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開發(fā)工程案例分析與解析報告
3 單片機開發(fā)工程案例分析與解析
3.1 定時報警器
設計一個單片機控制的簡易定時報警器。要求根據(jù)設定的初始值(1-59秒)進行倒計時,當計時到0時數(shù)碼管閃爍“00”(以1Hz閃爍),按鍵功能如下:
(1)設定鍵:在倒計時模式時,按下此鍵后停止倒計時,進入設置狀態(tài);如果已經(jīng)處于設置狀態(tài)則此鍵無效。
(2)增一鍵:在設置狀態(tài)時,每按一次遞增鍵,初始值的數(shù)字增1。
(3)遞一鍵:在設置狀態(tài)時,每按一次遞減鍵,初始值的數(shù)字減1。
(4)確認鍵:在設置狀態(tài)時,按下此鍵后,單片機按照新的初始值進行倒計時及顯示倒計時的數(shù)字。如果已經(jīng)處于計時狀態(tài)則此鍵無效。
3.1.2 模塊1:系統(tǒng)設計
(1)任務分析與整體設計思路
根據(jù)題目的要求,需要實現(xiàn)如下幾個方面的功能。
計時功能:要實現(xiàn)計時功能則需要使用定時器來計時,通過設置定時器的初始值來控制溢出中斷的時間間隔,再利用一個變量記錄定時器溢出的次數(shù),達到定時1秒中的功能。然后,當計時每到1秒鐘后,倒計時的計數(shù)器減1。當?shù)褂嫊r計數(shù)器到0時,觸發(fā)另一個標志變量,進入閃爍狀態(tài)。
顯示功能:顯示倒計時的數(shù)字要采用動態(tài)掃描的方式將數(shù)字拆成“十位”和“個位”動態(tài)掃描顯示。如果處于閃爍狀態(tài),則可以不需要動態(tài)掃描顯示,只需要控制共陰極數(shù)碼管的位控線,實現(xiàn)數(shù)碼管的滅和亮。
鍵盤掃描和運行模式的切換:主程序在初始化一些變量和寄存器之后,需要不斷循環(huán)地讀取鍵盤的狀態(tài)和動態(tài)掃描數(shù)碼管顯示相應的數(shù)字。根據(jù)鍵盤的按鍵值實現(xiàn)設置狀態(tài)、計時狀態(tài)的切換。
(2)單片機型號及所需外圍器件型號,單片機硬件電路原理圖
選用MCS-51系列AT89S51單片機作為微控制器,選擇兩個四聯(lián)的共陰極數(shù)碼管組成8位顯示模塊,由于AT89S51單片機驅(qū)動能力有限,采用兩片74HC244實現(xiàn)總線的驅(qū)動,一個74HC244完成位控線的控制和驅(qū)動,另一個74HC244完成數(shù)碼管的7段碼輸出,在輸出口上各串聯(lián)一個100歐姆的電阻對7段數(shù)碼管限流。
由于鍵盤數(shù)量不多,選擇獨立式按鍵與P1口連接作為四個按鍵輸入。沒有鍵按下時P1.0-P1.3為高電平,當有鍵按下時,P1.0-P1.3相應管腳為低電平。電路原理圖如圖3-1所示。
圖3-1 定時報警器電路原理圖
(3)程序設計思路,單片機資源分配以及程序流程
①單片機資源分配
采用單片機的P3口作為按鍵的輸入,使用獨立式按鍵與P3.0-P3.3連接,構成四個功能按鍵。
在計時功能中,需要三個變量分別暫存定時器溢出的次數(shù)(T1_cnt)、倒計時的初始值(init_val)以及當前倒計時的秒數(shù)(cnt_val)。
按鍵掃描功能中,需要兩個變量,一個變量(key_val_new)用來存儲當前掃描的鍵值(若無按鍵按下則為255),另一個變量(key_val_old)用來存儲上一次掃描的鍵值。只有這兩個變量值不一樣時,才能說明是一次新的按鍵按下或彈起了,同時將新的鍵值賦給key_val_old變量。
在顯示功能中,需要定義一組數(shù)組(code類型),值為0-9數(shù)字對應的數(shù)碼管7段碼。還需要定義一個變量(show_val)暫存要顯示的數(shù)據(jù),用于動態(tài)掃描顯示中。
在整個程序中,定義了一個狀態(tài)變量(state_val)用來存儲當前單片機工作在哪種狀態(tài)。
②程序設計思路
鑒于題目要求,存在三種工作模式:初始值設置模式、倒計時模式、計時到0時的閃爍模式。變量state_val為0時,處于倒計時模式。變量state_val為1時,處于初始值設置模式。變量state_val為2時,處于閃爍模式。這些狀態(tài)的切換取決于按下哪一個鍵以及是否計時到0。狀態(tài)的切換圖如圖3-2
圖3-2 狀態(tài)的切換
單片機復位之后,默認處于倒計時模式,啟動定時器,定時器每隔250us溢出一次,根據(jù)定時器溢出次數(shù)來計時,到1秒時將時間的計數(shù)器減1。當“設置鍵”按下時,變量state_val由0變?yōu)?,切換到設置模式。可以使用“遞增鍵”“遞減鍵”對計時初始值進行修改。按下“確認鍵”時,回到計時模式開始以新的初始值進行倒計時。當?shù)褂嫊r到0時,變量state_val由1變?yōu)?,處于閃爍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根據(jù)按鍵的情況分別又切換到計時和設置狀態(tài)。
③程序流程
