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幾何答案
立體幾何
一、基礎(chǔ)知識回顧:
1. 給出下列四個推理:①若點 A 平面α,則直線 AB 平面α;②若 A、B、 C 三點可以確定一個平面,
則點 B 直線 AC;③若經(jīng)過 A、 B、 C 三點的平面有無數(shù)個,則 A、 B、C 三點共線;④若直線 AB 平面α,
直線 AB 平面β,則α與β是同一個平面 . 在以上推理中,正確的有 3 個 .
2. 下列命題:①四邊相等的四邊形的菱形;
②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③若四邊形有
一組對角都是直角,則該四邊形是圓內(nèi)接四邊形;④在空間,過已知直線外一點,引該直線的平行線,可
能不只一條; ⑤四條直線兩兩平行,無三線共面,它們可確定
6個平面;
⑥空間四邊形的內(nèi)角和一定是
360;⑦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確的命題個數(shù)是
2.
3. 如圖,已知一個多面體的平面展開圖由一邊長為
1 的正方形和 4 個邊長為
1 的正三角形組成,
2
。
則該多面體的體積是
6
4. △ABC 的邊 AB=5 ,BC=3 ,AC=4 ,設(shè)分別以此三邊為軸,把△ ABC 旋轉(zhuǎn)一周,所得旋轉(zhuǎn)體的體積為
V AB ,V BC,V AC ,則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是 V BC.>V AC>V AB
5. 已知一個棱長為 6cm 的正方體塑料盒子 (無上蓋 ),上口放著一個半徑為 5cm 的鋼球, 則球心到盒底的距
離為
10
cm.
D
6. 如圖, A, B, C , D 為空間四點,在
ABC 中, AB 2, AC BC
2 .
A
等邊三角形 ADB 以 AB 為軸運動 . 當(dāng) CD =_____ 2 _____時, CD
面 ABC .
B
C
7. 關(guān)于直線 m、 n 和平面 、 有以下四個命題:
① 當(dāng) m∥ ,n∥ , ∥ 時, m∥n, ② 當(dāng) m∥n, m ,n⊥ 時, ⊥ ,
③ 當(dāng) ∩ = m,m∥n 時, n∥ 且 n∥ , ④ 當(dāng) m⊥n, ∩ = m 時, n⊥ 或 n⊥ 。
其中假命題的序號是 ①③④ .
8. 已知 P 為四面體 S-ABC 的側(cè)面 SBC 內(nèi)的一個動點,且點 P 與頂點 S 的距離等于點 P 到底面 ABC 的距
離,那么在側(cè)面
SBC 內(nèi),動點 P 的軌跡是某曲線的一部分,則該曲線一定是
D
A. 圓或橢圓
B. 橢圓或雙曲線
C. 雙曲線或拋物線
D. 拋物線或橢圓
二、例題精講:
例 1. 如下圖,兩個全等的正方形
ABCD 和 ABEF 所在平面相交于
AB,M∈ AC,N∈ FB 且 AM=FN,求證:
MN ∥平面 BCE.
證:在 BC 上取點 P,使
CP
CM
MP
CM
=
,連結(jié) MP ,則 MP//AB, 且
=
CB
CA
AB
CA
在 BE 上取點 Q,使 BQ = BN ,連結(jié) MQ ,則 NQ//FE, 且 NQ = BN
BE BF FE BF
連結(jié) PQ
CM BN MP NQ
CA=BF,AM-FN CM=BN = =
CA BF AB FE
MP=NQ
MP//AB,NQ//FE.AB//FE
MP//NQ MNQP是平行四邊形 MN//PQ
又 MN 面 BCE,PQ 面 BEC
MN ∥平面 BCE.
A
F
D
M
N
B
Q
E
P
C
例 2. 如圖,四邊形 ABCD 為矩形, BC 上平面 ABE ,F(xiàn) 為 CE 上的點,且 BF⊥平面 ACE.
(1)求證: AE ⊥BE;
(2)設(shè)點 M 為線段 AB 的中點,點 N 為線段 CE 的中點.
求證: MN ∥平面 DAE .
