/s時的加速度大小。
2、
解析:(1)根據(jù)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可得感應電動勢:
E=S=21 V=2 V
根據(jù)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可得:
I== A=0.5 A
t=1 s時,B=2 T,
此時導體棒ab受到的安培力
F安=BIL=20.51 N=1 N,
由左手定則可知方向豎直向上
根據(jù)平衡條件得:FN=mg-F安=1 N。
由牛頓第三定律得導體棒ab對水平支架MN的壓力FN′=FN=1 N,方向豎直向下。
(2)t=1 s時,B=2 T,撤去支架MN后,ab向下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安培力作用,當F安與ab棒的重力相等時達到最大速度
由:E=BLvm,I=,F(xiàn)安=BIL
3、=mg,
聯(lián)立得:=mg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m=2 m/s
當v=1 m/s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ma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a=5 m/s2。
答案:(1)1 N (2)2 m/s 5 m/s2
2.如圖,質(zhì)量m=1 kg的物體以v0=4 m/s的初速度從水平面的某點向右運動并沖上半徑R=0.1 m的豎直光滑半圓環(huán)。物體與水平面間有摩擦。
(1)物體能從M點飛出,落到水平面時落點到N點的距離的最小值為多大?
(2)設出發(fā)點到N點的距離為x,物體從M點飛出后,落到水平面時落點到N點的距離為y,y2隨x變化的關系如圖。求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3)要使物體從某點出發(fā)后
4、的運動過程中不會在N到M點的中間離開半圓軌道,求出發(fā)點到N點的距離x的取值范圍。
解析:(1)物體能從M點飛出,則有:mg=m
解得vmin=
M點飛出后,做平拋運動,則:
ymin=vmint
2R=gt2
由以上式子得:ymin=0.2 m。
(2)物體從出發(fā)點到M點過程用動能定理:
-μmgx-mg2R=mvM2-mv02
之后,做平拋運動:
y=vMt
2R=gt2
由以上式子得:y2=-μx+
由圖知-μ=,即:μ=0.2。
(3)要使物體不會在M到N點的中間離開半圓軌道,那么物體能達到的最大高度0
5、時,
對物體由動能定理得:
-μmgxmin-mgR=0-mv02
解得:xmin=3.5 m
物體恰好從M點飛出,則有:
-μmgxmax-mg2R=mvmin2-mv02
由(1)知,vmin=
解得:xmax=2.75 m
綜上可得:x≥3.5 m或x≤2.75 m。
答案:(1)0.2 m (2)0.2 (3)x≥3.5 m或x≤2.75 m
3.如圖,空間某個半徑為R的區(qū)域內(nèi)存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與它相鄰的是一對間距為d,足夠大的平行金屬板,板間電壓為U。一群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帶正電的粒子從磁場的左側(cè)以與極板平行的相同速度射入磁場。不計重力,則:
(
6、1)離極板AB距離為的粒子能從極板上的小孔P射入電場,求粒子的速度?
(2)極板CD上多長的區(qū)域上可能會有帶電粒子擊中?
(3)如果改變極板的極性而不改變板間電壓,發(fā)現(xiàn)有粒子會再次進入磁場,并離開磁場區(qū)域。計算這種粒子在磁場和電場中運動的總時間。
解析:(1)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qvB=,解得r=
根據(jù)作圖可解得,能從極板上的小孔P射入電場,r=R
所以入射粒子的速度v=。
(2)所有進入磁場的粒子都能從P點射入電場,從最上邊和最下邊進入磁場的粒子將平行極板進入電場,這些粒子在垂直于電場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a==
d=at2
解得t=
沿極板運動的距離x=vt=
有帶電粒子擊中的長度為2x=2 。
(3)能再次進入磁場的粒子應垂直于極板進入電場,在電場中運動的時間
t1=2=
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為t2=,
T==
所以t2=
總時間t=t1+t2=+。
答案:(1) (2)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