主程序首先需要初始化定時器的參數(shù)和一些變量,然后進入一個循環(huán)結(jié)構,在循環(huán)中始終只做兩件事,一是鍵盤的掃描,二是數(shù)碼管的動態(tài)掃描。
在掃描鍵盤后,根據(jù)前一次按鍵的結(jié)果是否與本次鍵值相同。如果不同,表示有鍵按下或彈起,同時用本次按鍵值更新上一次的按鍵值。這樣設計旨在避免一個按鍵長時間按下時被重復判為有新鍵按下,使得當前按下的鍵只有松開后,下一次按下時才算為一次新的按鍵。
根據(jù)按鍵的值分別改變變量(state_val)的值或者在設置狀態(tài)時的倒計時初始值。完整的主程序圖如圖3-3所示。
圖3-3 主程序的流程圖
在定時器的參數(shù)中,選擇定時器T1的8位自動裝載模式,每250us產(chǎn)生一次溢出中斷,中斷服務程序如圖3-4所示。
圖3-4中斷服務程序流程圖
(4)軟硬件調(diào)試方案
軟件調(diào)試方案:偉福軟件中,在“文件\新建文件”中,新建C語言源程序文件,編寫相應的程序。在“文件\新建項目”的菜單中,新建項目并將C語言源程序文件包括在項目文件中。
在 “項目\編譯”菜單中將C源文件編譯,檢查語法錯誤及邏輯錯誤。在編譯成功后,產(chǎn)生以 “*.hex”和“*.bin” 后綴的目標文件。
硬件調(diào)試方案:在設計平臺中,將單片機的P3.0-P3.3分別與獨立式鍵盤的相應位通過插線連接起來。
在偉福中將程序文件編譯成目標文件后,運行MCU下載程序,選擇相應的flash 數(shù)據(jù)文件,點擊“編程”按鈕,將程序文件下載到單片機的Flash中。
然后,上電重新啟動單片機,檢查所編寫的程序是否達到題目的要求,是否全面完整地完成試題的內(nèi)容。
3.1.3 程序設計(僅供參考的C語言源程序)
//晶振:11.0592M T1-250微秒 按鍵P10 P11 P12 P13
/*變量的定義:
show_val: 顯示的值0-59
init_val: 初始值
state_val: 狀態(tài)值 0-計數(shù)狀態(tài);1-設置狀態(tài);2-閃爍狀態(tài)
shan_val:
key_val1: 四個按鍵的值 255-無鍵;1-設置鍵 2-增一鍵 3-減一鍵 4-確定鍵
T1_cnt: 定時器計數(shù)溢出數(shù)
cnt_val: 倒計時的數(shù)值
led_seg_code:數(shù)碼管7段碼
*/
#include "reg51.h" //包含文件
sbit P1_0=P1^0; //設置鍵
sbit P1_1=P1^1; //增一鍵
sbit P1_2=P1^2; //減一鍵
sbit P1_3=P1^3; //確定鍵
unsigned char data shan_val; //閃爍時LED的開/關狀態(tài)
unsigned char data cnt_val; //保存倒計數(shù)的當前值
unsigned int data T1_cnt; //保存定時器溢出次數(shù)
unsigned char data key_val_new,key_val_old;//存放當前掃描的鍵和前一次按下的鍵值
unsigned char data state_val; //狀態(tài)值
unsigned char data show_val; //存放需要在數(shù)碼管顯示的數(shù)字
unsigned char data init_val; //暫存倒計數(shù)的初始值
char code led_seg_code[10]={0x3f,0x06,0x05b,0x0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延時--------------
void delay(unsigned int i) //大約延時i*2個微秒
{ while(--i);}
//-----------按鍵掃描-------------
unsigned char scan_key()
{ unsigned char i;
i=P1&0x0f;
delay(100); //延時,去抖動
if (i==(P1&0x0f))
{ if (P1_0==0)
{ i=1; }
else
{ if (P1_1==0)
{ i=2;}
else
{ if (P1_2==0)
{ i=3;}
else
{ if (P1_3==0)
{ i=4;} }
} } }
else
{ i=255; }
return i;
}
//---------數(shù)碼管顯示---------------
void led_show(unsigned int v)
{
unsigned char i;
if (state_val!=2) //動態(tài)掃描
{i=v%10; //取要顯示的數(shù)的個位
P0=led_seg_code[i]; //轉(zhuǎn)換為7段碼
P2=0xfe; //顯示個位
delay(15); //延時
i=v%100/10; //取十位
P0=led_seg_code[i]; //轉(zhuǎn)換為7段碼
P2=0xfd; //顯示十位
delay(5); //延時
}
else
{ P0=led_seg_code[0]; //處于閃爍狀態(tài)
