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分類匯編(第六期11月)F單元 遺傳的分子(物質)基礎.doc
《2019年高考生物分類匯編(第六期11月)F單元 遺傳的分子(物質)基礎.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考生物分類匯編(第六期11月)F單元 遺傳的分子(物質)基礎.doc(3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年高考生物分類匯編(第六期,11月)F單元 遺傳的分子(物質)基礎 目錄 F單元 遺傳的分子(物質)基礎 1 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1 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11 F3 基因的結構和基因的表達 18 F4 遺傳的分子(物質)基礎綜合 32 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生物卷(解析)xx屆遼寧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36.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說法,錯誤的是 ①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RNA③細胞核的遺傳物質是DNA④細胞質的遺傳物質是RNA 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C 【生物卷(解析)xx屆遼寧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23.用32P和35S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菌,將一個未標記的噬菌體在此群細菌中培養(yǎng)9小時,經檢測共產生了64個子代噬菌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32P和35S只能分別標記細菌的DNA和蛋白質 B.子代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一定都具有放射性 C.DNA具有放射性的噬菌體占子代噬菌體的1/32 D.噬菌體繁殖一代的時間約為1.0小時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B解析:用32P和35S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菌,細菌內只要含有P的結構都能被標記,除了DNA外,還有細胞膜、核糖體等結構,因此A選項錯誤;子代噬菌體的DNA是利用親代DNA為模板(未標記的噬菌體)利用細菌的核苷酸為原料合成的;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利用細菌的氨基酸為原料合成的,由于細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都被放射性物質標記,因此子代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一定具有放射性,故B選項正確;根據(jù)DNA復制的過程可知,由于細菌的核苷酸有放射性,因此合成的所有DNA都有放射性,因此C選項錯誤;64個噬菌體,說明繁殖了6代,總共用了9個小時,說明繁殖一代需要的時間是1.5小時,故D選項錯誤。 【思路點撥】根據(jù)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分析 【生物卷(解析)xx屆遼寧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15.下列有關DNA和RNA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物的遺傳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 B.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C.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碼子,密碼子只存在于mRNA上 D.在真核生物細胞內,既能以DNA為模板轉錄形成RNA,也能以RNA為模板逆轉錄形成DNA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C解析:生物的遺傳信息也可以存在于RNA分子中;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真核生物細胞內的RNA不能發(fā)生逆轉錄。 【思路點撥】注意遺傳信息、密碼子、逆轉錄等含義。 【生物卷(解析)xx屆遼寧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11.下列有關生物體遺傳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豌豆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遺傳物質主要分布在染色體上 C.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遺傳物質水解產生4種脫氧核苷酸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B解析:豌豆的遺傳物質就是DNA;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不含有硫元素;HIV的遺傳物質是RNA,水解產生4種核糖核苷酸。 【思路點撥】含DNA的生物遺傳物質就是DNA,少數(shù)含RNA的病毒遺傳物質是RNA。 【生物卷(解析)xx屆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試題(xx10)】20.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分別用35S和32P標記的大腸桿菌培養(yǎng)噬菌體 B.分別用35S和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進行短時間的保溫培養(yǎng) C.用35S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攪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實驗分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D 【生物卷(解析)xx屆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三10月階段性考試(xx10)】38.某實驗小組做了兩組實驗,甲組用35S標記的T2噬菌體去侵染32P標記的細菌;乙組用32P標記的T2噬菌體去侵染35S標記的細菌,則甲乙兩組新產生的眾多噬菌體中的元素情況分別為( ) A.甲:全部含有32P和35S;乙:部分含有32P和35S B.甲:部分含有32P,全部含有35S;乙:全部含有32P,全部不含35S C.甲:全部含有32P,全部不含35S;乙:部分不含32P,全部含有35S D.甲:部分含有32P,全部不含35S;乙:全部含有32P,全部含有35S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C解析:噬菌體侵染細菌時,蛋白質外殼留在外面,DNA進入細菌體內,合成子代噬菌體DNA模板來自親代噬菌體原料來自細菌,合成子代噬菌體蛋白質外殼的原料來自細菌。 【思路點撥】關鍵是理清合成子代噬菌體所需的模板及原料。 【生物卷(解析)xx屆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三10月階段性考試(xx10)】37.下列關于人類探索遺傳奧秘歷程中的科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赫爾希和蔡斯證明了在噬菌體中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結構時,借助了化學知識重新整理堿基之間的配對關系,建構了物理模型 C.