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第12冊科學計劃》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冀教版第12冊科學計劃(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16(上)六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李淑萍
一、 學情分析:
1.取得的成績:師生通過一個學期的磨合共同研究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對這個物質世界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進行觀察、提問、假設、驗證、知識點過關等一系列活動時,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存在的問題:由于活動時間場地和材料限制的原因,相當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走過場,導致學生的知識理解受到限制,有時只是為了考試而記誦,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
二、教材特點:
1.知識內容生疏。與中年級相比,高年級知識內容有三個變化:時間上由當代向古代變化;空間上由近距離向遠距
2、離變化,如太陽系、銀河系、宇宙都是非常遙遠的事物;物體的性狀由宏觀物質向微觀物質變化,如病毒和細菌用肉眼是直接看不到的。這些內容遠離教師、學生的生活,因此對教師和學生來說比較生疏。
2.知識面較寬。小學科學是啟蒙教育,不要求學生掌握過深的概念,但知識面很寬,不僅涉及到自然科學的各個方面,還涉及到科學文化(科學史)、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的一些內容。如,六年級下冊“風格各異的建筑”單元的內容,是集科學、技術、文化、環(huán)境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內容。
3.開放性強。高年級很多知識的外延是開放的,它的深度、準確性沒有一個尺度。如,五年級下冊《克隆羊-多莉》中的活動2“克隆技術給人類帶來哪些影響”,到目前還沒
3、有一個定性的結論,只能從正反兩方面來認識,認識到什么水平,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很難把握對與錯、深與淺。
4.聯系性強。高年級很多知識是建立在中年級基礎之上的,知識起點比較高。比如“生物的繁殖”是在學生認識了“多樣的生物”、“生物的生命周期”之后設計的,如果學生對前面的知識掌握的不好,理解起來就會感到吃力。
由于上述原因,高年級教材內容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難度大。
三、教學目標:
1.能通過觀察得出一個小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包含的各種動植物;能有根據地設定標準對紛繁的事物進行合理分類;能用類比或聯想的方法對所要探究的問題進行假設并能設計實驗或類比實驗證實自己的假設;能分析出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結構、特點、關
4、系、產生原因、異同點等,并能對自己的分析結果說明理由;能從實驗結構或曲線圖中分析或推測出相關的結論;能綜合運用各種科學方法和技能。
2.能大膽地進行設想和推測,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能與其他同學分工合作,交流觀點、方法、共享資料等信息,和諧地開展研究、制作等活動;能從不同角度對事物進行分析;能發(fā)現各種常見事物的內在和外在“美”;能公正地評價別人或自己的研究結果、觀點、作品等;能關注科學技術的新進展。
3.能具體說明人體各系統(tǒng)器官之間的關系和各種常見簡單生理現象產生的原因;能正確說出“青春期”出現的各種特征及需要注意的生理、心理和行為問題;能舉例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基本組成成分的作用及保持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
5、的意義;能正確說出地球、太陽、銀河系和宇宙之間的關系;能解釋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飛行原理和人類在太空中與在地球表面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原理。
4.能分析、發(fā)現、舉實例說出各種科學技術的作用及對人類健康生活的幫助;能推測出各種事物中與環(huán)境和諧的因素;能舉例說明使事物與環(huán)境保持和諧的意義;能利用已知的科學技術解決常見的簡單問題。
四、教學重點:
1.風格各異的建筑:認識常見的建筑及其結構,具有初步的審美意識。
2.奇妙的人體:認識人體的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環(huán)等系統(tǒng)的構成及其功能,認識生理發(fā)育的過程,向學生進行青春期生理、心理衛(wèi)生教育。
3.有序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指導學生觀察、查閱分析和整理資料的過程
6、,利用類比的方法認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構成,學習研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方法,探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進而聯系日常的行為給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哪些影響。
