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 專題三 登高 第1課時同步練習(含解析)蘇教版必修4.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專題三 登高 第1課時同步練習(含解析)蘇教版必修4.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 專題三 登高 第1課時同步練習(含解析)蘇教版必修4.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專題三 登高 第1課時同步練習(含解析)蘇教版必修4 當我們吟誦著“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句詩的時候,眼前仿佛走來一位面色憔悴、悲天憫人的大詩人,他,就是杜甫。晚年漂泊流浪,目睹盛唐氣象的破滅,他用嘶啞的歌喉唱出一片中唐的血淚。詩人感懷傷秋、登高傷時,其心也凄清,其詩也沉郁。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筆跨千古、氣蓋百代的偉大詩人,去領略他詩篇中那深沉豐富的情感和無與倫比的意趣。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市),曾祖時遷居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處在唐朝由興盛走向衰落的時代。他的一生可分為四個時期。三十五歲以前,是其讀書和漫游時期。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望岳》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第二個時期是從十年長安困守開始的。在長安時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稱少陵野老。安史之亂前夕,寄居長安十年,其優(yōu)秀的詩篇大都是五、七言古體詩,有《兵車行》、《麗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等。這期間他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的屈辱生活。他深入民間,看到了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成為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從四十五歲到四十八歲,是他生活的第三個時期,陷賊與為官時期。及安祿山攻陷長安,被拘,后逃出,奔風翔,謁見肅宗,任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后,隨肅宗還京,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其間作品有:《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組詩六首,后人簡稱為“三吏”、“三別”,等等。最后一個時期是漂泊西南時期,在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嚴武表奏他做了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他在嚴武的幫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構筑草堂,過著“生涯似眾人”的日子。寫下了《詠懷古跡》五首以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名篇。嚴武死后,晚年攜家出蜀,公元770年冬,杜甫死在由長沙到岳陽的一條破船上。 【背景探尋】 《登高》是杜甫大歷二年(767)秋在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時所作。夔州位于長江之濱,瞿塘峽口,以水急、風大、猿多著稱。當時安史之亂已結束四年。地方軍閥乘隙而起,爭奪地盤,社會動亂,民不聊生。時代的苦難,家道的艱辛,個人的多病和壯志的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更加使詩人感到郁悶和悲哀。為了排遣壓在心中的郁悶,詩人抱病登臺,但悲涼的江峽秋景更增添了他新的悲哀。 【文本素材】 “詩圣”杜甫 杜甫常常自稱“儒生”“老儒”“腐儒”,談到自己的家世時也說“奉儒守官”。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學說鑄就了杜詩中的憂國憂民的主旋律。特別是作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愛”精神,這幾乎成為杜甫一生筆耕不輟的創(chuàng)作主題。 