魏斯曼通過實驗觀察得出結論:精子成熟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必然減少一半 D.摩爾根通過果蠅雜交實驗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運用了類比推理的方法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B 【生物卷(解析)xx屆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20.赫爾希和蔡斯用32P標記的T2噬菌體與無32P標記的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經攪拌、離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腸桿菌上的噬菌體與大腸桿菌分離 B.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能檢測到少量的放射性 C.如果離心前混合時間過長,會導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D.本實驗結果說明DNA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具有連續(xù)性 【答案】【知識點】 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C解析:因為噬菌體較輕,故攪拌后會浮在上面,A正確。32P主要在噬菌體DNA,進入細菌體內復制和指導蛋白質合成,噬菌體合成后主要在細菌體內,如果時間過長細胞裂解有少量釋放到細菌外,或者部分噬菌體未進入細胞內,B正確。離心前混合時間過長,導致大量噬菌體釋放,故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加,C錯誤;本實驗結果說明DNA在噬菌體增殖起到連續(xù)性作用, D正確。 【思路點撥】本題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以及生物科學發(fā)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能力。 【生物卷(解析)xx屆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 (1)】40.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別用含有35S和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菌體 B.分別用35S和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需長時間恒溫培養(yǎng) C.用35S標記噬菌體,離心后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攪拌不充分所致 D.此實驗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知識點】 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C解析:噬菌體是寄生生活的生物,不能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A錯誤;保溫時間不能過長,若保溫時間過長則可能含有32P的子代噬菌體釋放出來,離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也能檢測到放射性,B錯誤;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理論上應該存在于上清液中,但可能由于攪拌不充分,而使得部分噬菌體吸附在細菌表面,離心后存在于沉淀物中, C正確;噬菌體侵染實驗說明DNA是遺傳物質,D錯誤。 【生物卷(解析)xx屆吉林省長春市十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0)】47.在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中,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與R型細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死亡,則小鼠體內S型、R型細菌含量變化情況最可能是( )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B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與R型細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時,由于小鼠體內的免疫系統(tǒng)的存在,殺死一部分R型細菌,同時在S型細菌的DNA作用下出現(xiàn)S型細菌,破壞小鼠體內的免疫系統(tǒng),直至小鼠死亡,導致兩種細菌的數(shù)量均增加,故B正確。 【生物卷(解析)xx屆吉林省長春市十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0)】34.下列有關科學家實驗室研究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實驗材料 實驗過程 實驗結果與結論 A R型和S型肺炎雙球菌 將R型活菌與S型菌的DNA與DNA水解酶混合培養(yǎng) 只生長R型菌,說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遺傳效應。 B 噬菌體和大腸桿菌 用含35S標記的噬菌體去感染普通的大腸桿菌,短時間保溫 離心獲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說明DNA是遺傳物質。 C 煙草花葉病毒和煙草 用從煙草花葉病毒分離出的RNA侵染煙草 煙草感染出現(xiàn)病斑,說明煙草花葉病毒的RNA可能是遺傳物質。 D 大腸桿菌 將已用15N標記DNA的大腸桿菌培養(yǎng)在普通(14N)培養(yǎng)基中 經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總數(shù)的1/4,說明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B用含35S標記的噬菌體去感染普通的大腸桿菌,離心獲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說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不能說明DNA是遺傳物質。 【生物卷(解析)xx屆吉林省長春市十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0)】15.如果用3H、15N、35S標記噬菌體后,讓其侵染細菌(無放射性),分析正確的是( ) A.只有噬菌體的蛋白質被標記了,DNA沒有被標記 B.子代噬菌體的外殼中可檢測到3H、15N、35S C.子代噬菌體的DNA分子中可檢測到3H、15N D.子代噬菌體的DNA分子中部分含有3H、14N、32S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C DNA分子中含有H、N元素,所以用3H、15N、35S標記噬菌體后,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都被標記了,A錯誤;由于3H、15N、35S標記的蛋白質外殼,不進入細菌, 3H、15N標記的DNA分子進入但不能用于合成子代噬菌體的外殼,所以子代噬菌體的外殼中應該沒有放射性,B錯誤;由于3H、15N也標記了DNA分子,所以子代噬菌體的DNA分子中可檢測到3H、15N,C正確;由于35S只標記蛋白質外殼,不進入細菌,所以子代噬菌體的DNA分子中部分含有3H、14N,但不含有32S,D錯誤. 【典型總結】1、噬菌體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其沒有細胞結構,不能再培養(yǎng)基中獨立生存. 