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與策略 高考第3大題 古詩詞鑒賞 考點3 鑒賞形象-人教版高三語文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專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與策略 高考第3大題 古詩詞鑒賞 考點3 鑒賞形象-人教版高三語文試題(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考點三 鑒賞形象
(2016·全國乙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金陵望漢江
李 白
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①。
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
六帝淪亡后②,三吳不足觀③。
我君混區(qū)宇,垂拱眾流安。
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④。
【注】?、倥桑汉拥闹Я?。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吳:古吳地后分為三,即吳興、吳郡、會稽。④這兩句的意思是,當今任公子已無須垂釣了,因為江海中已無巨魚,比喻已無危害國家的巨寇。任公子是《莊子》中的傳說人物,他用很大的釣鉤和極多的食餌釣起一條巨大的魚。
詩的前四句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這樣寫有什么用意?(6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答案
得分
誤區(qū)診斷
學生甲
描寫了長江水流湍急、泛濫成災的景象。為下文歌頌盛唐統(tǒng)一天下、國家繁榮昌盛做了鋪墊,突出了主旨。
4分
該生對景物特點概括不準確,術語“泛濫成災”帶有貶義,不合語境;且漏掉“水勢浩瀚”“氣勢宏大”兩個要點,扣2分。
學生乙
前四句描寫了江水萬流恣肆、水勢浩大、氣勢澎湃的景象。為下文抒
3、情做了鋪墊。
3分
該生分析形象作用時過于籠統(tǒng),沒有聯(lián)系下文,具體答出為什么做了鋪墊。
這首詩以金陵為中心,寫眺望長江遠去的感想。大意如下:
前四句:寫出了江水萬流橫潰、直下東海、水勢浩瀚、氣勢宏大的特點,渲染了一派雄壯的氣象,繪制了一幅極其宏偉的萬里長江風光圖卷。
中間兩句:寫六朝的淪亡。
后四句:使用比喻和用典的手法,既有對唐代盛世的熱烈歌頌,也透露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
全詩情感深沉,以江水壯闊的氣勢與盛唐的國力相對應,比喻貼切得體,盛世才子的失落惆悵蘊含其中。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景物形象及其作用。第一問考查描寫了什么景象,要指出寫到了哪些景物,具體描繪畫面
4、內容,并指出畫面的特點。第二問是對景物作用的考查,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作答。詩歌的前四句寫詩人在金陵看到長江遠去的浩大氣勢:長江綿延曲折長達萬里,分出的多條支流就如同巨龍盤踞;江水四溢,在中華大地上泛濫,波濤洶涌,迅疾奔流,水勢浩瀚,氣勢宏大。這樣寫,既渲染了長江下游的雄壯氣象,也為下文歌頌大唐盛世蓄勢。
【答案】 這四句描寫了江水萬流橫潰、水勢浩瀚、氣勢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為下文頌揚盛唐天下一家、國運興盛積蓄氣勢,有利于突出詩的主旨。(3分)
一、熟記常用術語,分析景物特點
1.記術語,把握景物形象的特點
景物形象指詩歌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理解詩歌景物形象的
5、特點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意象色彩(明艷、清麗、素雅、陰冷等)。
從意象的色彩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如李清照《聲聲慢》中的“淡酒”“晚來風急”“滿地黃花”“梧桐”“細雨”“黃昏”等意象全是“冷色調”,給人一種凄清、悲苦、孤零零的感覺。
(2)意象組合的特點。
從意象的組合方式上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動靜組合——“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虛實組合——“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點面組合——“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等。
2.分析意境,理解詩人的情感
意境是詩歌藝術美的集中表現(xiàn),它是詩人強烈的主觀思想情感與生動形象的客觀事物相互契
6、合,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形神兼?zhèn)涞乃囆g境界,是探知詩人情感的重要途徑。在意境的創(chuàng)設上,有不同的風格,同時蘊含著不同的情感。
常用術語:孤寂冷清、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恬靜閑適、雄奇優(yōu)美、生機勃勃、肅殺荒涼、瑰麗雄壯、虛幻縹緲、凄寒蕭條、繁華熱鬧等。
二、緊抓內在關聯(lián),“4步走”解答景物作用題
分析景物的作用,離不開對景物內在關聯(lián)性(因果鏈)的把握。對這一類題目,應把握好以下步驟:
第1步,閱讀全詩,梳理脈絡,了解大意
