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細胞中的原子和分子、無機化合物及糖類和脂質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細胞中的原子和分子、無機化合物及糖類和脂質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細胞中的原子和分子、無機化合物及糖類和脂質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doc(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細胞中的原子和分子、無機化合物及糖類和脂質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1.涵蓋范圍 本單元包括必修1模塊中的第一、二章內容。 2.考情分析 (1)考查力度:所占分值4~8分。 (2)熱點考向 ①蛋白質、核酸的結構特點、功能及相互關系。 ②蛋白質脫水縮合過程分析及相關計算。 ③糖類和脂質的元素組成、種類及其作用。 ④水的存在形式、生理作用及其實驗探究。 ⑤糖類、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原理及相關實驗設計分析。 (3)考查題型:選擇題、簡答題和實驗題。 3.復習指導 (1)復習線索 ①以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生物現(xiàn)象為線索復習生物科學的相關知識。 ②以構成生物的化學元素為線索,引申出各種化合物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等相關知識。 ③以“鑒定生物組織中的糖類、洋蔥根尖細胞中含有脂肪嗎?鑒定蛋白質”實驗為線索,系統(tǒng)復習教材中常規(guī)實驗的原理、過程,并升華為實驗方法和實驗原則等問題。 (2)復習重點 ①生物科學實驗的方法。 ②蛋白質有關計算及核酸的關系。 ③各種化合物的共有元素和特有元素以及同位素標記法的應用。 (3)復習方法 ①比較法:蛋白質與核酸;糖類與脂質。 ②聯(lián)系結合法:蛋白質、核酸與轉錄、翻譯相結合。 第1講 細胞中的原子和分子、無機化合物及糖類和脂質 [考綱要求] 1.水和無機鹽的作用(Ⅰ)。 2.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Ⅱ)。 3.實驗: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 一、組成細胞的分子和原子 1.組成生物體的元素種類、特點(判一判) (1)生物體由多種元素組成,其中碳、氫、氧、氮、磷、鈣等元素的質量占全部元素的98% ( √ ) (2)因Fe、Mn、Cu、Zn、Mo等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含量少,所以它們對生命活動影響不大 ( ) (3)不同種類生物體內所含的元素種類和含量均不相同 ( ) (4)與無機自然界相比,沒有一種元素是生物體所特有的 ( √ ) (5)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組成的種類和含量上都是相同的 ( ) 2.原子和分子 [想一想] 原子和分子在化學反應中有什么不同? 提示 原子是化學反應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不能再變成其他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 [巧記] 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 (1)微量元素:鐵(Fe)猛(Mn)碰(B)新(Zn)木(Mo)桶(Cu)。 (2)大量元素:洋人探親,丹留人蓋美家,即C(探)、O(洋)、H(親)、N(丹)、S(留)、P(人)、Ca(蓋)、Mg(美)、K(家)。 二、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1.水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解惑] 種子曬干時減少的是自由水,細胞仍能保持活性;加熱或炒熟失去的主要是結合水,種子死亡,不萌發(fā)。 2.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和功能 (1)存在形式:絕大多數(shù)以離子形式存在,少數(shù)是細胞內復雜化合物的組成成分。 (2)功能:①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②合成有機物的原料;③合成某些特殊生理功能物質的原料。 [判一判] 1.生物體的水都存在于細胞內 ( ) 提示 不一定,在細胞間隙也存在大量水分,如動物體內的組織液。 2.自由水與結合水比例越大,代謝和抗逆性都越強 ( ) 3.無機鹽含量較少,作用相對較小 ( ) 4.合成葉綠素分子和血紅蛋白分子必需的離子分別是Ca2+和Fe2+ ( ) 5.在血紅蛋白分子中,F(xiàn)e的含量最高 ( ) 提示 與其他蛋白質一樣,其基本元素為C、H、O、N,另外血紅蛋白還有S、Fe,F(xiàn)e為血紅蛋白的特征元素,并非含量最多的元素,在蛋白質分子中一般O含量最高。 6.當某些無機鹽含量過多或過少時,生物體會出現(xiàn)相應的病癥 ( √ ) 三、細胞中糖類和脂質 1.糖類的組成、種類和功能 (1)化學組成及種類 (2)功能:糖類是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的主要能量來源,也是重要的結構物質。 2.脂質的元素組成、種類和功能(連一連) 3.糖類和脂肪的鑒定原理(連一連) [判一判] 1.各種糖類都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能源物質 ( ) 提示 并非都是,如脫氧核糖是構成DNA的成分,核糖是構成RNA的成分,纖維素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成分。 2.所有糖都可用斐林試劑鑒定 ( ) 提示 斐林試劑只能鑒定可溶性還原糖如單糖、麥芽糖和乳糖,而淀粉、蔗糖等非還原糖,不能用斐林試劑鑒定。 3.所有糖都有甜味,并且都必須經(jīng)消化后才能吸收 ( ) 4.所有細胞的組成成分都含有磷脂 ( √ ) 提示 所有細胞都有細胞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 5.所有激素都是蛋白質 ( ) 6.脂肪、磷脂和膽固醇都可參與膜結構的組成 ( ) 7.所有生物的細胞壁都由纖維素參與構成 ( ) 提示 纖維素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而原核細胞的細胞壁不含纖維素,是由肽聚糖構成的。 考點一 分析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 1.元素與化合物的含量排序 (1)在組成細胞的元素中,占鮮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O>C>H>N;占干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C>O>N>H,上述兩種排序的不同是因為細胞內自由水的含量不同。 (2)在組成細胞的化合物中,占鮮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水>蛋白質>脂質>糖類。但在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質最多。 