4.宇宙與航天技術:認識銀河系和宇宙,感受科技技術的發(fā)展給人們認識宇宙提供了便利,激發(fā)學生探索太空的興趣,搜集相關資料,設計自己的空間站,引導學生關注我國和其他國家對宇宙與航天技術研究的新成果的新動態(tài)。
5.“像科學家一樣工作”:主要向學生介紹著名科學家的故事,使學生從中體會科學家們嚴謹求實的科研態(tài)度和精神。
五、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學習各種相關資料,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六、教學措施:
1
7、.教學設計要科學。
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認為,教學必須要考慮兒童已達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兒童發(fā)展的前面。兒童發(fā)展有兩種水平:一是現有的發(fā)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可以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即兒童現有水平與經過他人幫助可以達到的較高水平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要做好高年級科學教學工作,就要依據教材特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科學地進行教材處理、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的設計。
2.教材處理要堅持“固本求變”。
“固本”:要堅守本質的東西不變,“求變”:從實際出發(fā)尋求合理的變化。根據教材內容對教學目標進行適當的拓展,可以預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生成性的目標。在
8、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年齡特征、當地的條件等教學實際出發(fā),對教材內容進行改造、增刪或重新組合,使其更具科學性和操作性。
如,《地球繞著太陽轉》一課中的活動1“模擬地球公轉與季節(jié)的變化”,教材通過模擬實驗讓學生認識地球上四季的變化與地球的公轉的關系。如果僅通過教材中的模擬實驗就得出結論,顯然是不行的,因為四季的變化明顯的特征就是溫度變化,而溫度變化又與太陽高度有關。學生不理解太陽的直射和斜射對地面溫度的影響,就難以理解地球公轉與四季成因之間的關系。因此要補充有關太陽高度與溫度之間關系的內容,這樣就可以解決探究中的難點。
3.教學內容的設計要多樣性。
設計教學內容時,盡量使其具有多樣性,
9、這樣可以滿足不同水平學生學習的需要,以最大限度的體現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如,《巧妙的結構》一課中的活動1“常見建筑物的結構”,可以設計多個活動方案,并且每個方案都可以設計成三個層次:①通過對比實驗研究建筑物的結構與力的關系,②怎樣改變材料的形狀使其承受的力較大,③怎樣改變材料的形狀使其承受的力最大。
4.教學過程應該具有探究性
高年級教學內容難度較大,活動操作性也差。很多是以資料的形式呈現的,學生獲取事實的途徑主要是閱讀和聽講。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查閱資料或聽教師的講解,并通過討論與交流形成科學認識。
5.教學過程應具有開放性
我國著名的小學科學教育專家劉默耕曾經說過,科學
10、課教學的功夫在課外。因為科學課學生認識的對象不僅僅是科學課本,而是整個自然界。尤其是到了高年級,不僅動植物需要到室外認識,而且很多實驗的內容在課上也難以完成,需要到室外利用很長很長的時間去完成。比如,《溶洞里的鐘乳石》一課中的活動2 “自制鐘乳石”,實驗過程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因此在科學教學中必須堅持課內外結合的原則,教學過程應從課前準備到課上探究再到課后實踐運用,是一個開放的過程。
6.教學過程應重思維和概念的形成和運用。
教學中應重視訓練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發(fā)現、形成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運用已有的知識,通過探究形成新的知識。學生探究活動的過程應體現邏輯思維發(fā)展的過程。如,《
11、健康成長》一課中的活動1“體驗成長的快樂”,可以設計成這樣的環(huán)節(jié):①觀察曲線圖,了解曲線圖是什么樣的,②比較曲線圖各部分的變化有什么不同,③分析曲線圖的變化說明了什么,④綜合學生身體在不同時期變化的特征。按照這樣的環(huán)節(jié)教學就可以教好地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的邏輯思維能力。
七、注意事項:
本學期同上學期一樣,每周一節(jié)科學課,又是時間緊任務重,所以只能擇其要而學習研究。特注意:
1.給學生提供思路。
所謂提供思路就是當學生學習遇到困難,百思不得其解,產生某種強烈的需要幫助時,教師就進行適時點撥,使其豁然開朗。這種指導不是封閉式的,而是開放式的,能夠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12、提供思路的主體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比如《體驗呼吸》一課時:
1.呼吸時胸部的變化。
人每時每刻都在呼吸,呼吸的過程是通過吸氣和呼氣兩個動作完成的。你仔細分析過自己吸氣和呼氣時胸部是怎樣變化的嗎?
