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shù)學(xué)人教A版理科含答案導(dǎo)學(xué)案【第五章】平面向量 學(xué)案25》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考數(shù)學(xué)人教A版理科含答案導(dǎo)學(xué)案【第五章】平面向量 學(xué)案25(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精品資料
學(xué)案25 平面向量及其線性運算
導(dǎo)學(xué)目標: 1.了解向量的實際背景.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兩個向量相等的含義.3.理解向量的幾何表示.4.掌握向量加法、減法的運算,并理解其幾何意義.5.掌握向量數(shù)乘的運算及其意義,理解兩個向量共線的含義.6.了解向量線性運算的性質(zhì)及其幾何意義.
自主梳理
1.向量的有關(guān)概念
(1)向量的定義:既有______又有______的量叫做向量.
(2)表示方法:用 來表示向量.有向線段的長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頭所指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用字母a,b,…或用,,…表示
2、.
(3)模:向量的______叫向量的模,記作________或_______.
(4)零向量:長度為零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記作0;零向量的方向是________.
(5)單位向量:長度為____單位長度的向量叫做單位向量.與a平行的單位向量e=____________.
(6)平行向量:方向______或______的______向量;平行向量又叫____________,任一組平行向量都可以移到同一直線上.規(guī)定:0與任一向量______.
(7)相等向量:長度______且方向______的向量.
2.向量的加法運算及其幾何意義
(1)已知非零向量a,b,在平面內(nèi)任取一點A,
3、作=a,=b,則向量叫做a與b的 ,記作 ,即 =+= ,這種求向量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 .
(2)以同一點O為起點的兩個已知向量a,b為鄰邊作OACB,則以O(shè)為起點的對角線就是a與b的和,這種作兩個向量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 .
(3)加法運算律
a+b=________ (交換律);
(a+b)+c=____________(結(jié)合律).
3.向量的減法及其幾何意義
(1)相反向量
與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向量,
4、叫做a的相反向量,記作______.
(2)向量的減法
①定義a-b=a+________,即減去一個向量相當于加上這個向量的____________.
②如圖,=a,,=b,則= ,=____________.
4.向量數(shù)乘運算及其幾何意義
(1)定義:實數(shù)λ與向量a的積是一個向量,記作______,它的長度與方向規(guī)定如下:
①|(zhì)λa|=______;
②當λ>0時,λa與a的方向______;當λ<0時,λa與a的方向______;當λ=0時,λa=______.
(2)運算律
設(shè)λ,μ是兩個實數(shù),則
①λ(μa)=________.
5、(結(jié)合律)
②(λ+μ)a=________.(第一分配律)
③λ(a+b)=__________.(第二分配律)
(3)兩個向量共線定理:向量b與a (a≠0)共線的充要條件是存在唯一一個實數(shù)λ,使b=λa.
5.重要結(jié)論
=(++)?G為△ABC的________;
++=0?P為△ABC的________.
自我檢測
1.(2010·四川)設(shè)點M是線段BC的中點,點A在直線BC外,=16,|,|則||等于 ( )
A.8 B.4 C.2 D.1
2.下列四個
6、命題:
①對于實數(shù)m和向量a,b,恒有m(a-b)=ma-mb;
②對于實數(shù)m和向量a,b (m∈R),若ma=mb,則a=b;
③若ma=na (m,n∈R,a≠0),則m=n;
④若a=b,b=c,則a=c,
其中正確命題的個數(shù)為 ( )
A.1 B.2 C.3 D.4
3.在ABCD中,=a,=b,=3,M為BC的中點,則等于 ( )
A.-a+b B.-a+b
C.a(chǎn)+b D.-a+b
4.(2010·
7、湖北)已知△ABC和點M滿足++=0.若存在實數(shù)m使得+=m,成立,則m等于 ( )
A.2 B.3 C.4 D.5
5.(2009·安徽)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E和F分別是邊CD和BC的中點,若=λ+μ,其中λ、μ∈R,則λ+μ=______.
探究點一 平面向量的有關(guān)概念辨析
例1?、儆邢蚓€段就是向量,向量就是有向線段;
②向量a與向量b平行,則a與b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③向量與向量共線,則A、B、C、D四點共線;
④如果a∥b,b
8、∥c,那么a∥c.
以上命題中正確的個數(shù)為 ( )
A.1 B.2 C.3 D.0
變式遷移1 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有________(填寫所有正確命題的序號).
①|(zhì)a|=|b|?a=b;
②若a=b,b=c,則a=c;
③|a|=0?a=0;
④若A、B、C、D是不共線的四點,則=?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探究點二 向量的線性運算
例2(2011·開封模擬)已知任意平面四邊形ABCD中,E、F分別是AD、BC的中點.求證:=(+).
