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病人的護理》公開課教案 - 副本》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痔瘡病人的護理》公開課教案 - 副本(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精品文檔,僅供學習與交流,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刪除
《痔病人的護理》教學設計
科目:《外科護理學》 班級:護理1405班 授課教師:趙靜
課時:1課時 授課時間: 2016年5月19日
【課題】痔瘡病人的護理
【教學內(nèi)容分析】
1. 教學內(nèi)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考試課,第十五章第六節(jié)《直腸肛管良性疾病病人的護理》中間一部分內(nèi)容,痔病人的護理,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2.教材的編寫思路:整個第十五章《胃腸疾病病人的護理》是按照上消化道到下消化道的順序講解。第五節(jié)講《腸梗阻病人的護理》,講的是空腸、回腸、結(jié)腸部分的疾病,第七節(jié)《結(jié)、直腸癌病人的護理》。第六節(jié)《
2、直腸肛管良性疾病病人的護理》起到一個呈上啟下的目的,為便血相關疾病的鑒別診斷做一個鋪墊。
3. 教材處理:重點學習內(nèi)容
【教學對象分析】
1. 學生的興趣:常見的疾病—痔瘡有探究興趣。
2. 學生的知識基礎:通過第一年《解剖學》對尿生成的過程直腸肛管的解剖有了一定的了解,對常見直腸肛管疾病有一定的興趣。
3. 學生的認識特點:對事物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老師分析和同學間相互討論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掌握:痔的概念,痔的身體狀況,特別是護理措施;熟悉:處理原則;了解:病因和病理生理。
2.過程與方法:運用教師講授、學生自學、同組討論、探索思考共同完
3、成痔病人的護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對直腸肛管疾病的護理有一個開放接納的思想和態(tài)度,可以自我預防以及健康宣教---痔病人的護理。
【教學重點】掌握痔的概念,痔的身體狀況特別是護理措施
【教學難點】痔的分度、種類,處理原則
【教學策略設計(教學模式)】講授法、討論法、歸納法
【教學用具】電教平臺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內(nèi)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溫故知新
1. 腸梗阻的概念
2. 腸梗阻按照病因分類。
3. 腸梗阻的癥狀
二、本節(jié)課的難點和重點
三、新課展示
1. 痔的概念、病因
2. 痔按照部位分
4、類
① 內(nèi)痔
② 外痔
③ 混合痔
★3.身體狀況
①內(nèi)痔
②外痔
③混合痔
3. 檢查體位
4. 處理原則
★5.護理措施
四、課堂小結(jié)
五、課堂實測
(略)
六、布置作業(yè)
1. 痔概念
2. 痔的種類(填空)
3. 各期內(nèi)痔表現(xiàn)特點
4. 痔的護理措施
5. 完成一份電子版的痔的健康宣教小報
教師提問上一節(jié)課知識,引導已學知識點和點評學生的作業(yè)。
趣味成語填空
導入一個案例引入本課
教師展示PPT、教學模具
板書: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師展示PPT介紹:直腸肛管的解剖
根據(jù)直腸肛管
5、的模型讓學生思考:“人群為什么痔高發(fā)?”
提出問題:①內(nèi)痔的分期?
教師展示PPT
及時小結(jié)
PPT展示適用人群及疾病
課外拓展:最新的治療手段
提供一個臨床病例
教師幫助學生建立臨床思維模式,提出處理關鍵詞
一起來學痔瘡防治操
利用板書幫助學生回顧本堂課的重點內(nèi)容
PPT展示幾個選擇題
布置作業(yè)
學生個別回答
十 九
學生記筆記
學生找出齒狀線。對三種痔定位
通過老師講解,學生歸納出內(nèi)痔的分期特點的記憶方法
通過圖片和視頻展示了解最新醫(yī)學進展
學生討
6、論
學生自己內(nèi)容填充
師生互動
思考并討論。
看PPT集體回答本堂課的重要知識點
課后完成
溫故知新,承上啟下,自然過渡到本堂課要呈現(xiàn)的知識點。
讓學生對本堂課的重難點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并為總結(jié)做好鋪墊
1. 通過一分鐘的自學歸納出痔的病因,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究的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能力。
2. 通過圖片形象展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痔的種類,內(nèi)痔的分期,使學生便于記憶,并在課堂上迅速抓住要點。
3. 讓學生了解最新醫(yī)學進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討論可增強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同時可以發(fā)現(xiàn)解題的不同思路。
5.師生互動,增進情感交流。
6.及時小結(jié),形成條理,便于記憶與理解??偨Y(jié)旨在歸納本堂課的重點,有利用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足。
7.階段測試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并及時糾正問題。
引導學生去進一步認識痔,并讓學會用所學知識解釋和健康宣教
【精品文檔】第 4 頁