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歷史 9.1《殖民罪惡的見證──戈雷島》教案之一 新人教選修6.doc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9.1《殖民罪惡的見證──戈雷島》教案之一 新人教選修6.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歷史 9.1《殖民罪惡的見證──戈雷島》教案之一 新人教選修6.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9.1《殖民罪惡的見證──戈雷島》教案之一 新人教選修6 一、教材分析 重點:通過認識殖民主義的罪惡,對學生進行情感滲透 難點:樹立尊重人權和人類共同進步的價值觀 本課是第九單元的第一課,以戈雷島為例反映人類歷史上的黑暗與暴行。本課中的3個目敘述了西方殖民的罪惡,包括西方殖民者奴隸貿易的概況、殖民者在戈雷島進行奴隸貿易的暴行和罪證。本課前言簡單介紹了戈雷島的歷史并直接點出了其地位——奴隸貿易的歷史見證,建議從必修2專題5的相關內容入手,重點掌握本課的二三目。 二、課前導學材料 1、隨著歐洲殖民者對美洲新大陸的開發(fā), ,成了奴隸販子販賣黑奴的主要動力。 2、奴隸販子的船隊從______出發(fā),到達非洲裝上__________,運到美洲賣給種植園主,再用販賣所得從美洲購買___________等物品,運回歐洲出售,由于航線呈三角形也被稱為“________”。 3、三角貿易的航線中有幾個重要的奴隸貿易樞紐,_______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1588年________在其上建立要塞保護奴隸貿易,19世紀被________占領,幾個世紀以來數易其主,但無論是在葡萄牙、荷蘭還是法國殖民者統(tǒng)治的時期,都一直充當 的角色,一直持續(xù)到1960年塞內加爾獨立為止。 4、_________是戈雷島上的標志性建筑。 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8年就將戈雷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原因是(A) A、戈雷島是近代血腥奴隸貿易的直接見證 B、戈雷島是西非的旅游勝地 C、戈雷島曾經是西非最大的奴隸轉運站 D、戈雷島上的標志性建筑奴隸堡 三、教學設計 【三維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知道奴隸貿易的起止時間及其概況;理解“三角貿易”的含義及其過程;理解西方殖民者開展奴隸貿易的直接動因和根本原因,理解奴隸貿易給非洲長遠發(fā)展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發(fā)展各自產生的影響;知道塞內加爾的戈雷島是西方殖民者進行奴隸貿易的見證地;知道曾先后占領過戈雷島的殖民國家,從地理位置上了解戈雷島成為奴隸貿易集散地的原因;知道戈雷島最引人注目的殖民罪證——奴隸堡。 2、 過程與方法:通過了解非洲目前的發(fā)展困境,讓學生樹立“現實是歷史發(fā)展結果”的意識,同樣讓學生知道目前還有眾多歷史遺留問題尚未解決;通過引用地圖和圖片,培養(yǎng)學生從圖中提煉有效信息的識圖能力;通過材料解析,培養(yǎng)學生反復咀嚼、解讀歷史文本和材料的能力,提高閱讀專業(yè)書籍的素養(yǎng);通過引用地理圖片,培養(yǎng)學生學科知識交叉運用的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戈雷島一課的學習,認識殖民主義的罪惡;通過戈雷島今昔不同狀況的對比,強化對殖民主義與販賣黑奴的痛恨;通過對“不歸之門”的理解,體會黑奴的悲慘命運;通過理解塞內加爾修復戈雷島的意圖,樹立尊重人權和人類共同進步的價值觀;通過呈現當今非洲發(fā)展中的一系列問題,樹立謀求人類共同發(fā)展對于構建和諧世界的重要性。 