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學期第一單元綜合測試題含答案
……裝………訂…………線…………內(nèi)…………不…………要…………答………題……
部編版八年級下學期語文
第一單元測試卷
(時間:120分鐘 總分:120分)
一 積累與運用(25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字形無誤的一項是( )(2分)
A.元霄 大抵 寬慰 囑咐 B.松懈 過隱 懶惰 回駁
C.攛掇 糜子 慨嘆 驀然 D.褪色 朦朧 躁熱 斡旋
2.關(guān)于課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社戲》一文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寫出了“我”十一二歲時在平橋村夜航到趙莊看社戲的一段生活經(jīng)歷。作品刻畫了一群農(nóng)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農(nóng)村自由天地中充滿了詩情畫意的生活畫卷,表達作者對勞動者的贊美和對新生活的渴望.
B.《安塞腰鼓》中“好一個安塞腰鼓!”出現(xiàn)三次,形成一唱三嘆、回環(huán)往復(fù)的氣勢,推動情節(jié)和情緒向高潮發(fā)展,還提示了文章的內(nèi)容層次;“好一個”抒發(fā)了對安塞腰鼓的贊美之情,可以說是文章的抒情線索
C.《回延安》用陜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寫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詞語,展現(xiàn)出濃郁的陜北風情
D.《燈籠》以小說的自由筆法,抒寫了他關(guān)于燈籠的一些記憶,從不同方面表達了燈籠對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義.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2分)
A.在中考勵志大會上,校長那激情四射、惟妙惟肖的演講讓同學們奪取中考勝利的信心更足了。
B.班主任雖然是個老師,但卻是個極細心的人,全班五十個學生的各種信息他都了如指掌。
C.壯族人民的好兒子黃大年為了祖國快速移動平臺探測技術(shù)裝備研發(fā)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D.春日的柳州,和風佛面,細雨如絲,紫荊花含苞欲放,到處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4.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林書豪在NBA的職業(yè)生涯正在剛剛開始,就以神奇的表現(xiàn)征服了億萬觀眾。(刪除“正在”)
B.在上海家電博覽會上,海爾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臺空調(diào)。(應(yīng)把“首臺”移到“可去除”之前)
C.春天的蘭州各大公園綻露出自然的清新和靈秀,成為人們春游的好時機。(把“成為”改為“是”)
D.通過持續(xù)攝入含有1073R-1乳酸苗的酸奶飲料,會使學生患流感的幾率有效降低。(刪除“通過”)
5.根據(jù)下面的拼音寫出相應(yīng)的詞語。(3分)
(1)月還沒有落,仿佛看戲也并不是很久似的,而一離趙莊,月光又顯得格外jiǎo jié( )。
(2)耳畔是一聲miǎo yuǎn( )的雞啼。
(3)當它 jiá rán ěr zhǐ( )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
6.根據(jù)課文默寫古詩文。(每空1分,共10分)
(1)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 。(《鄭風?子衿》)(1分)
(2)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 !(《詩經(jīng)·國風·邶風》)(1分)
(3)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分)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中表達詩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是 , 。(2分)
(5)默寫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照畫線的句子,在橫線上續(xù)寫一句話,使之構(gòu)成排比。(4分)
浩浩長江,巍巍長城,山川形勝,風俗人文……中華之美,異彩紛呈:美在武術(shù),武出雄健風姿;美在音樂,演奏美妙旋律; , 。
二、閱讀理解(45分)
(一)課內(nèi)文本閱讀(8分)
社戲(節(jié)選)