if (shan_val)
{ P2=0xff; } //將數(shù)碼管的關閉
else
{ P2=0xfc; } //將數(shù)碼管的打開
}
}
//----------定時器T1中斷服務程序---------------
void timer1() interrupt 3 //T1中斷,250us中斷一次
{ T1_cnt++;
switch (state_val)
{ case 0:
if(T1_cnt>3999) //如果計數(shù)>3999, 計時1s
{ T1_cnt=0;
if(cnt_val!=0)
{ cnt_val--;}
else
{state_val=2;} //定時計數(shù)到0時,切換狀態(tài)
show_val=cnt_val;
}
break;
case 2:
if(T1_cnt>1999) //如果計數(shù)>1999, 計時0.5s
{ T1_cnt=0; shan_val=!shan_val; } //閃爍狀態(tài)
break;
}
}
//---------主程序----------------
main()
{init_val=59; //初始化各變量
cnt_val=init_val;
show_val=cnt_val;
state_val=0;
key_val_old=255;
T1_cnt=0;
shan_val=0; //初始化51的寄存器
TMOD=0x20; //用T1計時 8位自動裝載定時模式
TH1=0x19; //250微秒溢出一次; 250=(256-x)*12/11.0592 -> x= 230.4
TL1=0x19;
EA=1; //打開總中斷允許
ET1=1; //開中斷允許
TR1=1; //開定時器T1
while(1)
{ key_val_new=scan_key(); // 255表示無鍵按下
if (key_val_new!=key_val_old)
{ // 只有當前掃描的鍵值與上次掃描的不同,才判斷是有鍵按下
key_val_old=key_val_new;
switch (key_val_new)
{ case 1: //設置鍵
state_val=1; //處于設置狀態(tài)
TR1=1; //停止計時
show_val=init_val; //顯示原來的倒計數(shù)初始值
break;
case 2: if(state_val==1) //只有在設置狀態(tài),增1鍵才有用
{ if (init_val>0) //更改原來的倒計數(shù)初始值
{init_val--; }
else
{init_val=59;}
show_val=init_val;//顯示更改后的倒計數(shù)初始值
}
break;
case 3: if(state_val==1) //只有在設置狀態(tài),減1鍵才有用
{ if (init_val<59) //更改原來的倒計數(shù)初始值
{init_val++; }
else
{init_val=0;}
show_val=init_val; //顯示更改后的計數(shù)初始值
}
break;
case 4: if(state_val!=0) //如果已處于計數(shù)模式,確認鍵不起作用
{ cnt_val=init_val; //將初始值賦給計數(shù)變量
show_val=cnt_val; //將計數(shù)變量的數(shù)字顯示
TR1=1; //啟動定時器T1
state_val=0; //將狀態(tài)切換為計數(shù)模式
}
break;
}
}
led_show(show_val); //動態(tài)掃描
}
}
3.2 交通燈
設計一個基于單片機的交通燈信號控制器。已知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紅黃綠色三個燈,在東西方向有兩個數(shù)碼管,在南北方向也有兩個數(shù)碼管。要求交通燈按照表1進行顯示和定時切換,并要求在數(shù)碼管上分別倒計時顯示東西、南北方向各狀態(tài)的剩余時間。
表1 交通燈的狀態(tài)切換表
南北方向
東西方向
序號
狀態(tài)
序號
狀態(tài)
1
綠燈亮25秒,紅、黃燈滅
1
紅燈亮30秒,綠、黃燈滅
2
黃燈亮5秒,紅、綠燈滅
3
紅燈亮30秒,綠、黃燈滅
2
綠燈亮25秒,紅、黃燈滅
3
黃燈亮25秒,紅、綠燈滅
回到狀態(tài)1
回到狀態(tài)1
3.2.1模塊1:系統(tǒng)設計
(1)任務分析與整體設計思路
試題要求實現(xiàn)的功能主要包括計時功能、動態(tài)掃描以及狀態(tài)的切換等幾部分。
計時功能:要實現(xiàn)計時功能則需要使用定時器來計時,通過設置定時器的初始值來控制溢出中斷的時間間隔,再利用一個變量記錄定時器溢出的次數(shù),達到定時1秒中的功能。當計時每到1秒鐘后,東西、南北信號燈各狀態(tài)的暫存剩余時間的變量減1。當暫存剩余時間的變量減到0時,切換到下一個狀態(tài),同時將下一個狀態(tài)的初始的倒計時值裝載到計時變量中。開始下一個狀態(tài),如此循環(huán)重復執(zhí)行。
