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語文七上《17貓》[缐老師]【市一等獎】優(yōu)質(zhì)課》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部編人教語文七上《17貓》[缐老師]【市一等獎】優(yōu)質(zhì)課(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貓》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詞語,掌握重點詞語的讀音、字形并學會運用。 2.朗讀課文,歸納要點,分析三只貓的個性、命運異同。 3.通過“人眼看貓”“貓眼看人”“人眼看人”從動物視角體會作者感情,思考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過程與方法 1.設計學案,安排學生查找相關資料預習交流,增強對課文的感性認識。 2.小組合作探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3.延伸拓展,培養(yǎng)學生思考動腦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達同情、憐愛弱小者的思想,激發(fā)學生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感情。 教學重點 概括并比較三只貓的不同來歷、外形、特點和人對貓的
2、情感態(tài)度,揣摩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同情、憐愛弱小者的思想,激發(fā)學生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賞析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微課視頻 教學過程 一、圖片欣賞、創(chuàng)景導入 我們這一單元學習的課文,都是關于什么的(動物)?動物是人類的生存伙伴,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組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圖片。 那么,我們生活中有沒有和動物相處的故事呢?誰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呢? (學生分享自己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 今天我們讀到的是一個關于貓的故事。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小動物,很多家庭因為貓惹人喜愛而養(yǎng)它。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yǎng)過三只小貓。從養(yǎng)
這三只小貓的過
3、程中,他領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樣的哲理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鄭振鐸的《貓》,去聆聽一段生動感人的,養(yǎng)貓的故事,體驗一種讓人反省的,養(yǎng)貓的快樂與傷悲。 我們再來欣賞一組可愛小貓的圖片。 二、預習交流、檢查字詞 1. 慫恿(sǒng yǒng):鼓動別人去做某事。 2. 悵(chng)然:不愉快的樣子。
3. 蜷(qun)伏:彎著身體窩著。 4. 悲楚(chǔ):悲傷凄楚。 5. 懲(chng)戒:通過處罰來警戒。6. 妄(wng)下斷語:胡亂地說出斷定的話。 三、品讀文本,明確目標 出示要求: 1.從來歷、外形、特點和人對貓的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說說
4、三只貓的生存狀況。 2.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一下課文中的人物形象:人和貓 (1)課文中的人是如何看待貓的(貓的故事、貓的特點、人對貓的情感態(tài)度)? (2)假如你是貓,你如何看待課文中的人(三妹、周家丫頭、抓貓的人、 “我”)? (3)我們?nèi)绾慰创n文中的人(重點看“我”)? 四、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朗讀課文、感知文意,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合作交流后每組選代表發(fā)言,自主完成學習任務。 (一)人眼看貓 1.一看 貓的故事,看看這幾只貓身上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第一只貓:從隔壁家抱來的貓,后來病死了 第二只貓:從舅舅家要來的貓,最終被人抱走了 第三只貓
5、:流浪到家的貓,被主人懷疑吃了鳥,被棒打,最終冤死 看貓結(jié)論:襯托讓故事更感人。 2.二看 貓的特點 第一只:很活潑 第二只:更有趣、更活潑 第三只:不活潑,天生憂郁,懶惰 看貓結(jié)論:仔細觀察,抓住特點,細致描繪。 3.三看 人對貓的情感態(tài)度 第一只:喜愛 一縷的酸辛
第二只:寵愛 悵然、憤恨 好久不養(yǎng)貓 第三只:不太喜歡 若有若無 自責、難過 永不養(yǎng)貓 看貓結(jié)論:要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 (二)貓眼看人 1.三只貓眼中的其他人 三妹:愛我們,但更愛漂亮的我們的人 周家的丫頭:冷漠,對我們不聞不問
6、的人 抓貓的人:自私自利,給我們帶來痛苦的人 其他的人:不大喜歡我們的人 2.三只貓眼中的“我” 喜歡我們,并且是我們悲劇的見證者 不太喜歡我,還冤枉我,他的武斷直接造成我的悲劇 (三)人眼看人 1.我們應怎樣看待文中的“我” 面對一只被自己傷害的小貓,也許很多人會不以為然。可是“我”卻愧疚,懺悔,深深自責。這種自省精神是一種道德素質(zhì)的體現(xiàn),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文中的“我”是一個善良的、正義的、嚴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識分子。 2.看看作者 鄭振鐸(du)(1898-1958)著名文學史家,文物考古學家、作家。原名木官,字警民。筆名西諦、鄭源新、落雪。他把文學比作“
