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訓練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Word版含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訓練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Word版含答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專題訓練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一、選擇題
(2015浙江卷)逆溫是在一定條件下出現(xiàn)的氣溫隨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現(xiàn)象。某校氣象興趣小組在10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對我國南方山區(qū)谷地進行逆溫測定。下圖為該小組多次觀測所得的逆溫時空變化平均結(jié)果。據(jù)此回答1~2題。
1.下列關(guān)于該地逆溫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逆溫強度近地面較大,向上減小
B.逆溫強度午夜達到最大,后減弱
C.逆溫現(xiàn)象日落前出現(xiàn),日出前消失
D.強逆溫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2.造成逆溫層上界峰值在時間上滯后于強逆溫層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存在晝夜差異
B.大氣散射反射在高度上
2、存在差異
C.空氣上下熱量傳遞存在時間差異
D.下墊面反射率在時間上存在差異
答案:1.A 2.C 解析:第1題,考查逆溫的特征。根據(jù)圖示可知,18時至次日6時,地面至50米高度為強逆溫層,向上則為逆溫層(強度較弱),故A項正確;逆溫強度在不同高度出現(xiàn)的時間不一,逆溫層上界峰值在時間上滯后于強逆溫層上界峰值,故B項錯誤;逆溫現(xiàn)象在16時前出現(xiàn),次日10時結(jié)束,而我國南方10月下旬日出時間早于7時,日落時間晚于17時,故C項錯誤;根據(jù)圖示可知,強逆溫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降速慢,故D項錯誤。第2題,考查逆溫的成因。地面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在晴朗無云的夜間,地面降溫快,貼近地面的大氣層
3、也隨之降溫,離地面越近,降溫越快,離地面越遠,降溫越慢,這種熱量傳遞的時間差異造成了逆溫層上界峰值在時間上滯后于強逆溫層上界峰值,故選C項。
湖陸風包括湖風(出湖風)和陸風(進湖風),是較大湖泊與陸地之間形成的以24小時為周期的地方性風。下圖示意位于洞庭湖東北部的岳陽市某日6~14時的氣溫與濕度變化。讀圖,回答3~5題。
3.該日,湖陸風的轉(zhuǎn)變及對應(yīng)的時刻是( )
A.陸風轉(zhuǎn)湖風 8:30~9:30
B.陸風轉(zhuǎn)湖風 10:00~11:00
C.湖風轉(zhuǎn)陸風 12:00~13:00
D.湖風轉(zhuǎn)陸風 13:00~14:00
4.湖陸風轉(zhuǎn)變的根本原因是( )
A.湖陸的熱力差
4、異 B.湖陸的濕度差異
C.湖陸的海拔差異 D.湖陸的面積差異
5.與夏季相比,冬季( )
A.陸風轉(zhuǎn)湖風提前 B.湖陸風轉(zhuǎn)變均提前
C.湖風轉(zhuǎn)陸風提前 D.湖陸風轉(zhuǎn)變均推遲
答案:3.B 4.A 5.C 解析:第3題,可以借助海陸風知識分析,若陸地氣溫高、湖泊氣溫低,則陸地為低壓區(qū)、湖泊為高壓區(qū),風由湖泊吹向陸地,即湖風,此時湖泊上空濕潤水汽吹向陸地,則岳陽市空氣濕度變大;相反則為陸風,岳陽市空氣濕度逐漸減小。圖中10~11時是濕度明顯變化的時間段,依上述分析可判斷答案。第4題,熱力差異導致氣壓差異,從而形成風向的轉(zhuǎn)變,即根本原因是湖陸的熱力差異。第5題,陸地氣溫
5、低于湖泊時吹陸風,湖泊氣溫低于陸地時吹湖風;湖風轉(zhuǎn)陸風時刻應(yīng)該在湖泊氣溫逐漸升高、陸地氣溫逐漸降低,且陸地氣溫低于湖泊時;由于洞庭湖冬季水域面積小、夏季面積大,所以洞庭湖冬季白天升溫快于夏季白天,則湖風轉(zhuǎn)陸風會有所提前。
(2016陜西咸陽???大氣污染物,特別是PM2.5一般都集中在對流層低層,也就是距離地面1~1.5千米的位置,這一層也叫做邊界層。在一天中,下午2時邊界層最高,距離地面1.5~2千米,晚上可能降低至200~300米。據(jù)此回答6~7題。
6.讀材料分析影響霧霾邊界層高度的直接因素是( )
A.太陽輻射 B.氣溫
C.地溫 D.污染物的濃度
7.下圖為某市某
