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回憶我的母親》教學設計2 語文版.doc
《2019-2020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回憶我的母親》教學設計2 語文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回憶我的母親》教學設計2 語文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回憶我的母親》教學設計2 語文版 【目標要求】 1、理解回憶錄的特點 2、理解文章的選材和布局 3、體會真摯的感情,簡明平實的語言 4、學習先輩的優(yōu)秀品質 【課文解析】 一、注音釋義 1、注音(讀準下列加點字字音) 韶關(sho) 儀隴縣(lǒng) 豌豆(wān) 妯娌(zhu lǐ) 和睦(m) 庚子(gēng) 佃農 (din) 祖籍(j) 榨油(zh) 溺水(n) 私塾(sh) 忙碌(l) 衙門(y) 橫蠻(hng mn) 不輟勞作 (chu) 和藹(ǎi) 差役(chāi y) 管束(sh ) 灶(zo) 2、釋義(解釋加點詞語在句中的含義) (1)我家是佃農。祖籍廣東韶山關,客籍人。佃農:向地主租種土地的農民;祖籍:祖先的籍貫,這是對現(xiàn)在的籍貫說的;客籍:遷居后的籍貫,是對原籍說的。 (2)母親是個好勞動。好勞動:勞動的好手。 (3)我的祖父是一個中國標本式的農民。標本:指在同一類事物中可以作為代表的事物。這里指最且有中國農民勤勞、質樸等共同點的農民。 (4)母親在家里極能任勞任怨。任勞任怨:不辭辛苦,不怕埋怨。任,擔當。勞,勞苦。怨,指別人的埋怨。 (5)她性格和藹,沒有打罵過我們。和藹:態(tài)度溫和,容易接近。 (6)雖然在這樣的大家庭里,長幼、伯叔、妯娌相處都很和睦。和睦:相處得好,不爭吵。 (7)雖然自己不富裕,還周濟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周濟:給人物質的幫助。 (8)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tài)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仁慈:仁愛慈善。 (9)她對窮苦農民的同情和對為富不仁者的反感卻更強烈了。為富不仁:有錢而心狠,殘酷地剝削、壓迫窮人。 (10)甚望見你一面,聊敘別后情景。聊敘:姑且談談。聊,姑且,隨便。 (11)但仍不輟勞作,尤喜紡棉。不輟:不停。輟,停。 3、多音字注音組詞 chā 差錯 ch 差不多 chāi 差役 cī 參差 (1) 差 (2) 強 qing 強健 qiǎng 勉強 (3)處 chǔ 相處 ch 到處 二、內容主旨 朱德同志是我國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是中國共產(chǎn)黨卓越的領導人,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其母鐘太夫人是一位樸實、善良、堅強而能干的勞動婦女,是她的身教言傳,給了朱德同志生產(chǎn)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鼓勵他走上革命的道路。朱德深愛著自己的母親。1944年鐘太夫人在家鄉(xiāng)病逝,朱德同志懷著對母親的深摯的懷念和無限的感恩,寫下了這篇敘事散文,回憶了母親平凡而偉大的一生,歌頌了母親勤勞、堅韌、深明大義的優(yōu)秀品質,以此文悼念母親的逝世,并表達了自己要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革命事業(yè)來報答母親深恩的決心。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交代了文章寫作的緣起──“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以“我愛我母親”直接抒發(fā)真摯深厚的內心情感,并以“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點明了本文記敘的重點和線索,總寫了母親的美德,又申明了題旨,從而提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2至13段。這一部分是文章 的主體,它以時間為序,精心選擇有代表性的事例 ,記敘了母親勤勞的一生,從多個角度展現(xiàn)母親的美好品質。 首先,作者先交代了自家的身世,“世代為地主耕種,家境是貧苦的”。又交代了母親的生存狀況,“母親一共生了13個兒女……只留下了8個……把8個孩子一手養(yǎng)大成人,可是她的時間大半被家務和耕種占去了”,只寥寥幾筆,便描繪出母親艱辛苦難的處境,多子,貧窮,家務繁重,為下文具體展現(xiàn)母親的優(yōu)秀品質作了鋪墊。 接著,文章回憶了母親“勤勞儉樸的習慣,寬厚仁慈的態(tài)度”和堅強不屈的性格。 母親是勤勞的。她總是天不亮就起床,把飯煮了,還要種田,種菜,喂豬,養(yǎng)蠶,紡棉花,還能挑水挑糞。整日勞碌著。因為“母親是個好勞動”,所以作者從四五歲時就很自然地在旁邊幫她的忙,到八九歲時不但能挑能背,還會種地了。作者十分深情地回憶道:“這個時期母親教給我許多生產(chǎn)知識”。 母親是節(jié)儉而能干的。那些“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飯食,母親卻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來有滋味”,并親手紡線請人織布,“有銅線那樣厚”?!