【重難點】:重點:通過認識殖民主義的罪惡,對學生進行情感滲透 難點:樹立尊重人權和人類共同進步的價值觀 【教學過程】: (導入):關注當前非洲發(fā)展面臨的嚴重狀況。(引用圖片說明非洲人口壽命普遍下降,尤其是一些落后國家的兒童死亡比例相當高)在戰(zhàn)亂頻繁、疾病肆虐、經濟嚴重滯后的非洲,大多數兒童掙扎在戰(zhàn)亂、疾病和貧困的陰影中。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新統(tǒng)計,非洲兒童的平均死亡率高達15%,是歐洲的8倍多,比世界兒童6.7%的平均死亡率高出一倍多。(引用一幅照片加以形象說明)糧食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缺乏是導致兒童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非洲發(fā)展面臨的險惡困境可見一斑。(引用兩幅照片加以說明)那么,導致非洲長期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呢?難道這塊大陸與生俱來就得背負如此厄運?要明了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得到歷史中去找答案。 (新課):一、背景:奴隸貿易 ?。ê唵位仡櫛匦轎I專題五的相關內容) 1、 起訖時間:從15世紀中期一直到19世紀,延續(xù)了近四百年之久。 2、 重要概念解釋:“三角貿易” 販奴船滿載著“交換”奴隸用的槍枝彈藥和廉價消費品,從歐洲港口出發(fā),航行到西非海岸,稱為出程;在西非海岸用貨品交換大批奴隸,然后橫渡大西洋,駛往美洲,稱為中程;在美洲用奴隸換取殖民地的原料和金銀,運回歐洲,稱為歸程。一次三角航程需要6個月,奴隸販子可以做三筆買賣,獲得100%到1000%的利潤。(三角形模式加以形象化) (引用地圖重點說明“三角航程”途徑路線以及各站交易的貨物) (引用圖片說明黑奴的非人待遇:在西非各港口,殖民者用木枷和鎖鏈鎖住搶來的奴隸,奴隸都被剝去了衣服,供奴隸販子像挑選牲口一樣挑選,被選中的奴隸就被火紅的烙鐵在身體上烙上標志,然后裝上販奴船。販奴船的艙板之間的高度不到半米,奴隸們只能席“地”而坐。奴隸販子為了多賺錢,總是超額一倍,甚至更多倍載運奴隸,把奴隸塞進船艙,使他們象“湯匙”一樣卷曲著身體,人挨人地擠在一塊。由于船艙擁擠、潮濕,空氣污濁,經常出現傳染病?;紓魅静〉呐`往往被投入海里,活活淹死。) 3、 原因:直接原因:解決美洲勞動力缺乏問題 根本原因: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 (引用材料說明:“資本由于無限追逐利潤的需要,對勞動者的奴役不僅突破了道德極限,而且突破了肉體極限.經濟利益成了把奴隸折磨致死的原因.有些地方, 黑人從事過度勞動只要七年就耗盡了生命.也就是說,每隔七年黑人勞動力就得更新一次.而且,由于奴隸價格低廉,農場主寧肯從外面購買奴隸,也不愿讓奴隸生兒育女、實現勞動力自身的再生產。很多農場主坦率地承認:‘購買比繁殖更便宜?!薄 斗侵尥ㄊ贰方? “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 ——馬克思 思考:據教材所言,殖民分子進行奴隸貿易的直接動因是什么?而據材料所示,導致奴隸貿易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引用材料輔助說明“原始積累”:美洲金銀產地的發(fā)現,土著居民的被屠殺、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yè)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這些田園式的過程是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 ——馬克思《資本論》) 4、影響:直接造成了非洲勞動力的急劇減少,成為此后非洲長期得不到發(fā)展的重要原因。 (引用材料設問:“運到美洲的黑奴,在種植園主或礦山主的非人待遇下,有1/3的黑人在移居的頭三年死去,大多數人活不到15年。每運到美洲1個奴隸,要有5個奴隸死在追捕和販運途中。在長達400年奴隸貿易中,估計從非洲運到美洲的奴隸大約為1200萬—3000萬。整個非洲大陸因奴隸貿易損失的人口至少有1億多,相當于1800年非洲的人口總數。” 思考:奴隸貿易給非洲發(fā)展帶來哪些惡劣影響?) 二、概況:“奴隸貿易的集散地” (切入:引用兩幅戈雷島的圖片進行今昔對比,讓學生掀起情感波瀾) 1、原因:突出的地理優(yōu)勢成就了戈雷島奴隸貿易中轉站的角色。 (引用兩幅衛(wèi)星航拍照片顯示戈雷島的相對地理位置,突出其地理優(yōu)勢。) 2、歷史:曾經占領過該島的殖民國家: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到19世紀完全為法國所占領,一直持續(xù)到1960年塞內加爾獨立為止。 (引用現今島上殘存的殖民遺跡,由此掀開戈雷島的歷史) 三、罪證:奴隸堡 1、特征:島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警世意義的建筑物,是荷蘭殖民者在18世紀時修建 (結合圖片簡要介紹奴隸堡關押、押解奴隸的情況) 2、“不歸之門”?。ㄒ脠D片說明) 設問:奴隸堡下層“不歸之門”中的“不歸”二字有何蘊意? (此處設計重在強化對學生的情感滲透,加強對奴隸命運的同情和對奴隸販子的痛恨) 一、 新生:“獨立” (切入:引用電影《非洲黑奴》的宣傳海報,顯示奴隸起義的反抗浪潮) 1、概況:1960年,隨著塞內加爾獲得獨立,戈雷島也獲得了新生。 思考:我們現今紀念戈雷島有何意義? (引用材料說明:“奴隸貿易在人類歷史上造成史無前例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災難,它滿足了美洲和歐洲的需要,榨干了整個非洲的血液,把非洲拒于文明之外。” ——美國黑人活動家杜波依斯 材料:塞內加爾政府表示,修復戈雷島的主要意圖之一,是想把它變成一個“通過對話、互諒、思想交流,實現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的圣地”。 思考:應該如何理解塞內加爾政府修復戈雷島的意圖?) (小結與延伸):回到課前話題:關于非洲發(fā)展的困境。我們不凡看看幾個事例。2005年7月2日,游行隊伍穿過英國愛丁堡街頭。當天,成千上萬的示威者在這里舉行了名為“讓貧困成為歷史”的大游行,在消滅非洲貧困問題上向即將在愛丁堡的格蘭伊格爾斯飯店舉行的八國集團首腦峰會施壓。(引用圖片輔助說明)在聯合國主持的第三屆世界反種族主義大會上,是否應對歷史上的奴隸貿易和殖民統(tǒng)治進行賠償成為焦點之一。非洲國家要求西方國家向過去遭受殖民統(tǒng)治的非洲國家進行“殖民賠償”。這個問題自會前醞釀時起,便成了美國及一些歐洲國家反對的一個焦點。大會發(fā)言中,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仗義執(zhí)言,為非洲人民的正義要求而大聲疾呼,不少與會國的代表也都紛紛表示同情和支持,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卻極力回避這一問題。非洲國家和人民該不該提出這一要求?整天將“人權”掛在嘴邊的西方國家又該怎樣對待這一要求?國際社會總該有個比較公正的說法。(引用圖片輔助說明關于“殖民賠償”的話題)綜上所述,非洲要實現自身可持續(xù)發(fā)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歷史遺留問題一日不解決,非洲長期發(fā)展一日不見曙光,人類要實現普遍人權和共同發(fā)展更將是遙遙無期。 