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輪復(fù)習(xí) 題型專練 高考重點沖關(guān)練1 細胞呼吸的曲線分析.doc
-
資源ID:2835999
資源大?。?span id="mzebxcnn0" class="font-tahoma">249.50KB
全文頁數(shù):6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biāo)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輪復(fù)習(xí) 題型專練 高考重點沖關(guān)練1 細胞呼吸的曲線分析.doc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輪復(fù)習(xí) 題型專練 高考重點沖關(guān)練1 細胞呼吸的曲線分析
【??冀嵌取?
1.O2濃度對有氧呼吸速率和無氧呼吸速率的影響。(對應(yīng)訓(xùn)練T1、T5、T6)
2.不同條件處理對細胞呼吸的影響。(對應(yīng)訓(xùn)練T2)
3.根據(jù)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判斷呼吸類型。(對應(yīng)訓(xùn)練T3、T4、T5)
4.理解曲線中幾個特殊點的含義: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曲線的交點,CO2釋放量最低點,氧氣濃度為0的點。(對應(yīng)訓(xùn)練T5、T6)
1.(xx銅仁一模)長期浸水會導(dǎo)致樹根變黑腐爛,樹根從開始浸水到變黑腐爛的過程中,細胞呼吸速率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Ⅰ階段根細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
B.Ⅱ階段根細胞的無氧呼吸速率上升
C.Ⅲ階段曲線下降的主要原因與Ⅰ階段不同
D.細胞在a點的有氧呼吸強度小于b點
【解析】選D。Ⅰ階段由于長期浸水土壤中氧氣濃度降低,細胞有氧呼吸速率下降,A項正確;Ⅱ階段隨氧氣濃度的進一步降低,對無氧呼吸的抑制作用減弱,細胞的無氧呼吸速率上升,B項正確;Ⅰ階段呼吸速率下降是由于氧氣濃度降低,Ⅲ階段呼吸速率下降是由于無氧呼吸產(chǎn)生的酒精對根細胞產(chǎn)生毒害作用,二者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同,C項正確;a點氧氣濃度高于b點,有氧呼吸強度比b點大,D項錯誤。
2.(xx宿遷一模)為研究淹水時KNO3對甜櫻桃根呼吸的影響,取四組盆栽甜櫻桃,其中一組淹入清水,其余三組分別淹入不同濃度的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時測定甜櫻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結(jié)果如下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場所是細胞質(zhì)基質(zhì)和線粒體
B.圖中B在單位時間內(nèi)與氧結(jié)合的[H]最多
C.淹水時30 mmolL-1的KNO3溶液緩解水淹作用效果最好
D.實驗過程中可改用CO2作為檢測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標(biāo)
【解析】選C。細胞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場所是線粒體基質(zhì),A項錯誤;圖中A有氧呼吸速率最快,所以A在單位時間內(nèi)與氧結(jié)合的[H]最多,B項錯誤;
30 mmolL-1的KNO3溶液處理,有氧呼吸速率最快,所以緩解水淹作用效果最好,C項正確;植物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均能產(chǎn)生CO2,不能用CO2作為檢測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標(biāo),D項錯誤。
3.(xx襄陽三模)圖甲為某油料作物種子萌發(fā)過程中干重變化曲線;圖乙為密閉容器中種子萌發(fā)初期O2吸收量和CO2釋放量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曲線a→c段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種子進行呼吸消耗有機物
B.曲線c→d段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種子長成幼苗開始進行光合作用干重增加
C.曲線①表示O2吸收量的變化
D.e點之前,曲線①對應(yīng)的細胞呼吸方式為無氧呼吸