動態(tài)掃描:需要使用4個數(shù)碼管分別顯示東西、南北的倒計時數(shù)字,將暫存各狀態(tài)剩余時間的數(shù)字從變量中提取出“十位”和“個位”,用動態(tài)掃描的方式在數(shù)碼管中顯示。
整個程序依據(jù)定時器的溢出數(shù)來計時,每計時1S則相應狀態(tài)的剩余時間減1,一直減到0時觸發(fā)下一個狀態(tài)的開始。
(2)單片機型號及所需外圍器件型號,單片機硬件電路原理圖
圖3-5 交通燈硬件電路原理圖
選用MCS51系列AT89S51單片機作為微控制器,選擇兩個四聯(lián)的共陰極數(shù)碼管組成8位顯示模塊,由于AT89S51單片機驅(qū)動能力有限,采用兩片74HC244實現(xiàn)總線的驅(qū)動,一個74HC244完成共陰極數(shù)碼管位控線的控制和驅(qū)動,另一個74HC244完成數(shù)碼管的7段碼輸出,在7段碼輸出口上各串聯(lián)一個100歐姆的電阻對7段數(shù)碼管限流。用P3口的P3.0-P3.5完成發(fā)光二極管的控制,實現(xiàn)交通燈信號的顯示,每個發(fā)光二極管串聯(lián)500歐姆電阻起限流作用。硬件電路原理圖如圖3-5所示。
(3)程序設計思路,單片機資源分配以及程序流程
①單片機資源分配
單片機P3口的P3.0-P3.1引腳用作輸出,控制發(fā)光二極管的顯示。在計時模塊中,需要定義兩個數(shù)組變量(init_sn[3],init_ew[3])來存儲東西、南北兩個方向在不同狀態(tài)中倒計時的初始值,題目中每個方向的交通燈共有3種顯示狀態(tài),因此數(shù)組元素個數(shù)為3。還需要定義兩個變量( cnt_ sn, cnt_ ew)暫存東西、南北兩個方向的倒計時剩余時間。
在狀態(tài)的切換中,為了明確當前處于哪種狀態(tài),東西、南北方向各設置一個狀態(tài)變量(state_val_sn, state_val_ew),當?shù)褂嫊r的剩余時間到零時,狀態(tài)變量增1,表示啟動下一個狀態(tài),當該變量增到3時變?yōu)?,回到序號為1的狀態(tài)。
②程序設計思路
在設計中,由于沒有鍵盤功能,因此只涉及定時計數(shù)和動態(tài)掃描功能。主程序?qū)⒆兞砍跏蓟?
后,設置單片機定時器和中斷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初始值,將定時器T1的工作方式設置為8位自動
裝載模式,定時器每隔250us產(chǎn)生一次溢出。
在初始化變量與寄存器后,主程序進入一個循環(huán)結(jié)構,在循環(huán)中只做動態(tài)掃描的工作,根據(jù)東西、南北兩向的剩余時時間進行動態(tài)掃描顯示。
計時以及狀態(tài)的切換通過定時器的中斷服務程序來實現(xiàn),在中斷服務程序中,每計時到一秒時,則各方向當前狀態(tài)的剩余時間減1,一直減到0時觸發(fā)下一個狀態(tài)的開始,改變交通燈的指示。
③程序流程
圖3-7 交通燈主程序流程圖
圖3-8 中斷服務程序流程圖
(4)軟硬件調(diào)試方案
軟件調(diào)試方案:偉福軟件中,在“文件\新建文件”中,新建C語言源程序文件,編寫相應的程序。在“文件\新建項目”的菜單中,新建項目并將C語言源程序文件包括在項目文件中。
在 “項目\編譯”菜單中將C源文件編譯,檢查語法錯誤及邏輯錯誤。在編譯成功后,產(chǎn)生以 “*.hex”和“*.bin” 后綴的目標文件。
硬件調(diào)試方案:在設計平臺中,將單片機的P3.0-P3.5分別與獨立式鍵盤的相應位通過插線連接起來。
在偉福中將程序文件編譯成目標文件后,運行“MCU下載程序”,選擇相應的flash 數(shù)據(jù)文件,點擊“編程”按鈕,將程序文件下載到單片機的Flash中。
然后,上電重新啟動單片機,檢查所編寫的程序是否達到題目的要求,是否全面完整地完成試題的內(nèi)容。
3.2.2 程序設計(僅供參考的C語言源程序)
//晶振:11.0592M T1-250微秒溢出一次
/*變量的定義:
show_val_sn,show_val_ew: 顯示的值0-59
state_val_sn,state_val_ew: 狀態(tài)值 南北方向0-綠燈亮;1-黃燈亮;2-紅燈亮
T1_cnt: 定時器計數(shù)溢出數(shù)
cnt_sn,cnt_ew: 倒計時的數(shù)值
init_sn[3],init_ew[3] 倒計時
led_seg_code:數(shù)碼管7段碼
*/
#include "reg51.h"
sbit SN_green=P3^2 ;//南北方向綠燈
sbit SN_yellow=P3^1 ;//南北方向黃燈
sbit SN_red=P3^0 ;//南北方向紅燈
sbit EW_green=P3^5 ;//東西方向綠燈
sbit EW_yellow=P3^4 ;//東西方向黃燈
sbit EW_red=P3^3 ;//東西方向紅燈
unsigned char data cnt_sn,cnt_ew;
unsigned int data T1_cnt;