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 3、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該實驗的結論:DNA是遺傳物質 【生物卷(解析)xx屆吉林省長春市十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0)】9.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將R型活細菌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下列能在死亡小鼠體內出現(xiàn)的細菌類型有( ) ①有毒R型 ②無毒R型 ③有毒S型 ④無毒S型 A.①④ B.②③ C.③ D.①③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B將R型活細菌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混合后,S型細菌在鼠體內促使了R型向S型的轉化,其實質是S型某些DNA片段進入R型細菌細胞中,與R型細菌的基因發(fā)生重組,故細胞中出現(xiàn)了有毒的S型細菌,另外在小鼠體內還有沒有發(fā)生轉化的無毒的R型細菌,B項正確。 【生物卷(解析)xx屆吉林省長春市十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0)】3.有人試圖通過實驗來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過程,設計實驗如下。一段時間后,檢測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中對結果的預測中,最可能發(fā)生的是( ) 選項 放射性 S元素 P元素 A 全部無 全部32S 全部31P B 全部有 全部35S 多數(shù)32P,少數(shù)31P C 少數(shù)有 全部32S 少數(shù)32P,多數(shù)31P D 全部有 全部35S 少數(shù)32P,多數(shù)31P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D由題意可知病毒是32P和32S標記的DNA和蛋白質,而宿主細胞是31P和35S標記的,病毒侵入到宿主細胞內是在自身遺傳物質的指導下利用宿主細胞的原料和場所來合成自身的物質,在侵染時只有頭部的DNA進入到宿主細胞,因此子代病毒應含少量的32P,大量的31P,全部含35S,故選D。 【理綜卷(解析)xx屆廣東省惠州市第一中學(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調研考試(xx10)WORD版】24.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是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手段,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用含14C的CO2來追蹤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的轉移途徑 B. 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用15N代替32P標記DNA C. 用3H標記的亮氨酸,來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D. 在含有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洋蔥的根尖,在細胞核、線粒體、核糖體處均可檢測到較強的放射性 【答案】 【知識點】C5 光能在葉綠體中的轉換及光合作用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B2 細胞膜(生物膜系統(tǒng))與細胞核D1 細胞的增殖及有絲分裂實驗 【答案解析】AC解析:光合作用以CO2和H2O為原料,因此可用含14C的CO2來追蹤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的轉移途徑,A正確;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不可用15N代替32P標記DNA,因為DNA和蛋白質均含有N元素,B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可以通過用3H標記的亮氨酸來研究,C正確;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是DNA的原料,根尖細胞的細胞核、線粒體中均可發(fā)生DNA的復制,可以檢測到較強的放射性,但核糖體上不能檢測到放射性,D錯。 (解析)xx屆湖南省瀏陽一中、攸縣一中、醴陵一中三校高三聯(lián)考(xx11)】26. 在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中,赫爾希和蔡斯分別用32P和35S標記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在下圖中標記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③⑤ B.②④ C.①⑤ D.①④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D 【生物卷(解析)xx屆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20. 赫爾希與蔡斯用32P標記的T2噬菌體與無標記的細菌培養(yǎng)液混合,一段時間后經過攪拌、離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與此有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 B.如果離心前混合時間過長,會導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C.本實驗的目的之一是單獨研究DNA在遺傳中的作用 D.本實驗說明了DNA在親子代之間傳遞具有連續(xù)性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B解析:用32P標記的T2噬菌體的DNA,與無標記的細菌培養(yǎng)液混合,一段時間后經過攪拌、離心,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也有可能有少量噬菌體為侵入到細菌中,導致上清液有少量放射性,A正確;如果離心前混合時間過長,子代噬菌體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會導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B錯;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中,噬菌體只將自身的DNA注入到細菌中,而蛋白質外殼留在外面,C正確;噬菌體DNA注入到細菌內,會產生許多同樣的子代噬菌體,說明DNA在親子代之間傳遞具有連續(xù)性,D正確。 【生物卷(解析)xx屆湖北省黃岡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20. 赫爾希和蔡斯的工作表明( ) A.病毒中有DNA,但沒有蛋白質 B.細菌中有DNA,但沒有蛋白質 C.遺傳物質包括蛋白質和DNA D.遺傳物質是DNA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D 【理綜卷(生物解析)xx屆廣東省廣州市執(zhí)信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25.下列敘述與生物學史實相符的是 A.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能解釋生物的適應性和多樣性 B.范海爾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實驗,認為植物生長的養(yǎng)料來自土壤、水和空氣 C.