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 3.3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新版)粵教滬版.doc
《八年級物理上冊 3.3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新版)粵教滬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八年級物理上冊 3.3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新版)粵教滬版.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3.3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學(xué)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1.(xx?蘭州)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如圖所示,選用的實驗器材如下:一塊薄平板玻璃、兩個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和B、與A大小不同的跳棋子C、刻度尺和白紙。則下列與實驗相關(guān)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平面鏡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B.選用薄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鏡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C.利用現(xiàn)有器材可探究:像與物是否等大 D.若A與B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則B一定與A的像重合 2.(xx?溫州)如圖為玩具鳥在平面鏡中的成像示意圖。下列能改變像位置的是( ) A.豎直上移玩具鳥 B.豎直下移平面鏡 C.人向平面鏡靠近 D.像與鏡間放一木板 3.(xx?綿陽)在鞋店試穿新鞋時,小明直立面向豎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試鞋鏡”,看不到鏡中自己腳上的新鞋。小明做一下動作,能夠讓他看到鏡中自己腳上的一只鞋或者兩只鞋的是( ?。? A.站在原地下蹲 B.保持直立靠近“試鞋鏡” C.站在原地豎直向上提起一只腳 D.保持直立遠離“試鞋鏡” 4.(xx?達州)學(xué)校大門旁豎直放置了一塊平面鏡,小張同學(xué)逐漸靠近平面鏡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張的像逐漸變大 B.小張想通過平面鏡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則平面鏡的高度至少為整個身高的一半 C.小張在平面鏡中看見了小王,則小王在平面鏡中看不見小張 D.小張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 5.(xx?菏澤)下列關(guān)于平面鏡成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平面鏡成像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 B.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 C.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D.人越靠近平面鏡,人在平面鏡中的像就越大 6.(xx?臺州)如圖是驗證“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其中A為玻璃板前點燃的蠟燭,B為玻璃板后未點燃的蠟燭。有關(guān)本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玻璃板應(yīng)該與桌面垂直 B.實驗宜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 C.眼睛應(yīng)從B一側(cè)觀察成像情況 D.蠟燭燃燒較長時間后像物不再重合 7.(xx?揚州)平面鏡成像實驗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用光屏可以呈現(xiàn)虛像 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C.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有關(guān) D.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平面鏡的大小有關(guān) 8.(xx?德陽)對一些實例和對應(yīng)解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看見水中的魚兒﹣﹣光的直線傳播 B.太陽下人影相隨﹣﹣光的反射 C.近視眼鏡的鏡片﹣﹣凸透鏡 D.用鏡子增大空間感﹣﹣平面鏡成像 9.(xx?高郵市一模)一個人站在平面鏡前,當(dāng)他向平面鏡走近時,則( ?。? A.像變大,像與人間的距離也變大 B.像變小,像與人間的距離也變小 C.像大小不變,像與人間距離也不變 D.像大小不變,像與人間距離變小 10.(xx?高青縣一模)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在白紙上豎直放置一塊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只點燃的紅色蠟燭A,再另取一只未點燃的紅色蠟燭B放在成像處,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紅色蠟燭看上去是紅色,是因為它吸收紅光,反射其它色光造成的 B.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用紙板可以承接到蠟燭A的像 D.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取決于物體的大小 二.填空題(共6小題) 11.(xx?泰安)小芳站在平面鏡前,當(dāng)她遠離平面鏡時,她在鏡中像的大小會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2.(xx?懷化)小明身高1.6m,站在距平面鏡3m處,能夠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則他的像高 m,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 m。 13.(xx?玉林)如圖甲所示,玉林園博園的彩虹橋橋面距湖面3米,它的“倒影“距橋面 m.如圖乙所示,是從平面鏡中看到的掛鐘,掛鐘顯示的實際時間是 。 14.(xx?市中區(qū)校級自主招生)一只燕子在水深2m的平靜湖面上飛過,當(dāng)燕子距水面6m時,它在水中的“像”距離水面 m。 15.(xx?朝陽區(qū)校級一模)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3m處,他在鏡中的像距離平面鏡 m,人若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鏡靠近,則像相對于平面鏡的速度 m/s。 16.(xx?姜堰區(qū)一模)如圖所示,某同學(xué)的身高為1.70m,站在豎直的平面鏡前1m處,他在鏡中的像是 ?。ㄌ睢皩崱被颉疤摗保┫?,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 m,當(dāng)他以0.5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過程中,他在鏡中像的大小將 ?。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三.作圖題(共2小題) 17.(xx?黔南州)畫出圖中S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過P點的光路。 18.(xx?上海)在圖中,根據(jù)給出的AB,作出它在平面鏡中成的像。 四.