C
(1)
BF⊥平面 ACE,AE
面 ACE
D
BF ⊥AE
N
F
BC ⊥面 ABE,AE
面 ABE
A
BC ⊥AE
M
B
又
BF
BC=B,BF
面 BCE,BC
面 BCE
AE
⊥面 BCE
E
BE
面 BCE
AE ⊥ BE
(2) 取 QE 中點 P,連結(jié) PA,PN
在 EDC 中
EP=PD,EN=NC
PN //
1
DC
2
AM=
1
AB,AB // DC
2
PN // AM
MNPA 是平行四邊形
MN//PA
MN
面 DAE
PA
面 DAE
MN ∥平面 DAE
例 3.如圖,已知空間四邊形
ABCD 中,
A
BC AC, AD
BD , E 是 AB 的中點.
求證:( 1) AB
平面 CDE;
E
(2)平面 CDE 平面 ABC .
(3)若 G 為
ADC 的重心 , 試在線段 AE 上確定一點 F, 使得 GF// 平面 CDE.
C
( 1)在
CAB中,
BC=AC,AE=EB
CE
B
AB
在
DAB中,
=
,
AE=EB
DE
AB
AD BD
CE
DE=E,CE
面 CDE,DE
面 CDE
D
AB
平面 CDE
( 2)由( 1)知 AB
面 CDE
又 AB 面 ABC
平面 CDE 平面 ABC
(3)結(jié)論: F 是 AE的三等分點(距點
2
E 較近)即 AF= AE
3
理由:連結(jié) AG并延長交 DC于 H,連結(jié) FG,EH
G 是
ADC 的重心
AG
2
=
3
AH
2
AF
2
AF
AG
AF=
AE 即=
3
AE
=
3
AE
AH
FG//EH
FG 面 CDE,EH
面 CDE
FG//面 CDE, 即 GF// 面 CDE
例 4. 一個多面體的直觀圖和三視圖如圖所示,其中 M、 N 分別是 AB、AC 的中點, G 是 DF 上的一動點 . (1)求證: GN AC;
(2)當(dāng) FG=GD 時,在棱 AD 上確定一點 P,使得 GP//平面 FMC , 并給出證明 .
(1)由三視圖可知,
ABCD
為正方形
FDA
為等腰三角形且
FDA
ECB
連結(jié)
BD,FB
N 為
FD
AC 中點
AD,FD
N 必在 DC.AD
BD 上且為
DC=D,AD
BD
中點
面 ABCD
DC
面
ABCD
AD
面
ABCD
AC
面
ABCD
FD
AC
又
BD
AC,FD
BD=D,FD
面
FDB
AC
GN
面
面
FDB
FDB
GN AC
( 2)結(jié)論: P 即為點 A
理由:取 FC 中點 H ,連結(jié) HG,HM,GA
GH 分別為 FD,FC 中點 GH // 1
DC
1
2
AM=
GH // AM
AB,AB // DC
2
GHMA 為平行四邊形
GA//HM
GA
面 FMC,HM
面 FMC
GA// 面 FMC P 點即為 A 點
例 5. 如圖所示,等腰 △ ABC 的底邊 AB
6 6 ,高 CD
3 ,點 E 是線段 BD 上異于點 B,D 的
動點,點 F 在 BC 邊上,且 EF ⊥ AB ,現(xiàn)沿 EF 將 △ BEF 折起到 △ PEF 的位置,使 PE ⊥ AE ,
記 BE
x , V( x) 表示四棱錐 P
ACFE 的體積.
( 1)求 V (x) 的表達(dá)式;
( 2)當(dāng) x 為何值時, V ( x) 取得最大值?
( 3)當(dāng) V (x) 取得最大值時,在線段 AC 上取一點 M,使得 AM
42 ,求證: MF ∥平面 APE .
P
D E
A B
F
C
(1)(翻折不改變“ ”)
EF AB 即 BE EF PE EF
PE AE,EF AE=E
EF 面 ACFE,AE 面 ACFE
PE 面 ACFE
PE 為四棱錐 P-ACFE 的高
1
V(X)= S ACFE ? PE
3
BE=X PE=BE=X
在 BDC 中
CD DB,FE
DB
CD//DB,FE
DB
CD//FE
EF
BE
=
BD
DC
X
X
EF= BE ? DC=
6
? 3=
BD
3
6
S ACFE =S ABC -S BEF
1
? CD-
1
= AB
BE ? EF
2
2
= 1 ? 6 6 ? 3- 1X ? X
= 9 6 -
X 2
2
2
6
2
6
V(X)=
1
( 9
6 - X 2
) ? X
3
2
6
= 3
6 X-
6
X
3
36
E 在 BD
上
0<x<
3
6
V(X)=
3
6 X—
6
X 3 (0<x< 3 6 )
36
(2) V
(X)=
3 6 -
6
X
2
,0<x< 3 6
12
令 V (X)=0 得 X=6(X= -6 舍去 )
列表
X
(0,6)
6
3 6 )
(6,
V (X)
+
0
—
V(X)
↗
極大值
↘
當(dāng) X=6 時, V(X) 取得最大值
(3) AC= AD 2 DC 2 63 = 3 7
CM=AC-AM= 3 6 - 42
CM
3 7 -
42
6
CA
=
7
=1-
3
3
在 BDC 中, BE=6,DE=DB-BE= 3 6 -6
EF//DC
CF
DE
3 6 - 6
6
CB
=
=
=1-
DB
3 6
3
CM CF
=
CA CB
MF//AB 即 MF//AM
MF 面 APE,AE 面 APE
MF// 面 APE
三、課后鞏固練習(xí):
1 D、E 分別是三棱錐 P—ABC的側(cè)面△ PAB,△PBC的重心, AC=a,則 DE的長為
1 A D
a . .