【主板書】:背景 → 概況 →罪證 →新生 ?。ㄅ`貿易)(“集散地”)(奴隸堡)(獨立) 五、課后練習 1、西歐殖民者向美洲販入非洲黑奴的根本原因在于 (B) A、美洲經濟發(fā)展,勞動力缺乏 B、販奴業(yè)能帶來巨額利潤 C、黑人體格健壯,善于勞動 D、資本主義制度血腥性所決定 2、戈雷島曾經被哪幾個殖民國家占領(D) A、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 B、葡萄牙、荷蘭、英國、瑞典 C、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 D、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 3、結合課本知識以及當前非洲發(fā)展狀況,簡要談談奴隸貿易給非洲長遠發(fā)展帶來哪些惡劣影響? 六、資料匯編 1、戈雷島(Island of Gore) 1978年根據CⅥ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戈雷島瀕臨塞內加爾海岸,面向達喀爾,自十五至十九世紀,相繼被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法國占領,是非洲海岸最大的奴隸貿易中心。島上隱陋的奴隸居住區(qū)和裝飾華麗的奴隸貿易場所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得戈雷島的建筑極具特色。今天,戈雷島既是人類發(fā)掘研究的考古遺址,也是旅游勝地和自然保護區(qū)。 簡介: 戈雷島位于塞內加爾佛得角半島正南,是由隆起的玄武巖形成的山丘組成。長約900米,寬約300米。在島的北端是埃斯特雷要塞,南端則是堡壘。戈雷島是歐洲人在西非最早開拓的殖民點之一,18世紀末以前為大西洋上奴隸交易的中心之一,該島也因此而聞名遐邇。 戈雷是“良好的錨地”的意思。直到1815年奴隸貿易才被廢除。這個小島先后受過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法國殖民者的殖民統(tǒng)治。據統(tǒng)計,曾有xx萬奴隸從這里被運走。 島上風景優(yōu)美。1776年荷蘭殖民者在小島東部建起一座奴隸堡,有兩層樓房那么高。上層是殖民統(tǒng)治者的臥室,建有拱廊,鋪設地板。下層是被分隔開的許多小屋,小間僅長2.34米、寬2.28米,但要關押近20名奴隸。小屋有一暗道通向海邊。奴隸就是從這里被趕上船販賣到各地的。 1444年,葡萄牙人迪尼斯迪亞士(Dinis Dias)到達該島,這塊非洲領土與歐洲首次建立了聯系。戈雷島成為漁夫的天下。戈雷島的第一個名字取自1481年在此建立教堂的葡萄牙人菲亞德帕爾馬,不過他從未將該島占為己有。15世紀中葉戈雷島被葡萄牙占領。 這個火山島的優(yōu)越地理位置為歐洲人進入非洲提供了便利:它是奴隸船的理想交接站,躲避內陸襲擊的理想停留地,島上還有一眼清泉。直到1580年被西班牙搶走之前,戈雷島一直被葡萄牙占有。 沒過多久,荷蘭促使戈雷島擺脫西班牙的監(jiān)護,接管了這塊本屬于葡萄牙的非洲領地。1627年,荷蘭首先在該島建立永久居民區(qū)。取消了小島的原有名稱,改稱戈雷島(戈雷港)。 荷蘭人修建了兩座要塞:奧蘭治要塞建于城中,拿騷要塞建在山坡上。50年后,法國占領戈雷島,直至塞內加爾獨立。其間有30年的時間,戈雷島被英國占領(1693年,1779~1783年,1800~1817年)。1677年,經過激烈的海戰(zhàn),法軍元帥讓德斯特雷從荷蘭手中搶走了戈雷島,兩座要塞被毀。重建后更名為圣米歇爾要塞(以前的奧蘭治要塞)和圣弗朗西絲要塞(以前的拿騷要塞)。1693年,岡比亞的一名英國官員破壞了要塞并占領了戈雷島,但只過了6個月,法軍反攻重占該島。66年后,即1758年,戈雷島重新落入英國之手。5年后根據1763年巴黎和約,戈雷島歸還法國。 