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 19.(xx?連云港)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我們一般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這樣既能看見物體的像,也能透過玻璃板看見另一側(cè)的物體,便于確定物體像的位置但在實驗中,由于玻璃板前后兩個面都能成像,并且玻璃板的厚度對研究成像規(guī)律也有影響。聰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兩塊小鏡子(該平面鏡的前表面為反射面)也完成了實驗,小明的實驗步驟如下: (1)如圖甲所示,將兩塊平面鏡分開一定距離固定于不銹鋼框架上,將鉛筆A放在平面鏡前,可以看見鉛筆通過平面鏡成上下兩段不完整的 像(選填“虛”或“實”),此像雖然不完整,但比玻璃板成像要 。 (2)小明用與鉛筆A完全一樣的鉛筆B找到了鉛筆A像的位置,他具體的操作是: 。 (3)為了消除平面鏡厚度對物距和像距測量的影響,小明用圖乙的方法測出了物距和像距,圖丙為圖乙的簡化圖,圖丙中 表示像距(選填“BD”或“BC“)。 20.(xx?鐵西區(qū)模擬)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如圖甲所示,在桌面上鋪一張圖象紙,在紙 的中間沿橫線豎直放置一塊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把一支點燃的蠟燭 A 放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另一支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 B,豎立在玻璃板后,移動位置,使B 跟A的像重合。 (1)選擇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 ,通過圖象 紙可以方便準確地得出結(jié)論,像距 物距。(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蠟燭 B 與 A 的像重合,說明像與物大小 ?。ㄟx填“相等”或“不相等”)。 (3)玻璃板后不點燃的蠟燭 B,卻好像點燃了,說明像是 ?。ㄟx填“實”或“虛”)像,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 (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4)如圖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實驗中會出現(xiàn)的情況是 。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1.解:A、平面鏡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正確; B、使用平面鏡時,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確定像的位置,用薄平板玻璃時,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確定出像的位置,而且能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故B正確。 C、兩個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和B,實驗時像與物完全重合,利用現(xiàn)有器材可探究:像與物是否等大,故C正確。 D、若A與B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玻璃板如果不垂直桌面,則像和物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找像的位置時,像與蠟燭不能重合,故D錯誤。 故選:D。 2.解:A、豎直上移玩具鳥,玩具鳥和平面鏡的位置關(guān)系發(fā)生變化,所以像的位置也改變,故A正確; B、豎直下移平面鏡,玩具鳥和平面鏡的位置關(guān)系發(fā)生變化,所以像的位置沒有改變,故B錯誤; C、人向平面鏡靠近,玩具鳥和平面鏡的位置關(guān)系發(fā)生變化,所以像的位置沒有改變,故C錯誤。 D、像與鏡間放一木板,玩具鳥和平面鏡的位置關(guān)系發(fā)生變化,所以像的位置沒有改變,故D錯誤。 故選:A。 3.解:根據(jù)圖示,要想看到鏡中的新鞋,就要使眼睛看到新鞋成的像;也就是說鞋子反射的光線經(jīng)過平面鏡反射后必須能進入人的眼中。 A、由圖可以看出:站在原地下蹲,可以看到鏡中的鞋;故A正確; B、保持直立靠近“試鞋鏡”,如果原來看不到,靠近后依然無法看到。故B錯誤; C、站在原地豎直向上提起一只腳,入射角減小,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減?。ǚ瓷涔饩€偏低),反射光線始終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故C錯誤; D、若人離鏡子遠一些,像也會離鏡子遠一些,同時入射角減小,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減小(反射光線偏低),反射光線始終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故D錯誤。 故選:A。 4.解:A、小張同學(xué)逐漸靠近平面鏡的過程中,其大小不變,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知物像大小相等,故小張的像大小不變。故A錯誤; B、人若能從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需滿足的條件是:人的頭項和腳射出的光,經(jīng)鏡子反射后都能進入人的眼睛,即人像的上、下兩端與眼睛的連線必須都穿過鏡子。假設(shè)小張的身高為1.6m。 如圖所示,AB表示人的全身,C點表示人眼的位置。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人的像AB.將A和C,B和C分別用直線連接起來。則EF就是鏡子至少應(yīng)具有的長度。 因為A′B′∥EF∥AB,且D為AA′的中點; 所以E、F分別為A′C、B′C的中點; 所以EF為△A′B′C的中位線; 所以EF=A′B′=AB=1.6m=0.8m。 故小張想通過平面鏡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則平面鏡的高度至少為整個身高的一半,故B正確; C、因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小張在平面鏡中看見了小王,小王也能在平面鏡中看見小張。故C錯誤; D、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知,小張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故D錯誤。 故選:B。 5.解:A、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故A錯誤; BC、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故C正確、B錯誤; D、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同,所以物體離平面鏡越近,所成的像大小不變,故D錯誤; 故選:C。 6. 解:A、實驗時玻璃板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后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就無法驗證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應(yīng)與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A正確; B、在比較明亮的環(huán)境中,很多物體都在射出光線,干擾人的視線,在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蠟燭是最亮的,蠟燭射向平面鏡的光線最多,反射光線最多,進入人眼的光線最多,感覺蠟燭的像最亮。