9、
變式遷移2(2011·深圳模擬)如圖所示,若四邊形ABCD是一個等腰梯形,AB∥DC,M、N分別是DC、AB的中點,已知=a,=b,=c,試用a、b、c表示,,+.
探究點三 共線向量問題
例3 如圖所示,平行四邊形ABCD中,=b,=a,M為AB中點,N為BD靠近B的三等分點,求證:M、N、C三點共線.
變式遷移3 設(shè)兩個非零向量e1和e2不共線.
(1)如果=e1-e2,=3e1+2e2,=-8e1-2e2,求證:A、C、D三點共線;
(2)如果=e1+e2,=2e1-3e2,=2e1-ke2,且A、C、D三點共線,求k的值
10、.
1.若點P為線段AB的中點,O為平面內(nèi)的任意一點,則=(+).如圖所示.
2.證明三點共線問題,可用向量共線來解決,但應(yīng)注意向量與三點共線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當兩向量共線且有公共點時,才能得出三點共線.
3.三點共線的性質(zhì)定理:
(1)若平面上三點A、B、C共線,則=λ.
(2)若平面上三點A、B、C共線,O為不同于A、B、C的任意一點,則=λ+μ,且λ+μ=1.
(滿分:75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若O、E、F是不共線的任意三點,則以下各式中成立的是 ( )
A.=+ B.
11、=-
C.=-+ D. =--
2.設(shè)a,b為不共線向量, =a+2b,=-4a-b,=-5a-3b,則下列關(guān)系式中正確的是 ( )
A.= B.=2
C.=- D.=-2
3.(2011·杭州模擬)設(shè)a,b是任意的兩個向量,λ∈R,給出下面四個結(jié)論:
①若a與b共線,則b=λa;
②若b=-λa,則a與b共線;
③若a=λb,則a與b共線;
④當b≠0時,a與b共線的充要條件是有且只有一個實數(shù)λ=λ1,使得
12、a=λ1b.
其中正確的結(jié)論有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在△ABC中,=c,=b,若點D滿足=2,則等于 ( )
A.b+c B.c-b
C.b-c D.b+c
5.(2010·廣東中山高三六校聯(lián)考)在△ABC中,已知D是AB邊上一點,=2,=+λ,則λ等于
13、( )
A. B. C.- D.-
題號
1
2
3
4
5
答案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12分)
6.(2009·湖南)如下圖,兩塊斜邊長相等的直角三角板拼在一起,若=x+y,則x=______,y=__________.
7.已知=a,=b,=λ,則=_________.
8. (2011·青島模擬)O是平面上一點,A,B,C是平面上不共線三點,動點P滿足=+λ(+),λ=時,則·(+)的值為________.
三、解答題(共38分)
9.(12分)若a,
14、b是兩個不共線的非零向量,a與b起點相同,則當t為何值時,a,tb,(a+b)三向量的終點在同一條直線上?
10.(12分)在△ABC中,BE與CD交于點P,且=a,=b,用a,b表示.
11.(14分)(2011·黃山模擬)已知點G是△ABO的重心,M是AB邊的中點.
(1)求++;
(2)若PQ過△ABO的重心G,且,=a,=b,=ma,=nb,求證:+=3.
答案 自主梳理
1.(1)大小 方 向 (2)有向線段 (3)長度 |a||
(4)任意的 (5)1個 ± (6)相同 相反 非零
15、 共線向量 平行 (7)相等 相同 2.(1)和 a+b a+b 三角形法則 (2)平行四邊形法則 (3)b+a a+(b+c) 3.(1)長度相等 方向相反 -a (2)①(-b) 相反向量?、赼+b a-b 4.(1)λa ①|(zhì)λ||a|?、谙嗤∠喾础? (2)①(λμ)a?、讦薬+μa ③λa+λb 5.(1)重心 (2)重心
自我檢測
1.
2.C [①根據(jù)實數(shù)與向量積的運算可判斷其正確;②當m=0時,ma=mb=0,但a與b不一定相等,故②錯誤;③正確;④由于向量相等具有傳遞性,故④正確.]
3.A [由=3得4=3=3(a+b),
又=a+b,所以
16、=(a+b)-
=-a+b.]
4.B [由題目條件可知,M為△ABC的重心,連接AM并延長交BC于D,
則=,①
因為AD為中線,+=2=m,
即2=m,②
聯(lián)立①②可得m=3.]
5.
解析 設(shè)=a,=b,
那么=a+b,=a+b,又∵=a+b,
=(+),即λ=μ=,
∴λ+μ=.