2.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和差異性分析 易錯警示 組成細胞化學元素的2個誤區(qū) (1)誤以為生物體內大量元素重要,微量元素不重要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根據(jù)元素的含量劃分的。無論是大量元素還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體必需的元素,對于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誤以為細胞內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細胞內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而不是C,組成細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1.(xx江蘇卷,1)下列關于細胞中化學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細胞中一種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細胞中的脫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C.主動運輸機制有助于維持細胞內元素組成的相對穩(wěn)定 D.細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極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答案 C 解析 細胞中不同元素的功能不盡相同,不能相互替代,如Mg參與構成葉綠素、I參與構成甲狀腺激素、Fe參與構成血紅蛋白等,A項錯誤;脫氧核苷酸的組成元素是C、H、O、N、P,脂肪酸的組成元素是C、H、O,故脫氧核苷酸中含有氮元素,B項錯誤;主動運輸能主動選擇吸收細胞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所以有助于維持細胞內元素組成的相對穩(wěn)定,C項正確;微量元素含量雖少,但對于細胞的生命活動卻是必不可少的,D項錯誤。 2.判斷下列有關組成生物體化學元素的敘述。 (1)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含量很少,所以人體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癥 ( ) (2)人、動物與植物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差異很大 ( ) (3)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 ) (4)不同生物體內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 ) (5)因為C是構成有機物的骨架,所以C是構成生物體的最基本元素 ( ) (6)糖類不含有,脂質不一定有,蛋白質也不一定有,而核酸一定有的元素是P ( ) 答案 (1) (2) (3)√ (4) (5)√ (6)√ 1.元素的組成分析及應用 (1)據(jù)特征元素推測化合物的種類: (2)利用同位素示蹤法通過標記特殊物質中的標志性元素,研究該物質在生物體內的合成運輸?shù)壬碜饔谩? (3)從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分析代謝產物:糖類、脂質和蛋白質都含有C、H、O,故其代謝產物都有CO2和H2O;蛋白質中還有N,其代謝產物中還含有尿素。 (4)從化合物的元素含量上分析氧化分解釋放能量的多少:脂肪的含氫量多于糖類,因此等質量的脂肪徹底氧化分解時所消耗的O2比糖類多,釋放的能量也多于糖類。 2.生物界具有統(tǒng)一性的分析 (1)從化學元素角度分析: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種類大體相同。 (2)從分子水平角度分析:①所有生物DNA分子的化學組成(四種脫氧核苷酸)和空間結構(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相同;②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子;③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氨基酸的種類基本相同。 (3)從結構角度分析: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4)從能量角度分析:生物體都是以ATP作為能量“通貨”的。 考點二 聚焦生物體內的水和無機鹽 1.完善生物體內水的綜合關系圖 上述關系圖中產生水的過程①②③⑤⑥發(fā)生的場所分別是葉綠體基質、線粒體內膜、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核糖體、主要是細胞核;利用水的過程①②⑤發(fā)生場所分別是葉綠體基粒、線粒體基質、消化道。 2.有關無機鹽的思考 (1)構成葉綠素、血紅蛋白的無機鹽離子分別是什么? 答案 構成葉綠素、血紅蛋白的無機鹽離子分別是Mg2+、Fe2+。 (2)肌肉抽搐、神經(jīng)傳導分別與哪種無機鹽有關系? 答案 肌肉抽搐與血液中Ca2+不足有關,神經(jīng)傳導與細胞膜內外的Na+和K+有關。 (3)0.9%的NaCl溶液為什么被稱為生理鹽水? 答案 因為0.9%的NaCl溶液的滲透壓與人體細胞的細胞外液滲透壓相等。 3.生物體內無機鹽生理功能的實驗驗證 (1)對照組 植物+完全培養(yǎng)液―→正常生長 (2)實驗組 易錯警示 (1)水的存在形式?jīng)Q定著相關生理活動 ①細胞內自由水/結合水比例升高,則代謝旺盛;反之代謝緩慢。 ②秋冬季節(jié),蒸騰作用弱,吸水減少,結合水含量相對升高,有利于植物抗寒性提高。 ③升高或降低溫度時,結合水與自由水可以相互轉化,以增強細胞的抗逆性。升高溫度時,自由水增多;反之,結合水增多。 (2)部分無機鹽的具體功能分析 無機鹽 功能 含量異常 I- 甲狀腺激素的組成成分 缺乏時患地方性甲狀腺腫或呆小癥 Fe2+ 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 缺乏時出現(xiàn)缺鐵性貧血癥狀 Ca2+ 降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 血鈣過低時,會出現(xiàn)抽搐現(xiàn)象;血鈣過高時,會患肌無力 B 促進花粉的萌發(fā)和花粉管的伸長 油菜缺硼時,會出現(xiàn)“花而不實” K+ 促進植物體內淀粉的運輸;動物細胞內液滲透壓的維持 缺乏時植物抗逆能力減弱,易受病害侵襲 Na+ 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 缺乏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 3.植物在冬季來臨過程中,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體內發(fā)生了一系列適應低溫的生理生化變化,抗寒能力逐漸增強。下圖為冬小麥在不同時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變化關系圖。請據(jù)圖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氣溫下降導致蒸騰作用減弱是植物含水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B.