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二單元 比較教案 北師大版.doc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二單元 比較教案 北師大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二單元 比較教案 北師大版.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二單元 比 較 “比較”是重要的思維活動,也是常用的學習方法。人們在認識某一事物或現(xiàn)象時,經(jīng)常把這一事物或現(xiàn)象和其他事物或現(xiàn)象進行對照,尋找異同,從而認識事物或現(xiàn)象的特征,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本單元讓學生開展簡單的比較活動,經(jīng)歷并體驗比較的過程,學習比較的方法,為以后的數(shù)學教學作思想方法上的準備。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比大小、比多少、比長短、比高矮、比輕重。 第1課時 過生日 (這是邊文,請據(jù)需要手工刪加) 教材第18~19頁 1.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正確比較兩物體的大小、多少。 2.在“比一比”的操作活動中,經(jīng)歷與他人合作和交流的過程,并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積累一些簡單的比較方法。 3.經(jīng)歷簡單的推理活動,發(fā)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養(yǎng)成細心觀察、積極思考、認真傾聽及大膽表達的好習慣。 重點:掌握比較大小的方法。 難點:掌握比較容器內所裝液體多少的方法。 課件、兩個和書本中同樣形狀的飲料瓶(都裝滿水)、幾個杯子 師:今天是淘氣媽媽的生日,淘氣和爸爸一起為媽媽過生日。(課件出示教材第18頁主題圖)瞧!桌上有好多好吃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日宴上的學問吧!(板書課題:過生日) 1.比大小。 師:淘氣爸爸把蛋糕切成了3塊,說一說,哪塊最大?哪塊最小?(指定學生發(fā)言,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理由。) 師:淘氣爸爸把西瓜也切成了3塊,哪塊最大?哪塊最???(學生自由說,把理由說給同桌聽。) 師小結:多個物體比較大小,當物體的差異比較大時,用眼睛直接觀察就能比較出誰大誰小。 2.比多少。 師:吃著蛋糕,還要喝飲料,看看他們的杯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觀察圖后,討論交流并匯報:杯子有的大,有的小。) 師:三個杯子里的飲料裝的一樣高,怎樣比較哪個杯子裝得最多,哪個杯子裝得最少?(小組合作,交流并匯報,教師小結:杯中的液體在同一高度時,杯子越大,裝的液體就越多。) 3.比較形狀不同的兩個物體所裝液體的多少。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桌上的兩個飲料瓶,它們有什么區(qū)別? 生:它們的形狀不同,一個又高又細,一個又矮又粗。 師:怎么比較這兩個瓶子哪個裝得多呢?今天,老師也帶了兩個同樣形狀的飲料瓶,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吧!(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討論方法,動手操作,然后上臺演示各自的方法,教師及時給予肯定。) 師小結:要比較不規(guī)則的瓶子誰裝得多,有不同的方法,第一,都倒入相同大小的杯子里比較;第二,把其中一個瓶子里的液體倒入另一個瓶子里來比較;第三,直接看瓶子外面商標中的凈含量來比較。 完成教材第19頁“練一練”。(學生在課本上完成。第4題教師先引導學生看懂圖意,觀察剩下的水,來判斷誰喝得多,也可以準備兩杯水現(xiàn)場演示。第5題先引導學生看懂圖意,再讓同桌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在今天的學習中,你有哪些感受和收獲?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吧! (這是邊文,請據(jù)需要手工刪加) 《黃岡金牌之路》系列同步練習冊相關習題。 “過生日”的情境既富有兒童情趣,又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內容對有的學生來說太簡單,教師要引導這樣的學生學會清楚、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認真傾聽同學的發(fā)言,學會在接受別人觀點的同時補充自己的意見,發(fā)展與他人合作的技能和能力;對有的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要關注他們的數(shù)學思考,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通過實驗來加強理解,加深印象,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第2課時 下課啦 教材第20~21頁 1.