月還沒有落,仿佛看戲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離趙莊,月光又顯得格外的皎潔。回望戲臺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吹到耳邊來的又是橫笛,很悠揚;我疑心老旦已經(jīng)進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說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圍的黑暗只是濃,可知已經(jīng)到了深夜。他們一面議論著戲子,或罵,或笑,一面加緊的搖船。這一次船頭的激水聲更其響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連夜?jié)O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著喝采起來。
離平橋村還有一里模樣,船行卻慢了,搖船的都說很疲乏,因為太用力,而且許久沒有東西吃。這回想出來的是桂生,說是羅漢豆正旺相,柴火又現(xiàn)成,我們可以偷一點來煮吃的。大家都贊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烏油油的便都是結(jié)實的羅漢豆。
“阿阿,阿發(fā),這邊是你家的,這邊是老六一家的,我們偷那一邊的呢?”雙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說。
我們也都跳上岸。阿發(fā)一面跳,一面說道,“且慢,讓我來看一看罷。”他于是往來的摸了一回,直起身來說道,“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一聲答應(yīng),大家便散開在阿發(fā)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拋入船艙中。雙喜以為再多偷,倘給阿發(fā)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們中間幾個年長的仍然慢慢的搖著船,幾個到后艙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剝豆。不久豆熟了,便任憑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圍起來用手撮著吃。吃完豆,又開船,一面洗器具,豆莢豆殼全拋在河水里,什么痕跡也沒有了。雙喜所慮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鹽和柴,這老頭子很細心,一定要知道,會罵的。然而大家議論之后,歸結(jié)是不怕。他如果罵,我們便要他歸還去年在岸邊拾去的一枝枯桕樹,而且當面叫他“八癩子”。
“都回來了!那里會錯。我原說過寫包票的!”雙喜在船頭上忽而大聲的說。
我向船頭一望,前面已經(jīng)是平橋。橋腳上站著一個人,卻是我的母親,雙喜便是對伊說著話。我走出前艙去,船也就進了平橋了,停了船,我們紛紛都上岸。母親頗有些生氣,說是過了三更了,怎么回來得這樣遲,但也就高興了,笑著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說已經(jīng)吃了點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1.在文中找出表現(xiàn)阿發(fā)憨厚無私的句子,寫下來。(2分)
2.“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連夜?jié)O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著喝采起來”一句在表達上有什么妙處?(2分)
3.針對文中孩子們的行為、做法,談?wù)勀愕目捶ā?4分)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2分)
故鄉(xiāng)的風
楊俊文
①錦州風大。
②童年記憶里的風,有時在耳際嘶鳴,雙眼便旋即做出瞇起的樣子,像是擔心那風里的塵沙,還會吹進我的眼里。我知道這是瞬間的幻覺。
③最初,我對風的色彩的識別是黃色。其實,風不該有顏色,即使有,也是人的賦予,比如,風從海洋上吹過,說風是藍色;從森林吹過,就是綠色;從雪山上吹過,就變成了白色。而家鄉(xiāng)的風,與其他地方的風明顯不同——它個性十足,生猛異常。那時,還沒聽過“沙塵暴”這個詞,只知道“刮黃天兒”,風刮起,天空一片昏黃。
④故鄉(xiāng)的風之所以氣勢恢宏,是其中的沙塵充當了風的武器。那時的風與沙塵,像是從未分開過。風力助推沙塵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擺著糖果的攤板,刮跑了老爺爺頭上的帽子。偶爾看見騎自行車的人,在風里歪扭一陣之后,不得不屈尊下駕,吃力地推車前行。有時在教室里正聚精會神地聽講,風猛然用力,讓玻璃飛出窗框,在書桌上和地上“嘩”地破碎。
⑤我和同伴們對風的防御,最早使用的是風鏡。顧名思義,風鏡就是防風的眼鏡。玻璃鏡片鑲在細細的鋼絲框上,四周有密織的布罩,兩端用皮筋連接,套在頭上拉至眼部,風便吹不著眼睛了。每副風鏡五分錢,后來有了塑料的鏡片,價格要高出很多。戴風鏡并不完全是為了防風,重點是防風里的沙子。
⑥從上小學的第一天起,我就開始戴風鏡了。與書包一樣,風鏡是每個學生的“標配”。走進教室,摘下風鏡,兩眼周圍濕濕的,時間久了,眼部泛出兩個淺白的圈圈。在風大的季節(jié),走在上下學的路上,自然躲不過風的襲擾。風從對面來,塵沙吹打在風鏡上,會有“沙沙”的聲響,眼前的路變得模糊不清。不知道何為“能見度”,只覺得路不在腳下。當我習慣地背過身去,風會把衣襟高高掀起,褲子突然變得異常肥大。沙粒打在后背上,能聽見密密的“啪啪”聲,仿佛是一陣暴雨的吹打。