植物抗寒性增強與結合水含量相對增多有關 C.植物抗寒性的變化與細胞呼吸無關 D.冬季植物對無機鹽的吸收也會明顯減少 答案 C 解析 溫度降低,植物的代謝速率隨之降低,產生的各種化合物減少,導致細胞液濃度降低而使細胞吸收的水分減少。結合水比值升高時,植物抗逆性增強。由圖中可看出,隨冬季來臨,植物體內自由水含量下降,結合水含量上升。溫度降低,細胞呼吸減弱,消耗的有機物減少,可溶性糖含量相對增加,從而使細胞液濃度增大,不易結冰。植物對無機鹽的吸收是主動運輸,主動運輸需要消耗細胞呼吸產生的能量,由圖中曲線可知,冬季氣溫下降,細胞呼吸減弱,產生的ATP減少,影響植物對無機鹽的吸收。 4.判斷下列關于生物體內水和無機鹽的敘述。 (1)在胰島素的合成過程中伴隨著水的生成 ( ) (2)細胞呼吸速率隨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的變化、人一生中體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隨年齡變化、一粒新鮮的玉米種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過程中,其內無機鹽的相對含量變化可分別由下圖中曲線②①③表示 ( ) (3)若橫坐標代表溫度,適當提高溫度后,細胞中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的變化,可用曲線②來表示 ( ) (4)細胞中的無機鹽大多數(shù)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構成骨骼、牙齒 ( ) (5)鹽生植物通過在液泡中貯存大量的Na+而促進細胞吸收水分,該現(xiàn)象說明液泡內Na+參與調節(jié)滲透壓 ( ) (6)膝跳反射中興奮傳導的傳導離不開水 ( ) (7)人體缺鐵會影響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 ( ) 答案 (1)√ (2)√ (3)√ (4) (5) (6)√ (7)√ 坐標曲線題解答案例分析 1.仔細讀題:識圖明確題干及圖中曲線所提供的信息。 2.提取有效信息:冬季氣溫下降→植物含水量下降,自由水含量下降,結合水含量上升→植物細胞呼吸速率下降。 3.聯(lián)系所學水分相對含量與植物細胞代謝強度及抗逆性的關系分析每一小題涉及的問題,歸納作答。 考點三 糖類和脂質的種類和作用 1.如圖表示糖類的化學組成和種類,完成下列相關問題 (1)圖中①②③依次代表單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可以繼續(xù)水解的是②③。能水解產生2分子葡萄糖的是麥芽糖,能水解產生多個葡萄糖的是淀粉、纖維素和糖原,水解過程中釋放能量嗎?不釋放。 (2)在加熱條件下,與斐林試劑發(fā)生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的有單糖、麥芽糖和乳糖。 (3)④纖維素和果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合成與高爾基體(細胞器)有關;脫氧核糖和核糖分別是DNA和RNA的組成成分。 2.比較分析糖類和脂質 名稱 項目 糖類 脂質 合成部位 葉綠體(淀粉)、內質網(wǎng)(糖蛋白)、高爾基體(纖維素)、肝臟和肌肉(糖原) 主要是內質網(wǎng) 與能量的關系 主要的能源物質。動物細胞中的糖原、植物細胞中的淀粉是重要的儲能物質 脂肪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 與細胞膜的關系 糖被的重要組成成分 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膽固醇是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易錯警示 脂肪是細胞內良好儲能物質的原因 相對于糖類、蛋白質,脂肪中C、H的比例高,而O比例低,故在氧化分解時,單位質量的脂肪較糖類、蛋白質消耗的氧氣多,產生的水多,產生的能量也多。 5.糖類和脂質是細胞中兩種重要的有機物,請判斷相關的敘述的正誤。 (1)細胞膜上的脂質包括磷脂、糖脂、膽固醇等 ( ) (2)糖類和脂質都是儲能物質,且都只能在內質網(wǎng)上合成 ( ) (3)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終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 ) (4)質量相同的糖類和脂肪被徹底水解時,脂肪耗氧少 ( ) (5)蔗糖和麥芽糖水解的產物都是葡萄糖 ( ) (6)脂肪和纖維素都是生物體內的能源物質 ( ) (7)核酸和脂肪含有C、H、O、N等元素 ( ) (8)磷脂是細胞必不可少的脂質 ( ) (9)植物細胞中的二糖主要是乳糖和麥芽糖 ( ) (10)因為能利用葡萄糖,“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糖原”發(fā)生在某動物體內 (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1)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許多細胞的細胞膜中夾雜著有“剛性”的膽固醇,有的細胞膜上還含有糖脂。 (2)纖維素是多糖,它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在高爾基體上合成;性激素屬于脂質,促進生殖器官的發(fā)育和生殖細胞的形成。 (3)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脂肪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它們徹底氧化分解的終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4)質量相同的糖類和脂肪,脂肪中C、H元素所占比例高,被徹底氧化分解時耗氧多,放能多。 (5)蔗糖水解產物為葡萄糖和果糖,麥芽糖水解產物為兩分子葡萄糖。 (6)生物體內的多糖有糖原、淀粉和纖維素,糖原為動物體內特有的多糖,淀粉和纖維素為植物體內特有的多糖,在動、植物體內都有葡萄糖的存在,所以不能根據(jù)是否利用葡萄糖,來辨別完成該過程的生物是動物還是植物。 細胞內的能源物質種類及其分解放能情況 1.主要能源物質:糖類。 2.主要儲能物質:脂肪。除此之外,動物細胞中的糖原和植物細胞中的淀粉也是重要的儲能物質。 3.直接能源物質:ATP。糖類、脂肪、蛋白質中的能量只有轉移到ATP中,才能被生命活動利用。 4.細胞中的能源物質為糖類、脂肪、蛋白質,三者供能順序是:糖類→脂肪→蛋白質。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當外界攝入能量不足時(如饑餓),由脂肪分解供能;蛋白質作為生物體重要的結構物質,一般不提供能量,但在營養(yǎng)不良、疾病、衰老等狀態(tài)下也可分解提供能量。 5.能源物質為生命活動供能的過程 考點四 糖類和脂肪的鑒定 1.完善淀粉及還原糖鑒定流程圖并思考 (1)上述兩實驗中主要遵循什么實驗原則?各自的自變量和因變量分別是什么? 答案 主要遵循了對照原則(相互對照)和等量原則(排除試劑量的干擾)。前者樣液的不同是自變量,因變量是試管中顏色變化;后者自變量是樣液成分的變化,因變量是是否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 (2)在還原糖的鑒定實驗中,能否選用甜菜、甘蔗、馬鈴薯、西瓜、血液(含葡萄糖)、含還原糖的綠色葉片等做實驗材料呢?