在比一比的活動中,能正確比較兩個物體間的高矮、長短。 2.知道在比較高矮或長短時,需要在同一起點上進行,并初步學習尋找參照物進行比較的方法。 3.經(jīng)歷與他人合作和交流比一比的過程,并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 重點:掌握比較高矮、長短的方法。 難點:理解比較高矮或長短時,要在同一起點上進行。 課件、2根長度不同的跳繩、3根長度不同的線、2個圈數(shù)不同的彈簧 師:小朋友們,平時下課后你們通常會做些什么呢?(學生可能會有各種回答,如跳繩、踢毽子、打球、做操等,教師選出與本課有關的信息。) 師:我們做操時是不是要排隊?(是)按什么次序排隊?(高矮)跳繩時你們用的繩子是不是都一樣長呢?(學生可能會有些疑惑,師:沒關系,等一下我們來比一比就知道了。) 師:原來我們下課后的活動中也藏著這么多的數(shù)學?。∵@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吧。(課件出示教材第20頁主題圖,板書課題:下課啦) 1.比高矮。 師:(課件出示第20頁比高矮圖)瞧!淘氣和笑笑正在比高矮呢。(指著左邊淘氣踮著腳的圖)像這樣比,能準確比出誰高誰矮嗎?(不能)(指著右邊兩人都把腳放平后比較的圖)像這樣比呢,能準確比出來嗎?(能) 活動:點出兩名高矮不同的學生,讓較矮的學生站在講臺上,另一名學生站在講臺下,問這樣能不能比出高矮,再讓兩人都站在講臺上,讓其他同學說出誰高誰矮。再點一名學生上臺,3人一起來比高矮。(引導學生小結:比較物體的高矮時,要在同一起點上進行比較。) 2.比長短。 師:(拿出兩根長短不同的粉筆)這兩根粉筆一樣長嗎?(引導學生明確物體有長有短)(課件出示第20頁兩根跳繩及比長短圖)這兩根跳繩一樣長嗎?誰長誰短?你知道怎么比較嗎?從圖中我們可看出,男孩把兩根跳繩一端對齊了,女孩把跳繩都拉直了,這樣很容易就看出來紅繩長。 活動一:拿出準備好的2根跳繩,各組點名讓學生上臺演示比較長短。 活動二:拿出準備好的3根線,點名讓學生上臺演示比較長短。 學生匯報比較方法,教師給予肯定,并強調:比較物體的長短時,要把物體的一端對齊,再拉直物體,然后看它們的另一端,哪個物體有多余,它就長一些。 活動三:拿出準備好的2個彈簧,讓學生討論交流。由于彈簧不容易或不能拉直,因此要引導學生從彈簧的圈數(shù)來比,圈數(shù)越多,彈簧越長。 3.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比長短。 課件出示第20頁下面圖。先引導學生思考比較長短的方法,再觀察情境圖,提出問題:兩個小孩走的起點一致,終點也一致,走的路一定一樣長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走的不是直線。走的路不像繩子一樣直,怎么進行比較呢?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可以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有的學生會想到數(shù)腳印,教師要提醒學生,每個人走路時一步的長度是不一樣的,走的步數(shù)一樣,走的路也不一定一樣長。 (這是邊文,請據(jù)需要手工刪加) 完成教材第21頁“練一練”。(第2題會有部分學生理解有困難,可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第3題左邊是開放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交流討論,只要學生解釋合理,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右邊是比較3只小兔的高矮,站的高度不同,引導學生用數(shù)背景格子的方法去比較。教師還要向學生解釋本題中只是一個假設的擬人情境,假設兔子的耳朵是豎直的,算身高。第4題是拓展題,比較時可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 同學們,這節(jié)課上的活動好玩嗎?在玩的時候,你們學到了什么?回家后和你們的父母說說吧! 《黃岡金牌之路》系列同步練習冊相關習題。 在平時的生活中,學生對高矮、長短已有初步認識,但對比較的方法和比較的相對性還缺乏清晰的認識,所以,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了各種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情境,提供了學生自由選擇比較方法的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比較思想,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第3課時 蹺蹺板 教材第22~23頁 1.