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植物和我們》教學設計和反思(共4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學科學《植物和我們》教學設計和反思(共4頁)(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植物和我們》
(蘇教版小學科學三下)
執(zhí)教:錦園小學 張冰智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調查植物的用途。
2、能用畫圖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2、知道我們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的哪部分。
3、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部分及其名稱。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調查、討論,知道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2、教學難點:在分析吃植物的某一部分時,對植物各部分的名稱有所認識。
三、
2、教學準備:
一些植物或圖片、課前收集植物對人類的貢獻相關資料。
四、教學時數: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認識植物對人類的多方面貢獻。
1、講述: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有生命的物體,包括哪些?
2、提問:在動物和植物中,你認為誰和我們人類的關系最密切?
3、學生回答。
4、講述:大部分同學認為植物同我們人類關系最密切,你能舉一些例子來說一說嗎?
5、小組討論。(可以結合書上插圖或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圖片。)
6、各小組交流、匯報。(根據學生匯報,進行簡單小結。如可以做食物、做藥材、做紡織材料……)
7、提問:聽了各小組的匯報,你感到了什么?假如沒有植物,我們的生活又會怎樣
3、?
8、同學們抒發(fā)感想。
【設計意圖:通過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知道了植物對我們的貢獻很多,所以我們要珍惜大自然送的這份特殊禮物,這里有承上啟下的效果】
(二)、認識植物的局部。
1、講述:在同學們剛才的發(fā)言中,都談到了我們每天都要吃很多植物,你能說說平常都吃哪些植物嗎?
2、根據學生發(fā)言,把植物的名稱寫在黑板上或貼出相應圖片。
3、以橘子為例,提問:橘子是大家愛吃的水果,我們是不是把整個橘子都吃下去呢?那吃橘子的哪一部分?
4、講述:其他植物是不是也是這樣呢?請各小組結合自己帶來的植物,討論我們吃的是它們的哪一部分?
食用部分
植物物名稱
根
莖
葉
花
4、
果實
5、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6、小組匯報,讓學生了解有些植物我們只吃它的某一部分,有些植物我們要吃它的多個部分。結合學生回答,板書相應食用的部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難點內容,所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共同完成?!?
(三)、認識植物各部分及其名稱。
1、講述:剛才在交流過程中我們知道了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都有可能被我們食用,它們含有不同的營養(yǎng),而這六個部分正是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請看p17,這是一株番茄的植物圖,在它的生長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其實,其他植物一般也有這些部分
5、。你能說出一些嗎?
2、請你在活動記錄上畫一株你熟悉的完整的植物圖,并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3、展示自己畫的植物圖,進行介紹。
【設計意圖:通過本環(huán)節(jié),復習和鞏固本單元學習的內容?!?
(四)、課外調查
調查家中的物品,看看哪些來源于植物,是植物的哪一部分提供的。
(五)、板書設計
植物和我們
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衣:棉衣、棉襖等
食:花生、龍眼等
?。耗疚?、木門等
行:木船、草鞋等
藥 用:檳榔、枸杞等
其 他:防風固沙、美化環(huán)境等
教學反思:
《植物和我們》是植物單元的最后一課。在前幾課里我們一起學習了植物的“果實和種子”、“根和莖”、
6、“葉和花”。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學得也比較扎實。所以,首先我設計了一道具有雙重作用的問題“一株完整的會開花的植物包括哪幾部分?”課堂上,當我做好鋪墊適時的拋出這個問題后,收到了我想要的教學效果。學生們既能分散的、準確的回憶出植物的各部分名稱;又能夠在此基礎上稍微擴展一下思維,回答出“一株完整的植物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痹摬糠纸虒W目標輕松完成,是自己比較理想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然后,在考慮“我們食用植物的哪些部分”時,我破費了一番心思。我想既然這部分知識和食物有關,就應該充分利用這次機會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看教材示例的植物以水果和蔬菜為主,便精心設計了一個“討論會”。讓學生們以小組
7、的形式討論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中哪些吃的是植物的這六大部分,每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開始討論。但是個別小組里的同學沒有完全參與進來,討論的氣氛不是很濃。
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就是討論“植物的作用”時,孩子們爭相發(fā)言,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沒想到孩子們的知識面這么廣,低估了他們,事先對這個問題并沒有做太深入的準備。結果造成在與學生交流時顯得有些被動,在時間的安排上也顯得不夠科學。
最后,借用一句名言: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現在的孩子思維敏捷,好奇心強,接受新鮮事物快。如果老師的桶里沒有準備足夠多的水,那么學生很快就會用光我們桶里的水。只有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獲。
專心---專注---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