最理想的實驗材料是什么并舉例? 答案 不能選用甜菜、甘蔗,因為它們所含的蔗糖是一種非還原糖;馬鈴薯因含淀粉較多也不能做實驗材料;不能選西瓜、血液(含葡萄糖)、含還原糖的綠色葉片等做實驗材料,以避免顏色的干擾。 最理想的實驗材料是含還原糖較高的生物組織(或器官),而且組織的顏色較淺,易于觀察??蛇x用蘋果、梨、白色甘藍葉、白蘿卜等。 (3)上述實驗中斐林試劑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其實質是什么呢? 答案 斐林試劑甲液(0.1 g/mL NaOH溶液)和斐林試劑乙液(0.05 g/mL CuSO4溶液)等量均勻混合后使用。 其實質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 2.完善脂肪鑒定流程并思考 若將上述植物組織制作成研磨液進行鑒定實驗,實驗中還需要顯微鏡觀察嗎? 答案 不需要 6.某生物興趣小組,在一定適宜溫度下,用如下表四種試劑鑒定甲和乙兩種組織樣液,實驗結果如表中所示,請根據(jù)表中信息判斷下面推測的正誤: 溶液 雙縮脲試劑 碘液 斐林試劑 蘇丹Ⅲ染液 甲 + - - - 乙 - + - + 甲、乙混合 + - + - 注:“+”顯色,“-”不顯色。 (1)甲溶液含有淀粉 ( ) (2)乙溶液含有淀粉、還原糖和脂肪 ( ) (3)混合溶液不含淀粉和脂肪 ( ) (4)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和脂肪酶 ( ) (5)混合液中可能含有麥芽糖 ( ) (6)上述實驗結果中,斐林試劑和蘇丹Ⅲ染液相對應的檢測結果得出分別需要隔水加熱和光學顯微鏡觀察 ( ) 答案 (1) (2) (3)√ (4)√ (5)√ (6) 解析 雙縮脲試劑、碘液、斐林試劑、蘇丹Ⅲ染液分別用于檢測蛋白質、淀粉、還原糖和脂肪。根據(jù)實驗結果可知:甲液中含有蛋白質,不含淀粉,所以(1)錯;乙液中含有淀粉和脂肪,而不含還原糖,所以(2)錯;混合液與碘和蘇丹Ⅲ染液都不顯色,所以混合液不含淀粉和脂肪,所以(3)對;原甲乙液沒有還原糖,而混合液中沒有了淀粉產生了還原糖,說明甲液中含有淀粉酶將淀粉水解產生了還原糖(麥芽糖),原乙液中有脂肪,混合液中沒有了脂肪,說明甲液中的脂肪酶將脂肪水解了,所以(4)和(5)正確;斐林試劑檢測時需要隔水加熱,而蘇丹Ⅲ染液檢測組織樣液時不需要使用顯微鏡,所以(6)錯。 7.小麥種子萌發(fā)時會產生淀粉酶,將淀粉水解為麥芽糖、葡萄糖等。小麥種子萌發(fā)的最適溫度為30 ℃左右。取適量小麥種子在20 ℃和30 ℃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天后,做如下處理: 在3支試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至50 ℃左右,搖勻后觀察試管中的顏色。結果是 ( ) A.甲呈藍色,乙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丙呈無色 B.甲呈無色,乙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丙呈藍色 C.甲、乙皆呈藍色,丙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 D.甲呈淺磚紅色,乙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丙呈藍色 答案 D 解析 丙試管中淀粉是非還原糖,試管中的顏色為斐林試劑的顏色;提取液中含有酶和麥芽糖及葡萄糖,30 ℃時的提取液中酶和還原糖的含量高于20 ℃時的提取液,因此甲試管中還原糖少于乙試管,甲出現(xiàn)淺磚紅色沉淀,乙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 1.物質鑒定實驗中重要操作歸納 (1)加熱。只有鑒定還原糖時,需要在50~65 ℃溫水浴中加熱才能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其余兩個實驗不需加熱。 (2)用量。鑒定蛋白質時,如待測組織樣液為2 mL,則NaOH溶液為1 mL,CuSO4溶液為4滴。注意CuSO4溶液用量不能過量,否則會與NaOH溶液產生藍色Cu(OH)2沉淀,干擾實驗的紫色現(xiàn)象。 (3)顯微鏡。脂肪鑒定時可用顯微鏡,如要觀察橘黃色脂肪顆粒,則一定要在顯微鏡下觀察。 2.觀察的方法及指標 在進行觀察類實驗的設計時,要明確的一個問題是觀察的方法及指標。 (1)觀察的方法 ①含義:觀察實驗對象的方式,即用什么觀察。如:用肉眼觀察,還是用顯微鏡觀察等。 ②確定方法:根據(jù)實驗中觀察的對象確定。 (2)觀察的指標 ①含義:是指在實驗觀察中用來指示或反映研究對象中某些可被研究者或儀器感知的特征或現(xiàn)象標志,即要觀察什么。 ②確定方法:根據(jù)實驗的目的、原理、提供的材料、儀器、試劑等確定。 ③常見的觀察指標 a.肉眼直接觀察的指標:生物體的大小、長勢(發(fā)育狀況)、顏色(毛色)、數(shù)量等,溶液、組織樣液、切片、濾紙上色素的顏色等。 b.顯微鏡觀察的指標:細胞的大小、形狀、數(shù)量;細胞器水平的形狀、顏色及變化;染色體的數(shù)量、位置變化等。 c.其他的觀察指標:尺子可用來測量植物莖的高度、根的長度等;帶有紅色液滴的玻璃折管可用來測定氣體的產生與消耗等。 序號 錯因分析 正確答案 序號 錯因分析 正確答案 ① 忽視等量性原則 2 mL蛋白質 ② 表述不完整 NaOH溶液 ③s 把探究實驗誤認為驗證實驗 若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則證明牛奶中含有還原糖,否則無還原糖 ④ 把探究實驗誤認為驗證實驗 若出現(xiàn)紫色,則證明牛奶中含有蛋白質,否則無蛋白質 ⑤ 對照組不完整 B、C ⑥ 對照組不完整 B、C ⑦ 對探究類實驗的目的不明確 通過對照探究牛奶中是否含有還原糖 題組一 組成細胞的元素和無機物 1.(xx海南卷,7)關于植物細胞中元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番茄和水稻根系吸收Si元素的量相等 B.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是C、O、H和N C.植物根系通過主動運輸吸收無機離子需要ATP D.與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可為豆科植物生長提供N元素 答案 A 解析 C、H、O、N四種元素是組成細胞的基本元素,含量最多。番茄和水稻根細胞運輸Si的載體蛋白數(shù)量不同,所以吸收Si元素的量也不相等。植物根吸收無機離子是主動運輸,需消耗ATP。與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可固氮,可為自身和豆科植物提供N元素。 2.(xx上海卷,13)生長在含鹽量高、干旱土壤中的鹽生植物,通過在液泡中貯存大量的Na+而促進細胞吸收水分,該現(xiàn)象說明液泡內Na+參與 ( ) A.調節(jié)滲透壓 B.組成體內化合物 C.維持正常pH D.提供能量 答案 A 解析 液泡內的各種礦質離子等能夠參與調節(jié)細胞液的滲透壓,鹽生植物液泡中貯存大量的Na+,增大了細胞液的滲透壓,使細胞吸水能力增強。 3.(xx上海卷,9)下列選項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組化合物是 ( ) A.纖維素和尿素 B.脂肪酸和磷脂 C.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 D.