結合生活經(jīng)驗,在掂一掂等活動中,經(jīng)歷物體兩兩間輕重的比較過程,讓學生通過猜測、討論、動手操作等方法來總結歸納比較物體輕重的方法,并能用正確的方法比出物體的輕重。 2.在比較交流中發(fā)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重點:學會比較物體的輕重。 難點:通過等量代換推出兩個物體的輕重。 課件、投影儀、天平、蘋果、梨、皮球、鉛球各一個 師:小朋友們,你們一定玩過蹺蹺板吧,你們知道為什么兩個人玩蹺蹺板的時候通常會有一端壓下去,另一端翹起來嗎?(對學生合理的解釋都要給予肯定)我們今天就來探索蹺蹺板中的學問吧!(板書課題:蹺蹺板) 1.說一說。 課件出示第22頁上面玩蹺蹺板圖。師:獅子和老虎在玩蹺蹺板,你能說一說誰輕誰重嗎?老虎和豹子玩蹺蹺板,誰輕誰重?(讓學生交流,說一說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引導學生用規(guī)范的語言“誰比誰重,誰比誰輕”完整地敘述出來。)這三個動物相比,誰最重?誰最輕?(讓學生討論,再點名回答。在解釋、對話、交流中發(fā)展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2.掂一掂。 課件或投影儀出示第22頁“掂一掂”圖。師:圖中淘氣和笑笑都在掂自己的文具,這樣也能比出物體的輕重嗎?我們也來做做實驗吧! 活動:讓學生拿起自己的書本和文具盒,或書本和鉛筆,掂一掂,并和同桌說說自己的感受。(教師巡視,在學生說的時候及時糾正不規(guī)范的語言。) 學生匯報,集體評價。 師小結:感覺壓手的物體我們就說它重一些,感覺省力的物體我們就說它輕一些。剛才有的同學的書本比文具盒重,有的同學的書本比文具盒輕,而書本比鉛筆重,所以我們說:物體的輕重是相對的。 3.稱一稱,說一說。 活動:拿出準備好的大小相當?shù)奶O果和梨,讓幾名學生掂一掂并說一說誰輕誰重。(學生說的應該不相同,不能確定誰輕誰重。) 師:老師準備的蘋果和梨大小差不多,用手掂,不能準確地比出誰輕誰重,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準確地比出它們的輕重呢?(學生討論一會兒,說出用天平比較。)小朋友真聰明!老師今天也給大家?guī)砹颂炱?,我們一起來做實驗吧? 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在天平兩邊放上不同的物體,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注意首先天平是平衡的) 學生交流討論,再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集體評價。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天平向哪邊傾斜,哪邊的物體就重一些,翹起來的那一端的物體輕一些。 4.圈一圈。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皮球和鉛球,先讓學生說一說哪個大哪個小,(皮球大,鉛球小)再讓學生猜一猜哪個重哪個輕。這時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教師適時引出用天平稱一稱。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結果發(fā)現(xiàn)皮球比鉛球大,卻比鉛球輕。這樣使學生感受到“大的物體不一定就重,小的物體不一定就輕”。 完成教材第23頁“練一練”。(第1、2題讓學生看圖獨立回答,第2題要經(jīng)過簡單的推理。第3題先讓學生觀察中間一幅天平圖,發(fā)現(xiàn)1只大鴨子和3只小鴨子質量的相等關系,再讓學生根據(jù)這一關系獨立判斷另兩幅圖中哪邊重。第4題是拓展題,滲透了等量代換思想,先引導學生看懂每幅圖的意思,再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怎么比較物體的輕重了嗎? 《黃岡金牌之路》系列同步練習冊相關習題。 本節(jié)課的教學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初步體會物體有輕有重。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比較的過程,掌握了比較輕重的一般方法,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逐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二單元 比較教案 北師大版 一年級 數(shù)學 上冊 第二 單元 比較 教案 北師大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2529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