⑦城南的小凌河岸,是放風箏的去處。小凌河在明朝開始有了好聽的名字,稱之為“凌川”“錦水”。童年時聽老人說,錦州有“八景”,其一便是“錦水回紋”。我沒看過有回紋的錦水,只看過它在雨季里咆哮,而雨季一過卻干涸得滴水皆無。河的南岸幾乎沒有人煙,無水的河道與河岸連在一起,放風箏則視野開闊。我僅放過一次風箏,地點就在那里。記得那只風箏是用牛皮紙糊成的很大的“鷹”,父親為之花費了半天多的時間。放風箏前,我找來好幾個伙伴,想在他們面前炫耀一番。乘著晚秋的偏北風,“鷹”很快飛起來了,飛到河道的上空,頗有搏擊長空的英姿,伙伴們開始歡呼。
⑧年少不懂氣象知識,也不知道其他地方,風是否也是這樣的刮法。故鄉(xiāng)在渤海灣處,氣候本該沾個濕潤才是,但在記憶中,卻是年年風干、風大、風多。冬天刮大北風,能把厚厚的棉衣打透。好不容易盼來春天,萬物復(fù)蘇之時,卻正是大風恣肆之日。夏季雖悶熱,但風小,算是快樂時節(jié)。秋天一來,風比春天更甚。那時,沒讀過清代學者孫星衍的“莫放春秋佳日過”,要是讀過并懂其意,定會說他胡言亂語。長大后,讀“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便從心底仰羨江南,忽然覺得自己“生不逢地”。
⑨原以為,故鄉(xiāng)風的大小怕是不易改變了。但故鄉(xiāng)人卻不甘心,堅持數(shù)年植樹造林。上小學時,老師帶學生植樹,邊植樹邊說,樹多了,長高了,風就跑了。
⑩一種向往久了,便會跑進夢里。我多少次做過江南的夢,雖然是文字里的江南,但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還有茂林修竹、碧水微風,著實讓我興奮一陣。當然,故鄉(xiāng)是變不了江南的。故鄉(xiāng)的人也許和我一樣,少不了做江南的夢。
夢做著做著,故鄉(xiāng)竟然有了夢里的輪廓,大概是經(jīng)過了四十年的光景,那輪廓漸漸清晰,漸漸現(xiàn)出了樹,現(xiàn)出大片大片的密密的林,覆蓋在城的周圍,漫過山巒,漫過村莊,一直漫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數(shù)不清的風箏,還在空中飄飛。河岸,確切地說是河的兩岸,已被裝點出繽紛的色彩。彎曲的小路,順著河流蜿蜒伸展,間或有大片的綠草和好多種樹。河水很是平靜,像是過去的一切都不曾發(fā)生過。波光微微泛動,明亮而安謐,倒映的綠蔭加重了幾層水色??吹贸鰜?流水不再是河道上的匆匆過客。鱗次櫛比的高大樓宇,被縱橫交錯的黑色路面,分割成鮮亮的組群。
夢里有的,連連飛來眼底;夢里沒見過的天鵝,竟也成群飛來,棲落在城區(qū)偏北一座新建水庫的上游。因此,那里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天鵝湖?;寅?、蒼鷺、鷗鳥、秋沙鴨、赤麻鴨……追逐著從水庫里流淌出的小凌河的浪花。
故鄉(xiāng)的風,依然在四季里行走,從未停歇,但它已失去身披黃色的兇猛。穿過綠樹蔭蔭,送來陣陣潔凈的清爽,露出透明的形態(tài)。記憶中和現(xiàn)實中,故鄉(xiāng)的風究竟形態(tài)如何,又會帶來怎樣的回味和感受,也許,只有故鄉(xiāng)人知道……
(選自2018年8月4日《人民日報》)
4.文章以“故鄉(xiāng)的風”為題,有什么作用?(4分)
5.簡要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6.概括選文主旨,并探究其中反映的時代精神。(4分)
(三)古詩文閱讀(15分)
古代詩歌閱讀(4分)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7.這是一首詠史詩,詩人借“ ”這件古物引出對前朝人物和事跡的感嘆,抒發(fā)了 。(2分)
8.賞析詩歌后兩句的妙處。(2分)
文言文閱讀(11分)
【甲】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節(jié)選自《孟子》)
【乙】齊大饑①黔敖②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履③,貿(mào)貿(mào)然④而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節(jié)選自《禮記·檀弓下》)
【注釋】①饑:饑荒。②黔敖:齊國富商。③蒙袂(mèi)輯履(jù):用袖子遮著臉,趿拉著鞋。④貿(mào)貿(mào)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樣子。
9.解釋句中加點的詞。(4分)
(1)妾婦之道也( ) (2)貧賤不能移( )
(3)黔敖左奉食( ) (4)從而謝焉( )
10.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1.【乙】文中曾子“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這個觀點,與【甲】文中孟子“貧賤不能移”觀點是否矛盾?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四)名著閱讀(10分)
12.填空。(4分)
傅雷夫婦作為中國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yǎng)的兩個孩子是:
( )——著名鋼琴大師;( )——英語特級教師。
13.閱讀選段,回答問題。(6分)
1956年2月29日夜