所以在比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實驗,故B正確; C、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yīng)在蠟燭A一側(cè)觀察,在蠟燭B的一側(cè)不能看到蠟燭A的像;故C錯誤; D、平面鏡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蠟燭燃燒較長時間后像物不再重合,故D正確。 故選:C。 7.解:A、光屏能承接實像,虛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故A錯誤; B、由于玻璃板是透明的,所以用玻璃板既能反射光線,又能透射光線的特點,這樣可以方便的確定像的位置,故B正確; CD、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平面鏡的大小都沒有關(guān)系,故CD錯誤。 故選:B。 8.解:A、看見水中的魚兒是由于光在水面發(fā)生折射形成的虛像,不是光的直線傳播,故A錯誤; B、太陽下人影相隨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不是光的反射,故B錯誤; C、近視眼鏡的鏡片對光的發(fā)散作用,屬于凹透鏡,故C錯誤; D、用鏡子增大空間感是利用了平面鏡成像,故D正確。 故選:D。 9.解:人在平面鏡中的像的大小與人等大,所以無論怎樣走動,像的大小不變; 當(dāng)人走近鏡子時,他距鏡子的距離減小,所以他的像與鏡子距離也減小,因此像與人的距離變小。 故選:D。 10.解:A、不透明的物體只反射與物體顏色一致的色光,因此紅色的蠟燭看上去為紅色是由于它吸收其它色光、反射紅光引起的,故A錯誤; B、我們能透過玻璃板看見“蠟燭B”實際上是光線經(jīng)過兩次折射所形成的虛像,故B錯誤; C、平面鏡成的是虛像,虛像不能呈現(xiàn)在紙板上,故C錯誤; D、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故D正確。 故選:D。 二.填空題(共6小題) 11.解:當(dāng)小芳遠離平面鏡時,她的大小不變,根據(jù)物像大小相等可知,她的像大小不變。 故答案為:不變。 12.解:(1)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和物體形狀大小相同,所以身高1.6m的小明同學(xué)她在鏡中的像高仍然為1.6m; (2)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知,像和物體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當(dāng)人到鏡面的距離3m時,像到鏡面的距離也為3m; 故答案為:1.6;3 13.解:平靜的水面相當(dāng)于平面鏡,彩虹橋的像和彩虹橋到水面的距離相等,都是3m,所以它的“倒影“距橋面6m。 方法一: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即物像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作出平面鏡中鐘表指針的實際情況,如下圖,可以看到鐘表的實際時間是7:25。 方法二:把試卷翻過來,注意上下不要顛倒,直接從試卷的反面看鐘表的實際時間是7:25。 故答案為:6;7:25。 14.解:已知燕子距水面6m,根據(jù)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可知,它在水中的“像”距水面的距離也是6m。 故答案為:6。 15.解:人到平面鏡距離是3m,根據(jù)物像到平面鏡距離相等,所以人的像到平面鏡也是3m。 物像到平面鏡距離相等,物像向平面鏡靠近的速度是相同的。人若以0.5m/秒的速度向平面鏡靠近,像以0.5m/秒的速度向平面鏡靠近。 故答案為:3;0.5。 16.解: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是由于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點,所以某同學(xué)在鏡中的像是虛像; 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各對應(yīng)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所以,由他到平面鏡的距離為1m可得鏡中所成的像與平面鏡之間的距離為1m; 因為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形狀、大小相同,當(dāng)他以0.5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過程中,他在鏡中像的大小將不會改變。 故答案為:虛;1;不變。 三.作圖題(共2小題) 17.解:過鏡面作出點S的對稱點S′,即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的像,連接S′P與鏡面交于O點,即為入射點(反射點),連接SO就得到入射光線,如下圖所示: 18.解:先作出端點A、B關(guān)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成的像,如下圖所示: 四.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 19.解:(1)鉛筆射向平面鏡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不能會聚成像,而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在一起形成虛像; 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平面鏡只能反射光,故用平面鏡反射的光多,成像清晰; (2)為了確定像的位置,小明將鉛筆B放在平面鏡后,使B與A的像看起來是一個完整的鉛筆; (3)AD是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即物距,根據(jù)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知,BD是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即像距。 故答案為:(1)虛;清晰;(2)將鉛筆B放在平面鏡后,使B與A的像看起來是一個完整的鉛筆;(3)BD。 20.解:(1)實驗過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在物體一側(cè),既能看到蠟燭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蠟燭A的蠟燭B,當(dāng)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時,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從而便于比較物像大小。平面鏡成像特點之一:像距等于物距; (2)實驗時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一支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點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當(dāng)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時,可以比較物像大小關(guān)系; (3)玻璃板后不點燃的蠟燭 B,卻好像點燃了,說明像是虛像;實像和虛像的重要區(qū)別是實像能用光屏上承接,虛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 (4)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無論怎樣移動另一支蠟燭都不能與像重合。 故答案為: (1)位置;等于; (2)相等; (3)虛;不能; (4)蠟燭 B 與蠟燭 A 的像不能重合。-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八年級物理上冊 3.3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新版粵教滬版 年級 物理 上冊 探究 平面鏡 成像 特點 新版 粵教滬版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3345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