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上語文第三單元集體備課》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蘇教版六上語文第三單元集體備課(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六上語文第三單元集體備課
一、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有三篇課文 《小草和大樹》 《輪椅上的霍金》 《一本男孩子
必讀的書》 。圍繞人生和奮斗這個主題為我們講述了一段段曲折的經(jīng)
歷,塑造了一個個不屈的靈魂,奏響了一首首生命的樂章,點亮了一
盞盞人生的航燈。
二、單元教學目標
1、 學會本單元 22 個生字, 理解由生字 “逆” 、“毅” 、“撰” 、“膜” 、
“礁”等組成的詞語。 (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理解詞語在語言環(huán)
境中的恰當意義。 )
2、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比喻句及名言的含義。 (聯(lián)系上
下文和自己的積累, 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 體會其表達效果。 )
2、3、 朗讀課文, 感悟偉人成功經(jīng)歷對我們的啟示, 拓展延伸閱讀,
課外閱讀《魯濱遜漂流記》 (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說出
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
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
4、練習口語交際,學會申訴;完成“家鄉(xiāng)的一種美味”習作。
三、單元設計意圖
一、逆境成才
《小草和大樹》乍一看題目,以為是一篇寓言,仔細再看,發(fā)現(xiàn)
盡管體裁不是寓言但是同樣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 “逆境可以成才” 。
如果我們把它看作一個論點, 那么作者是如何進行論證的呢?答案很
簡單,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直接告訴我們,夏洛蒂就是逆境成才的典范。
夏洛蒂何
3、許人也?她是一個女人, 但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女人。 在她之
前,世界上的絕大多數(shù)婦女(甚至是全部婦女)毫無地位可言,沒有
參加社會活動的權利, 沒有獨立的經(jīng)濟來源, 是徹徹底底的男人附庸。
在她之后, 女權運動吹響了戰(zhàn)斗的號角, 拉開了爭取男女平等戰(zhàn)役的
序幕。夏洛蒂的自傳體代表作《簡?愛》是全世界婦女的必讀之作,
被譽為“世界女權運動的圖騰柱” 。
何謂逆境?詞典中的解釋為 “坎坷不順的境遇。 ” 為什么逆境能夠
成才呢?作者以夏洛蒂的親身經(jīng)歷證明了這個論點。 引導學生去看主
人公都有哪些“坎坷不順”以及是如何應對的。從而真正認識逆境,
感同身受。明白“逆境可以成才”的道理。
4、
二、強烈的對比
《輪椅上的霍金》這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主人公是史蒂芬?霍
金。那么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我們通過閱讀能夠找到這樣一些詞
匯:宇宙之王,科學巨人,物理天才,生活的強者,非凡的科學家。
這些都可以說明霍金的身份, 但同時他還是一位終身禁錮在輪椅上的
霍金, 身體徹底變形的殘疾人。 身體的殘疾和事業(yè)的偉大同時出現(xiàn)在
一個人的身上——“輪椅上的霍金” 。
文章一共 12 個自然段,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二部分是全文的
重點,具體敘述霍金經(jīng)歷的殘酷命運以及頑強進行科學探索的事跡。
這一段的敘述雖然較長, 但是有一條十分清晰的線索, 按照事情發(fā)展
的先后順序進行講述。最
5、后一部分,通過一個具體的事例,說明霍金
帶給我們的巨大影響。 第八自然段用了一個過渡句, 起到了承上啟下
的作用。 ( 1 )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這是第一層
意思。霍金擁有人生存的最基本的條件。他沒有去憤世嫉俗,面對苦
難他報以“恬靜的微笑”能活著,就好。 (2)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 ”這是第二層意思。告訴我們理想、親
情、 友愛是人生存必需的精神力量, 他超越了物質(zhì)的層面讓人生更幸
福。能幸福的活著,更好。(3) “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是第
三層意思。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英國作家
薩克雷說
6、: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你
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
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換一種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與不幸,對生
活時時懷有一份感恩的心情, 則能使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 完美
的人格和進取的信念。知道活著的意義,真好。
三、好書伴我成長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 就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女士為大
家做的一篇閱讀推薦。當然,男孩子必讀,并不表示女孩子不要讀。
只不過男女有別, 這本書對于男生的性格養(yǎng)成幫助更大罷了。 這篇讀
書推薦出自楊老師的日記體小說《男生日記》 ,文中提到的“緬兒”
正是《男生日記》
7、的主人公吳緬。這篇讀書推薦分為三個部分: 1 、
這本書的來歷; 2、這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 3、閱讀這本書的感想。一般
的讀書推薦也可以采用這樣的形式。 教學的核心問題是讓學生明白這
本書為什么是男生必讀的書。 第一部分, 書的來歷。 首先揭示書名 《魯
濱遜漂流記》 ,接著緊抓一個“舊”字,從“很久很舊” “封面已看不
清顏色” “粘補過”等詞語感悟書已經(jīng)度過很多的春秋了。然后過渡
到題詞, 毛筆和鋼筆是爺爺和爸爸分別使用的書寫工具, 看似平常其
實這里蘊含著一段書寫工具的變遷史。 鋼筆的出現(xiàn)是書寫工具進入現(xiàn)
代信息社會的一次重大革命。 (尤其是中國)第二部分,書的內(nèi)容。
《
8、魯濱遜漂流記》 之所以深受讀者喜愛, 其鮮明的時代特征是主要因
素之一。 但是由于這是一本面向兒童的小說, 所以楊老師沒有講得過
于深奧。作為老師了解一下是需要的。第三部分,讀后感。這應該是
最有價值的部分。作者的感受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名言。 “害怕危
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 ”魯濱遜的精神其實就是一種
冒險的精神。第二是對主人公形象的“素描”和“提煉” ,借以抒發(fā)
自己的情感、愿望。
最后, 作者的結尾也很耐人尋味, 他準備把書往下一代繼續(xù)傳遞。
我們可以想一想, 這里傳遞的到底是什么?難道僅僅是這一本 “破舊”
的書嗎?不, 這里傳遞的是精神, 是上一代對下
9、一代的殷切希望——
要像魯濱遜一樣敢于冒險、勇于開拓……
四、重難點教法突破
“ 如何讓學生感受并學習夏洛蒂三姐妹逆境成才的精神?”