在長安生活十載的屈辱和辛酸,和人民共同飽嘗的戰(zhàn)亂、饑餓之苦,與人民親密無間的生活,豐富了他的愛國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社會生活畫面的變遷,因而他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用卓越的才華和驚人的毅力建造了現(xiàn)實主義詩歌藝術的豐碑,后世把杜甫尊稱為“詩圣”。梁啟超贊美杜甫是“情圣”。 【課外鏈接】 “草原曼巴”——王萬青 只身打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萬里,不再回頭。風雪行醫(yī)路,情系漢藏緣。四十載似水流年,磨不去他對理想的忠誠。春風今又綠草原,曼巴的故事還會有更年輕的版本。 放棄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他自愿來到條件極為艱苦的甘南瑪曲,一待就是42年;多次放棄回上海的機會,他懷著對瑪曲人民、對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長期堅守在貧窮落后的草原,用心書寫了一段藏漢水乳交融的民族團結佳話。 王萬青和妻子高度重視高原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為此,他們背著X光機、心電圖機,起早貪黑,為牧民進行健康體檢,給他們實施預防接種。1981年,他一人獨立完成了全鄉(xiāng)的疾病普查任務。在阿萬倉衛(wèi)生院的20余年時間里,王萬青累計接診7萬余人(當時阿萬倉鄉(xiāng)總人口3 400余人),在基礎設施極其簡陋的條件下,他以精湛的醫(yī)術,以一名醫(yī)生高度的責任心成功救治了無數個生命垂危的患者。 [運用角度] 愛國 為民 心憂天下 責任心 民族意識 【美文欣賞】 浣花溪水草堂夢 徐仲旭 “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边@是兒時就記得的文字。初冬的清晨,我暫別都市的喧囂、事務的煩憂,沿著江邊的小路,沿著深紅的圍墻,又來到了,又來到了這久違的老門前,來到這座被稱為“杜甫草堂”的詩歌圣殿。 還是那樣的安詳寧靜。古樹森林、芳草依依,圣潔而素樸的氛圍含蘊在這層層殿堂之間。一千多年了,多少滄海桑田的變化,多少龍騰虎躍的詩魂在你的面前展開,在你的周圍匯聚,延續(xù)著中華史詩的血脈。風霜雨雪、興衰沉浮,而詩人的精神永遠放射著不滅的光芒。詩人的夢是青春的夢,充滿了自信,充滿了創(chuàng)造,充滿了建功立業(yè)的夢想。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這些朝氣蓬勃的語言,令多少人與之同歌、與之共舞?。? 然而,動地而來的“安史之亂”無情地粉碎了詩人的夢想。在他的筆下,鳥叫驚心,花草帶淚。于是有了《春望》《北征》和“三吏”“三別”這些民間疾苦的真實記錄、這些居安思危的歷史遺訓。雖然苦難玉成了作品,成為千古絕唱,而現(xiàn)實之中的詩人卻在兵荒馬亂里四處奔跑,流浪,漂泊。天地之大,何處可以容身呢? 發(fā)現(xiàn)使人快樂,發(fā)現(xiàn)使人產生新的希望和夢想。幾乎絕望的詩人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方天地。那一年是公元759年,冬天。 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塵事,更有澄江銷客愁。 詩人來到成都,一眼就選中了西郊清幽怡人的浣花溪。多謝親友的幫助接濟,蓋起了幾間草屋。在兵荒馬亂的歲月里,飽經憂患的詩人終于有了一個安穩(wěn)的家,得以歇一歇動蕩的心,得以撫一撫遍體的痛。這大概是詩人的慶幸吧。而草堂,竟從此開啟了中國詩壇的新篇章,這或許又是藝術的幸運了。詩人在這兒生活,苦心經營草堂,他把李子、枇杷、臘梅種在房前屋后,還栽上了桃樹、松樹,新辟花圃和藥欄,竹葉隨風吟,燕子來筑巢,清新迷人的田園風光竟像一幅幅風俗畫徐徐展開。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雨淅淅瀝瀝地來了,是春雨。詩人說: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詩人在這兒享受了平靜生活的自由,一切都在悄悄地、奇妙地發(fā)生變化。幾年前,飽經顛沛的那些激憤的情緒暫時平和了。定居成都,他的詩風也為之一變,變得清新、質樸、優(yōu)美、從容。詩人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大自然的自由和美麗,盡情傾吐對理想人居環(huán)境的由衷渴望。這些詩篇是杜甫成都詩中最美的風俗畫,散發(fā)著永恒的青春的風采,畢竟那是人類普遍的夢想??! 那么,到底是成都改變了詩人,還是詩人改變了成都呢?我們不知道,是要感謝草堂這塊圣地,蕩漾出詩人那么多的才思呢?抑或是要感謝詩人讓草堂成為千百年來中國詩歌的圣殿?其實這些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詩歌在飛翔,詩人的夢想在飛翔,詩人秉承的中華詩魂的精靈在飛翔! 有人說,詩人是流云,是落葉,飄無定所,任意東西;這是詩人的宿命,也是杜甫的宿命。成都是詩人的第二故鄉(xiāng),草堂是杜甫夢想的寓居,然而這些系不住漂泊的宿命,停不下那顆驛動的心。