富蘭克林和威爾金斯對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D.赫爾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別標記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證明了DNA半保留復制 【答案】【知識點】自然選擇學說 F2 DNA結構復制 F1主要的遺傳物質的實驗 【答案解析】AC解析:生物過度的繁殖為進化的基礎,生存斗爭是生物進化的動力,遺傳和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內因,適者生存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生存下來的個體通過遺傳和變異累積了有利的變異,最后導致生物進化。生物多樣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A正確;范海爾蒙特利用柳樹苗發(fā)育形成柳樹實驗,認為植物生長的養(yǎng)料來自水,B錯誤;富蘭克林和威爾金斯提供了DNA衍射圖譜,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貢獻,C正確;赫爾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D錯誤 【思路點撥】本題考查生物學史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以及生物科學發(fā)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的能力。 【生物卷(解析)xx屆山東省泰安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27.以下是赫爾希和蔡斯實驗的過程和結果,關于此實驗的分析和結論不正確的是 ①被35S標記的噬菌體+細菌保溫、分離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 ②被32P標記的噬菌體+細菌保溫、分離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 A.上清液的主要成分是細菌的培養(yǎng)基和噬菌體蛋白質外殼,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細菌菌體 B.①實驗說明噬菌體的標記部分進入了細菌 C.②實驗說明噬菌體的標記部分進入了細菌 D.此實驗表明DNA是遺傳物質 【答案】【知識點】 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B解析:上清液是相對分子質量比較輕的物質,噬菌體蛋白質外殼不進入細菌體內,A正確;①實驗標記蛋白質分子而且主要在上清液中放射性高說明標記部分沒有進入細菌,B錯誤;②實驗標記的物質是DNA而且在沉淀物細菌體內放射性高說明噬菌體的標記部分進入了細菌,C正確;該實驗說明DNA與子代的繁衍有關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D正確 【生物卷(解析)xx屆湖南省衡陽八中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xx11)】25.如圖甲是將殺死的S型細菌與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體內后兩種細菌的含量變化,乙是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標記技術完成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部分操作步驟。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甲圖中ab時間段內,小鼠體內還沒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細菌的抗體 B.甲圖中的S型細菌是由R型細菌轉化來的 C.乙圖中噬菌體被標記的成分是蛋白質,所以沉淀物中完全沒有放射性 D.乙圖中如果噬菌體和細菌混合后不經過攪拌,在上清液中放射性要減弱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C解析:甲圖中ab段由于細菌剛進入小鼠體內,小鼠還沒有產生相應的抗體,所以R型細菌會增多,該實驗中部分R型菌轉化成了S型菌。從理論上講,乙圖中的放射性只會出現(xiàn)在上清液中,但在實際操作中沉淀物中也會出現(xiàn)部分放射性。乙圖中的實驗如果沒經過攪拌過程,則很多噬菌體會附著在細菌表面,經過離心后會進入沉淀物中,使得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強。 【思路點撥】根據(jù)教材中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分析 【生物卷(解析)xx屆湖南省衡陽八中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xx11)】13.研究人員把噬菌體和細菌按1︰10混合,然后除去游離的噬菌體,在培養(yǎng)過程中定期取樣,稀釋涂布在連片生長的細菌平面(菌苔)上,檢測實驗結果表明,混合后24min內取樣涂布,菌苔上產生空斑的數(shù)目不變;混合24min后取樣,菌苔上空斑數(shù)目迅速增加;再過10min取樣,菌苔上空斑數(shù)穩(wěn)定。下面的分析和推理不正確的是 A.24min內取樣,新復制的噬菌體還未從細菌體內釋放出來 B.34min時取樣,根據(jù)空斑數(shù)量可推測樣液中噬菌體的數(shù)量 C.取樣液中的噬菌體涂布到菌苔上以后噬菌體不再增殖 D.實驗證明病毒是一種生物,其具備在細胞內增殖的特性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C解析:按1︰10混合的噬菌體和細菌稀釋涂布在連片生長的菌苔上,噬菌體會侵入細菌內寄生,導致細菌裂解,菌苔上產生空斑?;旌虾?4 min內取樣涂布,菌苔上產生空斑的數(shù)目不變,說明新復制的噬菌體還沒有從細胞內釋放出來,A正確。34min時取樣菌苔上空斑數(shù)穩(wěn)定,說明新復制的噬菌體已經完全釋放出來,根據(jù)空斑數(shù)量以及實驗前樣液的混合比例可以推測出樣液中噬菌體的數(shù)量,B正確。取樣液中的噬菌體涂布到菌苔上,則噬菌體會侵入細菌,利用細菌的原料進行復制,產生大量新的噬菌體,C錯誤。該實驗證明病毒是一種生物,其具備在細胞內增殖的特性,D正確。 【思路點撥】根據(jù)噬菌體與細菌的關系結合題意分析 【生物卷(解析)xx屆浙江省溫州十校(溫州中學等)高三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xx11)】19.人類對遺傳物質本質的探索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雙螺旋結構中堿基對位于外側 B.孟德爾提出遺傳因子并證實其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規(guī)律 C.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比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更具說服力 D.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煙草實驗說明有些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A解析: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雙螺旋結構中堿基對位于內側,A錯;遺傳因子是孟德爾通過實驗現(xiàn)象推理出的理論產物,并證實其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規(guī)律,B正確;由于噬菌體轉化實驗將DNA和蛋白質的作用分別進行了研究,而肺炎雙球轉化實驗中DNA和蛋白質不能完全分離開,所以噬菌體轉化實驗更有說服力,C正確;煙草花葉病毒內只有RNA,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煙草實驗說明有些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D正確。 