1779年,首次發(fā)生黃熱病,根據政府命令,戈雷島上的要塞被夷為平地,改作單一貿易貨棧,居民疏散到圭亞那和圣路易斯。這樣,英國人不費吹灰之力重占戈雷島。直到1783年才按照凡爾賽條約歸還法國。 戈雷島的大部分房屋建于18世紀下半葉。其中有建于1756年的婦產醫(yī)院(凱蒂路易特夫人曾住在這里)、威廉蓬蒂學院(1770年商人拉法耶特所建)、維多利亞-阿爾比斯劇院(1771年建),遭到破壞后改建成露天劇場(1777年以瑪麗羅西尼奧爾名義修建),還有1782年修建的長老會修道院。舍瓦利耶德布夫萊爾就任塞內加爾總督后(1785~1787年),島上修建了其它建筑,其中有著名的奴隸堡(1786年)。18世紀,島上幾乎所有地方蓋滿了住宅和商業(yè)房屋,以及帶屋頂的通道。 1789年法國大革命后,1794年國會廢除了給戈雷島帶來財富的奴隸貿易,但1803年,拿破侖又重新批準。1800~1817年,戈雷島最后一次被英國占領。英國人禁止奴隸貿易,然而戈雷島卻利用岡比亞和大英帝國間的非法奴隸走私,獲得經濟飛速發(fā)展。戈雷島一直是奴隸販運的集散地,直到1807年英國政府廢除奴隸貿易。1831年,戈雷島成為法國在非洲的海軍基地指揮中心。特別負責追捕奴隸船。1846年7月20日,蒸汽動力小型護衛(wèi)艦奧斯特拉利號將250名奴隸卸在戈雷島上。這些奴隸是從盧安果港(安哥拉)海岸捕獲的奴隸走私船艾里濟亞號上接管過來的。獲得自由的奴隸住在公園中搭建的棚屋里,在戈雷島度過三年時光。之后他們被法國海軍南大西洋艦隊指揮官愛都阿赫德安置到加蓬,在那里他們興建了利伯維爾城。19世紀初葉,戈雷島經濟達到鼎盛。島上修建了大約100多座房屋,但已不是茅草頂了。由于島子太小,容納不了更多人口,許多人遷移到非洲大陸。 1944年11月14日,法律規(guī)定戈雷島列入自然歷史遺產中心名錄。1951年2月15日頒布的法令第36條進一步予以確定。 2、奴隸貿易 歐洲新興的資產者為了從殖民地獲得更多的財富,除了加緊對海外洗劫、掠奪外,又著手經營殖民地。他們在北美種植園里種植煙草和棉花,在西印度群島種甘蔗,在中美洲、南美洲開發(fā)金、銀礦藏,在印度種植茶樹等等。初期在種植園和礦山勞動的多數是白人契約工,他們是歐洲各國橫渡大西洋而來的貧苦移民,這些人在原居住地與種植園主或海外勞務公司簽訂契約,到美洲后用幾年勞動來償付為他們墊付的旅費,契約到期后,便成為自由民。白人契約工大多不適應美洲酷熱的天氣和繁重的勞動。隨著種植園的發(fā)展,勞動力嚴重不足,于是歐洲殖民者不得不尋找新的勞動力來源,非洲的黑人便成了他們獵取勞動力的主要對象。在種植園或礦山使用奴隸勞動要比使用白人契約工便宜得多,又便于管理。所以奴隸貿易逐漸成為一樁賺錢的買賣興隆起來。 最先從事奴隸貿易的是葡萄牙人,其后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都先后卷入這種慘無人道的奴隸貿易活動中。在奴隸貿易的初期,殖民者曾組織所謂的“捕獵隊”親自掠奴,偷襲黑人村莊,燒毀房屋,把黑人捆綁著押往停泊在岸邊的販奴船,往往一夜之間把和平寧靜的黑人村莊踏為荒無人煙的廢墟。殖民者的野蠻暴行,遭到了非洲人民的反擊。后來殖民者改變了方式,采取以槍枝、火藥誘騙某些沿海地帶的部落酋長,唆使他們向內地襲擊,挑動部落之間的戰(zhàn)爭,以便在交戰(zhàn)中俘虜對方部落的人,出賣給歐洲的奴隸販子。由于歐洲殖民者的挑動,這種部落間的“獵奴戰(zhàn)爭”,在400年的奴隸貿易過程中,始終沒有停止過,造成非洲黑人的大量死亡。 殖民者在長期販賣黑人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套一本萬利的“奴隸貿易制度”。他們販運奴隸一般都采取“主角航程”;販奴船滿載著“交換”奴隸用的槍枝彈藥和廉價消費品,從歐洲港口出發(fā),航行到西非海岸,稱為出程;在西非海岸用貨品交換大批奴隸,然后橫渡大西洋,駛往美洲,稱為中程;在美洲用奴隸換取殖民地的原料和金銀,運回歐洲,稱為歸程。一次三角航程需要6個月,奴隸販子可以做三筆買賣,獲得100%到1000%的利潤。 