杜甫終于走了,他告別了我們眼前的這一切,把永恒的夢想留給后人瞻仰。東向那長江三峽而去……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啊,別了,草堂,我也要向你道一聲再見。讓我們記住大門這副絕響的長聯(lián)吧,真正偉大的詩情真有那龍騰虎躍的神采嗎? 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 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 公元759年冬,杜甫來到成都。 公元765年,杜甫離開成都。 公元770年冬,杜甫病逝于湖南的一只殘船上。最終沒能實現(xiàn)還鄉(xiāng)的夢想,終年59歲。 點評 作者滿懷深情地表達了對杜甫的敬仰與懷念,文章巧妙地引用杜甫的名詩入文,極大地增強了文章的文學色彩和古典神韻。融作者的游歷與杜甫的人生軌跡于一體,巧妙穿插,相得益彰,真可謂“妙手偶得之”。 第1課時 導學與探究 1.為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①渚清( ) ?、谑捠? ) ③霜鬢( ) ④潦倒( ) 2.為下列各組字組詞 ① ② ③ 3.解釋下列詞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風急天高猿嘯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渚清沙白鳥飛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萬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百年多病獨登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艱難苦恨繁霜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潦倒新停濁酒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詞語辨析 ①蕭蕭 瀟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客 做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整體感知 1.概述這首七言律詩的思想內容。 2.《登高》中的“悲”、“獨”兩種情懷的內涵是什么?全詩又是如何抒發(fā)這種情懷的? 二、深層探究 3.如何領會《登高》一詩中頷聯(lián)、頸聯(lián)的宏大氣象和雄渾沉郁的格調? 4.《登高》被譽為古今七言律詩之冠,對仗工整,音韻和諧,試簡析之。 5.貫穿這首詩的感情主線是什么? 三、技法遷移 寓情于景,直抒胸臆 [文本回顧] 《登高》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楊倫稱贊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本詩前半部分寫景,后半部分抒情,在寫法上有錯綜之妙。首聯(lián)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tài),一一得到表現(xiàn)。頷聯(lián)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頸聯(lián)表現(xiàn)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xiāng)漂泊寫到多病殘生。尾聯(lián)又從白發(fā)日多,因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技法點撥] 情景交融,是創(chuàng)造詩歌意境的一種手段與方式。情與景,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兩個要素。“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孤不自成,兩不相背”。(謝榛語)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發(fā)與滲透,從而達成融合無間的狀態(tài),于是美妙的詩歌意境便產生了。 詩歌,或借景言情,或寓情于景,或緣情布景,其中所寫景物,不只對詩人所抒之情起著規(guī)范作用,顯示著詩人思想感情的趨向,使詩人內在的乃至抽象的情感外化、客觀化和對象化,從而加強詩歌的形象性、具體性和生動性。而且,“情融乎內而深且長”,“寓情于景而情愈深”,更加強了詩歌的美感,耐人尋味。情景交融的詩篇,景實而情虛,虛實結合,使人仿佛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遷移運用]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鄉(xiāng)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倫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里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泣寒蟲。 