【生物卷(解析)xx屆吉林省實驗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xx11)】18.下列關于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格里菲斯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未能證明細菌的遺傳物質是DNA B.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了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 C.兩個實驗的設計思路都是分開研究DNA與蛋白質的作用 D.用35S標記T2噬菌體的DNA后侵染細菌,離心后放射性主要出現(xiàn)在沉淀物中 【答案】【知識點】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D 【生物卷(解析)xx屆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0)】22、下列關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細胞核遺傳的遺傳物質是DNA,細胞質遺傳的遺傳物質是RNA B.“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都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C.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少數(shù)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D.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非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是RNA 【答案】【知識點】 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C解析:細胞核遺傳的遺傳物質是DNA,細胞質遺傳的遺傳物質是DNA,A錯誤;“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都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B錯誤;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非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是RNA或DNA,D錯誤 【生物卷(解析)xx屆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0)】21、一百多年前,人們就開始了對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對此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最初認為遺傳物質是蛋白質,是推測氨基酸的多種排列順序可能蘊含遺傳信息 B.在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細菌轉化的實質是發(fā)生了基因重組 C.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為使噬菌體外殼帶有放射性,需用含35S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菌體 D.格里菲斯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有轉化因子,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 【答案】【知識點】 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C解析:噬菌體是病毒,需要在還有35S的活細胞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C錯誤 【理綜卷(生物解析)xx屆寧夏銀川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xx10)】5.在探究遺傳物質的實驗過程中,艾弗里用R型和S型肺炎雙球菌進行實驗,結果如下表。從表可知 實驗組號 接種菌型 加入S型菌物質 培養(yǎng)皿長菌情況 ① R 蛋白質 R型 ② R 莢膜多糖 R型 ③ R DNA R型、S型 ④ R DNA(經DNA酶處理) R型 A.①不能證明S型菌的蛋白質不是轉化因子 B.②說明S型菌的莢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說明S型菌的DNA是轉化因子 D.①~④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知識點】 F1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答案解析】C解析:①中加入蛋白質后僅有R型細菌產生而沒有S型細菌出現(xiàn)能夠證明S型菌的蛋白質不是轉化因子,A錯誤;②不能說明S型菌的莢膜多糖有酶活性,如果證明有酶活性則要證明有物質的分解但是在②中并不能看出該點,B錯誤;③中的實驗結果中有S型細菌的出現(xiàn),④說明結構不完整的DNA分子不能完成轉化,所以③和④說明S型菌的DNA是轉化因子,C正確;①~④說明DNA是遺傳物質,不能證明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如果要證明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則要證明一些生物的遺傳物質是RNA,D錯誤 【思路點撥】本題要理解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過程以及結論,分清楚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以及與DNA是主要遺傳物質的區(qū)別,該題較為容易難度不大 【典型總結】一,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分析 體內轉化實驗 體外轉化實驗 實驗者 格思菲思 艾弗里及同事 培養(yǎng)細菌 小鼠(體內) 培養(yǎng)基(體外) 實驗結果 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能使R型細菌―→S型細菌 S型細菌的DNA使R型細菌―→S型細菌 實驗結論 S型細菌體內有“轉化因子” S型細菌的DNA是遺傳物質 聯(lián)系 1.所用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肺炎雙球菌 2.體內轉化實驗是基礎,僅說明S型細菌體內有“轉化因子”,體外轉化實驗進一步證明“轉化因子”是DNA 3.兩個轉化實驗都遵循對照原則 RNA也是遺傳物質及遺傳物質判別 二、R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證據(jù) 1.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 (1)完整的煙草花葉病毒 煙草葉感染病毒出現(xiàn)病斑 (2)煙草花葉病毒蛋白質 煙草葉不感染病毒不出現(xiàn)病斑 (3)煙草花葉病毒RNA 煙草葉感染病毒出現(xiàn)病斑 2.實驗結果分析與結論 煙草花葉病毒的RNA能自我復制,控制生物的遺傳性狀,因此RNA是它的遺傳物質。 三、生物體內核酸的種類及遺傳物質的判別 生物類型 所含核酸 遺傳物質 舉例 細胞 生物 真核生物 DNA 和RNA DNA 酵母菌、 玉米、人 原核生物 細菌、藍藻 非細胞生物 大多數(shù) 病毒 僅有DNA DNA T2噬菌體 極少數(shù) 病毒 僅有RNA RNA 艾滋病病毒、 SARS病毒 7.F1 (xx黑龍江大慶鐵人中學高一下學期期末)下列四組成分中,屬于DNA分子組成成分的是( ) A.