2
F
2. 邊長為 a 的正方形的直觀圖的面積為 2 a2 .
4
B C
E
3. 如圖, E、 F 分別為正方形 ABCD 的邊 BC, CD 的中點,沿圖中虛線將邊長為 2 的正方形折起來,圍成
一個正三棱錐,則此三棱錐的體積是
1
.
3
4.
一圓柱形鐵管的高是底面半徑的
5 倍,其全面積為 12
,同一段鐵絲在鐵管上纏繞
4 圈,使得鐵絲的
兩個端點落在圓柱的同一條母線上,則鐵絲的最短長度為
25 64
2
5.
已知直線 l
平面
,直線 m
平面
,則下列四個命題:
①
//
l m ;②
l // m ;③ l // m
;④ l
m
//
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是
______①③ ______.
6 設(shè) , , 為兩兩不重合的平面,
l m
n 為兩兩不重合的直線,給出下列四個命題:
①若 , ,則 // ;②若
③若 // , l ,則 l // ;④若
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為 ②③ .
//
,m //
,n
,則 m
n ;
m
n, m //
,n
,則
//
7.
給出下列關(guān)于互不相同的直線
m,n, l 和平面 ,
的四個命題:
(1) m
, l
A,點A
m, 則 l
與 m 不共面;
(2) l 、 m 是異面直線, l //
, m//
,且n l , n
m, 則n
;
(3)若 l
,m
,l
m 點A,l // , m //
,則 //
;
(4)若 l //
,m //
, //
,則l // m
其中真命題是
(1)(2)(3)
(填序號)
8.
用平行于四面體 ABCD一組對棱 AC和 BD的平面截此四面體得一四邊形 MNPQ.
( Ⅰ) 求證: MNPQ是平行四邊形 .
( Ⅱ) 若 AC= BD,能截得菱形嗎 ?如何截 ?
( Ⅲ) 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截得一個矩形
?
( Ⅳ) 在什么情況下,能截得一個正方形嗎
?如何截 ?
( Ⅴ) 若 AC=BD=a,求證:平行四邊形
MNPQ的周長一定 .
( Ⅵ) 若 AC=a,BD=b,AC和 BD所成的角為 θ,
求四邊形 MNPQ面積的最大值
( Ⅰ ) AC// 面 MNPQ , AC 面 ADC , 面 MNPQ 面
ADC=PQ AC//PQ 同理 AC//MN PQ//MN 同理 MQ//NP MNPQ 是平行四邊形(線 //面線// 交線)
(Ⅱ )能, M 、 N 、Q、P 分別為 AB 、BC、 DC、 DA 中點
(Ⅲ )AC
BD
(Ⅳ )AC=BD 且 AC
BD , M 、N 、P、 Q 為 AB 、 BC、DC、DA 中點
(Ⅴ )設(shè) DQ =t,則
AQ =1-t
PQ=tAC=ta , MQ= ( 1-t )BD= ( 1-t )a
CMNPQ =2( PQ+MQ )=2a 為定值
DA
AD
(Ⅵ )設(shè)
DQ
AQ
=t ,則
=1-t
DA
AD
S
=PQ? MQ? Sin =ta ?( 1-t )b ? Sin
MNPQ
=t
( 1-t ) abSin
=[-(t-
1 ) 2+ 1 ]abSin
2 4
當(dāng) t= 1 時,( SMNPQ) min= 1 abSin
2 4
9. 如圖, M , N , K 分別是正方體
ABCD A1B1C1 D1 的棱 AB,CD ,C1D1 的中點.