沉重的打擊只能使弱者低頭嘆息, 夏洛蒂和兩個妹妹沒有悲觀退
縮,沒有失去信心,最終獲得了成功。她們是怎樣獲得成功的呢?讓
學生自由讀第 5、 6 自然段,然后進行集體交流,并指導朗讀文中三
姐妹怎樣爭分奪秒的句子。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夏洛蒂姐妹還會怎樣
爭分奪秒地珍惜時間呢?通過學生的想象, 能深刻地體味到,她們的 成功真是來得太不容易了。
課文的最后,也就是三姐妹取得成功的內(nèi)容,這部分的教學,通 過書中已有的語言文字,再適當補充部分內(nèi)容,讓
10、學生了解三姐妹在 文學史上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隨后我質(zhì)疑:本課以自然界中“小草” 和“大樹”兩種常見的事物作為課題,課文寫的卻是夏洛蒂三姐妹在 文學事業(yè)上成才的故事,樹和人之間有聯(lián)系嗎?引導學生說出三姐妹 成才之前,騷塞把她們看作小草,把自己看成大樹;而三姐妹成才之 后,也變成了 “大樹”。生活中的小草不可能變成大樹,三姐妹硬是 汗水和心血,把自己由“小草”變成“大樹”,這叫什么?創(chuàng)造奇跡。 可見長成大樹的歷程是多么艱辛!
在教學時,我先從課題《小草和大樹》入手,自然界中的 小草”、 大樹”,它們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各有什么樣的特征?學生不難 說出:小草矮小,不被人注意,不起眼;而大樹則高大
11、、挺拔,惹人 注目,往往被人們用作棟梁,受到人們的保護。課文所寫的夏洛蒂成 才的故事為什么要以 小草和大樹”為題呢?然后讓學生自由朗讀課 文。這樣快速切入課文,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大致了解夏洛蒂的 命運。認識夏洛蒂在人生的逆境中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堅持不懈地
澆灌”,由一棵命運悲苦的 小草”成為一棵 大樹”的艱辛歷程,理解文 題大意。在交流的過程中我相機引導,并概括板出夏洛蒂所經(jīng)受的苦 難:家庭不幸、艱難謀生;立志寫作、遭遇打擊;反思權衡、開拓新 路;孜孜不倦、敲開圣門。
第二課時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在文章找出中的 “小草和大樹” 共
出現(xiàn)了幾次?畫出相關語句?(明確共出現(xiàn) 3 次,一次是
12、在課題,一
次在騷塞的回信中,一次是在文末。)
第一次“小草”和“大樹”出現(xiàn)在課題中,且有著特殊的含義,
理解課題的含義不僅是本課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 只有在深入解讀文
本,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學生才可能感悟到將之作為題目的原由,所
以我把這個問題放在課文精讀之后,在來理解。
第二次“小草”和“大樹”出現(xiàn)在騷塞得回信中,設問:在騷塞
的眼中,小草和大樹指什么?
學生交流討論后老師概括總結:回信中的“小草”指的婦女能從
事的事業(yè),“大樹”指的婦女不能從事的事業(yè),小草不能變成大樹,
小草就是小草,大樹就是大樹,言下之意,文學是婦女不能從事的事
業(yè),即使從事了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言語中充斥著對婦女的蔑視。
接著在設計一個問題文學界中的夏洛蒂有沒有從一顆小草成為
學生不難找出答案在第七自然段。文末的“小草”指的傳統(tǒng)觀念
中婦女不能從事文學事業(yè), “大樹”則是指的夏洛蒂姐妹在文學事業(yè)
上取得巨大成功和影響,小草澆灌成大樹,即指:夏洛蒂姐妹打破了
婦女不可能從事文學事業(yè)的傳統(tǒng)觀念和陳腐偏見,取得了巨大成功。
那么小草為什么能變成大樹?畫出文中的相關語段?這是本節(jié)
課的教學重點。 學生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通過朗讀和理解關鍵詞
句的方式感悟夏洛蒂三姐妹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和孜孜不倦的奮斗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