耙惶滓路洗蟠┻^了,老二老三接著穿還穿不爛”。 母親性格和藹,寬厚仁慈,同情貧苦的人。她任勞任怨,每天天還沒亮就第一個起身,從不打罵孩子,也從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在她的影響下,雖然在這樣的二十幾人的大家庭里,家庭成員相處都很和睦。雖然自己并不富裕,還周濟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自己很節(jié)省,也嚴格管束孩子,不允許他們沾染煙酒。作者由衷地贊揚道:“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tài)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母親又是一位堅強不屈,有樸素的階級意識和反抗精神的勞動婦女。當災難來臨,她表現(xiàn)得特別堅韌和剛強。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連年旱災,逼得許多農民饑餓、破產(chǎn),不得不成群結隊去“吃大戶”,遭到官兵兇殺毒打,血濺四五十里,哭聲動天。這是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是作者家庭不幸遭遇的社會背景。作者的家庭也未能幸免于難?!皟H僅吃些小菜葉,高梁,通年沒吃過白米”,地主還變本加利,要在租種的地上加租,辦不到就威脅著要作者一家退佃,搬家。一家人哭泣著連夜分散,分兩處住下。天災人禍接踵而至。不但未使母親灰心,相反,“她對窮苦農民的同情和對為富不仁者的反感卻更強烈了”。 這種堅毅不屈愛憎分明的品質,給了作者很大的影響,作者寫道:“母親沉痛的三言兩語的訴說以及我親眼見到的許多不平事實,啟發(fā)了我幼年時期反抗壓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決心尋找新的生活。” 母親是有見地的,她寧可節(jié)衣縮食,也要培養(yǎng)作者讀書,以“支撐門戶”,不受或少愛地主豪紳的欺壓。這是當時勞動人民擺脫生存困境,反抗不合理的壓迫剝削制度的正當愿望和要求。學費是東挪西借來的,寧可負債,母親仍支持我讀書,這正是母親不屈性格的表現(xiàn)。 母親識大義,顧大局。當作者瞞著母親,遠走云南,參加革命,獻身于改造中國的進步事業(yè),她不但不反對,還給了作者許多安慰和勉勵。當作者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有一段時間,與家里完全音訊隔絕,母親就靠那30畝地獨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直到抗戰(zhàn)結束。作者對此滿懷感激,深情寫道:“母親知道我所做的事業(yè),她期望著中國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們黨的困難,依然在家里過著勤苦的農婦生活。”兩個知道,表明母親深明大義,支持兒子革命,盼望革命成功。 可見,母親是一位明理、顧全大局的人。作者在即將結束回憶時,又特別強調了“母親最大的特點是一生不曾脫離過勞動”,“離開土地就不舒服”。并再舉兩個小例──“生我前一分鐘還在灶上煮飯”,年老“仍不輟勞作,尤喜紡棉”。 母親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勞動婦女,從她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我們中華民族那種吃大苦耐大勞的傳統(tǒng)美德,母親的一生,既平凡又偉大,令人欽佩和敬仰。 第三部分,14至17自然段。第二部分中作者以質樸的文筆,細述母親點點滴滴的事跡以及她言傳身教對作者的影響。這一部分,是對上文的概括,以議論抒情為主,再次申明母親對作者的教育和影響,并表達作者決心以獻身于革命事業(yè)來報答母親深恩的信念。 母親對作者的影響,概括有三:一是“教給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jīng)驗”,二是“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三是“教給我生產(chǎn)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為此,作者反復強調:“我應該感謝母親”,正是因為母親給予作者寶貴的精神財富,才使作者感激不盡,作者深入闡述說:“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認識,只有這種知識,這種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財產(chǎn)?!? 由此,母親的逝去更使作者不勝悲痛:“母親現(xiàn)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但是,作者深深懂得,人類的歷史,正是像母親這樣平凡而偉大的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自己獻身的民族解放事業(yè),正是為千百萬像母親一樣的勞苦大眾謀福利,這曾得到母親的理解和支持,也符合母親的愿望與理想,所以,作者將對母親的追思和感恩與熱愛民族熱愛人民熱愛革命事業(yè)的高尚情感融合,他堅定表示:“我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xù)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chǎn)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边@鏗鏘有力的話語,使我們看到一位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寬闊博大的胸襟,給后人以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愿母親在地下安息!