脫氧核糖、核酸、磷酸 B.脫氧核糖、堿基、磷酸 C.核糖、堿基、磷酸 D.核糖、脫氧核酸、磷酸 【知識點】DNA的結構 【答案解析】B解析:DNA中含有脫氧核糖、磷酸及四種含氮堿基,不含核糖。 【思路點撥】只要根據(jù)DNA的化學組成分析即可。 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生物卷(解析)xx屆遼寧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35.一條雙鏈DNA分子,G和C占全部堿基的44%,其中一條鏈的堿基中,26%是A,20%是C,那么其互補鏈中的A和C分別占該鏈全部堿基的百分比是 A.28%和22% B.30%和24% C.26%和20% D.24%和30% 【答案】【知識點】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B解析:雙鏈DNA中G+C=44%,則DNA的一條鏈中G+C=44%,一條鏈的堿基中26%是A、20%是C ,則G=24%,T=30%;互補鏈中A=一條鏈中的T=30%,互補鏈中的C=一條鏈中的G=24%。 【思路點撥】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進行計算。 【生物卷(解析)xx屆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三10月階段性考試(xx10)】39.關于DNA分子的結構與復制的敘述中,正確的有幾項?( ) ①一個含有n個腺嘌呤的第一代DNA分子復制到第n代,共需要消耗腺嘌呤脫氧核苷酸(2n-1)n個 ②在一個雙鏈DNA分子中,G+C占堿基總數(shù)的M%,那么該DNA分子的每條鏈中G+C都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M% ③細胞內全部DNA被32P標記后在不含32P的環(huán)境中進行連續(xù)有絲分裂,第2次分裂產生的每個子細胞染色體均有一半有32P標記 ④DNA雙鏈被32P標記后,在31P中復制n次,子代DNA中有32P標記的占1/2n A.0項 B.1項 C.2項 D.3項 【答案】【知識點】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B解析:一個含有n個腺嘌呤的第一代DNA分子復制到第n代,共需要消耗腺嘌呤脫氧核苷酸2nn個;細胞內全部DNA被32P標記后在不含32P的環(huán)境中進行連續(xù)有絲分裂,第2次分裂產生的每個子細胞染色體含有32P標記的數(shù)量不能確定;DNA雙鏈被32P標記后,在31P中復制n次,子代DNA中有32P標記的占2/2n 【思路點撥】注意需要消耗腺嘌呤脫氧核苷酸的數(shù)量與需要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的數(shù)量不同;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后染色體移向兩極是隨機的。 【生物卷(解析)xx屆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27.用3H標記蠶豆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DNA分子雙鏈,再將這些細胞轉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若秋水仙素對細胞連續(xù)發(fā)揮作用,則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但不影響著絲點的正常分裂 B.通過對細胞中不含單體時的染色體計數(shù),可推測DNA復制的次數(shù) C.通過檢測DNA鏈上3H標記出現(xiàn)的情況,可推測DNA的復制方式 D.細胞中DNA第二次復制完成時,每條染色體的單體均帶有3H標記 【答案】【知識點】 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D解析:蠶豆根尖分生區(qū)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一次,3H標記DNA分子雙鏈,在不含3H的普通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DNA半保留復制一次產生的子代DNA都是一條鏈含3H一條鏈不含3H,每條染色體的單體均帶有3H標記,但細胞中DNA第二次復制完成時,每條染色體的兩個單體只有一個單體的DNA是一條鏈含3H一條鏈不含3H,這個單體帶標記,另一個單體的DNA的兩條鏈均不含3H,這個單體不帶標記,D錯誤,C正確。秋水仙素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但不影響著絲點的正常分裂,A正確;通過對細胞中不含染色單體時的染色體計數(shù),加倍一次是因為復制了一次,B正確。: 【思路點撥】本題以同位素標記法考查DNA復制和細胞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 【理綜卷(生物解析)xx屆浙江省重點中學協(xié)作體高三第一次適應性測試(xx11)word版】4.隨機選取雜合子黃色圓粒豌豆(YyRr,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的花粉若干粒,均用15N標記所有染色體上的DNA分子(每個DNA分子的兩條鏈均被標記),以這些花粉作為親代,將其培養(yǎng)在不含15N且適宜的植物組織培養(yǎng)基中先后分裂兩次,則第二次分裂后期含15N的染色體數(shù)占染色體總數(shù)比、第二次分裂完成時含yR非等位基因的細胞數(shù)占細胞總數(shù)理論比分別為( ▲ ) A. B. C. D. 【答案】【知識點】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B解析:用15N標記所有染色體上的DNA分子(每個DNA的兩條鏈均被標記),以這些花粉粒作為親代,將其培養(yǎng)在普通的植物組織培養(yǎng)液中連續(xù)分裂兩次(這里的分裂為有絲分裂),DNA復制一次產生的2個子DNA的兩條鏈中都有一條含15N標記,既第一次分裂產生的每個子細胞的染色體中的DNA都有一條鏈含有15N標記。第二次分裂時每個染色體上的DNA又復制一次,產生的2個子DNA中有1個DNA的兩條鏈都不含有15N標記,另一個的兩條鏈中則有1條含有15N標記,后期時這2個子DNA隨姐妹染色單體分開而分開,所以細胞中的染色體一半含有15N標記,即第二次分裂后期含15N的染色體數(shù)占染色體總數(shù)比為1/2。 雜合子黃色圓粒豌豆(YyRr,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產生的花粉共有4種,且比例為1:1:1:1,隨機選取花粉若干粒說明選取的花粉為數(shù)量相等的4種,有絲分裂并不改變的數(shù)量比例,所以第二次分裂完成時含yR非等位基因的細胞數(shù)占細胞總數(shù)理論比為1/4。故選B 【思路點撥】注意DNA的半保留復制特點結合有絲分裂過程分析。 【理綜卷(生物解析)xx屆廣東省陽東一中、廣雅中學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xx10)】2.關于下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若C代表磷酸,則A是核糖 B.在細胞分裂過程中F和H始終保持1∶1的比例關系 C.圖中由F I共涉及有5種堿基, 8種核苷酸 D.F G不需要消耗ATP 【答案】【知識點】 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C解析: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脫氧核苷酸的組成成分是脫氧核糖、堿基和磷酸,若C代表磷酸,則A是脫氧核糖 ,A錯誤;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與DNA的數(shù)量關系會有兩種情況,但單體存在時染色體與DNA=2:1,當無單體時染色體與DNA=1:1,B錯誤;由FI的過程包括轉錄和翻譯,DNA分子中,有4種堿基(A,T,C,G)和4種脫氧核苷酸,mRNA中也有4種堿基(A.C.G.U)和4種核苷酸,共涉及有5種堿基, 8種核苷酸,C正確;FG過程是轉錄,DNA解旋需要消耗ATP,D錯誤。 