unsigned char data state_val_sn,state_val_ew;
char code led_seg_code[10]={0x3f,0x06,0x05b,0x0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char code init_sn[3]={24,4,29};
char code init_ew[3]={29,24,4};
//------------------------
void delay(unsigned int i)//延時
{ while(--i); }
//------------------------
void led_show(unsigned int u,unsigned int v)
{ unsigned char i;
i=u%10; //暫存?zhèn)€位
P0=led_seg_code[i];
P2=0xbf;
delay(100); //延時
i=u%100/10; //暫存十位
P0=led_seg_code[i];
P2=0x7f;
delay(100); //延時
i=v%10; //暫存?zhèn)€位
P0=led_seg_code[i];
P2=0xfe;
delay(100); //延時
i=v%100/10; //暫存十位
P0=led_seg_code[i];
P2=0xfd;
delay(100); //延時
}
//-------------------------
void timer1() interrupt 3 //T1中斷
{ T1_cnt++;
if(T1_cnt>3999) //如果計數(shù)>3999, 計時1s
{ T1_cnt=0;
if (cnt_sn!=0) //南北方向計時
{ cnt_sn--; }
else
{ state_val_sn++;
if (state_val_sn>2) state_val_sn=0;
cnt_sn=init_sn[state_val_sn];
switch (state_val_sn) //根據(jù)狀態(tài)值,刷新各信號燈的狀態(tài)
{ case 0: SN_green=0 ;//南北方向綠燈
SN_yellow=1 ;//南北方向黃燈
SN_red=1 ;//南北方向紅燈
break;
case 1: SN_green=1 ;//南北方向綠燈
SN_yellow=0 ;//南北方向黃燈
SN_red=1 ;//南北方向紅燈
break;
case 2:SN_green=1 ;//南北方向綠燈
SN_yellow=1 ;//南北方向黃燈
SN_red=0 ;//南北方向紅燈
break;
}
}
if (cnt_ew!=0) //東西方向計時
{ cnt_ew--; }
else
{ state_val_ew++;
if (state_val_ew>2) state_val_ew=0;
cnt_ew=init_ew[state_val_ew];
switch (state_val_ew) //根據(jù)狀態(tài)值,刷新各信號燈的狀態(tài)
{ case 0: EW_green=1 ;//東西方向綠燈
EW_yellow=1;//東西方向黃燈
EW_red=0 ;//東西方向紅燈
break;
case 1: EW_green=0 ;//東西方向綠燈
EW_yellow=1 ;//東西方向黃燈
EW_red=1 ;//東西方向紅燈
break;
case 2: EW_green=1 ;//東西方向綠燈
EW_yellow=0 ;//東西方向黃燈
EW_red=1 ;//東西方向紅燈
break;
}
}
}
}
//-------------------------
main()
{//初始化各變量
cnt_sn=init_sn[0];
cnt_ew=init_ew[0];
T1_cnt=0;
state_val_sn=0; //啟動后,默認工作在序號為1的狀態(tài)
state_val_ew=0;
//初始化各燈的狀態(tài)
SN_green=0 ;//南北方向綠燈亮
SN_yellow=1 ;//南北方向黃燈滅
SN_red=1 ;//南北方向紅燈滅
EW_green=1 ;//東西方向綠燈滅
EW_yellow=1;//東西方向黃燈滅
EW_red=0 ;//東西方向紅燈亮
//初始化51的寄存器
TMOD=0x20;//用T1計時 8位自動裝載定時模式
TH1=0x19;//0x4b; //500微秒溢出一次; 250=(256-x)*12/11.0592 -> x= 230.4
TL1=0x19;
EA=1; //開中斷
ET1=1;
TR1=1; //開定時器T1
while(1)
{ led_show(cnt_sn,cnt_ew);}}
//主程序結(jié)束
3.3.3 密碼鎖
單片機控制的密碼鎖設計。AT89S52單片機P1引腳外接獨立式按鍵S1-S8,分別代表數(shù)字鍵0-5、確定鍵、取消鍵。單片機從P3.0-P3.3輸出4個信號,分別為1個電磁開鎖驅(qū)動信號和密碼錯誤指示、報警輸出、已開鎖指示信號,分別用發(fā)光二極管L1-L4指示。P3.4接一有源蜂鳴器,用于實現(xiàn)提示音。