膽固醇和血紅蛋白 答案 C 解析 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的組成元素均為C、H、O、N、P;纖維素含C、H、O,不含N;脂肪酸含C、H、O,不含P;血紅蛋白含F(xiàn)e2+,而膽固醇不含F(xiàn)e2+。 題組二 糖類、脂質的比較 4.(xx上海卷,2)如果圖1表示纖維素的結構組成方式,那么符合圖2所示結構組成方式的是 ( ) ①核酸?、诙嚯摹、鄣矸?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 A 解析 圖1表示由相同的單體構成的生物大分子,圖2表示由不同的單體構成的生物大分子。纖維素和淀粉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只有一種單體,可用圖1表示;而核酸是由四種不同的核苷酸連接而成的,可以用圖2表示;多肽是由不同種類的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的,也可用圖2表示。 5.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1)構成纖維素的單體是葡萄糖和果糖(xx海南,1C) ( ) (2)葡萄糖和麥芽糖可被水解,蔗糖和乳糖水解的產物都是葡萄糖(xx海南,1B和xx江蘇,1C) ( ) (3)細胞中的糖類可以分為3類,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單糖。完全由葡萄糖縮合而成的二糖是麥芽糖(或纖維二糖)(xx廣東,30改編) ( ) (4)乳糖可以被小腸上皮細胞直接吸收(xx海南,1D) ( ) (5)糖原代謝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xx江蘇,1B) ( ) (6)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還原性(xx海南,1A) ( ) (7)脂肪酸和磷脂含有的元素相同(xx上海,9B) ( ) (8)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xx福建,4D) ( ) (9)脂質具有的生物學功能有構成生物膜、調節(jié)生理代謝和儲存能量(xx廣東,21ABC) ( ) (10)脂肪和生長激素是生物體內的能源物質(xx江蘇,1D) (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題組三 生物組織中有機物的鑒定 6.(xx江蘇卷,19)下表中有關人體細胞化合物的各項內容,正確的是 ( ) 編號 化合物 實驗檢測 組成單位 主要功能 檢測試劑 顏色反應 ① 脂肪 蘇丹Ⅲ染液 橘黃色 脂肪酸 儲存能量 ② 糖原 斐林試劑 磚紅色 葡萄糖 提供能量 ③ 蛋白質 雙縮脲試劑 紫色 氨基酸 承擔生命活動 ④ 核酸 甲基綠染液 綠色 核苷酸 攜帶遺傳信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解析 列表中編號①所述內容中脂肪的組成單位是甘油和脂肪酸,故A不正確;②所述內容中糖原是非還原糖,不能用斐林試劑鑒定,故B不正確;③中各項內容均正確;④所述內容中核酸分為DNA和RNA,甲基綠染液只能用來鑒定DNA,故D不正確。 7.(經(jīng)典高考題)為進一步確定來源不同的A、B、C、D、E五種物質(或結構)的具體類型,進行了下列實驗,實驗現(xiàn)象與結果如下表: ①各種物質(或結構)的性質、染色反應的結果,見下表: A B C D E 來源 豬血 馬肝 蛙表皮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 - + - + 灰分 + - + - - 染 色 反 應 甲基綠溶液 - - + - - 斐林試劑 - - - - - 蘇丹Ⅲ染液 - + - - - 雙縮脲試劑 + - + - + 碘液 - - - - - 注:“+”表示有(溶解);“-”表示無(不溶解);灰分指物質充分燃燒后剩下的部分。 ②A為紅色,檢測A的灰分后發(fā)現(xiàn)其中含有Fe元素。 ③將適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試管中,混合一段時間后,混合液能與斐林試劑發(fā)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 根據(jù)以上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推斷出: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血紅蛋白 脂肪 染色質(體) 纖維素(半纖維素) 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 解析 A中物質可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且含F(xiàn)e元素,可判斷出A為血紅蛋白。B中物質遇蘇丹Ⅲ染液呈顏色反應,可判斷出B為脂肪。C中物質能分別與甲基綠、雙縮脲試劑發(fā)生顏色反應,可判斷出C為染色質(體),同時含有DNA和蛋白質。D中物質來自棉花,分解產物為葡萄糖,不屬于淀粉,則D為纖維素(半纖維素)。E中含有將纖維素分解成葡萄糖的酶,推斷出霉菌可合成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 【組題說明】 考 點 題 號 錯題統(tǒng)計 錯因分析 組成細胞的元 素及化合物 1、2、3、15 無機物 4、5、6 糖類和脂質 7、8、9、10、16 有機物鑒定 11、12、13、14 1.下列有關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相對于K+來說,Na+對于維持細胞內液的滲透壓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B.血液中鈣離子含量太低,會出現(xiàn)抽搐現(xiàn)象 C.由Fe參與組成的血紅蛋白,是內環(huán)境的成分之一 D.P是磷脂、ATP及核糖等多種化合物的組成元素 答案 B 解析 K+對于維持細胞內液的滲透壓具有重要的作用;由Fe參與組成的血紅蛋白,存在于紅細胞中,不是內環(huán)境的成分;磷脂、ATP中含有P,核糖由C、H、O三種元素組成,不含P。 2.如下圖1為細胞中3種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圖,圖2為有活性的細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若圖1表示正常細胞,則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B.若圖1表示細胞完全脫水后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圖,則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圖2中的b C.圖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這與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關 D.若圖1表示正常細胞,則B化合物具有多樣性,其必含的元素為C、H、O、N 答案 C 解析 由圖2表示有活性的細胞中元素含量的相對值分析,a代表O,b代表C。