在西非各港口,殖民者用木枷和鎖鏈鎖住搶來的奴隸,奴隸都被剝去了衣服,供奴隸販子像挑選牲口一樣挑選,被選中的奴隸就被火紅的烙鐵在身體上烙上標志,然后裝上販奴船。販奴船的艙板之間的高度不到半米,奴隸們只能席“地”而坐。奴隸販子為了多賺錢,總是超額一倍,甚至更多倍載運奴隸,把奴隸塞進船艙,使他們象“湯匙”一樣卷曲著身體,人挨人地擠在一塊。由于船艙擁擠、潮濕,空氣污濁,經常出現傳染病?;紓魅静〉呐`往往被投入海里,活活淹死。1874年“戎號”販奴船一次就把132個患病的奴隸拋入大海。如果航行途中遇到風暴等惡劣天氣,延誤航期,致使船上淡水、食物不夠時,奴隸販子也會把部分奴隸拋入大海。 運到美洲的黑奴,在種植園主或礦山主的非人待遇下,有1/3的黑人在移居的頭三年死去,大多數人活不到15年。每運到美洲1個奴隸,要有5個奴隸死在追捕和販運途中。在長達400年奴隸貿易中,估計從非洲運到美洲的奴隸大約為1200萬—3000萬。整個非洲大陸因奴隸貿易損失的人口至少有1億多,相當于1800年非洲的人口總數。奴隸貿易使非洲大部分地方呈現一片荒涼景色,而歐洲奴隸販子卻從中賺了大量錢財,這客觀上加快了歐洲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的經濟繁榮,大批的黑人奴隸為美洲的開發(fā)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3、奴隸貿易的廢止 17、18世紀奴隸貿易即受到歐洲啟蒙運動的思想家J洛克、C孟德斯鳩和伏爾泰等人的譴責,教友派、福音派等宗教團體也紛紛批判其反宗教的野蠻性質。18世紀下半葉,在北美獨立戰(zhàn)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反對奴隸貿易同廢除奴隸制度的呼吁匯合在一起,形成波瀾壯闊的廢奴運動。參加這個運動的人,有從人道主義出發(fā)的,但也有從經濟角度出發(fā)的。后者認為種植園努力頻繁暴動和過高的死亡率,給社會經濟帶來巨大的損失。 為了有效地制止奴隸貿易,英國派遣海軍在海上巡邏。19世紀30年代開始,英國又分別同歐洲主要的販奴國家,如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等簽署協定,規(guī)定對載有奴隸嫌疑船只可以攔截檢查,以懲罰從事奴隸貿易的商人。1862年,美國同意簽署這份協議。19世紀80年代,美洲輸入奴隸最多的古巴、巴西也宣布禁止奴隸貿易和解放奴隸的法令。在1885年柏林會議和1890年布魯塞爾國際會議上,西方國家又通過了反對奴隸貿易的總決議,這樣,長達4個世紀、使非洲遭受無法估量損失的世界性奴隸貿易才逐步被廢止。 4、資本原始積累 通過暴力使直接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由此使貨幣財富迅速集中于少數人手中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發(fā)生在資本及與之相適應的生產方式形成前的歷史階段,所以稱為“原始積累”。 原始積累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提和起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①出現了大批有人身自由但沒有生產資料的勞動者,他們必須依靠出賣勞動力為生;②積累起大量貨幣財富。在封建社會內部,通過自然經濟的瓦解和小商品生產者的分化,已經逐漸形成了這兩個條件,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但是,如果單靠這樣來發(fā)展資本主義,那將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不能適應15世紀以來地理大發(fā)現所造成的市場需求。新興資產階級和新的土地所有者便使用掠奪的手段,加速了這兩個條件的形成??