6、日不同時間氣溫垂直變化圖,如果只考慮溫度的影響,霧霾層高度最低的時間為( )
A.5時 B.8時 C.15時 D.20時
答案:6.B 7.D 解析:第6題,從題干可知,氣溫是影響邊界層高度的主要因素。第7題,20時逆溫最嚴重,大氣對流運動微弱,因而霧霾最嚴重。
大氣污染物擴散受海陸風影響。下圖為深圳市某發(fā)電廠某時地面SO2濃度等值線圖。讀圖,回答第8題。
8.該時最可能為( )
A.01時 B.04時 C.08時 D.15時
答案:D 解析:圖中等值線呈西北—東南走向,且電廠位于東南方,則說明大氣污染物向西北方擴散;依據(jù)材料,大氣污染物擴散受海陸風影響,則
7、此時盛行海風;再結(jié)合白天吹海風、夜晚吹陸風可知,該時可能為15時。
下圖是某地氣象臺繪制的該地氣溫日變化監(jiān)測圖。(注:一天中最高氣溫一般出現(xiàn)在午后2時左右)讀圖,回答第9題。
9.據(jù)圖判斷( )
A.16時地面吸收的太陽熱量最多
B.地面一天中隨時都在散失熱量
C.氣溫最低時是地面散失熱量最多的時刻
D.白天地面吸收的熱量始終大于散失的熱量
答案:B 解析:從圖中地面散失熱量曲線可知,一天中都在散失熱量。圖中顯示地面散失熱量曲線與氣溫日變化曲線變化趨勢一致。
下圖是某時刻北緯50緯線上四地近地面等壓面分布圖。讀圖,回答10~11題。
10.丙地近地面風向為(
8、)
A.東北風 B.西北風 C.東南風 D.西南風
11.若甲、乙、丙、丁四地均受同等程度的大氣污染,則近地面空氣質(zhì)量較差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丙
答案:10.B 11.C 解析:第10題,近地面乙地等壓面上凸,丙地等壓面下凸,乙地氣壓高于丙地,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向東,北半球風向右偏,故風向為西北風。第11題,乙、丁地為高壓,氣流下沉,污染物不易擴散。
二、綜合題
1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風能是炙手可熱的綠色能源,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變暖可能正一點一點地“侵蝕”著這個能源“新星”。國家氣候中心的一項最新研究
9、顯示,近50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風速越來越慢——也就是說,風變小了。
材料二 某海岸附近的等壓面示意圖。
(1)當發(fā)生材料二中圖示情況時,應(yīng)出現(xiàn)于下圖中的哪個時段?
(2)“近50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風速越來越慢——也就是說,風變小了”,若材料二圖示為我國現(xiàn)在的等壓面示意圖,則圖中a、b間等壓面的彎曲程度應(yīng)該比50年前________(變大或變小)。
(3)試在材料二圖中畫出此時的熱力環(huán)流方向并判斷c地具體風向。
答案:(1)8~16時 (2)變小 (3)熱力環(huán)流方向如下圖。c地具體風向為東南風。
解析:第(1)題,材料二中近海洋面氣壓高于陸地近地面,說明近海洋面附
10、近氣溫低于陸地近地面,處于8~16時之間。第(2)題,近50年來,由于全球變暖導致海陸間溫差變小,a、b間等壓面彎曲度減小。第(3)題,根據(jù)a、b兩地氣壓性質(zhì),首先確定垂直運動氣流,然后確定水平運動氣流,進而完成熱力環(huán)流。氣流在從b經(jīng)c向a運動過程中,受地轉(zhuǎn)偏向力影響形成東南風。
13.下圖是亞洲東部某區(qū)域同一天內(nèi)兩個時刻的等壓線圖(單位:百帕)。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6日14時 6日20時
(1)判斷6日14~20時渤海海面風力變化,并說明理由。
(2)說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6日下午的天氣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比較6日14~20時甲、乙天氣系統(tǒng)強度的變化。
(4)在下圖中畫出甲、乙天氣系統(tǒng)中心區(qū)氣流的垂直運動方向。
答案:(1)風力(風速)減小。理由:等壓線由密集變稀疏,水平氣壓梯度力減小。(2)天氣晴朗,氣溫較高。受(副熱帶)高氣壓(高壓脊)控制,氣流下沉。(3)甲天氣系統(tǒng)增強;乙天氣系統(tǒng)變化不大。(4)畫圖略。
解析:第(1)題,對比兩圖等壓線的變化可以看出,等壓線變得稀疏,說明風力減小。第(2)題,該區(qū)域一直受高壓控制,天氣晴朗。第(3)題,注意比較氣壓數(shù)值的變化,甲天氣系統(tǒng)增強,乙天氣系統(tǒng)變化不大。第(4)題,甲為高壓,氣流下沉,乙為低壓,氣流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