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doc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p44-46乘法的初步認識 二、教學準備 小棒擺成的小傘圖,三角形圖,星星圖,花邊圖,小屋和樹的圖片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一)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能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3、學會觀察和獨立思考。 4、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和信心。 (二)教學策略選擇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想是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引發(fā)繼續(xù)學習的需要,這是教和學的起點,也是教學的生成點。因此在教學中適時捕捉這些資源的生成點,了解學生的起點,根據(jù)學生實際調控教學全過程,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互相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資源共享。在教學中重視數(shù)形的有機結合,提供具體情景,通過以下幾個層次使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 1、了解起點 首先通過談話來了解學生學習的起點,然后從學生的談話中找出值得質疑的問題,從而引入新知的探究。這樣在了解學生的起點中捕捉教學的生成點,用好學生身邊的材料,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 2、探究驗證 這個環(huán)節(jié)以情景引入,直接出示小棒圖提供同數(shù)相加的學習素材,然后讓學生列出算式,最后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的對照,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合作討論中理解乘法的意義。 3、解釋應用 精心設計的練習,避免了集中練習對學生造成的疲勞感,特別是在課的末尾安排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52的意義,將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性融為一體,豐富了學生對乘法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了解起點 1、引入: (1)以前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加法和減法,今天我們來學習乘法。(板書課題)問:關于乘法,你已經(jīng)知道了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自由發(fā)言,如果學生之間有不同意見,由學生自己各抒己見,師不發(fā)表任何意見) (2)你會說哪些乘法算式?(指名幾位同學在黑板上寫一寫) (3)會讀這些算式嗎?(讀剛才同學寫在黑板上的算式)學生嘗試讀教師指導正確的讀法。 2、關于乘法,你還想知道什么?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順勢導入:那我們這節(jié)課就一起來探究這些問題。 二、探究驗證 1.創(chuàng)設情境 談話:昨天,我們班玩拼圖游戲,有的小朋友用小棒擺出了這些圖形(出示圖,共5幅)???,他們拼出了什么? (師在黑板上貼出以上圖形時,有意把每幅圖形上下之間的位置分開,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寫算式做準備。) 交流匯報(有小傘,三角形,星星,花邊,小屋和樹) 2、展開 (1)每個圖形各用了幾根小棒呢?請列出算式。(學生可能列加法算式,也可能列乘法算式) (2)反饋匯報:引導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師:你想?yún)R報哪幅圖?算式是什么? 生:我匯報的是小傘圖,算式是:5+5+5+5=20(師把算式板書在小傘圖的下面) 師: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54=20 師即時追問:你是怎么想到這個算式的?同時及時板書 54=20。 【備選一】如果學生先匯報乘法算式,就先請其解釋算式的來歷,再通過提問:誰有不同的方法?來引出加法算式。 【備選二】如果學生之中沒出現(xiàn)用乘法計算的方法,就提示:誰能用乘法來表示嗎? 這樣通過引導,每幅圖都分別讓學生說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師都適時板書每一道正確的算式。最后完成板書: 5+5+5+5=205+5+4=14 45=2054=204+4+4+1+1=14 3+3+3+3+3+3=18 36=1863=1814+6=20 10+10+10=30 310=30103=30 (3)觀察并同桌討論 咦!左邊的怎么既可以寫加法算式,又可以寫乘法?右邊的怎么只能寫加法算式? 討論:你覺得什么時候可以把加法改寫成乘法? (4)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 3、老師現(xiàn)在想到了一個乘法算式(43),你猜這個乘法是從哪道加法算式變過來的? 生思考作答,引導說出兩道加法算式。(3+3+3+3=12或4+4+4=12) 4.小結:現(xiàn)在你知道了乘法的哪些知識? 5、你認為剛才同學說的對嗎?(解釋課前提出的問題。) 三、解釋應用 1.出示主題圖,先指導看書,這個游樂園里有哪些活動?(觀纜車、過山車、小火車)選擇你喜歡的活動算一算一共有幾人? 獨立完成后,匯報交流。 (1)報出乘法算式,問:43表示什么意思? 【備選】如果報出加法算式,就問乘法算式怎么寫? (2)你喜歡乘法還是喜歡加法? 