(1)從“起承轉合”的寫作思路入手,讀懂思路層次
“起承轉合”是古人寫詩填詞所遵循的結構章法?!捌稹奔撮_篇,“承”是對“起”句的承接、拓展,“轉”是詩意的跳宕轉折,“合”是收
7、束全詩。
(2)從情景關系入手,讀懂詩歌的內容層次
在正常情況下,舊體詩、詞的基本章法是先寫景,后抒情。對于近體詩來說,絕句的一、二兩句,律詩的一、二兩聯(lián),詞的上闋是寫景的;絕句的三、四兩句(尤其是末句),律詩的后兩聯(lián)(尤其是尾聯(lián)),詞的下闋是抒情部分。而詞,又特別強調上下闋間的過渡(過片)。當然,也有少數(shù)詩歌是先抒情后寫景的。
第2步,細讀所給景物,抓住關鍵詞語,把握景物特點
這一步是基礎、前提,絕不可粗略讀之。
第3步,分析所給景物與上下文發(fā)生了哪些關聯(lián)
所謂關聯(lián),就是上下文景或情發(fā)生發(fā)展的依據(jù),或者因果關系。
第4步,作答,注意使用術語
指向結構→線索作用,有的景物貫穿始
8、終,則往往為線索;照應作用;鋪墊作用。
指向人物→襯托人物的性格或節(jié)操。
指向意境→渲染氣氛,營造意境。
指向環(huán)境→為人物活動提供背景或環(huán)境。
指向情感→奠定感情基調,烘托詩人情感。
[專 項 練]
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秦淮夜泊
賀 鑄
官柳動春條,秦淮生暮潮。
樓臺見新月,燈火上雙橋。
隔岸開朱箔,臨風弄紫簫。
誰憐遠游子,心旆正搖搖。
1.與杜牧的《泊秦淮》相比,本詩描寫的秦淮夜景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題,要抓住詩中的意象“官柳”“暮潮”“新月”“燈火”“朱箔”“紫簫”,這些意象構成了清新秀美的畫面,與杜牧詩中“煙籠寒水月籠沙”給人的迷蒙清冷的感受截然不同。
【答案】
10、 與杜牧《泊秦淮》中的“煙籠寒水月籠沙”那迷蒙清冷之景不同,本詩把秦淮夜景表現(xiàn)得明麗優(yōu)美,溫馨動人。(3分)開頭兩句寫秦淮春風拂柳,暮潮生岸,富于詩情畫意。中間四句寫新月樓臺,雙橋燈火,朱箔紫簫,更是清新秀美,恍若仙境。(2分)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泊岳陽樓下
杜 甫
江國逾千里,山城近百層。
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
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
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2.請從意境營造的角度,賞析“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一聯(lián)。(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的能力。首先,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其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最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展現(xiàn)畫面要明確:所寫時間是冬夜,地點是岳陽樓下的江上,作者乘舟所見有狂風、江浪、舟雪、寒燈。通過分析可知,渲染了蕭瑟凄涼的意境,抒發(fā)的是漂泊愁苦之情。
【答案】 這兩句描繪了一幅冬夜羈旅圖;(1分)停船在岸,艙內,寒燈一莖;艙外,風吹浪涌,夜雪紛飛,營造出蕭瑟凄涼的意境,(3分)從而抒發(fā)了詩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1分)
[綜
12、合 練]
三、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3~4題。(11分)
【導學號:20332024】
盤山絕頂
戚繼光
霜角一聲草木哀,云頭對起石門開。
朔風虜酒不成醉,落葉歸鴉無數(shù)來。
但使玄戈銷殺氣,未妨白發(fā)老邊才。
勒名峰上吾誰與?故李將軍舞劍臺。
★3.詩歌首聯(lián)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注意
13、分析詩句描寫的景物。如首聯(lián)的上句中,“霜角”是軍營的號角,因為戚繼光是將軍,所以“霜角”的聲音表現(xiàn)的不是悲涼而應該是豪邁;“草木哀”寫盤山上草木的凋零;“一聲”,意思是霜角的聲音讓盤山草木凋零。這些內容都表現(xiàn)了北方邊塞的圖景。
【答案】?、僭姼枋茁?lián)寫登盤山所見景色,描繪了一幅典型的北方邊塞風光圖。(2分)②首聯(lián),寫詩人登上盤山的見聞:軍營號角嘹亮,似乎使漫山草木枯黃凋落;云海之中,陡峭的山峰像洞開的石門。(3分)
4.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追求?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題,要抓住關鍵詞句。“勒名峰上”是用典,東漢大將軍竇憲為保衛(wèi)西北疆土,大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記功。從此以后,后代的將軍都以立功“勒名”山峰為無上光榮。詩人用這個典故,目的是表達建功立業(yè)的追求。
【答案】?、僭姼柰ㄟ^登臨盤山絕頂?shù)拿鑼?,表達了詩人對保家衛(wèi)國、建功立業(yè)的追求。②如頷聯(lián),寫詩人的決心,只要自己手中的兵器能夠遏止戰(zhàn)爭,哪怕終身守衛(wèi)邊疆也沒有關系。尾聯(lián),勒名峰上、李將軍舞劍臺等表現(xiàn)了詩人建功立業(yè)的豪情。(每點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