親愛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關(guān)于莫扎特的話,例如說他天真、可愛、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彈起來還是沒有那天真、可愛、清新的味兒。這道理,我覺得是“理性認識”與“感情深入”的分別。感性認識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認識;理性認識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質(zhì)。但是藝術(shù)的領(lǐng)會,還不能以此為限。必須再深入進去,把理性所認識的,用心靈去體會……
比如你自己,過去你未嘗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對他并沒發(fā)生真正的共鳴……
這一回可不然,你的確和莫扎特起了共鳴,你的脈搏跟他的脈搏一致了……
(節(jié)選自《傅雷家書》)
(1)《傅雷家書》是傅雷寫給兒子 的,“書”指的是 。(2分)
(2)在這封家書中,傅雷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4分)
三、寫作(50分)
以“風情萬種”為話題,寫一篇習作來介紹家鄉(xiāng)的好風俗。體裁、字數(shù)不限,題目自擬。
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25分)
1、 C 解析:A項中,“元霄”應(yīng)為“元宵”,“霄”與天空有關(guān),如直沖云霄等,“宵”與夜晚有關(guān),如宵夜、宵禁等;B項中,“過隱”應(yīng)為“過癮”;D項中,“躁熱”應(yīng)為“燥熱”,“躁”組詞如暴躁、急躁等。
2、D 解析:《燈籠》是以散文的自由筆法。
3、A 4、 C
5、皎潔 渺遠 戛然而止
6、(1)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2)胡為乎中露?
(3)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4)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5)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7、示例:美在戲曲,生旦凈丑,演繹悲歡人生;美在文學,詩詞 曲賦,抒寫燦爛文化;美在漢字,點橫撇捺,記載悠久文明;美在建筑,亭臺軒榭,盡顯精巧布局。
二、閱讀理解
1.“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
2.這句話運用比喻手法及側(cè)面描寫,表明船行駛之快,突出孩子們駕船技術(shù)之高。
3.文中孩子們偷豆帶有游戲性質(zhì),不能視為不良行為。它重在表現(xiàn)孩子們無憂無慮的童心童趣及良好品德,同時展示農(nóng)村自由天地中充滿詩情畫意的兒童生活。
4.點明文章的寫作對象;提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點明本文的行文線索;是作者情感寄托的載體。
5.結(jié)構(gòu)上:承上啟下,承接上文寫故鄉(xiāng)風大,引出下文寫故鄉(xiāng)的治理。內(nèi)容上:與下文形成對比,為經(jīng)過治理故鄉(xiāng)發(fā)生巨變做鋪墊。
7.主旨:作者通過“風”這一特有的元素,展現(xiàn)出故鄉(xiāng)的變化,歌頌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巨大成就。
時代精神:改革開放帶來福祉;綠水青山就是(勝過)金山銀山;綠色環(huán)境帶來幸福生活;建設(shè)美好家園。(抓住其中一點,連貫表達,言之成理即可)
8.折戟 對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9.這兩句不直接寫政治軍事情勢的變化,而間接地通過東吳兩個美女的命運來反映這種變化,蘊含機遇造人的哲理。以小見大,形象生動,給詩歌增添了無限情致,別出心裁(或借題發(fā)揮,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慨嘆)。
10. (1)道理、準則 (2)改變(作使動用法,使……改變,也可)
(3)捧著 (4)道歉
11.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走著天下最正確的道路“義”。
12.傅聰 傅敏
13.(1)傅聰 信
(2)要點:傅聰從事音樂工作(傅聰是音樂家),傅雷望子成才,用心良苦。
示例:傅聰從事音樂工作,因此傅雷談莫扎特的藝術(shù)特色與內(nèi)心情感的關(guān)系,與傅聰交流,循循善誘,也體現(xiàn)一位父親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
三、寫作
寫作指導(dǎo):本作文題要求介紹家鄉(xiāng)的好風俗,就得抓住能體現(xiàn)家鄉(xiāng)特色的風俗來寫,如可選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人們的生活習慣等,在寫作時應(yīng)圍繞要表現(xiàn)的中心內(nèi)容,盡量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人們的舉止、言談等,同時要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力求做到語言生動,情感真摯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