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學》教學大綱》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傳染病學》教學大綱(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傳 染 病 學 教 學 大 綱
前言
傳染病就是研究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在人體、外環(huán)境中發(fā)生、發(fā)展、傳播和防治規(guī)律的科學。其重點在于研究這些疾病的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方法,同時兼顧流行病學和預防措施的研究,以達到防治結合目的。教材為彭文偉主編《傳染病學》(第六版)。
本大綱適用于預防醫(yī)學本科五年制學生,課程總學時46學時,其中大課30學時,見習16學時。
第一章 總 論
緒 論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傳染病定義和我國在傳染病防治方面的成就。
2、了解傳染病學的研究范圍及其研究重點。
二、計劃學時數:0.5學時 (理論授課0.5學時)
2、三、講授內容:
1.傳染病定義。
2.傳染病學的范疇,它與其它鄰近科學的關系。
3. 傳染病學的發(fā)展和我國的傳染病學成就。祖國醫(yī)學對傳染病的認識(自學內容)
第一節(jié) 感染與免疫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感染的慨念和感染過程的表現(xiàn)。
2.熟悉傳染過程中病原體作用和機體的免疫應答作用。
二、計劃學時數:0.5學時 (理論授課0.5學時)
三、講授內容
1、重點講解感染概念的四個要素及傳染過程的五種表現(xiàn)形式的不同及其意義。各種表現(xiàn)形式發(fā)生的比例、結果和意義。
2、詳細講解病原體致病能力的四個方面在傳染過程的作用。
3、詳細講解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3、第二節(jié) 傳染病的發(fā)病機理
一、目的要求
l、了解傳染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和組織損傷的發(fā)生機制。
2、了解傳染病重要的病理生理變化。
二、計劃學時數:0.5學時 (理論授課0.5學時)
三、授課內容
一般介紹傳染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的共同特征和在傳染病中導致組織損傷發(fā)生的三種的方式。
第三節(jié) 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及影響因素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
2、熟悉影響流行過程的因素
二、計劃學時數:0.5學時 (理論授課0.5學時)
三、授課內容
1、重點講解流行過程的三個基本條件、特別是傳播途徑
2、一般介紹自然因素和社會
4、因素在傳染病流行過程中的影響。
第四節(jié) 傳染病的特征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傳染病的基本特征
2、熟悉傳染病的臨床特點
二、計劃學時數:0.5學時 (理論授課0.5學時)
三、授課內容
1、重點講授傳染病的四個基本特征
2、詳細講解傳染病中復發(fā)、再燃的概念
3、重點講解傳染病常見癥狀和體征、特別是熱型和皮疹出現(xiàn)時間、分布、順序與疾病的關系。
4、一般介紹傳染病的臨床類型。
第五節(jié) 傳染病的診斷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臨床資料,流行病學資料在傳染病診斷中的作用。
2、學會傳染病診斷方法。
二、計劃學時數:0.5學時 (理論授
5、課0.5學時)
三、授課內容:
一般介紹臨床資料、流行病學資料、實驗室檢查等在傳染病診斷中的意義。
第六節(jié) 傳染病的治療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治療原則
2、了解治療方法
二、計劃學時數:0.5學時 (理論授課0.5學時)
三、授課內容
一般介紹傳染病治療原則和各種療法在傳染病治療中的作用。
第七節(jié) 傳染病的預防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傳染源管理。
2、熟悉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在預防中的地位。
二、計劃學時數:0.5學時 (理論授課0.5學時)
三、授課內容
1、重點講解法定傳染病分類及疫情報告和管理方法。
6、 2、詳細介紹切斷的傳播途徑和提高人群免疫力的方法。
第二章 病毒感染
第一節(jié) 病毒性肝炎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本病的病原學,發(fā)病機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
2、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及各臨床類型的診斷依據。