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 清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請體會并說出“風枝驚暗鵲,露草泣寒蟲”一句描繪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案 基礎梳理 1.①zhǔ?、趚iāo ③bn?、躭io 2.①呼嘯 嚴肅 瀟灑 蕭蕭 笙簫 ②潦倒 撩撥 瞭望 繚亂 星火燎原?、埕W發(fā) 丫鬟 3.①聲音凄清。②渚:水中小洲。回:指鳥盤旋飛翔的樣子。③指離開家鄉(xiāng),長期寄居別處。④指年暮垂老。⑤艱難:困難,文中兼指國家命運和自身命運的艱難??嗪蓿簶O恨,非?;诤???啵焊痹~,甚、極。恨:悔恨。⑥頹廢、失意,文中指杜甫疾病纏身,生活困頓,志不得伸。 4.①二者讀音相同,但意義不同?!笆捠挕敝饕袃煞N意義:一是形容馬叫聲或風聲,如“風蕭蕭兮易水寒”;二是形容(頭發(fā))花白稀疏的樣子,如“白發(fā)蕭蕭”?!盀t瀟”形容刮風下雨,如“風雨瀟瀟”;或者形容小雨,如“瀟瀟微雨”。 ②二者都與在別處有關,但所指有所不同。“作客”指寄居在別處,如“作客他鄉(xiāng)”。“做客”指訪問別人,自己當客人,如“我到外公家去做客”。 文本互動 1.首聯(lián)寫登高望遠所見的夔州地區(qū)獨特的深秋風貌。 頷聯(lián)寫詩人遠望群山,無邊無際的樹叢,落葉飄零,蕭蕭落下,一派肅殺景象;俯視長江,奔流不息,滾滾而來。 頸聯(lián)寫詩人由蕭蕭落木聯(lián)想到自身,多少年來流落漂泊,奔波“萬里”,“作客”他鄉(xiāng),如今年過半百,已到暮年。身體多病,且獨自登高。 尾聯(lián),詩人回顧一生,艱難困恨,潦倒備嘗,國難家愁,不離己懷,因而白發(fā)日多,加之因病戒酒,悲愁更難排遣。詩人憂國傷時的情懷,自然溢出。 2.“悲”指自然之悲象(秋)、人生之艱難(霜鬢)。自然之悲象體現(xiàn)在詩的前四句,人生之艱難體現(xiàn)在詩的后四句?!蔼殹敝冈娙霜氈擞钪媾c人生之悲愴,獨自承擔此苦難的情懷。全詩用蒼涼的色調,將風急、猿嘯、鳥飛、葉落與滾滾江水描寫成天地同悲的宏大意境,再引出自己悲苦、孤獨的感傷情懷。全詩既流暢渾厚,又高歌激越,氣勢磅礴,情景交融,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歷來被贊為七律第一。 3.“無邊落木”和“不盡長江”,著眼者大;“蕭蕭下”和“滾滾來”,見勢者壯。不僅氣勢雄渾,而且情調悲壯沉郁,意境廣闊深邃。深沉地抒發(fā)了韶光易逝,天地悲傷,家國飄零,江流滾滾這樣一種蒼涼情懷,無怪乎古人譽之為“古今獨步”。 “萬里悲秋”,秋意彌漫天地;“常作客”,羈旅漂泊,人生如浮萍,更是悲上加悲?!鞍倌甓嗖 保松嗖豢把裕欢蔼毜桥_”,既壯志不衰,登高獨眺,又滿目蒼涼,寂寞無以復加。這四句詩有力地宣泄了對蒼涼宇宙的慨嘆和對艱難人生的惆悵,所以飛揚震動,感人至深。 4.律詩本來要求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對仗即可,而《登高》四聯(lián)皆對。首聯(lián)不僅上下兩句對偶,而且句中自對:“天”對“風”,“高”對“急”,“沙”對“渚”,“白”對“清”,讀起來富有節(jié)奏感。頷聯(lián)、頸聯(lián)不僅上下兩句相對,而且“無邊”、“不盡”和“萬里”、“百年”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尾聯(lián)屬寬對,“艱難”與“潦倒”、“繁霜鬢”與“濁酒杯”皆對;“苦恨”與“新?!辈粚ΑI暇浼瘒y家仇而言,下句單說個人因患病而停杯,屬對而不刻意求工,不以辭害意。 5.整首詩“悲”字是核心,是貫穿全詩的主線。詩人由內心傷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觸景生悲,由觸景生悲而欲借酒消愁而不能,倍增新悲。全詩起于“悲”而終于“悲”,悲景著筆,悲情擱筆,大有高屋建瓴之形、坂上走丸之勢。這“悲”字是詩人感時傷懷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詩人憂國憂民感情的充分體現(xiàn),這種質樸而博大的胸懷,讓人品讀咀嚼,至再至三,掩卷深思,嘆惋無窮! [遷移運用] 略。-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專題三 登高 第1課時同步練習含解析蘇教版必修4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專題 課時 同步 練習 解析 蘇教版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3157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