2、用乘法表示下面的加法 8+8+8=()()4+4=()() 1+1+1+1=()()9+9+9+9+9+9=()() 如果有10個9連加,乘法算式是什么?30個9?100個9? 3、你能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52嗎? (提示:52表示什么意思?你可以用畫圖、聲音、動作或寫加法算式等來表示52的意思。) 首先激活學生頭腦中的生活經(jīng)驗和原有的知識基礎,這樣在了解學生的起點中捕捉教學的生成點,用好學生身邊的材料,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以情景引入,直接出示教材上的小棒圖提供同數(shù)相加的學習素材,然后讓學生列出算式,這樣充分利用教材的范例,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互相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資源共享。重視數(shù)形結合,提供具體情景,學生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的對照,理解乘法的意義。 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同數(shù)連加與乘法的聯(lián)系,同時再次數(shù)形結合,形象的鞏固了乘法的意義,并通過提問:你喜歡加法還是乘法?初步體驗乘法的簡潔性。 再次體驗乘法的簡潔性 拓展升華,使課堂成為學生舒展靈性、張揚個性的空間。 五、教學片段實錄 片段一、了解起點 師: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加法與減法,今天我們來學習乘法。問:關于乘法,你已經(jīng)知道了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知道33=9,爸爸教的。 生2:我知道九九八十一,大同學那里學過來的。 生3:3個8是24。 ...... 有學生說11=1,另有個學生急切插嘴,說11應該等于2,(老師微笑,不發(fā)表意見,而把兩個算式都板書出來。) 師:你會說哪些乘法算式?請寫在黑板上。 學生板演45=2034=121010=100 師:會讀這些算式嗎? 學生嘗試讀教師指導正確的讀法。 ...... 師:剛才有小朋友說11=1,也有說11=2,到底誰說的對呢? 有一學生說,11=1,因為11就是一個一。(較多學生臉上現(xiàn)出茫然的神情。) 師:剛才小朋友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我們這節(jié)課就一起來探究。 學生在學習新知之前并非一張白紙,通過提問來了解起點,然后在了解學生的起點中捕捉教學的生成點,用好學生身邊的材料,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學生的差異,他們對乘法知識的了解也不同,而學生提出的11=1還是11=2?則更激發(fā)了學生進一步研究乘法的欲望。 片段二、探究驗證 情景引出小棒圖后,師:每個圖形各用了幾根小棒呢?請列出算式。 (生獨立列式,師巡視,發(fā)現(xiàn)有的寫加法算式有的寫乘法算式。) 匯報交流: 師:小傘圖共用了幾根小棒?算式是什么? 生1:5+5+5+5=20 師:有不同的意見嗎? 生2:45=20 師(面露欣喜之色):你是怎么想到45的? 生:因為我看圖上有4把傘,每把都用了5根小棒。 師及時稱贊:你真了不起,乘法的知識也知道了。學生聽到老師的鼓勵,紛紛舉手。老師微笑指名回答。 生3:還可以寫成54=20 教師適時把學生說的各種算式板書在對應的小棒圖下。 由于有以上的提示,學生匯報第二幅圖和第三幅圖時,都分別說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師都適時板書。 反饋最后一幅圖(房子和樹)時,學生只說了14+6=20這一種,就沒人舉手了,師故意加強語氣問:還有不同的意見嗎? 學生一時陷入迷茫。 師:(面露疑惑)咦!左邊的怎么既可以寫加法算式,又可以寫乘法,右邊的卻只能寫加法算式呢?(小組討論) 組1:左邊的每個圖形都一樣,右邊的都不一樣。 組2:左邊的加法中數(shù)字都一樣,右邊的加法中數(shù)字不一樣。 師:對,加法中的數(shù)字一樣也就是加數(shù)相同,適時板書:相同加數(shù)。象左邊這類每個加數(shù)都相同的算式,除了用加法算外,還可以用乘法計算。 ...... 師:5+5+4=14能不能直接改寫成乘法呢? 生1:不能,因為這里的加數(shù)不一樣。 有一學生插嘴說如果把4改成5就可以了。我乘機問:為什么改成5就可以了呢? 生:因為改成5以后,加數(shù)就都一樣了。 師:那到底什么時候可以把加法改寫成乘法? (生同桌相互交談著,不一會兒,舉起了幾只小手,后來,小手越來越多了。) 生1:當加數(shù)都一樣的時候可以改寫成乘法,加數(shù)不一樣的時候不能改寫成乘法。 生2:求幾個幾的時候用乘法。 師生共同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適時板書: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 師:老師現(xiàn)在想到了一個乘法算式43,你猜這個乘法是從哪道加法算式變過來的? 生1:4+4+4 很多學生爭先恐后的舉手。 生2:3+3+3+3 師語帶夸張地說:原來這道乘法還能寫出兩道加法??! ...... 這里充分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差異,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互相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資源共享。通過交流,學生發(fā)現(xiàn)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通過比較,學生發(fā)現(xiàn)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加法可以改寫成乘法。