若圖1表示正常細胞,則A表示H2O,B表示蛋白質,二者共有的元素在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是O,故A正確;若圖1表示完全脫水后的細胞,則A為蛋白質,蛋白質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C,故B正確;圖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是O,故C錯誤;若圖1表示正常細胞,則B化合物表示蛋白質,其具有多樣性,必含的元素為C、H、O、N,故D正確。 3.下列關于元素與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植物根尖從土壤溶液中吸收的N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質、脂肪和核酸 B.相同的元素在不同的生物體內組成相同的化合物 C.不論鮮重還是干重,組成細胞的元素中C、H、O、N的含量最多 D.C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也是組成每種化合物的必需元素 答案 C 解析 脂肪不含氮元素;相同的元素在不同生物體內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相同;化合物水中沒有碳元素。 4.關于水在人體內的生理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膝跳反射的興奮傳導離不開水 B.基因表達中的翻譯過程沒有水生成 C.用于留種的曬干種子中不含自由水 D.結合水的比例越高,人體細胞的代謝活動越旺盛 答案 A 解析 任何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膝跳反射是一種反射活動,這個過程一樣離不開水的參與?;虮磉_中的翻譯過程也就是蛋白質的合成過程,即脫水縮合過程,有水的生成。用于留種的曬干種子中雖然失去了大部分的自由水,但是仍然含有少量的自由水。自由水的比例越高,人體細胞的代謝活動越旺盛。 5.下列關于水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若不同種生物細胞中的自由水和結合水的比值相同,則它們的代謝強度相同 B.在有氧呼吸過程中,線粒體既消耗水又產生水 C.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均不產生水 D.線粒體、核糖體、中心體在其生理活動中都可以產生水 答案 B 解析 細胞代謝的強度不僅與自由水和結合水的比值有關,還與溫度等因素有關,A錯誤;有氧呼吸第二階段丙酮酸在水的參與下徹底氧化分解,第三階段[H]與氧結合生成水,B正確;有氧呼吸過程有水產生,C錯誤;中心體的功能是形成紡錘體,無水產生,D錯誤。 6.下列有關無機鹽在生物體中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鎂是葉綠體中參與光合作用的各種色素的組成元素 B.人體缺鐵會影響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 C.人體血液中Ca2+濃度太低,會出現(xiàn)抽搐癥狀 D.細胞中的某些無機鹽離子對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具有一定作用 答案 A 解析 鎂是構成葉綠素的元素;人體缺鐵會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從而影響有氧呼吸;細胞中的某些無機鹽離子如HCO/CO對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具有一定作用。 7.下列關于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 B.蔗糖和麥芽糖水解的產物都是葡萄糖 C.脂肪和纖維素都是生物體內的能源物質 D.蛋白質肽鏈的盤曲和折疊被解開時,其特定功能并未發(fā)生改變 答案 A 解析 蔗糖的水解產物是葡萄糖和果糖,故B錯誤;纖維素是構成細胞壁的重要成分,不能被氧化供能,故C錯誤;組成蛋白質的肽鏈結構改變時,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將發(fā)生改變,其功能會發(fā)生改變,故D錯誤。 8.下列關于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核酸、脂肪含有C、H、O、N等元素 B.磷脂是動植物細胞必不可少的脂質 C.植物細胞中主要的二糖是乳糖和麥芽糖 D.淀粉和蔗糖徹底水解得到的單糖都是葡萄糖 答案 B 解析 脂肪不含N,故A錯誤;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等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動植物細胞必然含有,故B正確;乳糖是動物細胞特有的二糖,植物細胞內主要的二糖是蔗糖和麥芽糖,故C錯誤;蔗糖水解得到的是葡萄糖和果糖,故D錯誤。 9.下面是關于脂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磷脂由C、H、O三種元素組成,是構成膜的主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對維持生物體的生殖過程起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 C.脂肪只存在于動物的脂肪細胞中,而其他部位和植物細胞中沒有 D.企鵝體內的脂肪有減少熱量散失、維持體溫恒定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 磷脂應含有P;性激素的化學本質是固醇;在動物的一般組織中都有脂肪的分布,此外,脂肪也可以分布在植物細胞中;脂肪是生物體的儲能物質,同時還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 10.糖類和脂質是細胞中兩種重要的有機物,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細胞膜上的脂質包括磷脂、膽固醇等 B.糖類中的淀粉、纖維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縮合而成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終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質量相同的糖類和脂肪被徹底分解時,糖類耗氧少 答案 C 解析 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膽固醇也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葡萄糖是淀粉、纖維素和糖原的單體;淀粉水解的終產物是葡萄糖,脂肪水解的終產物是甘油和脂肪酸;因脂肪中C、H的比例比糖類中的高,故質量相同的糖類和脂肪氧化分解時脂肪的耗氧量多,產能也多。 11.用碘液、蘇丹Ⅲ染液和雙縮脲試劑測得甲、乙、丙三種植物的干種子中三大類有機物的顏色反應如下表,其中“+”的數(shù)量代表顏色反應深淺程度,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試劑 種類 碘液 蘇丹Ⅲ染液 雙縮脲試劑 甲 ++++ ++ + 乙 ++ ++++ ++ 丙 + ++ ++++ A.乙種子中主要含蛋白質 B.碘液、蘇丹Ⅲ染液和雙縮脲試劑與相應的物質發(fā)生的顏色反應分別是藍色、橘黃色和紫色 C.在觀察顏色時有可能用到光學顯微鏡 D.這三種試劑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熱 答案 A 解析 碘液用于檢驗淀粉的存在,其顏色反應為藍色;蘇丹Ⅲ染液用于檢驗脂肪的存在,其顏色反應為橘黃色;雙縮脲試劑用于檢驗蛋白質的存在,其顏色反應為紫色。