小組合作探究:
(1)互相觀察小組同學深呼吸時的胸部變化,體驗呼吸的過程。
(2)交流呼吸的過程。
①呼氣時,胸腔向內收縮;
②吸氣時,胸腔向外擴張。
小組合作:吹氣球,觀察匯報。
討論:怎樣利用這種變化解釋呼吸時空氣被吸入和廢氣被排出的過程?
2.分析人體呼吸的過程。出示人體呼吸過程流程圖。
自主學習:觀察、描述人體的呼吸過程。
交流呼吸過程:
新鮮空氣—鼻腔—喉—氣管
13、—支氣管—肺
廢氣—肺—支氣管—氣管—喉—鼻腔
3.小結、過渡:通過呼吸,我們可以將氧氣輸送到體內,并將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人時時刻刻要通過呼吸與外界進行氣體的交換,幾乎每個人都患過呼吸系統(tǒng)疾病。生活中的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呼吸系統(tǒng)的健康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吧!
2.對學生進行分層指導。
高年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存在差異,同一個內容,他們的關注點不同,理解的程度也不同。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就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分層指導。教師要做好分層指導,一要準確把握不同水平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并以此來設計分層指導的內容。二要選擇合適的指導方法。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收集相關的資料,制作成“資源庫”,
14、供學生周末在家學習時查閱。
八、活動安排。
單元
課題
實驗名稱
所需材料
一
巧妙的結構
探究建筑物結構與力的關系
16K白紙,木塊,實心紙棍、空心紙棍,小木棒1根
二
人體的組成
觀察細胞
顯微鏡,洋蔥及其他細胞裝片
消化與吸收
制作消化道模型
紙,橡皮泥,膠水,剪刀,裁紙刀,筆,尺子。
呼吸與交換
模擬呼吸過程
塑料瓶,氣球,橡膠皮膜,透明膠帶
測一測自己的肺活量
水槽,玻璃瓶,吸管,帶刻度標記的紙條
循環(huán)與運輸
測量心率
膠管漏斗制作的簡易聽診器,秒表,網球
心跳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秒表 表格
三
小瓶子大學問
做個生態(tài)瓶
15、
廣口瓶,小魚或小蝦兩條,田螺,水草兩棵,洗凈的河沙,河水
四
探索宇宙
制作望遠鏡
2片透鏡,2張硬紙片,剪刀,膠帶
制作火箭
剪刀,條形的氣球,硬紙板,
不干膠,彩色筆
人造地球衛(wèi)星
模擬人造衛(wèi)星的飛行
一根0.5米長的棉線,一個乒乓球
九、教學進度。
周次
時間
單元及主題
教學內容
課時
周次
時間
第一單元
風格各異的建筑
常見的建筑
1
1
2.25~2.26
巧妙的結構
1
2
2.28~3.3
美麗的建筑
1
3
3.6~3.10
第二單元
奇妙的人體
人體的組成
1
4
3.1
16、3~3.17
消化與呼吸
1
5
3.20~3.24
呼吸與交流
1
6
3.27~3.31
循環(huán)與運輸
1
7
4. 3~4.7
生理與適應
1
8
4.10~4.15
健康成長
1
9
4.18~4.22
第三單元
有序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小池塘、大世界
1
10
4.25~4.29
小瓶子、大學問
1
11
5.2~5.6
小行為 大環(huán)境
1
12
5.9~5.13
第四單元
宇宙與航天技術
浩瀚的宇宙
1
13
5.16~5.20
探索宇宙
1
14
5.23~5.27
人造地球衛(wèi)星
1
15
5.30~6.4
在太空中生活
1
16
6.7~6.11
第五單元
像科學家一樣工作
走近科學家
1
17
6.14~6.18
科學學習回顧
1
18
6.21~6.25
復習、測試
1
2016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