基本要求:
(1)初始密碼為123450,輸完后按確定鍵開鎖,取消鍵清除所有輸入,每次按鍵有短“滴”聲按鍵提示音。
(2)密碼輸入正確后,輸出一個電磁鎖開鎖信號與已開鎖信號,并發(fā)出兩聲短“滴”聲提示。4秒后開鎖信號與已開鎖指示清零。
(3)密碼輸入錯誤時,發(fā)出一聲長“滴”聲錯誤指示提示音,并密碼錯誤指示燈亮,三次密碼錯誤時,發(fā)出長鳴聲報警,并密碼錯誤指示燈亮,報警指示燈亮,此后15秒內(nèi)無法再次輸入密碼,15秒過后,清除所有報警和指示。
(4)5秒內(nèi)無任何操作后,清除所有輸入內(nèi)容,等待下次輸入。
3.3.1模塊1 系統(tǒng)設計
(1)分析任務要求。寫出系統(tǒng)整體設計思路
根據(jù)題目的要求,需要考慮如下幾個任務:按鍵的輸入,密碼的判斷,密碼輸入正確或錯誤的計時、輸出信號的控制等。
鍵盤的輸入:由于需要輸入6個數(shù)字作為密碼,先要判斷按鍵時數(shù)字鍵還是功能鍵,若判斷為數(shù)字鍵按下,則需要將每次鍵盤的輸入內(nèi)容依次暫存在一個數(shù)組中。在每次按鍵輸入時,需要啟動定時器實現(xiàn)待機計時(5秒)。若5秒內(nèi)沒有輸入內(nèi)容則清除已輸入的內(nèi)容。
密碼的判斷和計時:在按下確認鍵之后,要將輸入的內(nèi)容與初始密碼核對,如果密碼正確,輸出相應的指示,同時還要啟動定時器實現(xiàn)4s的計時。如果密碼錯誤,錯誤計數(shù)變量增1,同時輸出密碼指示信號,若錯誤次數(shù)超過3s,則輸出報警等信號,同時啟動定時器實現(xiàn)15秒的計時。
輸出信號的控制主要根據(jù)按鍵輸入與密碼的核對情況來決定。
整體程序設計思想:
程序分為主程序和中斷服務程序兩個主要部分,主程序完成變量和單片機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初始化后,進入一個循環(huán)結(jié)構。在循環(huán)中,首先判斷有無按鍵按下,若有按鍵則判斷是否數(shù)字鍵還是功能鍵,根據(jù)按鍵的情況執(zhí)行相應的功能。然后根據(jù)密碼是否正確的判斷情況,執(zhí)行相應的操作。循環(huán)中最后將需要顯示的內(nèi)容通過動態(tài)掃描在數(shù)碼管上顯示。
中斷服務程序只要實現(xiàn)三個狀態(tài)的計時,待機時需要計時5秒,密碼正確需要計時5s,密碼3次輸入錯誤需要計時15秒。當前處于何種計時,由主程序根據(jù)密碼判斷結(jié)果來決定。
(2)選擇單片機型號和所需外圍器件型號,設計單片機硬件電路原理圖
采用MCS51系列單片機At89S51作為主控制器,外圍電路器件包括數(shù)碼管驅(qū)動、蜂鳴器的輸出驅(qū)動、獨立式鍵盤以及發(fā)光二極管的輸出等。
數(shù)碼管驅(qū)動采用2個四聯(lián)共陰極數(shù)碼管顯示,由于單片機驅(qū)動能力有限,采用74HC244作為數(shù)碼管的驅(qū)動。在74HC244的7段碼輸出線上串聯(lián)100歐姆電阻起限流作用。
蜂鳴器的驅(qū)動采用PNP三極管8550來驅(qū)動,低電平有效。
獨立式按鍵使用上提拉電路連接,在沒有鍵按下時,輸出高電平。發(fā)光二極管串聯(lián)500歐姆電阻再接到電源上,當輸入為低電平時,發(fā)光二極管導通發(fā)光。
硬件電路原理圖如圖3-9所示。
圖3-9 密碼鎖電路原理圖
(3)分析軟件任務要求,寫出程序設計思路,分配單片機內(nèi)部資源,畫出程序流程圖
軟件任務要求主要包括按鍵掃描、密碼判斷、動態(tài)掃描輸入的內(nèi)容、計時、指示信號輸出以及蜂鳴器提示音的輸出等。主程序主要完成變量與寄存器的初始化、按鍵的掃描與判斷、密碼的判斷以及數(shù)碼管動態(tài)掃描顯示等。主程序流程圖如圖3-10所示。
圖3-10 密碼鎖的主程序流程圖
中斷服務程序主要完成三種定時的計時工作,包括①按鍵之后啟動的待機計時,當待機超過5s則清除已輸入的內(nèi)容。②密碼輸入正確之后的計時,4s之后清除開鎖驅(qū)動信號與已開鎖指示信號。 ③密碼輸入錯誤3次的計時,計時15s,在則15s內(nèi)無法再次輸入密碼,15秒過后清除所有報警與指示。中斷服務程序流程圖如圖3-11所示。
圖3-11 密碼鎖中斷服務程序流程圖
單片機資源的分配與變量的定義:
密碼的輸入與判斷需要定義4個變量。原始密碼存儲在數(shù)組init_val[6]中。鍵盤輸入的密碼存儲在數(shù)據(jù)show_val[6]中,變量 key_index的值表示當前按鍵是六位密碼中的哪一位,每輸入一個密碼數(shù)字該變量增一。密碼輸入錯誤的次數(shù)暫存在變量error_num中。
計時功能需要5個變量。模式變量cnt_state存儲計時屬于什么狀態(tài),0表示待機計時,1表示密碼正確的計時,2表示密碼錯誤3次的計時。三個變量(cnt_val_15s,cnt_val_5s, cnt_val_4s)分別實現(xiàn)待機、密碼正確和密碼錯誤3次后的計時工作。定時器T1每250ms產(chǎn)生一次中斷,變量T1_cnt記錄定時器溢出中斷的次數(shù),當記錄到4000時表示計時1秒。