分析表格可知,甲種子中主要含淀粉,乙種子中主要含脂肪,丙種子中主要含蛋白質。在脂肪的切片法鑒定實驗中需要用光學顯微鏡進行觀察。 12.在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中,對實驗材料的選擇,錯誤的是( ) A.馬鈴薯塊莖中含有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進行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 B.花生種子富含脂肪且子葉肥厚,是用于脂肪鑒定的好材料 C.大豆種子蛋白質含量高,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理想植物組織材料 D.雞蛋清含蛋白質多,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實驗材料 答案 A 解析 用于可溶性還原糖鑒定的材料的要求是:①含糖量高,且必須是還原糖(如葡萄糖、麥芽糖、果糖)。②顏色較淺或近于白色,便于觀察。馬鈴薯塊莖中含有的糖大多是淀粉,還原糖含量極少。用于脂肪鑒定的材料是富含脂肪的種子,花生種子富含脂肪,是用于脂肪鑒定的理想材料。用于蛋白質鑒定的材料是富含蛋白質的生物組織,常用的是大豆和雞蛋清。 13.下列四項是對有關混合液在適宜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后現(xiàn)象的描述,其中正確的是( ) 選項 有關物質 所用試劑 顏色反應 A 淀粉與足量淀粉酶混合液 碘液 藍色 B 蛋白質與足量蛋白酶混合液 雙縮脲試劑 紫色 C 蔗糖與足量淀粉酶混合液 斐林試劑 磚紅色 D 脂肪與足量脂肪酶混合液 蘇丹Ⅳ染液 橘黃色 答案 B 解析 淀粉酶將淀粉水解,因此混合液遇碘液后不變藍色,A錯誤;由于蛋白酶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因此混合液可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現(xiàn)紫色,B正確;淀粉酶不能分解蔗糖,因此混合液遇斐林試劑后無顏色反應,C錯誤;脂肪酶將脂肪分解,因此混合液遇蘇丹Ⅳ染液后無顏色反應,D錯誤。 14.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用于鑒定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質的鑒定 B.脂肪的鑒定實驗中可能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 C.鑒定還原糖時,要先加入斐林試劑甲液搖勻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A液與B液要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必須現(xiàn)用現(xiàn)配 答案 B 解析 斐林試劑與雙縮脲試劑所用物質相同,且所用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相同,但二者所用的硫酸銅溶液的濃度不同。鑒定還原糖時,甲、乙兩液要現(xiàn)用現(xiàn)配,等量混合均勻后加入;而鑒定蛋白質時要先加A液,再加B液。還原糖、蛋白質的顏色反應是試劑與其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結果,是肉眼可見的;而脂肪的鑒定中,由于脂肪顆粒小且分散在細胞中,所以需要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15.關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細胞(干)以及活細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元素 O C H N P S 玉米細胞(干)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 人細胞(干)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 活細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 (1)以上元素在活細胞中含量明顯比人細胞(干)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________元素,發(fā)生差異的原因是活細胞中的各種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這兩種元素在人體細胞干物質中主要存在于化合物________中。 (2)水在生命活動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細胞內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新陳代謝作用。 ①在秋季收獲大豆后,要進行晾曬才能入倉儲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細胞中的________水。如果大豆細胞內水分過多,則會使細胞的________作用加強。 ②從上述現(xiàn)象可以推斷,植物細胞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含量比值變________,則新陳代謝加強。 ③浸泡約一周時間,黃豆芽已長得又白又粗,1 kg的黃豆能生出5 kg的黃豆芽。在這個過程中,黃豆細胞內的有機物含量變化是________,種類變化是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玉米細胞(干)中所占比例明顯高于人細胞(干)中的元素是氧,發(fā)生這種差異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組成玉米細胞的化合物中________成分較多,此類化合物主要作為________結構的基本組成成分。 (4)為了驗證鎳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請完成下列問題。 ①材料用具:完全營養(yǎng)液甲、缺鎳的營養(yǎng)液乙(其他元素均具備)、適當?shù)娜萜骱凸潭ú牧稀㈤L勢相似的玉米幼苗、含鎳的無機鹽等。 ②方法步驟(完善表格): 項目 A組(20株長勢相似的玉米幼苗) B組(a._______ ) 處理 放入缺鎳的營養(yǎng)液乙中培養(yǎng) b.____________ 培養(yǎng) 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數(shù)天 觀察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 d.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③從科學研究的嚴謹角度出發(fā),為進一步證實A、B兩組玉米生長狀況的差異是由于鎳元素的供應不同引起的,還應增加的實驗步驟及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氫 水 蛋白質 (2)①自由 呼吸 ②大?、蹨p少 增多 細胞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產生許多代謝中間產物 (3)糖類 細胞壁 (4)②a.20株同A組長勢相似的玉米幼苗 b.放入等量的完全營養(yǎng)液甲中培養(yǎng) c.