【生物卷(解析)xx屆吉林省長春市十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0)】33.下列為某一段多肽鏈和控制它合成的DNA雙鏈的一段?!啊琢虬彼帷彼帷K氨酸—甘氨酸—纈氨酸—” 【密碼子表】 甲硫氨酸 AUG 脯氨酸 CCA CCC、 CCU 蘇氨酸 ACU、 ACC、 ACA 甘氨酸 GGU、 GGA、 GGG 纈氨酸 GUU GUC GUA 根據(jù)上述材料,下列描述中,錯誤的是( ) A.這段DNA中的①鏈起轉錄模板的作用 B.決定這段多肽鏈的遺傳密碼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這條多肽鏈中有4個“—CO—NH—”的結構 D.若這段DNA②鏈右側第二個堿基T為G替代,這段多肽中將會出現(xiàn)兩個脯氨酸 【答案】【知識點】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D由題意可知AUG對應的是甲硫氨酸,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應是以①鏈為模板鏈,A正確;根據(jù)密碼子與氨基酸對應關系及模板鏈堿基序列決定這段多肽鏈的遺傳密碼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B正確;這條多肽鏈有5個氨基酸組成應有4個肽鍵,C正確;如果這段DNA的②鏈右側第二個堿基T被G替代,這段多肽中的纈氨酸被甘氨酸代替,D錯誤。 【生物卷(解析)xx屆吉林省長春市十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0)】29.假設某大腸桿菌含14N的DN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b;若將其長 期培養(yǎng)在含15N的培養(yǎng)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對分子量為a。現(xiàn)將含15N的DNA大腸桿菌再培養(yǎng)在14N的培養(yǎng)基中,子二代DNA的相對分子質量平均為 (?。? A.(a+b)/2 B.(3a+b)/4 C.(2a+3b)/2 D.(a+3b)/4 【答案】【知識點】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D長期培養(yǎng)在含15N的培養(yǎng)基中得到的DNA上,所有氮元素全是15N。設用15N的只有一個DNA分子的一個大腸桿菌培養(yǎng)在14N的培養(yǎng)基中,子二代應該是四個大腸桿菌,共四個DNA分子,八條DNA單鏈;其中兩條是含15N的母鏈,六條新合成的含14N的子鏈。那么子二代DNA的相對分子質量平均為(a+3b)/4。 【生物卷(解析)xx屆吉林省長春市十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0)】18.在一個DNA分子中,腺嘌呤與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堿基數(shù)目的46%,其中一條鏈中鳥嘌呤與胸腺嘧啶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22%和28%,則由該鏈轉錄的信使RNA中鳥嘌呤與胞嘧啶分別占堿基總數(shù)的 ( ) A.24%,22% B.32%,22% C.26%,24% D.22%,28% 【答案】【知識點】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B在DNA分子中A+T/堿基總數(shù)=46%,C+G=54%,可知A1+T1=46%,G1=22%,T1=28%,可知C1=32%,C1=RNA中G=32%,G1=RNA中的C=22%。故選B。 【生物卷(解析)xx屆湖南省瀏陽一中、攸縣一中、醴陵一中三校高三聯(lián)考(xx11)】25. 將大腸桿菌在含有15N標記的NH4Cl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后,再轉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6小時后提取DNA進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總DNA的比例為1/32,則大腸桿菌的分裂周期是 A.2小時 B.4小時 C.1.6小時 D.1小時 【答案】【知識點】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D解析: 根據(jù)DNA的半保留復制特點,n次復制后含15N的DNA占總DNA的比例=2/2n=1/32,n=6,復制一次需6/6=1小時。 【思路點撥】根據(jù)DNA的半保留復制過程分析。 【生物卷(解析)xx屆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22.用15N標記含有100個堿基對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個,該DNA分子在14N的培養(yǎng)基中連續(xù)復制4次,其結果不可能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復制過程中需要腺嘌呤脫氧核苷酸600個 D.復制結果共產生16個DNA分子 【答案】【知識點】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B解析:1個DNA經過4次復制,共產生24=16個DNA分子,D正確;由于DNA分子的復制是半保留復制,故16個DNA分子都含14N,比例為100%,B錯;含有15N的DNA有2個,占2/16即1/8,A正確;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該DNA分子中含40個A,復制4次需A的數(shù)量=(24-1)40=600個,C正確。 【生物卷(解析)xx屆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21.如右圖為核苷酸鏈結構圖,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能構成一個完整核苷酸的是圖中的a和b B.圖中與每個五碳糖直接相連的堿基有1個 C.各核苷酸之間是通過化學鍵③連接起來的 D.若該鏈為脫氧核苷酸鏈,不能含有堿基U 【答案】【知識點】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A解析:能構成一個完整核苷酸的是圖中的a, A錯;圖中與每個五碳糖直接相連的堿基有1個,B正確;各核苷酸之間是通過化學鍵③連接起來的,C正確;若該鏈為脫氧核苷酸鏈,從堿基組成上看,不能含有堿基U,D正確。 【生物卷(解析)xx屆山東省泰安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9.下列關于DNA或基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B.DNA分子具有多樣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堿基配對方式的不同 C.可利用DNA做親子鑒定是因為DNA分子具有特異性 D.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答案】【知識點】 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B解析:DNA分子具有多樣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堿基配對排列順序不同,B錯誤; 【生物卷(解析)xx屆浙江省溫州十校(溫州中學等)高三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xx11)】20.