是紀念性文章常用的自然而又深情的結尾。 三、寫作特點 1、開門見山 文章第一部分,以樸實無華的三句話開篇:“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愛我母親。特別是她勤勞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奔冉淮宋恼碌膶懽骶売桑指叨雀爬四赣H勤勞一生的特點,成為全篇回憶母親優(yōu)秀事跡的一個十分清晰的總的樞紐。高爾基曾說過,在寫作中,開頭的第一句是最困難的。它如音樂中的定調一樣,往往要費好長的時間才能找到。這個簡潔明朗的開頭,給全篇定下了自然樸實的基調,形成一種質樸洗練的風格。 2、事例典型 作者沒有用完整的情節(jié)、細致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而是通過具體事例,來展現(xiàn)人物形象。如母親每天的勞碌,作者寫道:“從我能記憶時起,總是天不亮就起床?!赣H把飯煮了,還要種田,種菜,喂豬,養(yǎng)蠶,紡棉花。因為她身體高大結實,還要挑水挑糞?!边@里展示的是母親最平常的一天的勞作內容,母親的勤勞辛苦不言自明。又如第7自然段中“每天天還沒亮,母親就第一個起身,接著聽見祖父起來的聲音,接著大家都離開床鋪,”喂豬的喂豬,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這里寫家人起床,用語錯落有致。寫家人勞作,井然有序,句式整齊,表現(xiàn)了母親及家庭其他成員勤勞樸實的生活。 3、線索清晰 母親勤勞一生,是全文敘事線索。從家史寫起,依時間順序依次介紹了作者從小到大看到的母親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對自己方方面面的教育和影響,“是個好勞動”“聰明能干”“性格和藹”“同情貧苦的人”及支持勉勵作者獻身進步事業(yè)等動人事例,恰當自然地突出了這位革命母親的最大特點:熱愛勞動,支持革命。 4、夾敘夾議 文章在敘述母親的事跡時,適當穿插了必要而且精當?shù)淖h論,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種議論是以作者自身的切實感受為基礎的,寫來具體、詳實,讀著親切、感人。如寫母親一共生了13個兒女,但因為“家境貧窮”,不得不忍痛溺死了5個。這種苦難的遭遇,是多么觸目驚心啊。作者議論道:“這在母親心里是多么慘痛悲哀和無可奈何的事情??!”用不著詳敘母親其它方面的苦難,僅此一例就概括出舊中國千百萬勞動婦女牛馬不如的悲慘處境。如寫自己幼年時期看到母親如此勞碌,也自然而然地受到影響,養(yǎng)成了勞動習慣,掌握了勞動的技能,學得了生產(chǎn)知識,作者說:“這個時期母親教給我許多生產(chǎn)知識?!痹偃鐚懩赣H善良的個性,她任勞任怨,性格和藹,同情窮人,管束子女,作者總結道:“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tài)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當家庭面對天災人禍,母親的堅強不屈再次感染了作者:“母親沉痛的三言兩語的訴說以及我親眼見到的許多不平事實,啟發(fā)了我幼年時期反抗壓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決心尋找新的生活?!币约拔恼履┪矌锥蔚淖h論更是深化了主題。 5、情真意摯 文章中沒有華麗的辭藻和過分的渲染,但深深打動讀者,是所謂“樸實見真情”?!拔覑畚夷赣H”“母親知道我所做的事業(yè),她期望著中國民族解放的成功”“母親年老了,但她永遠想念著我,如同我永遠想念著她一樣”。“但我獻身于民族抗戰(zhàn)事業(yè),竟未能報答母親的希望”“母親現(xiàn)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愿母親在地下安息”。這一聲聲傾吐,一聲聲呼喚,激情炙人,一聲更比一聲感人?!澳赣H”,這是一個多么可親可敬的稱呼。作者的母親是一位值得人人敬愛的女性,所以作者懷念母親的深情,處處感染著讀者。 【重點段研讀】 母親現(xiàn)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chuàng)造了和創(chuàng)造著中國的歷史。我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xù)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chǎn)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這一段文字質樸莊重,文如其人,是一位山岳般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的優(yōu)秀兒子,在抒寫他對母親深摯的孝心能以及他對民族解放事業(yè)矢志不渝的追求。 全段分三個層次,一抒哀痛之情,二評母親的價值,三表自己的決心,寫得深沉、簡練。 第一句與本文開頭呼應。