墒?,資產階級卻編造出種種神話來解釋資本原始積累,說什么人類天生就分為勤勞聰明和懶惰愚蠢兩種人,前一種人克勤克儉,積累起大量的貨幣財富,后一種人懶惰貧窮,因而除了本人的勞動力外沒有可以出賣的東西。歷史表明,勤儉并不能積累一大筆開創(chuàng)資本主義企業(yè)所必需的財富,用懶惰更無法說明在人類歷史上存在了幾千年的小生產者何以突然淪為雇傭工人。實際上,資本原始積累是一個使用暴力剝奪勞動者、消滅以個人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過程,它不是田園詩式的過程,而“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載入人類編年史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83頁)。 對農民土地的剝奪,形成整個原始積累的基礎。這個過程,在不同的國家具有不同的特點,但最典型的形式是英國的“圈地運動”。英國從14世紀起,隨著毛紡織業(yè)的發(fā)展,地主就開始強行用籬笆、濠溝圈占農民的公有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政府頒布了一系列圈地法令,使這一暴行合法化,圈地運動以空前的規(guī)模加速進行。他們殘暴地毀滅村莊,把農民趕走,變耕地為牧場,制造了歷史上有名的“羊吃人”的凄慘景象。這個用暴力掠奪土地的運動長達 300年之久,大約到1750年英國的自耕農已被消滅,到18世紀末,農民公有地的最后痕跡也消滅了。被掠奪了土地的廣大農民,不可能馬上適應新生產關系的秩序,忍受長達15~16小時的勞動,他們大批淪為乞丐或盜賊,到處流浪。同時,新的生產方式還不能單純靠經濟的方法把這些勞動者納入自己的軌道。資產階級用國家權力曾頒布了一系列懲治流浪者的“血腥法令”,強迫破產的農民忍受資本的殘酷剝削。例如,16世紀英國的法律規(guī)定,身強力壯的流浪者要綁在馬車后被鞭打到遍體流血為止,然后要發(fā)誓回原籍勞動。流浪者第二次被捕不僅要受鞭打,還要被割去半只耳朵,第三次被捕就將被處死。 最初作為資本的貨幣財富的積累,同樣是通過劫掠取得的。新興的資產階級遠渡重洋,進行血腥的殖民掠奪。美洲金銀產地的發(fā)現,土著民族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中;印地安人的累累白骨,變成了殖民主義者的滿船金銀。英國東印度公司對茶葉、鹽、鴉片、檳榔和其他商品的貿易的壟斷權,成為財富的取之不盡的源泉。海盜劫掠活動以及奴隸貿易也是進行原始積累的方法(見西歐16~18世紀的海外殖民掠奪)。公債也是原始積累的有力手段之一,它使貨幣轉化為資本,又用不著承擔風險。國家發(fā)行公債券,使充當政府和人民之間中介人的金融家大發(fā)橫財,公債的大部分落入包稅者、商人和工廠主手中?,F代稅收制度成為國債制度的補充,國債是依靠國家收入來支付利息等開支,而國家收入則來自對居民的課稅。這種課稅實際上是對雇傭工人、農民、手工業(yè)者以及社會中、下層居民的暴力掠奪。此外,國際信用制度也往往成為這個或那個國家原始積累的源泉之一。所有這一切都使資本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生產方式形成所需要的貨幣財富迅速增長,而這些原始積累的因素沒有不是通過暴力來實現的。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同前,第23卷,第829頁)。 5、法國西印度公司 在法國的貿易史上,法國西印度公司是一個建立于1664年的特許公司。特許狀授予該公司加拿大,阿卡迪亞,安的列斯群島,卡宴,及南美洲亞馬遜河和奧里諾科河之間陸地的所有權和領主權。該公司享有在這些地方,以及塞內加爾和幾內亞四十年的經商的專有特權,之需要支付一半的關稅。公司只存在了9年。1674年,授權被取消。 6、塞內加爾 位于非洲西部凸出部位的最西端。