(4)設計系統(tǒng)軟件調(diào)試方案、硬件調(diào)試方案及軟硬件聯(lián)合調(diào)試方案
軟件調(diào)試方案:偉福軟件中,在“文件\新建文件”中,新建C語言源程序文件,編寫相應的程序。在“文件\新建項目”的菜單中,新建項目并將C語言源程序文件包括在項目文件中。
在 “項目\編譯”菜單中將C源文件編譯,檢查語法錯誤及邏輯錯誤。在編譯成功后,產(chǎn)生以 “*.hex”和“*.bin” 后綴的目標文件。
硬件調(diào)試方案:在設計平臺中,將單片機的P1.0-P1.7分別與8個獨立式鍵盤通過插線連接起來,將P3.0-P3.3分別與4個發(fā)光二極管連接起來,P3.4與蜂鳴器的輸入連接起來。
在偉福中將程序文件編譯成目標文件后,將下載線安裝在實驗平臺的下載線接口上,運行“MCU下載程序”,選擇相應的flash 數(shù)據(jù)文件,點擊“編程”按鈕,將程序文件下載到單片機的Flash中。
然后,上電重新啟動單片機,檢查所編寫的程序是否達到題目的要求,是否全面完整地完成試題的內(nèi)容。
3.3.2 程序設計
//晶振11.0592MHz,T1每250微秒中斷,按鍵P1.0-P1.7,發(fā)光二極管接P3.0-P3.3,p3.4
/*變量的定義:
show_val[6]: 顯示的值
init_val[6]: 密碼初始值
key_val: 返回按鍵的值 255-表示無按鍵按下
key_index: 當前按鍵是哪一位密碼
T1_cnt: 定時器計數(shù)溢出數(shù)
cnt_val_15s: 報警計時的數(shù)值
cnt_val_5s: 待機時間計時
cnt_val_4s: 輸入正確,等待4秒清除開鎖信號
cnt_state: 計時狀態(tài)
error_num: 錯誤次數(shù)
led_seg_code:數(shù)碼管7段碼
*/
#include "reg51.h"
/*說明key0=P1^0; key1=P1^1;key2=P1^2; key3=P1^3;key4=P1^4;key5=P1^5;enter=P1^6;esc=P1^7;*/
sbit relay_open=P3^0; //電磁鎖開鎖驅(qū)動
sbit pw_error=P3^1; //密碼錯誤信號
sbit alarm_out=P3^2; //報警輸出
sbit open_lock=P3^3; //已開鎖指示信號
sbit audio_out=P3^4; //有源蜂鳴器
unsigned char data cnt_val_15s,cnt_val_5s,cnt_val_4s,cnt_state;
unsigned int data T1_cnt;
unsigned char data key_val,key_index,key_val_old;
unsigned char data state_val,error_num;
unsigned char data show_val[6];
char code init_val[6]={1,2,3,4,5,0};
char code led_seg_code[11]={0x3f,0x06,0x05b,0x0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00};
//led_seg_code[0-9]代表0-9 led_seg_code[10]=0x00數(shù)碼管不顯示任何內(nèi)容
//--------延時程序----------------
void delay(unsigned int i)//延時
{ while(--i); }
//--------清除輸入內(nèi)容----------
void init_variant()
{unsigned char i;
for(i=0;i<6;i++)
show_val[i]=10; //led_seg_code[10]=0x00表示數(shù)碼管不顯示任何內(nèi)容
key_index=0; //沒有任何輸入或清除所有輸入時,保存當前鍵的位置
}
//---------按鍵掃描---------------
unsigned char scan_key()
{ unsigned char i,k;
i=P1;
if (i==0xff && cnt_state!=2)
{ k=255; } //無鍵按下
else //有鍵按下
{ delay(500); //延時去抖動
if(i!=P1)
{k=255;}
else
{ TR1=1; //有鍵按下則開定時器,啟動待機計時
cnt_val_5s=0;
switch (i)
{ case 0xfe: k=0; break;
case 0xfd: k=1; break;
case 0xfb: k=2; break;
case 0xf7: k=3; break;
case 0xef: k=4; break;
case 0xdf: k=5; break;
case 0xbf: k=6; break;
case 0x7f: k=7; break;
}
}
}
return k;
}