7、人生的鏡子”,主張文學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他創(chuàng)辦的《兒童世界》作為“五四”后誕生的第一本兒童文藝周刊,曾一掃當時少兒期刊成人化的弊病,為我國現(xiàn)代兒童讀物的發(fā)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鄭振鐸先生的名字,正是他文品的一個真實寫照:“振鐸——敲響警鈴,警醒世人”,龍應臺先生對于作家的觀感:“壞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見愚昧,偉大的作家使你看見愚昧的同時認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憫?!?鄭振鐸先生就是這樣偉大的作家。 3.看看其他有良知的人 但不知為什么,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因為吃了他的香油和雞蛋?因為他來表示感謝,我卻拿錢去侮辱他?都不是。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
8、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楊絳《老王》 我不能保護一條小狗,我感到羞恥;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諒自己!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說: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巴金《小狗包弟》 五、讀文本、明心聲 學生跳讀15—34段,思考兩個問題: 1.在這個案件中,貓主人錯在哪里? 2.你從這個案件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今日說法》、案情重現(xiàn) “芙蓉鳥事件”引起了《今日說法》欄目的關注。 播放學生拍攝的微課視頻《今日說法》 1.主持人回顧案情: (1)案發(fā)現(xiàn)場情況:鳥兒死了一只,一條腿被咬去,
9、籠板上都是血。羽毛松散著,好像它曾跟它的敵人掙扎了許久。 (2)犯罪嫌疑人:那只丑貓 (3)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①案發(fā)前的表現(xiàn):對黃鳥似乎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對鳥籠凝望著。 ②案發(fā)后的表現(xiàn):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 (4)對犯罪嫌疑人的懲罰方式:拿起樓門旁倚著的一根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還以為懲戒得不夠。 (5)事實真相:被一只黑貓吃了,而不是那只丑貓。 (6)案件定性:冤案 2.嘉賓:第三只貓、貓主人 主持人(對貓主人):(1)您怎么知道就是那只貓吃了鳥呢 ? (2)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您的心情是怎樣的? (重點品讀文中抒發(fā)作者懺悔之情的句子) 主持
10、人(對貓):如果有機會,你想對主人說些什么呢? 七、品真情、說體會 案件反思: 1.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 貓主人的心情是怎樣的? 2.你從這個事件中,得到什么啟示?
八、拓展延伸 1.廣東小悅悅事件 路人的冷漠,讓我們很痛心; 拾荒阿姨的愛心、助人為樂,讓我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情。 2.北京中關村二小校園霸凌事件 敢于向校園霸凌說不;同學之間和睦相處。 九、課堂小結(jié) 通過學習本課你有哪些收獲? 1.同情弱小,關愛動物,善待生命。 2.明白做人的道理: (1)面對缺乏正義的事,不應不聞不問,要勇于站出制止,學會做一個正直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2)人們應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
11、,不能主觀臆測,妄下斷語,以致傷害無辜。 一節(jié)課很快結(jié)束了,但是文章帶給我們的思索卻是無窮的。貓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人對貓的態(tài)度就是人對人的態(tài)度,關注動物,善待生命,我們期待類似的悲劇不再發(fā)生。生命是一條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能忽視。希望同學們能從我做起,善待生命、同情弱小、關愛動物、關心弱勢群體! 十、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揣摩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 2.課后閱讀老舍《我家的貓》,梁實秋《貓的故事》、《白貓王子五歲》 等文章。 十一、結(jié)束語:(播放《讓世界充滿愛》的歌曲) 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十二、板書: 《貓》 鄭振鐸 人眼看人 人可欽可敬 貓眼看人 人可靠可依 人眼看貓 貓可愛可憐 善待生命、同情弱小、關愛動物
復制
文字已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