北接毛里塔尼亞,東鄰馬里,南接幾內亞和幾內亞比紹,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500公里。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9℃,最高氣溫可達45℃。11月至次年6月為旱季,7~10月為雨季。 公元10世紀,圖庫列爾人建立泰克魯王國,14和16世紀先后并入馬里帝國和桑海帝國。1864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09年劃入法屬西非洲。1958年11月根據戴高樂憲法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1959年4月與蘇丹(今馬里共和國)結成馬里聯邦。1960年4月4日,同法國簽署“權力移交”協定。6月20日,馬里聯邦宣告獨立。8月20日,退出聯邦,成立獨立的共和國。 7、奴隸堡 17 世紀中葉到19 世紀末,是慘無人道的奴隸貿易最猖獗的時期。加納、尼日利亞、塞內加爾一帶海岸和沿海島嶼是囚禁、運送奴隸的中轉站。歐洲奴隸販子在這一帶修建了許多堡壘,作為奴隸貿易的據點,其中的加納奴隸堡于1979年被收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加納奴隸堡由埃爾米納(Elmina Castle)和海岸角(CapeCoast Castle)兩座城堡組成,由葡萄牙人和英國人分別修筑于15世紀和17世紀,在加納500公里長的海岸線上,奴隸堡共建有42座。 歷史上,加納首都阿克拉就是西方殖民者掠奪黃金和販運奴隸的大本營。奴隸貿易給加納人民、非洲人民帶來無盡的痛苦和深重的災難,人口急劇減少,生產力受到嚴重破壞,海岸角奴隸堡是這段悲慘歷史的見證。1974年,加納政府決定將海岸角奴隸堡開辟為“西非博物館”。 8、西非 非洲西部地區(qū)。東至乍得湖,西瀕大西洋,南瀕幾內亞灣,北為撒哈拉沙漠。通常包括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岡比亞、馬里、布基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紹、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亞、科特迪瓦、加納、多哥、貝寧、尼日爾、尼日利亞等17個國家和地區(qū)及加那利群島(西)。面積638萬平方千米,占非洲五分之一。人口2.225億(1991),約占全非總人口三分之一,多為蘇丹語系黑人,次為阿拉伯人。自北向南有撒哈拉沙漠、蘇丹草原、上幾內亞高原。全境地勢低平,一般海拔200-500米;南部為富塔賈隆和包奇高原,東北為賈多和阿伊爾高原;沿海有平原。有尼日爾河、塞內加爾河、沃爾特河、岡比亞河等大河流經。大部地區(qū)旱、雨季分明,旱季時內地盛行干熱的東北信風。氣候和植被有明顯的緯度地帶性;北部熱帶沙漠氣候,中部熱帶草原氣候,南部熱帶雨林氣候。內地與西部干熱,沿海多雨。富鋁土、金剛石、石油、金、錳、鐵、銅、鈮、鈾礦等。農產品有油棕、蜀黍、可可、棕櫚仁、花生、咖啡、橡膠等。其中可可、花生等占有世界重要地位。經濟以農礦業(yè)為主,發(fā)展水平在非洲居中。半荒漠帶經濟以畜牧業(yè)為主。-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殖民罪惡的見證戈雷島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9.1殖民罪惡的見證戈雷島教案之一 新人教選修6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9.1 殖民 罪惡 見證 戈雷島 教案 之一 新人 選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259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