開頭說“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這里將“去世”改為“離我而去”,將“悲痛”改說“哀痛”,變換用詞,避免單調。前后呼應的兩句,把全文籠罩在一種深沉哀痛的氛圍之中?!半x我而去了”,語中已包含哀痛之情,而作者心中的哀痛之情不能自已,接著又寫“我將永不能再見他一面了,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語句一再抒寫,感情的抒發(fā)極為深沉、飽滿。這位堅強的革命家對母親懷著一顆摯愛之心,令人敬愛。 接著,作者評價母親的一生,“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既非常謙遜,又非常深刻。這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評價勞動人民的歷史作用,“正是這千百萬人創(chuàng)造了和創(chuàng)造著中國的歷史”,“創(chuàng)造了”是指過去,“創(chuàng)造著”是說現(xiàn)在,這種評價不但是冷靜的哲學的思考,而且飽含了熱愛人民、忠于人民的感情。朱德同志把自己的母親放在普天下勞動人民中間,通過對勞動人民的評價來評價自己的母親,話是說得很合適的。 接下來是一句設問,“我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思呢?”這是在沉痛的哀悼中更深一步的思考,作者把古代圣賢之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會理想在革命的意義上發(fā)揚光大了,表現(xiàn)了一種最崇高最美好的革命情操?!拔覍⒗^續(xù)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1944年尚處于抗日戰(zhàn)爭階段,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所以突出“民族”,表現(xiàn)一種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當時朱德同志已年近花甲。“繼續(xù)”一詞表現(xiàn)了老當益壯、矢志不渝的堅強決心?!氨M忠”既是一種感情,又是一種實踐,用詞非常準確凝練。第二個“盡忠”,是“盡忠于我們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chǎn)黨”,用了一個復指成分“我們民族和人民的希望”,將上下句有機聯(lián)系起來了,同時表明了黨和民族、和人民的關系,表明了對黨的堅定信念。兩個“盡忠”的目的是“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這一句不說“使千百萬勞動人民”而說“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既與紀念母親的主題聯(lián)系了起來,又體現(xiàn)了母親生前的希望,體現(xiàn)了自己愛母親與愛天下勞動人民完全一致的感情?!翱鞓贰币辉~非常樸實,大眾化,含義又是非常豐富,非常含蓄,黨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都能包含其中,也避免了在紀念文字中多講道理。最后說“這是我能做到的”,“能”就是信心,接著在“能”字前面又加上“一定”,“一定能做到的”,表達了無比堅定的信心,收束非常有力。由此我們可以充分認識朱德同志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懷。 【解題指導】 一、辨析近義詞的不同含義,選詞填空 1、勤勞 勤苦 a我愛我母親,特別是她( )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 b她知道我們黨的困難,依然在家里過著( )的農婦生活。 2、管束 管教 a父親有時吸點旱煙,喝點酒;母親( )著我們,不允許我們染上一點。 b這個小男孩需要嚴加( ),他經(jīng)常惡作劇,攪得班里烏煙瘴氣。 3、期望 希望 a我獻身于民族抗戰(zhàn)事業(yè),竟未能報答母親( )。 b母親知道我所做的事業(yè),她( )著中國民族解放的成功。 4、和睦 和藹 a她性格( )沒有打罵過我們,也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 b因此,雖然在這樣的大家庭里,長幼、伯叔、妯娌相處都很( ) 5、周濟 救濟 a母親同情貧苦的人,雖然自己不富裕,還( )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 b云南發(fā)生地震,政府向全國發(fā)出緊急呼吁,八方( )難民。 6、隔絕 斷絕 a大革命失敗了,我和家庭完全( )了。 b我們志不同,道不合,終于( )了來往。 7、滋味 風味 a這首詩很有民歌( )。 b這類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飯食,母親卻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來有( )。 8、悄悄 默默 a記得那時我從私塾回家,常見母親在灶上汗流滿面地燒飯,我就( )把書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b每逢放假的時候,我們就更不愿離開她。我還記得,放假前我( )地站在她的身邊,看她收拾這樣那樣東西的情景。 解題指導:辨析近義詞的不同含義,要抓住不同的語素,并根據(jù)上下文,具體把握應填詞語在句中的含義。 