3、熟悉本病的鑒別診斷、并發(fā)癥、預后和治療。
4、熟悉各型肝炎的預防重點。
二、計劃學時數:8學時 (理論授課4學時 見習4學時)
三、授課內容
1、詳細講解五種肝炎病毒的特點及其抗原、抗體系統(tǒng)認識的現(xiàn)狀和意義、特別是乙肝三系和HBV分子生物學標志的臨床意義。
2、重點講解各型肝炎的傳染源、傳播途徑、人群易感性及流行
7、特征。
3、詳細講解各型肝炎的發(fā)病機制。各臨床類型肝炎的主要病理變化以及黃疸、肝性腦病、出血、急性腎功能衰竭、肝肺綜合征、腹水的發(fā)生原理。
4、重點講解各型肝炎的臨床分型及其主要表現(xiàn)。一般講述小兒、老年、妊娠期肝炎的臨床特點。
5、重點講解肝功能檢查和肝炎病毒標記物檢測的臨床意義。以及各臨床型的診斷依據和鑒別診斷。
6、詳細介紹乙肝肝外系統(tǒng)并發(fā)癥和重肝常見的并發(fā)癥。
7、一般介紹各型肝炎的預后、肝炎與肝硬化和肝癌的關系。
8、詳細講解肝炎的治療原則及乙肝疫苗,甲肝疫苗和乙肝高價免疫球蛋白的應用。
第二節(jié) 皰疹病毒感染
一、 水痘
一、目的要求
1
8、、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
2、了解本病的病原學。熟悉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實驗室檢查及常見的并發(fā)癥和本病的治療原則。
3、了解本病的預防措施。
二、計劃學時數:2學時 (理論1學時, 見習1學時)
二、授課內容
1、 重點講解本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和流行特征。
2、 一般介紹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特性。詳細講解本病的發(fā)病機制。重點講解基本病變及其轉歸。
3、 詳細講解本病臨床表現(xiàn)。重點講解皮疹形態(tài)、分布及其發(fā)展過程。一般介紹特殊臨床類型及并發(fā)癥。
4、 詳細介紹實驗室檢查的臨床意義、診斷要點和鑒別診斷、治療原則及抗病毒首選藥。一般介紹預防
9、措施。
二、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診斷與鑒別診斷。
2、熟悉本病的病原學、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實驗室檢查及常見的并發(fā)癥和本病的治療原則。
3、了解本病的預防措施。
二、計劃學時數:1學時 (理論授課1學時)
三、授課內容
1、 重點講解本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和流行特征。
2、 一般介紹EBV特性。重點講解EBV抗原。詳細講解發(fā)病機制與病例解剖。
3、 重點講解臨床各期典型表現(xiàn)。
4、 詳細介紹實驗室檢查的臨床意義、診斷要點、與CMV、肝炎病毒感染鑒別要點、治療原則。一般介紹預防措施。
第三節(jié)
10、 流行性乙型腦炎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診斷與鑒別診斷。
2、熟悉本病的病原學、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實驗室檢查及常見的并發(fā)癥和本病的治療原則。
3、了解本病的預防措施。
二、計劃學時數:3學時 (理論授課2學時 見習1學時)
三、授課內容
1、重點講解本病的主要傳染源,主要傳播媒介和儲存宿主,流行特征。
2、詳細講解乙腦病毒特性、本病的發(fā)病機制。重點講解病變范圍和基本病變。
3、重點講解本病典型病例的臨床分期及各期的臨床表現(xiàn)和本病的臨床分型各型的臨床特點。
4、重點講解本病的診斷要點、本病與中毒性菌痢的鑒別要點。
11、 5、詳細講解實驗室檢查的臨床意義和本病的一般治療及對癥治療的原則。
6、一般介紹本病綜合性預防措施。
第九節(jié) 副粘液病毒感染
一、 流行性腮腺炎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診斷與鑒別診斷。
2、了解本病的病原學,熟悉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實驗室檢查及常見的并發(fā)癥和本病的治療原則。
3、了解本病的預防措施。
二、計劃學時數:2學時 (理論授課2學時)
三、授課內容
1、 重點講解本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流行情況。
2、 一般介紹流腮病毒抗原、宿主。詳細介紹發(fā)病機制,重點介紹病理特征。
3、 重點介紹本病典型臨床特點、并發(fā)癥。重點
12、介紹診斷要點,詳細介紹本病與化膿性腮腺炎鑒別要點。詳細介紹一般治療及對癥治療的原則,重點介紹抗病毒治療方法。
4、 詳細介紹實驗室檢查。
5、 一般介紹腮腺炎疫苗。
二、 麻疹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診斷與鑒別診斷。
2、了解本病的病原學,熟悉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實驗室檢查及常見的并發(fā)癥和本病的治療原則。
3、了解本病的預防措施。
二、計劃學時數:4學時 (理論授課2學時 見習2學時)
三、授課內容