通過比較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學生可以體會到乘法的簡潔性。重視數(shù)形結合,提供具體情景,學生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的對照,理解了乘法的意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既顧及了教學的起點,又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片段三、你能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52嗎? 開始學生無從下手。這時我提示學生:52表示什么意思? 你可以用畫圖、聲音、動作或寫加法算式等來表示52的意思。 學生獨立嘗試以后,紛紛舉手。 生1:我畫了兩個正,一個正有五筆,表示2個5。 生2:我寫的是2+2+2+2+2=10,表示5個2連加。 生3:我畫了五個,一個有兩筆,表示5個2。 ...... 此時,下課的鈴聲已響,學生興致依然很高,個個都意猶未盡,這時,我說:剛才小朋友們說的特棒,老師想把掌聲送給你們,請聽:-|-||剛才老師是怎樣拍手的? 生:先拍5下,再拍5下。師接上話頭:也就是拍了幾個5? ...... 在整個解釋應用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漲,他們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索、自主創(chuàng)造的活動中去。在這一過程中,我把自主探索的權利還給了學生,使學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更主要的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成功的體驗。 六、教學反思 (一)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起點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曾經(jīng)說過:如果我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生的最重要原因是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市級公開課,是借班上課的,老師對學生的基礎一點也不了解。而現(xiàn)在的學生的學習渠道拓寬了,他們的學習準備狀態(tài)有時遠遠超出教師的想象,因此了解學生的原有知識,找準教學的起點尤為重要。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開門見山的方法,讓學生直接進入新知識的學習,這樣不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及時地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起點。從課堂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雖然已經(jīng)知道了一些有關的乘法知識,比如乘法算式的讀寫、一些乘法口訣等,但乘法的意義在大多數(shù)學生的頭腦里還是模糊的,陌生的。因此,本課的教學必須以此為出發(fā)點,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提供親身經(jīng)歷體驗、理解反思的學習平臺,這樣在了解學生的起點中捕捉教學的生成點,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過程。 (二)留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時空 新課程強調:數(shù)學學習應該是一個思維活動,而不是一個程序操練的過程。課堂是一個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從事現(xiàn)實的、有趣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數(shù)學活動的場所,是學生探究與交流數(shù)學,構建自己有效的數(shù)學理解的場所。因此,我們必須關注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權利還給學生,把伙伴還給學生,把思考的空間與時間還給學生。作為教師,要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學好的愿望,而且都有學好的能力。本節(jié)課教學中,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己活動去探究生成。如新課階段,教師讓學生算一算每個圖形各用了幾根小棒,列出算式。這時,并不規(guī)定列加法算式,而是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有的列出加法,有的列出乘法算式,然后通過對左右兩邊算式的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加數(shù)相同時可以改寫成乘法算式,加數(shù)不同時不能直接改寫成乘法。又如在練習階段:你能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52嗎?也留給了學生很大的思維空間。由于給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學生的情緒飽滿,參與面廣,思維活躍,學生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主體地位,學習效果非常好。 11 / 11-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乘法的初步認識 年級 數(shù)學教案 乘法 初步 認識 教學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439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