第1題,a句填“勤勞”,b句填“勤苦”?!扒趧凇笔切燎趧谧?,不辭勞苦的意思,用于概括母親一生最大的特點比較準確:“勤苦”是辛勤勞苦的意思,雖然兒子已任高官,但母親勞動慣了,離不開土地,她就靠30畝地獨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其繁忙勞作的辛苦是顯而易見的,用“勤苦”來修飾她的農婦生活最為準確。 第2題,a句填“管束”,b句填“管教”。兩個詞的差別是:“管束”是加以約束,使不越軌,“管教”有管束教導的意思。從原文看,母親不希望孩子沾染煙酒等不良嗜好,因此用強調“約束”意的“管束”最為妥當;b句使用“管教”,強調了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 第3題,a句填“希望”,b句填“期望”?!跋M庇米髅~詞性時指盼望實現(xiàn)的某種情況或達到的某種目的,與“愿望”同義;“期望”指對未來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 a句填“希望”,與謂語動詞“報答”搭配恰當,一般不說“報答期望”;b句填“期望”因有期待等待之意,可以加上緊跟其后的時態(tài)助詞“著”,并與賓語“成功”搭配妥當,填“希望”則顯得很別扭。 第4題,a句填“和藹”,b句填“和睦”。“和藹”意為態(tài)度溫和,容易接近;“和睦”指相處融洽友愛,不爭吵。前者特指人的性格,后者指人與人的關系,兩詞很容易區(qū)分。 第5題,a句填“周濟”,b句填“救濟”。“周濟”指對窮困的人給予物質上的幫助,“救濟”特指用金錢或物資幫助災區(qū)或生活困難的人。兩詞使用的對象不同。a句母親幫助貧苦的窮人,用“周濟”最準確;b句指對地震受災地區(qū)的物質幫助,用“救濟”恰當。 第6題,a句用“隔絕”,b句填“斷絕”?!案艚^”指由于客觀條件的阻隔而隔斷、斷絕?!皵嘟^”指原來有聯(lián)系的失去聯(lián)系,有主動切斷之意。作者與母親由于戰(zhàn)亂而導致音訊不相通,因而用“隔絕”;b句是由于主觀意見不合而斷交,所以用“斷絕”。 第7題,a句用“風味”,b句用“滋味”?!帮L味”指事物的特色,“滋味”指味道或心理感受。a句中指該詩具有民歌的特色,所以用“風味”;b句指母親將十分簡陋的飯菜做得很好吃,因此用“滋味”。 第8題,a句填“悄悄”,b句填“默默”?!扒那摹敝笡]有聲音或聲音很低或行動不讓人知道,“默默”指不說話,不出聲。a句寫幼年朱德體貼母親,從小養(yǎng)成自覺勞動的習慣,主動在放學后幫媽媽做事,用“悄悄”有不讓母親知道的意思;b句寫少年魏巍對老師蔡蕓芝先生的依戀,在放假前因為要和老師分離一個假期而心里戀戀不舍的感情,“默默”中含有千言萬語無從表達之意。 二、不是并列短語作主語的句子是( ) A.她對貧苦農民的同情和對為富不仁者的反感卻更強烈了。 B.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tài)度,至今還在我心目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C.這個時期母親教給我許多生產(chǎn)知識。 D.那時鄉(xiāng)間豪紳地主的欺壓,衙門差役的橫蠻,逼得母親和父親決心節(jié)衣縮食培養(yǎng)出 一個讀書人來“支撐門戶”。 解題指導:本題答案C。C句的主語是“母親”謂語是“教給”,有兩個賓語中心語,一是“我”,一是“知識”,屬于復雜單句雙賓語的情況。其余ABD句的主語,均由兩個偏正短語并列構成,是并列短語作主語的情況,各句主語的中心語都是兩個,A句為“同情”和“反感”,B句為“習慣”和“態(tài)度”,D句為“欺壓”和“橫蠻”。D句的謂語“逼”后面有一個很長的補語,是主謂短語作補語的情況。 三、下列各句是復句的是( ) A.這類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飯食,母親卻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來有滋味。 B.我到云南后,從家信中知道,我母親對我這一舉動不但不反對,還給我許多慰勉。 C.在這條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認識:只有這種知識,這種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財產(chǎn)。 D.外祖母大人因年老關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輟勞作,尤喜紡棉。 解題指導:本題答案為D。D句是一個二重復句,第1層在“但”前,是轉折關系,前一分句中間劃分,是因果復句,后一分句是一個遞進復句。其余ABC句為單句。A句的主語是“這類……飯食”,謂語是“母親卻能……有滋味”,由主謂短語充當謂語。B句主語是“我”,謂語是“知道”,后面的一個遞進復句是“知道”的內容,是賓語。C句與B句相似,主語是“我”,謂語為“認識”,冒號后全為賓語,由一個主謂短語充當。-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回憶我的母親 2019-2020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回憶我的母親教學設計2 語文版 2019 2020 年級 語文 上冊 回憶 母親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328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