1、 重點講解本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流行情況。
2、 一般介紹麻疹病毒分離方法、抵抗力。詳細介紹發(fā)病機制,重點介紹病理特征。
13、3、 重點講解本病的臨床經過及各期臨床主要表現(xiàn)。詳細介紹非典型麻疹的臨床類型,并發(fā)癥,診斷要點,詳細介紹本病與發(fā)熱皮疹性疾病鑒別要點。詳細介紹一般治療及對癥治療的原則,重點介紹并發(fā)癥治療方法。
4、 詳細介紹實驗室檢查。
5、 一般介紹以預防接種為主的綜合性措施。
第十節(jié) 流行性出血熱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學、病理解剖、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并發(fā)癥、診斷依據及治療。
2、了解流行性出血熱病毒的特性和本病的發(fā)病機制、預防、鑒別診斷。
3、熟悉本病發(fā)生休克、出血、腎損害的機制。
二、計劃學時數:4學時 (理論授課2學時 見習2學時)
三、授課內
14、容:
1、一般介紹本病毒的特性及其致病機制。
2、重點講解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流行特征。
3、重點講敘本病的基本病變及主要受損臟器、臨床分期和各期的癥狀、體征、發(fā)生病日。
4、重點講解常見并發(fā)癥的臨床表現(xiàn)、高血容量綜合征的臨床特點以及防治措施。
5、重點講解各種實驗室檢查的臨床意義、診斷依據、本病常見的死亡原因、本病各期治療的基本原則。
6、詳細講解本病發(fā)生休克、出血、腎損害的機制。
7、一般介紹本病的鑒別診斷和綜合預防措施。
第十三節(jié) 艾滋病 (略 已列皮膚性病章節(jié)講授)
一、目的要求:
1、熟悉病原學、發(fā)病機制、病理解剖、治療原
15、則和預防措施。
2、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診斷與鑒別診斷。
3、了解本病的危害性及其研究進展。
二、計劃學時數:2學時(理論授課2學時)
三、授課內容:
1、詳細講解艾滋病的全稱、病毒的特性、本病的主要發(fā)病機制和病理變化、CD4+T淋巴細胞受損的方式和表現(xiàn)。
2、重點講解本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高危人群,以及本病的潛伏期和各期的臨床表現(xiàn)。
3、重點講解本病患者各系統(tǒng)的臨床表現(xiàn),HIV感染的臨床分類和分級情況。
4、重點講敘本病臨床診斷依據和實驗室確診方法。
5、詳細講敘本病的治療原則和綜合性預防措施。
6、一般介紹本病的危
16、害性和研究進展。
第四章 細菌感染
第一節(jié) 傷寒與副傷寒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本病的病原學,流行病學,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臨床類型、診斷與鑒別診斷、以及本病的治療和預防。
2、掌握本病的臨床表現(xiàn),并發(fā)癥、實驗室檢查。
3、了解本病的預后。
4、自學副傷寒的臨床表現(xiàn)。
二、計劃學時數:3學時 (理論授課2學時 見習1學時)
三、授課內容:
1、詳細講解傷寒桿菌的特性、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流行特點。
2、詳細講敘本病的病理特點,最常見的病變部位。小兒傷寒和老年傷寒的臨床特點。本病的臨床類型。復習復發(fā)與再燃的定義。
3、重點講解本病臨
17、床經過、分期和極期的主要癥狀和體征。常見并發(fā)癥發(fā)生時間和臨床表現(xiàn)。
4、重點講解各種實驗室檢查對本病診斷和病情評估的價值。
5、詳細講解本病的診斷依據及其與其他發(fā)熱性疾病的鑒別。
6、詳細講解本病一般治療時注意要點,病原治療時抗菌素選擇、療程、評價,以及主要并發(fā)癥的處理原則。
7、一般介紹影響本病預后的各種因素和本病的關鍵性預防措施。
第三節(jié) 細菌性痢疾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本病的病原學、鑒別診斷、治療和實驗室檢查。
2、掌握本病的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臨床表現(xiàn)和診斷。
3、了解本病的綜合性預防措施和流行病學。
二、計劃學時數:3學時 (
18、理論授課2學時 見習1學時)
三、授課內容:
1、詳細講解痢疾桿菌的性狀、屬種、及其流行病學上的變遷。
2、一般介紹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性和流行特征。
3、重點講敘菌痢和中毒痢的發(fā)病機制,腸道病變特征、主要病變部位。急、慢性菌痢分型、臨床表現(xiàn)(特別是急性菌痢普通型和中毒型的臨床特點),演變成慢性菌痢的誘因。
4、重點講解本病的診斷要點及中毒痢與乙腦的鑒別要點。
5、詳細講解菌痢糞便肉眼外觀特點和鏡檢特點。
6、詳細介紹本病的病原治療原則和急、慢性菌痢的治療原則。
7、一般介紹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首要措施。
第五節(jié) 霍 亂
一、目的要求:
19、 1、熟悉本病的病原學、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實驗室檢查、鑒別診斷、出院標準。