玉米幼苗的生長狀況 d.玉米幼苗生長不正?!.玉米幼苗生長正?!、墼谌辨嚨臓I養(yǎng)液乙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鎳的無機鹽,一段時間后玉米幼苗恢復正常生長(或癥狀消失),則鎳是必需元素 16.請回答以下有關細胞物質組成和功能的問題: (1)細胞中的糖類可以分為3類,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________,完全由葡萄糖縮合而成的二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構成細胞膜的脂質是________和________。 (3)癌細胞轉移與細胞膜上________減少有關。 (4)細胞核內作為染色體組成成分的單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細胞呼吸最常用的糖是________,這種物質被徹底氧化分解的主要場所是________,這種物質最初產生于植物細胞的________(細胞器)。 (6)存在于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保護、潤滑和參與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7)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種多糖。人體細胞中也貯存著多糖,這些多糖的主要貯存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單糖 麥芽糖(或纖維二糖) (2)磷脂 固醇 糖脂(任選兩項作答) (3)糖蛋白 (4)脫氧核糖 (5)葡萄糖 線粒體 葉綠體 (6)細胞識別 (7)纖維素 肝臟和肌肉 解析 只有單糖分子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二糖及以上的分子,必須水解為單糖分子才能被吸收。癌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導致細胞彼此之間因黏著性減小而易在體內轉移。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構成,脫氧核糖是構成DNA的單糖。葡萄糖被徹底氧化分解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植物通過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把CO2和H2O轉變成葡萄糖等有機物。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保護、潤滑和參與細胞識別等作用。纖維素是構成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在人體中,貯存在肝臟中的糖原叫肝糖原,貯存在肌肉中的糖原叫肌糖原。 教師備課資源(教師用書獨具) 1.有關元素的含量分析 項目 判斷依據(jù) 包含元素 大量元素 占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C、H、O、N、P、S、K、Ca、Mg 微量元素 生命活動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元素 Fe、Mn、Zn、Cu、B、Mo 主要元素 共占細胞總量的97%以上 C、H、O、N、P、S 基本元素 無論干重還是鮮重,C、H、O、N都是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 C、H、O、N 最基本元素 構成有機物的基本骨架 C 圖解模型 特別提醒 無論是大量元素還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體必需的元素,對于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P是組成ATP、膜結構的重要成分;Ca2+是組成骨骼、牙齒的成分;Mg2+是葉綠素的成分;Fe2+是血紅蛋白的成分。 2.有關元素的作用分析 元素 生理作用 含量異常 N 蛋白質、ATP、葉綠素、核苷酸等的組成元素之一 植物缺N時,植物矮小、葉片薄而黃 P ATP、核苷酸、磷脂的組成元素之一;動物牙齒、骨骼的組成成分 植物缺P時,開花遲而小、植株易倒伏 I 甲狀腺激素的組成成分 人體缺乏時患地方性甲狀腺腫或呆小癥 Fe 組成血紅蛋白的元素之一 人體缺乏時患缺鐵性貧血 Ca 降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 動物血鈣過低時,會出現(xiàn)抽搐現(xiàn)象;血鈣過高時,會患肌無力 Mg 組成葉綠素的元素之一 缺乏時葉片變黃,影響光合作用 B 促進花粉的萌發(fā)和花粉管的伸長 油菜缺硼時,會出現(xiàn)“花而不實” K 促進植物體內淀粉的運輸;維持動物細胞內液滲透壓 植物缺乏時抗逆能力減弱,易受病蟲害侵襲 3.同位素示蹤法在高中生物中的應用示例 同位素示蹤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為示蹤劑,對研究對象進行同位素標記的微量分析方法。用于研究細胞或生物體內元素或化合物的來源、組成、分布和去向等,進而了解化學物質的變化、反應機理或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用于示蹤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細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4C、15N、18O、32P、35S等。 高中生物涉及的實例: (1)分別以HO和C18O2作為原料,探究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于水。 (2)用14CO2追蹤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過程,證明了在C3植物中碳的轉化過程為14CO2→14C3→(14CH2O)。 (3)標記植物吸收的某種礦質元素(15N),探究礦質元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途徑。 (4)分別用32P和35S標記噬菌體的DNA、蛋白質,用該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大腸桿菌,探究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 (5)用15N標記DNA分子中的堿基,探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復制。 (6)人工合成帶有放射性同位素(32P)標記的單鏈DNA片段,制成DNA探針,用于基因診斷或檢測飲用水中的某種病菌。 (7)用3H標記氨基酸,探究分泌蛋白在細胞中的合成、運輸與分泌途徑。-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細胞中的原子和分子、無機化合物及糖類和脂質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細胞 中的 原子 分子 無機化合物 糖類 教學 設計 新人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2662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