【解析】選A。圖甲種子萌發(fā)初期(a→c),通過呼吸消耗有機物所以干重下降,A項正確;種子形成幼苗后開始進行光合作用,當(dāng)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多于細胞呼吸消耗的有機物時,干重增加,B項錯誤;根據(jù)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反應(yīng)式可判斷,種子萌發(fā)過程中O2的吸收量≤CO2的釋放量,圖乙中②≤①,因此①是CO2的釋放量,②是O2的吸收量,C項錯誤;e點之前,CO2的釋放量>O2的吸收量,此時細胞既進行有氧呼吸,也進行無氧呼吸,D項錯誤。
【加固訓(xùn)練】下圖是外界條件對植物細胞呼吸速率的影響曲線圖。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從甲圖中可知,細胞呼吸最旺盛時的溫度對應(yīng)B點。AB段說明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隨著溫度升高,細胞呼吸加快
B.乙圖中曲線Ⅰ表示無氧呼吸,曲線Ⅱ表示有氧呼吸
C.如果乙圖中曲線Ⅰ描述的是水稻根細胞的呼吸,那么在DE段根細胞內(nèi)積累的物質(zhì)是乳酸
D.曲線Ⅱ表示的生理過程所利用的有機物主要是葡萄糖
【解析】選C。由甲圖可知,B點對應(yīng)的溫度為最適溫度,在最適溫度之前隨著溫度升高,細胞呼吸加快,A項正確;乙圖中曲線Ⅰ隨氧濃度升高細胞呼吸速率減慢,表示無氧呼吸,曲線Ⅱ隨氧濃度升高細胞呼吸速率加快,表示有氧呼吸,B項正確;水稻根細胞在DE段能進行無氧呼吸,產(chǎn)物是酒精,所以在DE段根細胞內(nèi)積累的物質(zhì)是酒精,C項錯誤;糖類是細胞內(nèi)主要的能源物質(zhì),細胞呼吸所利用的主要有機物是葡萄糖,D項正確。
4.(xx瑞昌一模)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為描述細胞呼吸過程中氧氣供應(yīng)狀態(tài)的一種指標(biāo)。如圖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過程中氧分壓與呼吸熵的關(guān)系,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呼吸熵越大,細胞有氧呼吸越強,無氧呼吸越弱
B.b點有氧呼吸強度大于a點
C.為延長水果的保存時間,最好將氧分壓調(diào)至c點
D.c點以后細胞呼吸強度不隨氧分壓變化而變化
【解析】選B。當(dāng)呼吸熵大于1時細胞既進行有氧呼吸也進行無氧呼吸,呼吸熵越大,無氧呼吸越強,A項錯誤;分析題圖可知a、b點呼吸熵均大于1,酵母菌既進行有氧呼吸也進行無氧呼吸,b點氧氣濃度大,因此有氧呼吸大于a點,B項正確;c點以后細胞只進行有氧呼吸,并非是呼吸速率最慢的點,C項錯誤;c點以后只進行有氧呼吸,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隨著氧分壓升高,有氧呼吸強度逐漸升高,D項錯誤。
【加固訓(xùn)練】下圖是番茄根細胞對K+吸收速率和氧分壓的關(guān)系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中A、B兩處用于根代謝活動的酶不同
B.A~B段,ATP是限制根細胞對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C.在B點以后,通過中耕松土可進一步促進對K+的吸收
D.氧分壓為8時,AB曲線將演變?yōu)镸2形態(tài)
【解析】選C。氧分壓為0和6時,根細胞分別進行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所以所需的酶不同,A項正確;A~B段,植物吸收K+的速率隨氧分壓的增大而升高,此時呼吸作用產(chǎn)生的ATP是限制根細胞對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B項正確;圖中B點以后,隨氧分壓的增大,K+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所以通過中耕松土已不能促進K+的吸收,C項錯誤;氧分壓為8時,植物吸收K+的速率已經(jīng)達到了最大值,隨氧分壓的增大吸收速率不變,AB曲線將延伸為M2,D項正確。
5.(xx武漢一模)將200 mL含酵母菌的培養(yǎng)液加入500 mL的密閉容器內(nèi),該容器內(nèi)酵母菌進行不同的呼吸方式時CO2釋放速率隨時間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曲線表示的呼吸方式為 。
(2)8 h時細胞ATP合成的場所是 ,此時合成ATP所需能量 (填“能”或“不能”)來自丙酮酸的分解。
(3)在a、b兩曲線相交時,b曲線表示的呼吸方式消耗的葡萄糖量為a曲線的
倍。
(4)密閉容器內(nèi)CO2的總釋放速率在6 h時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在8 h時。