D
(1)求證: AN //平面 A1 MK ;( 2)求證:平面 A1 B1 C
平面 A1MK .
1
K
C1
(1)連結(jié) KN 1,,則 KN // AA 1
A
B
1
KNAA 1 是平行四邊形
1
AN// A 1K
AN 面 A1MK , A 1K
面 A1 MK
AN // 平面 A1 MK
D
N
C
( 2)設(shè) A 1C KM=0 ,連結(jié) BC1
A 1K 2= A 1D 1+D 1K 2 ,A 1K 2=A 1A 2 +AM 2
A 1D1= A 1D 1, D1 K=A
A M B
A 1K 2 =A 1M 2,即 A 1K= A 1 M
ABCD
A1 B1C1 D1 是、是正方體
0 為 KM 中點
A 1O
KM
K C1=
1
C1 D1 ,MB=
1 AB, C1 D1
// AB
2
2
K C1 // MB
K C1BM 為平行四邊形
BC1//KM
B 1C BC1
BC1
KM
A
O
B 1C
A O=C ,
B1 C
面 A 1B 1C,
面 A 1B 1C
1
1
KM
面 A 1B 1C
KM
面 A 1MK
面 A 1B 1C
面 A 1MK
10. 如圖,在直三棱柱 ABC
A1 B1C1 中,E
、F
A B
A C
分別是
1
、 1
的中點,點 D 在 B1C1 上, A1D
B1C
。
求證:( 1)EF∥平面 ABC ;
(2)平面 A1 FD
平面 BB1C1C .
(1)在
A 1BC 中
A 1E =EB, A 1F=FC
EF//BC
EF 面 ABC,BC 面 ABC
EF∥平面 ABC
( 2) 直三棱柱
BB 1
面 A 1B 1C1
A 1D
面 A1 B1 C1
、
BB 1
A1 D 即 A 1D
BB 1
又
A 1D
B
C, B C
BB
1
=B
1
1
1
C
B1 C 面 BB
C, B 1B
面 BB
1 C1
1C1
A 1D
面 BB
C
1C1
A 1D
面 A 1FD
平面 A1 FD 平面 BB1C1C
11. 如圖,在直三棱柱 ABC — A 1B 1C1 中, AC=BC ,點 D 是 AB 的中點.
( I )求證: CD⊥平面 A1 ABB 1;
( II )求證: AC 1// 平面 CDB 1.
( I ) AC=BC , AD=DB
CD⊥AB
直三棱柱
B 1B ⊥面 ABC
CD 面 ABC
CD ⊥B1 B
又 AB B 1B=B
AB A 1ABB 1
B 1B A 1ABB 1
CD⊥平面 A1 ABB 1
( II )連結(jié) BC 交 B1 C 于 H ,連結(jié) DH
BD=DA ,BH=HC 1
DH//A C1
A C1
面 CDB 1
DB
面 CDB 1
A C1// 面 CDB 1
12. 如圖,在三棱錐 P ABC中,⊿ PAB是等邊三角形, ∠PAC=∠ PBC=90 o (1)證明: AB⊥PC
(2)若 PC 4
,且平面 PAC ⊥平面 PBC ,求三棱錐 P
ABC 體
積。
(1)
PA=PB,
O
PAC= PBC=90,PC=PC
Rt PBC Rt PAC
CB=CA
取 AB中點 D,連結(jié) PD,CD
則 PD AB ,CD AB
又 PD CD=D , PD 面 PDC,CDC 面 PDC
AB 面 PDC
PC 面 PDC
AC PC
( 2)設(shè) AB=PA=PB=x CA=CB=y
作 BH PC,垂足為 H,連結(jié) AH
面 PAC 面 PBC 面 PAC 面 PBC=PC BH 面 PBC
BH
面 PAC
AH
面 PAC
BH
AH
BH
PC,AB
PC,BH
AB=B
BH 面
ABH , AB
面 ABH
PC
面 ABH
AH
面 ABH
AH
PC
Rt
PBC
Rt
PAC
xy
BH=AH=
4
2
2
2
又 AH+BH=AB
( xy ) 2 +(
4
又 x 2 +y2=42
xy ) 2 =x2 ①
4
x=y= 2 2
BH 面 PAC
BH 為三棱錐 B-PAC 的高
VP-ABC=VB-PAC
1
= S PAC? BH
3
= 1 ? 1 xy ? xy
3 2 4
= 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