課堂活動區(qū)
例1 D [①不正確,向量可以用有向線段表示,但向量不是有向線段;
②不正確,若a與b中有一個為零向量時也互相平行,但零向量的方向是不確定的,故兩向量方向不一定相同或相反;
③不正確,共線向量所在的直線可以重合,也可以平行;
④不正確,如果b=0時,則a與c不一定
17、平行.
所以應(yīng)選D.]
變式遷移1?、冖邰?
解析?、倌O嗤?,方向不一定相同,
故①不正確;
②兩向量相等,要滿足模相等且方向相同,故向量相等具備傳遞性,②正確;
③只有零向量的模才為0,故③正確;
④=,即模相等且方向相同,即平行四邊形對邊平行且相等.故④正確.
故應(yīng)選②③④.
例2 證明 方法一 如圖所示,
在四邊形CDEF中,+++=0.①
在四邊形ABFE中,+++=0.②
①+②得
(+)+(+)+(+)+(+)=0.
∵E、F分別是AD、BC的中點,
∴+=0,+=0.
∴2=--=+,
即=(+).
方法二 取以A為起點的向量,應(yīng)用三角形法則
18、求證.
∵E為AD的中點,∴=.
∵F是BC的中點,∴=(+).
又=+,
∴=(++)=(+)+
=(+)+
∴=-=(+).
即=(+).
變式遷移2 解 =++
例3 解題導(dǎo)引 (1)在平面幾何中,向量之間的關(guān)系一般通過兩個指定的向量來表示,向量共線應(yīng)存在實數(shù)λ使兩向量能互相表示.
(2)向量共線的判斷(或證明)是把兩向量用共同的已知向量來表示,進而互相表示,從而判斷共線.
證明 在△ABD中=-.
因為=a, =b,所以=b-a.
①
②
由共線向量定理知:∥,
又∵與有公共點C,∴M、N、C三點共線.
變式遷移3 (
19、1)證明∵=e1-e2,=3e1+2e2,=-8e1-2e2,
∴=+=e1-e2+3e1+2e2
=4e1+e2=(-8e1-2e2) =.
∴與共線.
又∵與有公共點C,∴A、C、D三點共線.
(2)=+=(e1+e2)+(2e1-3e2) =3e1-2e2,∵A、C、D三點共線,∴與共線.
從而存在實數(shù)λ使得=λ
即3e1-2e2=λ(2e1-ke2).
由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得
解之,得∴k的值為.
課后練習(xí)區(qū)
1.B [由減法的三角形法則知=-.]
3.D [題目考查兩向量共線的充要條件,此定理應(yīng)把握好兩點:(1)與λ相乘的向量為非零向量,(2)λ存在且唯一
20、.故②③④正確.]
5.
6.1+
解析
作DF⊥AB交AB的延長線于F,設(shè)AB=AC=1?BC=DE=,∵∠DEB=60°,∴BD=.
由∠DBF=45°,
得DF=BF=×=,
所以==,
所以=++=()+.
7.a+b
=a+(b-a)=a+b.
8.0
解析 由=+λ(+),λ=,得-(+),即點P為△ABC中BC邊的中點,
∴+=0.
∴·(+)=·0=0.
9.解 設(shè)=a,=tb,=(a+b),
∴=-=-a+b,……………………………………………………………(4分)
21、
=-=tb-a.……………………………………………………………………(6分)
要使A、B、C三點共線,只需=λ,
即-a+b=λtb-λa,……………………………………………………………………(8分)
∴ ∴……………………………………………………(11分)
∴當t=時,三向量終點在同一直線上.……………………………………………(12分)
10.解
取AE的三等分點M,
使|AM|=|AE|,連結(jié)DM.
設(shè)|AM|=t,則|ME|=2t.
又|AE|=|AC|,
∴|AC|=12t,|EC|=9t,
==,…………………………………………………………………………(
22、4分)
∴DM∥BE,∴===.
∴|DP|=|DC|.…………………………………………………………………………(8分)
∴=+=+=+(+)
=+
=+=a+b.……………………………………………………………(12分)
11.(1)解 ∵點G是△ABO的重心,
∴++=0.……………………………………………………………………(2分)
(2)證明 ∵M是AB邊的中點,∴=(a+b).
∵G是△ABO的重心,∴==(a+b).
∵P、G、Q三點共線,∴∥,
且有且只有一個實數(shù)λ,使=λ.…………………………………………………(5分)
,
∴(-m)a+b=λ[-a+(n-)b].…………………………………………………(8分)
又因為a、b不共線,所以
,……………………………………………………………………(10分)
消去λ,整理得3mn=m+n,故+=3.……………………………………………(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