【解析】(1)分析題圖可知,a曲線在4小時之內(nèi)二氧化碳釋放速率不變,4小時之后,隨時間推移,二氧化碳釋放速率逐漸減小,直至為0,因此a曲線表示有氧呼吸過程二氧化碳的釋放速率,b曲線表示無氧呼吸過程二氧化碳的釋放速率。
(2)8 h時,有氧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為0,此時酵母菌只進行無氧呼吸,因此ATP合成的場所是細胞質(zhì)基質(zhì);酵母菌無氧呼吸第一階段合成ATP,第二階段不能合成ATP,此時合成ATP的能量不能來自丙酮酸的分解。
(3)a、b曲線相交的點,表示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二氧化碳釋放速率相等,由酵母菌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反應(yīng)式可知,此時酵母菌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3∶1。
(4)CO2的總釋放速率是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釋放二氧化碳的速率之和,由題圖可知,密閉容器內(nèi)CO2的總釋放速率在6 h時大于8 h時。
答案:(1)有氧呼吸 (2)細胞質(zhì)基質(zhì) 不能 (3)3 (4)大于
6.如圖表示某種植物的非綠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濃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變化,請據(jù)下圖回答:
(1)圖中曲線QR區(qū)段CO2生成量急劇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
(2) 點的生物學(xué)含義是無氧呼吸消失點,由縱軸、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圍成的面積所代表的生物學(xué)含義是
。
(3)若圖中的AB段與BC段的距離等長,說明此時有氧呼吸釋放的CO2與無氧呼吸釋放的CO2相比 (填“一樣多”或“更多”或“更少”),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場所是 。
(4)在原圖中繪出無氧呼吸產(chǎn)生的CO2隨O2濃度變化而變化的曲線。
(5)在長途運輸新鮮蔬菜時,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氣,目的是
。你認為氧濃度應(yīng)調(diào)節(jié)到 點的對應(yīng)濃度,更有利于蔬菜的貯存,試說明理由:
。
【解析】(1)題圖曲線QR區(qū)段,由于O2濃度增加,無氧呼吸受抑制,產(chǎn)生的CO2減少。
(2)從P點開始,有氧呼吸釋放的CO2量與CO2釋放總量重合,說明從此時開始植物不再進行無氧呼吸;由橫軸、縱軸、CO2生成量共同圍成的面積代表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釋放的CO2總量,由橫軸、O2吸收量共同圍成的面積代表有氧呼吸生成的CO2量,因此由縱軸、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圍成的面積代表無氧呼吸生成的CO2量。
(3)氧濃度為C時:BC段代表有氧呼吸釋放的CO2量,AB段代表無氧呼吸釋放的CO2量;AB=BC說明此時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釋放的CO2量相等。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場所是細胞質(zhì)基質(zhì)。
(4)題圖O2吸收量也代表有氧呼吸生成的CO2量,CO2生成量指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釋放的CO2總量,因此無氧呼吸產(chǎn)生的CO2為CO2生成量與O2吸收量之差。
(5)運輸新鮮蔬菜時,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氣,是為了降低氧濃度,降低有氧呼吸速率,減少有機物的消耗;由題圖知,氧濃度為R點對應(yīng)的濃度時總呼吸速率最慢。
答案:(1)氧氣濃度增加,無氧呼吸受抑制
(2)P 氧氣濃度逐漸增大的過程中,無氧呼吸生成的CO2總量
(3)一樣多 細胞質(zhì)基質(zhì)
(4)如圖虛線所示(注意:①曲線表現(xiàn)下降趨勢②曲線經(jīng)過Q、B以及P對應(yīng)的橫坐標(biāo)三點)
(5)降低氧濃度,減少有機物的消耗 R 此時有氧呼吸強度較低,同時又抑制了無氧呼吸,蔬菜中的有機物消耗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