//---------數(shù)碼管顯示---------------
void led_show()
{P0=led_seg_code[show_val[0]];
P2=0xdf;
delay(500);
P0=led_seg_code[show_val[1]];
P2=0xef;
delay(500);
P0=led_seg_code[show_val[2]];
P2=0xf7;
delay(500);
P0=led_seg_code[show_val[3]];
P2=0xfb;
delay(500);
P0=led_seg_code[show_val[4]];
P2=0xfd;
delay(500);
P0=led_seg_code[show_val[5]];
P2=0xfe;
delay(500);
}
//--------定時器T1中斷服務程序-----------------
void timer1() interrupt 3 //T1中斷
{ T1_cnt++;
if(T1_cnt>3999) //如果計數(shù)>3999, 計時1s
{ T1_cnt=0;
switch (cnt_state)
{ case 0: //待機,需要計時5s
if(cnt_val_5s<5)
{ cnt_val_5s++;}
else
{ cnt_val_5s=0;
init_variant();//待機計時到5秒時,清除輸入的內(nèi)容
TR1=0; //停止計時
}
break;
case 1://密碼輸入正確,需要計時4s
if(cnt_val_4s<4)
{ cnt_val_4s++;}
else
{ cnt_val_4s=0;
init_variant();//密碼輸入正確,計時到4秒時,清除輸入的內(nèi)容
open_lock=1; //已開鎖信號清零
relay_open=1; //開鎖信號清零
cnt_state=0;
TR1=0; //停止計時
}
break;
case 2: //密碼輸入錯誤3次,計時15s
if(cnt_val_15s<15)
{ cnt_val_15s++;}
else
{ cnt_val_15s=0;
init_variant();//三次密碼錯誤時,計時15秒,清除輸入的內(nèi)容
open_lock=1; // 清除所有指示和報警
relay_open=1;
alarm_out=1;
pw_error=1;
cnt_state=0;
TR1=0; //停止計時
}
break;
}
}
}
//--------判斷鍵盤輸入內(nèi)容與密碼是否一致------
unsigned char check_input_pw()
{ unsigned char i,k;
k=1;
for(i=0;i<6;i++)
{ k=k && (show_val[i]==init_val[i]); }
return k;
}
//---------主程序----------------
main()
{ //初始化各變量
audio_out=1;
P3=0xff;
cnt_val_15s=0;
cnt_val_5s=0;
cnt_val_4s=0;
cnt_state=0;
//0-待機計時5s狀態(tài);1-密碼正確,計時4s狀態(tài) ;2-三次密碼錯誤,處于計時15秒狀態(tài)。
T1_cnt=0;
error_num=0;
key_val_old=255;
init_variant();
//初始化51的寄存器
TMOD=0x20; //用T1計時 8位自動裝載定時模式
TH1=0x19; //500微秒溢出一次; 250=(256-x)*12/11.0592 -> x=19
TL1=0x19;
EA=1; //開中斷
ET1=1;
TR1=0; //開定時器T1
while(1)
{ key_val=scan_key(); //按鍵輸入,有鍵按下key_val為0-7,無鍵按下key_val為255。
if (key_val!=key_val_old)
{ key_val_old=key_val;
if (key_val!=255&& cnt_state!=2)
{ audio_out=0;
delay(100); //延時去抖動
audio_out=1;
switch (key_val)
{ case 0:
case 1:
case 2:
case 3:
case 4:
case 5:
if(key_index<6) //密碼為6位,超過6位視為輸入無效
{ show_val[key_index]=key_val;
key_index++; }
break;
case 6: //確認鍵
if(check_input_pw())
{//密碼正確
error_num=0; //密碼輸入錯誤次數(shù)清零
//---------
pw_error=1; //密碼錯誤指示燈滅
relay_open=0; //開鎖驅(qū)動信號燈亮
open_lock=0; //已開鎖信號燈亮
//---------
delay(50000); //兩聲短“滴”聲
audio_ou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