2、掌握本病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治療原則。
3、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學、預防。
二、計劃學時數:3學時 (理論授課2學時 見習1學時)
三、授課內容:
1、詳細講解霍亂弧菌的生物特性,兩種生物型的鑒別要點。三種血清型。
2、一般介紹本病的流行史、流行環(huán)節(jié)和流行特點。
3、詳細介紹霍亂腸毒素及其致病性主要病理變化。劇烈瀉、吐、脫水、電解質紊亂、循環(huán)衰竭及腎功能衰竭的發(fā)生原理。
4、重點講解本病的分期、分型及其臨床表現(xiàn)。診斷依據。常見并發(fā)癥出現(xiàn)時間及其表現(xiàn)。
5、詳細介紹實
20、驗室檢查的臨床意義、本病與其他腸疾病的鑒別點。
6、重點講解本病的搶救原則和口服補液適應癥,口服補液鹽的配方。靜脈補液方法。
7、一般介紹發(fā)生疫情時的緊急措施。
第十三節(jié)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本病的病原學、臨床表現(xiàn)、診斷與治療。
2、熟悉本病的流行病學,發(fā)病機理與病理解剖、實驗室檢查、鑒別診斷。
3、了解本病的并發(fā)癥與后遺癥、預后、預防措施。
二、計劃學時數:4學時 (理論授課2學時 見習2學時)
三、授課內容:
1、重點講解腦炎雙球菌的特性與分型。與流行的關系。
2、詳細講解本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和流
21、行特征。
3、詳細講解本病的發(fā)病機理、各型的主要病理改變。
4、重點講解普通型各期的癥狀和體癥、暴發(fā)型各型的臨床表現(xiàn)、輕型和慢性敗血癥型的臨床表現(xiàn)。以及本病的診斷依據。
5、重點講解各種實驗室檢查的診斷價值。
6、詳細講敘本病與其他腦部疾病的鑒別要點。
7、重點講解不同類型、特別是休克型和腦膜腦炎型的搶救要點??咕厥褂迷瓌t及首選藥物。
8、一般介紹本病常見并發(fā)癥與后遺癥,預后的影響因素,綜合性預防要點。
第五章 螺旋體病
第一節(jié) 鉤端螺旋體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本病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治療。
2、熟悉本病的流行病學,發(fā)病機制
22、與病理解剖、實驗室檢查。
3、了解本病的病原學,預后和預防。
二、計劃學時數:2學時 (理論授課2學時)
三、授課內容: ,
1、一般介紹鉤端螺旋體的形態(tài)、特性、國內外常見類型及其致病力。
2、詳細講解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儲存宿主、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流行特征。
3、詳細講解本病的發(fā)病機制、基本病變、重要內臟與組織的病變特征、變態(tài)反應在發(fā)病中的意義。
4、重點講解本病的早期中毒癥候群、各型的臨床特點,并發(fā)癥的表現(xiàn)。
5、詳細講解血、尿常規(guī)、特異性檢查的臨床意義。
6、重點講敘本病的診斷依據,常見的死亡原因、病原治療首選藥——青霉素的使用原則
23、、赫氏反應的表現(xiàn)及其誘因、各型的對癥治療。
7、一般介紹影響預后的因素,綜合性預防措施。
第六章 原蟲感染
第一節(jié) 阿米巴病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本病的病原學,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并發(fā)癥、鑒別診斷。
2、掌握本病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原則。
3、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學、預后、預防。
二、計劃學時數:2學時 (理論授課2學時)
三、授課內容:
1、詳細講解溶組織內阿米巴的特性及其感染人體的形式。
2、一般介紹本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及流行特征。
3、詳細講解包囊的侵入途徑、寄居部位、腸道病變特征。
4、重點講解本病
24、的臨床類型及其各型的表現(xiàn)。
5、詳細講敘本病常見的腸內并發(fā)癥和腸外并發(fā)癥。特別是肝阿米巴病的臨床表現(xiàn)和確診依據。
6、重點講解腸阿米巴病的診斷依據、實驗性治療的適應癥。典型腸阿米巴病的糞便特點。
7、詳細講解本病與其他腸道疾病的鑒別。
8、重點講解本病病原治療首選藥物作用與副作用。
9、一般介紹本病的預后和預防措施。
說明:1.傳染病學的教學過程包括課堂講授、見習二個階段。由于教學時數有限,同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部分章節(jié)安排為自學內容,不列入教學大綱。
2.見習共16學時,其中病毒性肝炎4學時;霍亂、傷寒、痢疾、乙腦4學時;麻疹、水痘等4學時;流腦、出血熱等4學時,詳見見習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