有關DNA分子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DNA單鏈上相鄰堿基以氫鍵連接 B.DNA分子由4種脫氧核苷酸組成 C.DNA分子中特定的脫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遺傳信息 D.磷酸與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構成DNA的基本骨架 【答案】【知識點】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A解析:DNA單鏈上相鄰堿基以磷酸二酯鍵連接,A錯;DNA分子由4種脫氧核苷酸組成,即胞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腺嘌呤脫氧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及鳥嘌啶脫氧核糖核苷酸,B正確;遺傳信息是由DNA分子中特定的脫氧核苷酸序列決定的,C正確;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與脫氧核糖的交替連接構成,D正確。 【生物卷(解析)xx屆浙江省溫州十校(溫州中學等)高三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xx11)】13.蠶豆根尖細胞在含3H標記胸腺嘧啶脫氧核苷的培養(yǎng)基中完成一個細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標記的培養(yǎng)基中繼續(xù)分裂至中期,其染色體的放射性標記分布情況是( ) A.每條染色體中都只有一條單體被標記 B.每條染色體的兩條單體都不被標記 C.只有半數(shù)的染色體中一條單體被標記 D.每條染色體的兩條單體都被標記 【答案】【知識點】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A解析:蠶豆根尖細胞在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培養(yǎng)基中完成一個細胞周期,根據(jù)DNA的半保留復制原則,分裂產生的細胞中的染色體中的DNA的兩條鏈中只有一條含有放射性,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標記的培養(yǎng)基中繼續(xù)分裂至中期,共用著絲點的兩條染色單體的兩個DNA分子中,只有一個DNA的一條鏈被標記,也就是每條染色體中都只有一條單體被標記,B正確。 【理綜卷(生物解析)xx屆貴州省遵義航天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xx10)】3、在一個雙鏈DNA分子中,堿基總數(shù)為m,腺嘌呤堿基數(shù)為n,則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脫氧核苷酸數(shù)=磷酸數(shù)=堿基總數(shù)=m B.堿基之間的氫鍵數(shù)為 C.一條鏈中A+T的數(shù)量為n D.G的數(shù)量為m-n 【答案】【知識點】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D解析:根據(jù)題意,脫氧核苷酸數(shù)=磷酸數(shù)=堿基總數(shù)=m,A正確;腺嘌呤堿基數(shù)為n,則G的數(shù)量為(m/2)-n,D錯;DNA分子中氫鍵數(shù)=n2+[(m/2)-n]3=(3m/2)-n=(3m-2n)/2,B正確;一條鏈中A+T的數(shù)量等于整個DNA分子中A的堿基數(shù)=n,C正確。 【典型總結】DNA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脫氧核苷酸由脫氧核糖、磷酸和堿基組成,脫氧核苷酸數(shù)=磷酸數(shù)=堿基總數(shù)=脫氧核糖數(shù);DNA上嚴格遵循堿基互不配對原則,A=T、G=C;堿基A與T之間形成二個氫鍵,堿基G與C之間形成三個氫鍵。 【生物卷(解析)xx屆吉林省實驗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xx11)】17.不能說明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平行關系的是( ) A.在體細胞中,基因和染色體都成對存在 B.在配子中,基因和染色體都單一存在 C.在配子中,基因的數(shù)目和染色體數(shù)目相等 D.在體細胞中,成對的染色體和基因都是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 【答案】【知識點】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C解析:配子中基因的數(shù)量與染色體數(shù)目不相等。 【思路點撥】根據(jù)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分析 【生物卷(解析)xx屆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0)】24.已知在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中,A+G/T+C=m,A+T/G+C=n,下列正確的是( ) A.在整個DNA分子中A+G/T+C=m B.由該DNA分子轉錄形成的信使RNA中A+U/G+C=1/n C.若該DNA分子中共有a個核苷酸,則連續(xù)復制4次共需要(na/n+1)(24-1) 個腺嘌呤 D.若該DNA分子中共有a個核苷酸,則其中含有na/(2n+2)個腺嘌呤 【答案】【知識點】 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D解析:根據(jù)DNA雙鏈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分析:A=T,G=C,所以在整個DNA分子中A+G/T+C=1,A錯誤;由該DNA分子轉錄形成的信使RNA可以DNA中的模板鏈堿基互補配對推測信使RNA中A+U/G+C=n,B錯誤;A+T/G+C=n推導A/G=n,A+G=1/2得出A= na/(2n+2),D正確;連續(xù)復制4次共需要(na/(2n+2))(24-1) 個腺嘌呤,C錯誤 【生物卷(解析)xx屆黑龍江省哈六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15.下列是某同學關于真核生物基因的敘述: ①攜帶遺傳信息 ②能轉運氨基酸 ③能與核糖體結合 ④能轉錄產生RNA ⑤每三個相鄰的堿基組成一個反密碼子 ⑥可能發(fā)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其中正確的是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答案】【知識點】F2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和與基因的關系 【答案解析】B F3 基因的結構和基因的表達 【生物卷(解析)xx屆遼寧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xx11)】41.(10分) (1)在遺傳密碼的探索歷程中,克里克發(fā)現(xiàn)由3個堿基決定一個氨基酸。之后,尼倫伯格和馬太采用了蛋白質體外合成技術,他們取四支試管,每個試管中分別加入一種氨基酸(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再加入去除了DNA和信使RNA的細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結果加入苯丙氨酸的試管中出現(xiàn)了由苯丙氨酸構成的肽鏈。 ①實驗中去除細胞中DN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高考生物分類匯編第六期11月F單元 遺傳的分子物質基礎 2019 年高 生物 分類 匯編 第六 11 單元 遺傳 分子 物質 基礎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2540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